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重回年少時
“紫玉,殿下呢?”
“殿下此時還未醒來,奴婢不敢去叫。”
“胡鬧,也不看看今天是什麽日子?皇上說了要帶公主和諸位皇子去城外狩獵,若是誤了時辰你擔待得起嗎?”
“郭嬷嬷您也知道殿下睡覺的時候一向不許人去打擾,奴婢... ...奴婢實在... ...”
“罷了,還是我進去叫殿下吧。”郭嬷嬷乃是殿下的乳娘,殿下與她一向親厚,她去叫人是最合适不過的。只是當郭嬷嬷走進公主的寝殿之後,卻發現床上躺着的那個小人兒雙目緊閉,滿頭虛汗,臉上帶着些許慌亂神色。“糟了,殿下這是病了,快些去請太醫。”
“是!”紫玉應了一聲,忙向太醫院的方向趕去。
沒過一會兒,紫玉帶着太醫院一位冷姓太醫回來,而公主殿外也聚滿了一群宮人。紫玉一看這陣仗就知道是皇上來了,作為皇上最寵愛的女兒,殿下的面子可大得很,別說是病了,就算是偶爾發個脾氣都得陛下親自來哄。
“冷太醫快些進去,皇上已經催了幾次了!”郭嬷嬷侯在殿外,看到兩個人之後提醒了一聲。
冷太醫朝她點了點頭,提着藥箱走了進去。“微臣冷萬生叩見皇上。”
“平身吧,來看看慧兒怎麽了。”
冷萬生仔細觀察了楚慧的面容,過後又為她診了脈,說:“回皇上的話,依微臣之見,殿下這是被魇住了。微臣為殿下開一帖安神藥,待一會兒将殿下喚醒之後喝下去,便能安定心神。”
皇帝聽說無大礙,緊皺的眉頭總算舒展開來:“既如此,那你便去開藥吧!叫他們将藥煎好了送過來。”
“是!”
“慧兒,父皇來看你了,莫要睡了... ...”冷萬生離開之後,皇帝開始在楚慧耳畔低聲喚她。
喚了許久,楚慧眼皮才動了動,睜開了眼睛。等她看清楚自己面前那人的臉之後,驀的從床上爬起來:“... ...”
楚慧眼中的陌生一下子便被皇帝捕捉到了,他剛舒緩不久的眉頭又緊緊蹙起:“慧兒,怎麽睡一覺醒來連父皇都不認識了?你方才到底夢到了什麽?”
“... ...”楚慧沉默不言,父皇明明已經駕崩了,怎麽現在又會坐在自己床榻邊?而她分明也已經和楚思源同歸于盡,又怎麽可能再見到父皇?
最終打破這沉默的還是紫玉,她煎好了安神藥送了過來:“皇上,安神藥已經煎好了,讓奴婢伺候公主喝藥吧。”
“對,慧兒趕快喝藥,喝了藥就沒事了。”皇帝接過了藥碗,準備親自喂她喝藥。
湯匙抵到了楚慧唇邊,楚慧卻躲了過去。她到現在也沒有開口說話,可她滿身的抗拒任憑誰都能夠看得出來。
皇帝一愣,他平日裏最疼愛的便是這個女兒,楚慧也一向與他親近,怎麽今日他喂個藥楚慧還躲了?“慧兒,你怎麽了?父皇喂你喝藥,喝了藥病才能好,你忘了今日朕要帶你們幾個出城狩獵?你不是早就鬧着想去嗎?”
可楚慧現在哪裏顧得上喝藥和出城狩獵,她看着眼前這一張張熟悉的的面孔,一時還分不清自己到底處在夢境還是真實。而且不管是夢還是真實,她覺得自己都無法面對自己的父皇。瞧瞧他,一國之尊卻捧着藥碗來給女兒喂藥,看起來是多麽疼愛自己的女兒啊。可楚慧永遠不會忘記楚思源說過的話,在這個男人生命走向終結的時候,為了他的江山社稷,徹底将他的女兒抛棄。
“我... ...”楚慧終于還是開了口,只是她一開口便被自己的聲音吓到,怎會變得如此稚嫩?她不敢相信地看了一下自己的手臂,發現細了不少短了不少,再看這些雖然很熟悉但是明顯都年輕了不少的面孔,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我要照鏡子。”
紫玉聞言,忙取了一面銅鏡過來:“殿下,鏡子取來了。”
楚慧接過銅鏡一照,果不其然在鏡子中看到了一個估摸着只有七八歲的自己,臉還沒有張開。她不相信之前那一切都是夢,她的确已經死了,只是不知為何又回到了十幾年前,難不成是上天也對楚思源的做法看不下去,所以才會再給自己一個機會,要自己重新活過?
想到這裏,楚慧淡定地将銅鏡塞到紫玉手中,再度開口道:“父皇,我已經沒事了,今日要出城狩獵,不能因為我耽誤了,容我穿好衣服,馬上出發。”
皇帝有些不放心,他關懷地說:“你真的沒事了?若是你身體還有哪裏不舒服,就在宮中好好休養,晚幾日過去也可以。父皇保證等你過去了,再好好陪你玩幾日。”
楚慧垂下眼眸,聲音十分冷淡:“不必了,父皇日理萬機,怎麽能因為我一個人耽誤這麽久。再說我真的沒事,只是方才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到父皇不要我了,所以才會... ...”
“傻慧兒!”皇帝一把将楚慧摟在懷中,“誰不知道父皇最疼愛的就是你了,父皇不要誰也不能不要你啊!”
是嗎?那要看和什麽比較了啊!楚慧心裏這麽想着,可在臉上并沒有表現出來。她只是輕輕推開了皇帝,說:“父皇,現在什麽時辰了?我們是不是該出發了?”
其實早就過了出發的時辰,不過既然楚慧決心要去,外頭幾個皇子也等了許久,不去是不可能的。于是皇帝慈愛地摸了摸她的頭,說:“是,你喝了藥收拾一下,我們便出發!”
... ...
半個時辰之後,楚慧收拾妥當,出現在了宮門前。這一次出城狩獵是大事,除了尚且在襁褓之中的五皇子楚思邪之外,其餘四位皇子和楚慧都要随陛下出城。
楚慧是皇帝的長女,四位皇子的皇姐,她不來還好,一來幾位皇子和随行大臣都要下馬對她見禮。皇帝寵愛女兒,那些随行的大臣卻因此對楚慧有很大的意見。他們一向迂腐,曾經還有人忍不住向皇帝谏言:公主殿下是金枝玉葉自然尊貴無比,可皇子們的身份則應更加尊貴,次次都要向公主見禮,實在是壞了祖宗的規矩。不過領頭的那幾個言臣被皇帝罰了半年的俸祿,安分了許久。
這一次因為幾位皇子的年紀還小,上下馬兒不方便,這一上一下的又弄得人仰馬翻,那些随行大臣又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了。楚慧看着他們鐵青的臉色,忍不住勾起唇角發出冷笑,在這些人眼中恐怕只有皇子才是皇室血脈,虧得她曾經會在意他們所說的話,從而改變自己的言行。現在想想,自己當初真的是傻透了。
楚慧翻身上了馬,策馬到了皇帝身後——這些文臣言官不是見不得她伴在父皇身側嗎?可這一次她不會再退讓,她要向天下人證明并非這個江山社稷并非只能交到皇子手中,尤其是當這些皇子個個不是酒囊飯袋就是心術不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