第38章 慕容世家
保定帝正值收功關頭,被打擾了也沒有太多妨礙,更兼聽到段譽無礙,心下大慰,竟是一句苛責也無。本因是保定帝叔父,段譽叔祖,只會更樂,決計不會指責。枯榮大師背對衆人,即使面有不悅,也沒人知道。本參是本因的師弟,當然不會搶在師兄前面說話,本觀、本相倒是本因方丈的師兄,但本相一貫是走親切随和路線的,唯有本觀嚴肅,狠瞪段譽一眼,給他說了旁人練功之時不得出聲打擾的常識。段譽點頭,連連道歉,表示受教,心裏卻一直在念叨:肚子餓扁啦,小沙彌怎地還不送素齋面食來?要不我還是悄悄出去找些吃的吧。
段譽最終也沒吃到天龍寺的素齋,即使為了迎接鸠摩智,小沙彌早就準備好了。但是沒有機會端上來,因為,鸠摩智存心找茬兒,跟天龍寺六僧打了一架,段譽被枯榮大師放在身前擋起來,除了被大師那張吓死活人、吓活死人的臉吓的半死不活之外,倒是沒別的妨礙,還順便自觀自學了“六脈神劍”。這一門劍法,純粹是以內力為主的,內力不行,一脈也射不出去,內力夠強,六脈齊發也是小菜一碟。段譽作弊器大開,屬于後者,外加他還身懷過目不忘的天賦,六僧練了一夜的“一脈神劍”,他花了半個時辰就學完了。然後,再次一心一意的哀悼自己餓扁了的肚子,順便關注打架現場。
鸠摩智連耍帶賴都沒打贏,便改主意要綁架。至于目标,大家都以為是保定帝,就連保定帝自己都做好準備了,豈料,段譽維護伯父,頭腦發熱沖出來,卻因為餓的腿虛腳軟,一個踉跄,左腳絆右腳,對着大輪明王一記熱情的投懷送抱。
于是,段世子又被抓走了。
保定帝和本因大師一起追趕,然而除了雲中鶴、巴天石這些輕功外挂之外,兩條腿都是跑不過四條腿的。兩人吃了一肚子馬踏飛煙,最終還是灰頭土臉的回去搬了鐵甲騎兵上陣。然而,鸠摩智九名随從被盡數擒去,卻始終追擊不到帶着段譽的鸠摩智的下落。
段正淳和刀白鳳俱是心急如焚,只是刀白鳳還能耐得下性子指望保定帝,段正淳卻是等之不及,帶上四衛,跟皇兄打了個招呼就一溜煙跑了。保定帝只來得及跟他确認了一下去向——據說,鎮南王要去中原找兒子。保定帝沉思半晌,淳弟怎麽就确定,譽兒一定是被擒去中原了呢。從鸠摩智的身份推想,去吐蕃不是更有可能嗎?正直的保定帝自是無法領會此種深意——兒子在哪裏不确定,但情人都在中原是肯定的啊,比起不确定的,段王爺必須更傾向去找一定肯定确定的啊!
蕭峰比段正淳啓程更早,牽了鎮南王府最快的馬,蕭大俠也是直奔中原而去。他的外挂不如義弟強大,但勝在先知,譽兒這時候會去哪裏,他是盡知的。一路狂奔的蕭大俠,再次忽略了一個重點——時間。兩輩子附帶阿飄時間加起來一千多歲的蕭“老”前輩忘記了,他老人家如今芳齡不到三十。雖然段譽依舊按照他的記憶被帶去了燕子塢,而他也能夠在參合莊見到阿朱,但是,時間改變的不穩定因素還有一個——馬大元沒死,慕容複還會去丐幫嗎?
慕容複必須沒有去丐幫讨說法,就算馬大元真死了,他這時候也不會去的,因為,他老爹也死了。當然,不是最近才死的,而是死了差不多六年了。慕容複怎麽也想不明白,他爹正值壯年,內功又深,他慕容家不但武功絕倫,連醫術也頗有造詣,可是爹爹怎麽就突發疾病,連一日都沒挨過去就死了呢?只是那日父親逝世,自己不止一次試過他心停氣絕,最後悲痛欲絕親手入殓安葬,自是沒有假的。
慕容家出身鮮卑皇族,并不是漢人,只是久居中原,漸漸也融入了進去。慕容博死後,慕容複和慕容夫人關門閉戶,披起黑紗,為慕容博守孝三年。誰料,眼看着還剩幾天就要出孝了,形銷骨立熬日子的慕容夫人也一病不起,慕容複親奉湯藥伺候數月,終究不治而亡。于是,慕容複剛脫的孝服又穿回去了,本預備到江湖中一展王霸之氣,收服高手以圖複國的大志向也不得不再次壓到箱底兒,憋屈不已的繼續關門守孝。
慕容家的人,特別是男人,自來是一意孤行,為了興複大燕,不惜舍棄一切,多年下來,連性格也變得自私陰鸷起來,除了自己和大燕,其他都不放在心上。慕容夫人雖是慕容博發妻,慕容複生母,然而在燕子塢的地位也僅比阿朱阿碧兩個高不了多少。何況,阿朱、阿碧經慕容博調|教,未來還可能聯姻豪族,為慕容家增加助理,可慕容夫人除了延續後代,卻沒有其他用處了。而且她也不是好生養的,這麽多年也只得一個兒子,慕容博一心期盼複國,把自己當開國皇帝,自是希望多子多福的。慕容夫人既然生完慕容複就傷了身體,再難有孕,他哪裏還會再看重?慕容複自幼由慕容博撫養,他爹的武功謀略只學了大半,冷酷無情自私無義卻繼承了個十足。他能安安分分給慕容博守孝,卻耐不住再替慕容夫人枯坐三年。
這一日,他因練習丐幫鎮幫之寶的“打狗棒法”不順,氣得掀桌之時,忽見家将進來,小聲禀報道:“公子爺,姑蘇城裏來了一個大和尚,看模樣恍惚是當年跟老爺談武論道的吐蕃國師鸠摩智。”慕容複聞言,眯起眼睛看了看面前站着的四個人。
慕容家有四大家将,和鎮南王府的“漁樵耕讀”四衛一樣,俱是世代侍奉的心腹。不同于王府,是名正言順從大理國境內挑選出天資優秀的貴族子弟入宮侍奉,慕容家的家将只是昔年大燕皇室殘存心腹的後人,而且大燕亡國多年,連皇室都流落江湖,差不多入草為寇了,四大家将自然也沒有了一絲一毫的貴氣。然而這四人武藝俱是不凡,為首的兩個更因年長,見識頗深,放到江湖中,也都是一等一的高手。這四人自幼跟随慕容博,後來又服侍慕容複,經年累月在一處,早已情同手足,往往同進同退,兄弟相稱。這時候進來回話,也是四人一起,不過先發言的只有大哥鄧百川一人。他是燕子塢轄下青雲莊莊主,專長內功,年紀最長,閱歷最廣,氣勢也最足;二哥公冶乾是赤霞莊莊主,號稱掌法“江南第二”,當然,在他心中第一肯定是慕容公子;老三名叫包不同,是金風莊莊主,有個綽號叫“非也非也”,乃是因為他最愛跟人擡杠,每天挂在嘴邊的就是這句“非也非也”,武功不錯,腦子也靈活,就是口無遮攔,很惹人生厭。要說嘴上沒有把門的,“四大惡人”的老三南海鱷神也是一個類型,但南海鱷神張嘴就惹人發笑,見多了還挺喜歡他的,而包不同卻能讓人恨不得一掌拍死;最小的外號“一陣風”,姓風名波惡,是玄霜莊莊主,打架發燒友,比南海鱷神還愛跟人動手,他的好處是,打架不論輸贏,也就是說,打贏了他不會得理不饒人,打輸了也不會記在心上擇日報複。他的壞處是,有架打就什麽都不顧了,有時候別人打架給他看到了也會進去插一手,幫着甲方打乙方,見乙方快輸了又倒戈,最後往往是打架的雙方暫時罷手,同仇敵忾把這個莫名出現的賤|人暴揍一頓再說。因為風波惡不止行為讨打,連舉止也不端,丫打架的時候從來就不守規矩,怎麽無賴怎麽來。就因為他惡名在外,武林中但凡大小比武,從來不給慕容家下請帖,防的就是老三老四兩個。有時候就連鄧百川這個大哥都搞不明白,小幺弟打架的追求到底是什麽。至于包不同,大家都已經默認,此人畢生追求就是靠一張嘴挑翻中原武林,給自己争取一個“人人喊打”的谥號刻在墓碑上。
包不同的表裏如一在慕容複面前也不改變,鄧百川剛一說完,他就插嘴道:“公子爺,那個不要臉的番僧,絕對是觊觎咱家‘還施水閣’的珍藏,咱們還是先下手為強,把他攆走好了。”慕容複臉上有些不好看,鸠摩智這人雖然狡詐成性,他爹生前也囑咐過要防備他,然而他吐蕃國師的地位還是很有吸引人之處的,慕容複正想着不動聲色跟他交好,以圖将來借他之力挑動吐蕃興風作浪,給自己興複大燕創造機會呢,只是他自恃身份,鸠摩智既然沒有打起國師依仗只身前來,他也不預備對他過分恭敬客氣,只按照江湖規矩,以他和父親的交情來論,給個子侄禮就完了。至于家中“還施水閣”的武功秘籍,自然不可能給他。慕容複都想好了,要讓四大家将出面,不着痕跡的把鸠摩智引到舅媽家,讓他去看“琅嬛玉洞”的藏書。慕容複對那個總是鄙夷他家,卻自誇己家的舅媽反感透了,更因她總拿捏着幾部自己沒有的藏書對他冷嘲熱諷,頤指氣使卻從不答允借他一觀而懷恨在心。這次鸠摩智的來意,他隐約知道一些,若鸠摩智真能帶來“六脈神劍”圖譜,就拿王家的秘籍去換,讓他舅媽去吃這個虧,反正他得不着,她們也別想好。而鸠摩智若想空手套白狼,哼,慕容複冷哼一聲,他慕容家也不是好惹的。
只是這些事,他不便親自出面,四大家将中鄧百川和公冶乾還另有要事在身,這個任務,只能交給包不同或者風波惡去辦,本來包不同年長一些,口才便給,慕容複是準備指派他的,然而他竟然對鸠摩智懷揣不屑和惡意,慕容複深知這家夥不但口無遮攔,連演技也不大高明,這樣子放出去,以鸠摩智吐蕃國師的能耐,怎麽可能看不透?然而風波惡比包不同更不如,除了打架,別的都不出色,更加無法勝任。
慕容複咬牙忍下氣憤,不得不打起精神親自囑咐勉力包不同一番,好讓他能依計行事。
就在慕容家密謀暗策的時候,鸠摩智拎着段譽,已經走到了太湖邊上,正在沿途打聽“參合莊”的路線。而一路急追的蕭峰也進了姑蘇城,将累的口吐白沫的寶馬托付給店小二,自己運起輕功,朝“燕子塢”方向飛奔。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