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省城
宋寶珠看了一會兒就關了, 這些單一又模糊的畫面讓她的興趣一下子消失無蹤,還不如拆電視機來的有趣。
等了兩個多小時,宋志南和李梅終于回來了, 他們手裏提着飯。
“寶珠,快來嘗嘗看,專門買了你喜歡吃的炸雞腿。”,宋志南招呼宋寶珠, 宋寶珠嗯一聲, 嘗了一口,覺得味道還不錯。
“二哥二嫂,你們打聽到了嗎, 哪家醫院最好啊?”,宋寶珠一邊啃雞腿一邊問宋志南和李梅。
也許是打聽來的消息不錯,李梅臉上有了幾分輕快:“好多人都說省城一院最好,我們就先去一院看看。”
宋志南接口:“不止一院,其他醫院我們也去,看看各自檢查出來的結果到底大不大。”
宋寶珠覺得宋志南說的有道理, 很是贊同。
吃過飯, 一行人就洗澡睡了, 坐了兩天兩夜的火車,實在很累。
讓宋寶珠和宋寶寶争整天都呆在招待所,宋志南和李梅都不放心, 哪怕知道今天要跑很多家醫院很累, 兩人還是把宋寶珠和宋寶寶帶上了。
這會兒交通很不方便,哪怕又公交車, 路線也很少, 需要等很久才有一班通過, 而且一般車上都擠得密密麻麻,像裝罐頭的似的,他們根本擠不上去,在連續等了兩趟都無法上公交車後,幾人只好走着去醫院。
“早知道,我們把自行車帶上就好了。”,雖然已經入秋了,但省城比雲縣要熱很多,走在路上依然出了一身汗。
李梅擔心宋寶珠熱得受不了,一邊走一邊給她用蒲扇扇風。
終于到了一院門口。
宋寶珠打量了一下這家據說是省城最好的醫院,不說別的,至少占地面積就很寬廣了,五層的樓房哪怕在省城也很稀有。
醫院門口人來人往,好像全天下得病的人都來了,大多數臉上都是一副愁苦不已的樣子。
她又往醫院四周看了看,竟然看見醫院旁邊一條巷子裏有人在偷偷賣東西。李梅也看見了,她碰了碰宋志南的手臂:“這些人膽子真大,昨天我們出去也看見好幾個這種偷偷做小買賣的,今天這麽多人,他們也不收斂一點兒,要是抓到了怎麽辦?”
宋志南沉吟一下:“省城的風氣好像更開放一些,走吧,我們進醫院。”,既然人家是偷偷做生意,他們站在這人盯着看就不好了。
李梅也就覺得稀奇,宋志南一說,就連忙牽着宋寶珠進了醫院。
大醫院和縣城的醫院到底不一樣,效率高很多,沒一會兒就在護士的帶領下挂好了號。
那護士笑着對他們說道:“你們的運氣不錯,我們醫院剛好買了一套先進的儀器設備,聽說是從國外買來的,能做掃描呢,放心吧,縣城醫院查不出來的病因,這裏肯定能檢測的出來。”
李梅和宋志南聽了很激動。
因為要用到國外進口來的儀器,檢查費用十分昂貴,一開始醫生給他們價紹的時候害怕這幾個從縣城來的人拒絕,畢竟這麽大一筆檢測費用一般人家根本負擔不起。
“這是我的一個推薦,如果你們不想用的話,我們就用一般的常規儀器,只是檢查結果可能沒有那麽準确。”,這位男醫生帶着一副眼鏡,聲音十分溫和,但他好像很希望宋志南和李梅能用這臺從月亮國進口的儀器檢查,言語間對西方的醫術很是推崇。
李梅聽到檢查費用的時候,倒是心疼的皺了皺眉,檢查一下就要一百多塊,近四個多月的工資就沒有了。
宋志南直接開口道:“就給我們用做好的吧。”
醫生聽了很高興,馬上就安排了檢查。
檢查室裏面只能讓李梅一個人進去,宋志南和宋寶珠只好守在外面。
在他們等在檢查室外面的時候,剛剛接待他們的醫生走了過來,由于檢查費用太過昂貴,選擇這種儀器檢查的患者并不多,醫生也比較清閑,見兩個小縣城來的人竟然果斷選擇這種儀器檢查,心裏有幾分好奇,便趁機和宋志南聊了起來。
他們聊天的時候,宋寶珠也百無聊賴地聽着,這才知道原來這個男醫生還留過學,之所以回國來也是想抱着一腔熱忱促進夏國落後的醫學水平,拯救更多的人。
“外國的東西比我們先進太多了,就像你們這臺儀器,我留學的月亮國幾乎所有醫院都是标配,但我們國家卻只有極少數的醫院才能有,而且他們賣給我們的價格太貴了,比在他們本國翻了好幾倍。但是不用不行,有些病因必須要由這種先進的儀器才能查出來。藥也是一樣,一些療效很好的西藥,我們國家想要,就必須多花幾倍的錢去買,有時候有錢都不一定買到。”,醫生說道這裏的時候,言語裏帶了些唏噓的無奈。有再多的雄心壯志,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他在國外學的是臨床手術,和制藥和儀器并不相通。
然後藥物和儀器就是西醫的眼睛和活水,沒有儀器檢查出具體的病因,哪怕是手段再高明的臨床醫生也不敢貿然下刀。
宋志南這才知道原來不光是機械制造,在醫學方面夏國和國外同樣也相差了這麽多。
兩人都有些難過。
宋寶珠聽了後突然出聲:“這位叔叔,你說的這種機器到底多少錢啊?”
本來醫生不應該告訴無關人員這些事的,不過看着宋寶珠靈動的大眼睛,覺得透露出來也沒什麽,便說了數字,開玩笑道:“小姑娘,你知道這些錢是多少嗎?”
旁邊的宋志南倒吸一口冷氣:“這也太貴了,他們賣機器也太賺錢了。”
宋寶珠也覺得很貴,比她的太陽能發電機貴得太多了。但定價一直是機械廠那邊在運作,再說要是賣的太貴了,夏國境內也沒幾個地方能負擔得起,只是不知道賣給伯國那些人訂的價格是多少,要是賣的便宜了,宋寶珠覺得自己都虧死了,她可不認為自己的太陽能發電機從價值上來說比不上裏面那臺還沒見過的檢測機器。
在他們說話的時候,檢查室裏面的護士走了出來:“柳醫生,到你的部分了。”
原來這個呆着眼鏡的溫和男醫生姓柳。
柳醫生走進了檢查室,過了大約半個多小時才從裏面出來,李梅也跟在後面。
宋寶珠和宋志南站在門口,開門的一瞬間宋寶珠看到了那臺擺在房間裏的儀器,下面像一張床一樣,上面套着一個殼子。
她還想再多看一眼,護士已經把門關上了。
“柳叔叔,我可以進去看看嗎?”,像這種儀器,系統裏面是沒有制造課程的,因為太落後了,根本不夠資格收錄到它的課程裏面。
宋寶珠沒有學過醫療機械,她想着等她親眼看過後,再去學了這門課程,也許就可以自己摸索着制造出來了。
“這不行哦小妹妹,這是我們醫院的貴重儀器,除了患者和主治醫生,誰都不能接觸。”,不等柳一聲說說話,護士倒先開口了。
“好吧。”,知道護士也是按照醫院的規章制度辦事,宋寶珠便沒有繼續要求。
檢查報告要三天以後才能拿到。
出了一院的大門,他們又跑了一個大醫院,這次的醫院是以中醫為主,老中醫看着慈眉善目的,和李梅說話的時候就像自己家裏的老人一樣親切,讓李梅不自覺就放松了心情。
老中醫就診并不需要其他人回避,只要保持安靜就行,所以宋寶珠和宋寶寶也呆在了老中醫的接待室裏。
系統裏沒有中醫課程,宋寶珠也沒學過中醫,但宋寶珠對中醫并不陌生,水沙村就有一個赤腳大夫,這些人走的都是中醫路子,只是看誰水平高低而已。
很明顯,這位老中醫的水平遠不是水沙村的赤腳大夫能比的,把望聞問切做到了極致,甚至還能用言語讓李梅徹底放松心情,宋寶珠驚奇地發現這位老中醫竟然用到了一些心理學的知識。系統裏就有這門課程,宋寶珠沒有深學,只淺淺地過了一遍。
由于村裏和雲縣那些半吊子醫生,還有系統裏面也沒有收錄中醫課程,宋寶珠之前對中醫并不怎麽相信,這會兒她直覺可能遇到了一個有真本事的,便保持安靜睜着大大的眼睛盯着老中醫看。
老中醫凝神診脈之後,神色有些凝重,“經脈堵塞,脈象沉緩,想要疏通,需費大力氣調整。”
這話說的李梅和宋志南忐忑不安:“大夫,那我這病好不好治啊?”
老中醫一連說了三個難字:“你堵塞太過嚴重,調理過來的概率不大,再加上還有其他毛病,綜合起來就很難治療了。”
這老中醫說話倒是一點都不委婉,就這麽直接告訴了李梅。
李梅臉色一白。
宋寶珠出聲道:“這位爺爺難治,不代表其他人也難治吧,我們剛剛才從一院出來,他們的儀器很先進,可以直接看到病因,到時候再動手術就是了。”
剛剛還慈眉善目的老中醫聞言頓時吹胡子瞪眼;“你個小丫頭知道什麽,冷冰冰的機器哪裏比得上診脈全面,西醫頭痛醫頭,腳痛砍腳,飲鸩止渴罷了,焉能和我源遠流長的國醫相比?!”
似乎真的被宋寶珠氣狠了,氣呼呼開了藥方就把他們攆了出去。宋寶珠覺得這老中醫挺可愛的,哪怕氣成這樣了,還不忘仔細叮囑護士抓藥時候的注意事項。
于是走的時候宋寶珠特意繞到剛剛這位老中醫的門口給他揮手打招呼。
“哼!”,老中醫這會兒的好脾氣全不見了,直接阖下眼皮背對着宋寶珠。
護士見宋寶珠長得漂亮,笑着解釋道:“方老可是我們醫院的鎮院之寶,他一般不坐班的,找他治病的人很多,今天是你們運氣好碰到他心情不錯,不過老爺子一輩子都研究中醫,最聽不得別人說西醫的好,你恰好踩在方老的底線上了,不然他不會這麽生氣的。”
宋寶珠有些不好意思,她當時存了幾分向知道老中醫本事的意思,沒想到恰好踩在了老人家的痛腳上。
雖然不知道這位老中醫的真實水平怎麽樣,但憑着他診脈的時候露出的那一手,宋寶珠還是對中醫産生了一點兒興趣。
後面的幾天,宋志南兩口子又帶着李梅跑了好幾家醫院,如果是西醫主治,幾乎都借助了儀器,而且還需要好幾天才能拿到檢查報告,但中醫一般現場就能說出病因,不過可惜的是後面幾個中醫說的和老中醫出入有點兒大,導致李梅和宋志南都混亂了。
“宋寶珠已經到省城了?她有什麽需求嗎?”,南通省政府大樓裏,陶書記忙完了工作,忙召來秘書問宋寶珠的情況。
因為宋寶珠要去省城的消息太過突然,十五她們并沒有在南通省城布置保護宋寶珠的力量,所以十五就把這件事報告了上去,在宋寶珠出發的前一天,就有人聯系了陶書記,指示他要暗中和十五他們配合保護好宋寶珠,如果宋寶珠有什麽需求的話,盡量配合。
“其他的倒是沒有,只是您說的要保住的對象在一院提出過要查看一下醫療設備,被一院的人拒絕了。”秘書一板一眼的回答,他并不知道這個宋寶珠有什麽奇特之處,竟然要動用力量暗中保住她,但領導說的事他只要負責完成就行了,該告訴的領導自然會告訴,現在領導沒有說,就說明這個人或者這件事不是他該知道的。
陶書記笑了一下,想了想,對秘書說道:“和一院聯系一下,如果他們再去一院宋寶珠還是相看的話就讓一院通融一下,不就是一臺設備嘛,看看又不會,幹嘛那麽小氣。”
秘書嘴角動了動,心裏的疑問就像麻繩一樣打成結了,但他還是忍住了沒問。
“好的領導。”,轉身就要出去。
在他要走出去的時候,陶書記忽然說:“這次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萬無一失。”
秘書心裏一震,回答地十分鄭重:“好的領導。”,暗地裏又把保護力量提升了三層。
而一院的院長也很奇怪:“難道這位宋寶珠同志是什麽資深的醫學人員?她是到我們醫院交流嗎?”不然幹嘛好端端地要看醫療設備。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