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好結局
第二天,成天路飛去縣城,在病床見到木乃伊一樣的琦哥兒。他傷得不重,可渾身上下沒一塊好肉,膝蓋骨開裂,得靜養好幾個月。
他心疼地看着琦哥兒:“真可憐,眼瞎就算了,左耳也廢了,醫生說聽力會受影響。你一殘障人,以後不準亂跑,去哪兒都得帶着我,聽見沒?”
琦哥兒笑道:“沒聽見。”
成天路抱住琦哥兒的殘軀,嚴肅着臉說,“以後去哪裏都要告訴我,不準騙人,不準編故事。”
琦哥兒伸出滿是繃帶的爪子,“好的,保證。”成天路滿意了,跟他擊了擊拳,笑道:“這幾天我把你的片子全看完了。”
“真夠閑的。”
“嗯,片子很爛,但看進去了,還蠻好看。”
“謝謝啊,我都分不出你這是稱贊我,還是打擊我。”
“都一樣,反正你不在乎。”
琦哥兒微微一笑,他哪是不在乎?轉移話題道:“我躺床上沒事幹,聽完了你寫的報道。”
“聽?”
“有一種軟件可以把文字轉成語音,我躺床上聽的。我聽完了礦下屠夫的報道,真慘,一個活口沒有,剩下最後那個兇手,也會判死刑吧?”
“死刑沒跑了,”成天路心有所感,對琦哥兒說:“謝謝啊。”
“謝什麽?”
“謝謝你活着出來,謝謝你說底下的人還活着。沒想到我們這破爛的社會,還會有個好結局。”
琦哥兒莞爾:“總編大人,你啥事都要上升到社會的高度嗎?”
“也不是,只要你沒死就是好結局,這B級片只是外殼,裏面還是他媽唧唧歪歪的小言情,只要我們倆天長地久、甜甜蜜蜜在一起,就是好結局。”
“肉麻。”
“我愛你。”
“夠了。”
“今晚我在這裏陪床。”
“滾蛋吧,我想睡覺。”琦哥兒笑着,撫上成天路的臉,暖烘烘的,活生生的人的觸感。成天路停下車子,路過一排含苞待放的桃花,走進四季如夏的影棚。大堂又添了三張電影海報,這跌宕起伏的一年,琦哥兒居然拍出了三部片子,真比母雞下蛋還快。
片場一如往常,除了琦哥兒再也不能慢悠悠地走動了,他拄着拐杖,一蹦一蹦,把這些年省下的力氣全都賠了出來。除了絨線帽和蛤蟆鏡,他左耳還帶了個助聽器,一身殘疾人裝備,我見猶憐。
零零九迎了上來,笑眯眯道:“大總編來省親了,應援物呢?”成天路:“甭敲詐了,你家導演住我的吃我的,還應援?
我整個人都奉獻出來了。”
零零九一邊笑一邊臉酸,“咱的電影項目是吹了吧?”
“嗯,海叔決定不幹了,這片太邪性,招了那麽多事,就差死人……啊我呸!”
“哈哈,您還挺迷信。最近沒見海叔了,他是不敢上來了嗎?”
“那是,他哪還有臉見琦哥兒。琦哥兒沒報案,算是念舊情了。”
零零九唏噓不已,“恩恩怨怨,誰也理不清楚。你那邊怎樣,他咋說都是你老板。”
“他見到我也是閃閃縮縮,想揍他都找不到機會,真他媽難受。等做完手裏的工作,我就不幹了。你這要招人不?”
“必須要啊,您想幹啥?”
“舉錄音杆,你看怎樣?”兩人一起大笑。
兩人說話的功夫,琦哥兒沒了蹤影。成天路走去更衣室,推開緊閉的房門。門裏昏暗如常,熒幕上放着恐怖片,卻不見琦哥兒。
成天路轉頭,猛地對上一雙銅鈴般的大眼。一張醜陋的臉咧開了嘴,伸出強壯如牛腿的手。成天路大吃一驚,雙手擋在身前道:“傻……傻子……”
琦哥兒從魁梧的身後伸出腦袋,親昵地摟着他的後背道:“他不叫傻子,他的名字叫陳興邦,現在是我這兒的簽約演員。”
成天路伸出手,跟他握了握:“陳先生,幸會,叫我天路。”陳興邦呵呵笑,從來沒人跟他握手過,他覺得新奇極了,一用力,差點把成天路的手捏碎。
成天路一邊扇動紅腫的手,一邊無奈道:“我遲早死在你的片場。”琦哥兒脫下墨鏡,很沒同情心地笑了笑:“我寶貝沒使勁,要不手都能擰下來。”
成天路見琦哥兒眼裏都是喜愛,跟他看禾師哥的眼神一模一樣,實在是糟心,嘆道:“他的媽媽怎樣?”
“還一樣,見人就罵罵咧咧,除了寶貝和夢絲,對誰都沒好臉色。童一如給她找了個護理院,讓人伺候着。”
“夢絲不回來片場?”
“她說要修養一段時間,情緒很不好,不想見人。”
“聽說她不起訴海叔了。”
琦哥兒恨道:“她要是起訴海叔,海叔就告她非法囚禁和謀殺未遂,最後兩敗俱傷。兩人談好了,這事兒翻篇兒,以後即沒仇,也不談感情,再不見面。”
“也只能這樣了。”雖然不甘心,但他們奈何不了海叔——奈何不了海叔,也奈何不了任何人。兩編劇放回來了,對被扣押的事只字不提,成天路更不能對外說一字,這事猶如石頭投入湖水,蕩起了漣漪,然後了無痕跡。被隐蔽的事情依舊被隐蔽,無人對此負責。
他們唯一慶幸的是,沒有人死去,像虛張聲勢的國産恐怖片一樣,搞了半天終是海市蜃樓。最後他們該幹嘛幹嘛,一一回歸到平靜的生活中。平靜的日子持續了大半年,成天路和琦哥兒工作忙碌,無風無浪,成天路享受着踏實又甜蜜的日子,簡直要燒高香了。
他們偶爾一起回家吃飯,常大作家也只能睜只眼閉只眼。經過失去琦哥兒的恐慌,他突然變成溫和體貼的老頭子,只要兒子回家,勢必圍着他噓寒問暖,仿佛琦哥兒還是那個七歲的自閉兒童。琦哥兒一時很不習慣,愁悶地對成天路說:“我家老爺子去影院看我的片子,三次,還買票送給朋友。我操!”
成天路笑道:“那有啥不好,給你貢獻票房了。”
“分衆,懂不?我的電影不是做給他們看的,他們看得難受,又不能不給老頭面子。”
“你怎麽知道他們看得難受?作品有雅有俗,但人的品味不是單一的,喜歡聶魯達也可以愛看肥皂劇,自信點吧導演。”
琦哥兒出神地想了一陣,“我老拍同樣的片子,也做煩了,該弄點別的。過兩天我去找班導,我們倆做一部新片,你要不要幫我寫劇本?”
“不!”成天路斬釘截鐵道,“我聽到電影項目就想繞着走,給我一千萬也不寫。”
琦哥兒說做就做,跟班伍成立了新的工作室,這次劇本很快就過審了,資金充裕,又有強大的技術陣容,已經是中型電影的規模。成天路一看劇本大吃一驚:“你們要上西藏拍?”
“嗯,實景取景更好看。”
“我可以反對你去嗎?”
琦和兒樂了:“你怕我又失蹤?不能夠。你記得我們在雍和宮看的唐卡嗎,我很喜歡那種風格,我跟西藏有緣。”
“拉倒吧,那裏大片無人區,入冬後更冷,還有高原反應。你們棚拍不行嗎?”
“不行,我們要做的是大片,哪裏有大片光在棚裏拍的?還有一件事跟你商量,我去西藏前,想去一趟緬甸。
“找桑南?”成天路無奈道:“琦大爺,聽到你要出國我就心驚膽戰。”
琦哥兒背靠着他:“救我的時候,桑南也出過力,我答應給他媽媽畫像,上次不得已爽約了,這回把活兒幹了,當是報答他。”
這事就那麽定了。
天最冷的時候,琦哥兒穿着半袖,套上他喜歡的紅外套,便準備出門去機場。成天路給他系好鞋帶,幫他戴好毛絨帽,摸摸他的臉:“好看。”
琦哥兒快樂地抱着他的手:“就這倆字,沒什麽要叮囑我的嗎?”
“別走。”
“乖,我一周就回來。我會照顧自己,準時吃飯,每天一個電話報平安。”
成天路嘆了口氣,他交往過的人裏,沒一個像琦哥兒那麽讓他挂心。他捏了捏琦哥兒的手,送他出門。
琦哥兒走了好幾個小時,他整理完稿件,正打算出門,回頭看了眼客廳,突然發現整個房子比起剛搬進來的時候,完全變了樣。素淨的小空間慢慢添滿了各種顏色,牆上的塗鴉和海報,書架上的模型,角落裏的擺着恐怖道具;這大半年來,琦哥兒堪比異形入侵,這70平米的小房間已經不是他設想的平靜避風港。
他想起一事,走到沙發邊,往裏一淘,果然撈到了琦哥兒的手機。他搖搖頭,笑了一聲,把手機收進抽屜裏。
琦哥兒到了機場,環視周圍無數的招牌,各種殘缺不全的字體飄在空中,只覺頭昏腦脹。正要找人來問問,身上突然傳來“呲——呲”的尖銳異響,周圍的旅客紛紛側目而視。琦哥兒摸了半天,才找到了另一個手機。他愣了愣,這手機什麽時候被塞進背包裏?接聽,手機裏傳出怪異空洞的聲音——
“地球呼叫276號星球。”
琦哥兒嘴角慢慢上揚,“276號在這裏,地球有事嗎?”
沒事,宇宙大到沒邊兒,我自己好悶,找你說話解解悶。
這個星球從來沒人來過,沒想到你能找到。
該找到總會找到,不管離了多少光年,我會找到你。
有空來我這兒玩,地球人。
嗯,地球随時歡迎你,276號星人。
——————————完————————-
作話:
沒想到這文能寫完,給自己加雞腿!多謝一路追文,還有留評鼓勵的、送海星的、打賞的,或者默默看文的,這麽一篇奇怪的文都有讀者,實在太感恩了。
常常看到一些評論,說我的文感情線不多,或者重點不是感情線,或者在感情線外有很多別的內容,基本都不是貶義,我很感激。
但想說,其實一直謹記寫的是言情小說,不管什麽情景,寫的始終是兩個人的相互吸引,以及怎樣進入彼此的世界。所以會花那麽多筆墨,去寫他們各自的世界是怎樣的,一個人的價值觀、職業選擇、人際關系、黑夜和白天,他的過去是什麽構成的,未來想去哪裏。我覺得嘛,只有這些成立了,相互靠近的過程才有看頭。
兩個本來非常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星球,有自己轉動的軸心和軌道,但終于找到彼此。愛情的浪漫總歸于此。《B級導演》尤其在寫這個,所以最後一部分舍棄了攜手打怪模式,讓他們一個在礦底,另一個在電影院,都在對方的場域裏,現實和虛構相互滲透,兩個人有了更深的連接。
總而言之,這是《B級導演》的核心。文裏有好些關于社會現實的吐槽,露骨的批評之類的,自然也是心裏話,但并非寫文的主旨,只能說寫的時候讓我激動一下,尤其在狗屎一樣的現實境況裏,給了我宣洩的出口。如果覺得冒犯,請別在意,就是一點想法而已。
這篇文其實是兩年前開始寫的,本來是想寫個職場文,講講我比較熟悉的媒體行業。但回想有什麽值得寫的時候,卻很迷惑,記者的工作是紀實,在我工作那幾年,什麽是現實,什麽是“別人讓你看”的現實,已經很模糊了。這其中有衆所周知的“紅頭”文件,也有現代社會信息之紛亂、人的分層之複雜,媒體出品的急功近利,讓一件事特別難以厘清解讀。
傳統媒體的式微,大致是這個時勢所致。人和人之間信息接收的差異、想法的分裂,各種權力和資本的渾水摸魚,這個世界早就裂開許多部分,每個人都有道理,每個人都有冤屈,交流斷開,誰也聽不懂誰,不願意聽。不願意聽還要罵對方,不能相容。
再度連接是否有可能呢?不知道。常常覺得大家明明在身邊,卻隔幾光年遠。
即使大家如此不同,也希望互相理解仍有可能;理解源于打開胸懷,源于立場不能代替感受和思考。族群、性別、職業、出身,全都不能概括我們,也不該成為攻擊的矛。
又來講道理了,對不起。
這篇文大概是這樣,或許會有番外,車應該會補一篇。什麽時候有更,會在微博公告。微博:安尼瑪趴體另外,《安魂曲》的第二部 分會在近期更新,有空來看看。這篇背景是熱帶雨林,刺激的,劇情緊湊,廢話少,會蠻好看的。
等寫完這個,會開始弄《地瓜永遠是對的》,這文是心頭肉,不想草草結束,會想清楚怎樣寫再下筆。在看地瓜的非常抱歉,但請不要放棄哈,一定不會坑的。
再次多謝支持,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