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佛曰
得,我本來還準備釣幾條錦鯉拿回去好生養在洞裏做寵物,以供無聊的時候消磨時間,這下全泡湯了。
和尚的心思真是難猜,比宓姑還難,比老塗還難,着實叫我這只千年老狐貍犯了難。
一個人在洞中糾結了幾日,我終于忍不住,跑到舜若寺去找無拂。一路都沒見到人,摸到後廚才遇到個白白胖胖的和尚,大概是無拂提過的二師兄了吧。
“打擾了。請問無拂在嗎?”
二師兄正在跟面粉戰鬥,頂着一張沾滿了面粉慘白的臉,摸着下巴回憶了一會兒:“哦,你是住後山那位施主。無拂他下山去了呀,前幾天剛走的,沒跟你說嗎?”
……他确實沒跟我說。
“能否告知區區他去哪兒了?”
“鎮上吳老爺前陣子仙逝了,吳老夫人差人前來報喪,住持叫無拂給他超度去了,估計得過幾天才能回來。”
吳老爺?難道那天無拂吞吞吐吐想說的,就是這個?
我謝過了他,回狐貍洞簡單收拾了行李,敲出土地交代幾句,下山去了。
吳老爺的府宅很好找,按照宓姑指的方向,遠遠就看到一座大宅坐落在繁華鬧市,朱紅色的大門皆被白綢裹了起來。招魂幡随風飄蕩,宅內哀哀欲絕,宅外哭喪的人絡繹不絕。
大門口立着一個身穿孝服的青年,忙于接待吊喪的賓客,大概是這家主事的男丁。
我看了看自己的衣裳,一身素色,很好。當下拿袖子遮住半張臉,只露出淚光盈盈的一雙眼睛,混進了靈堂。
吳老爺的壽棺就停在靈堂正中,由上好的楠木制成,上雕白鶴青松,側面八仙環繞,皆用金線細細勾勒,看這精細的做工,應該是生前就備好了的。
靈柩後面跪伏着幾個女眷,為首的那位白發老妪大抵就是吳老夫人。來的路上聽聞吳老爺是老夫人的獨子,白發人送黑發,實乃人生至悲之事。不過我瞧着她的樣子,似乎并沒有想象中的悲傷,只是偶爾拭淚,還時不時安慰身邊的女子。
吳老夫人身邊那女子,哭得最是真切,好幾次暈厥過去,都是她身旁的少年掐着人中緩了過來。這女子與少年,看喪服裝扮像是吳老爺的正妻與孩子,他們三人後面還跟着跪了一群哭哭啼啼的女子,一片缟素混作一團,看不出來是小妾還是婢女。
Advertisement
俗話說,人生有三大悲:幼年喪母、中年喪妻、老年喪子,這一家子就占了兩個半。稚子年幼,偌大一個家業,以後僅靠女眷苦苦支撐,難免要被別人欺負了去。
我正琢摸着這一大家子人以後該怎麽辦,那一直扶着母親的少年驀然轉過頭來,一雙眼瞳如皓月淩空,像是把我的心思看了個通透。
他幼年喪父,眼底卻不見慌亂,安撫母親,接待賓客,有條不紊,假以時日,必成大器。可惜太過年幼,不曉得這家業能不能撐得到他長大。
我暗暗搖了搖頭,環顧四周,尋到無拂正端坐西北角,長跪合掌,誦着《往生咒》。與他對立的東南角,站着個年輕的道士,執一把桃木劍,正對着一張供桌念念有詞。
我知道這種時候不便打擾無拂,徑自去請了三炷香,對着吳老爺拜了三拜。您去得潇灑,九泉之下可要多照拂你這一家老小。
拜完将三炷香插在供桌上的香爐之中,我正準備離開,卻被人一把扯住衣袖。
那年輕道士皺着眉頭,一只手裝模作樣地揮舞着桃木劍,壓低聲音道:“被有過仙籍的妖精這麽拜了,你倒是不怕凡人受不起。”
我早已不做神仙好多年,哪還管這些虛名,不過看這道士倒是越看越熟悉,只可惜想不起來了……
我也壓低了聲音:“咳,不要在意這些細節……這位道長,我們是不是哪裏見過?”
他轉了轉眼睛,顯然沒料到我還記得他:“你當初向我師父強索紫砂壺的時候,我就在旁邊伺候着。”
他想了想,又補充道:“讨要雨前新茶的時候,我也在。”
哦,敢情是牛鼻子的徒弟。
難道牛鼻子千裏迢迢派他徒弟追債來了?我好不容易生出來的那點對故人敘舊的激動立刻煙消雲散,只想着怎麽帶着贓物走為上策。
不等我說什麽,他立刻放開了我的袖子,小聲道:“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這裏有些古怪,午膳我們後山小花園見。”
……這好似偷情一般的口吻究竟是幾個意思?我滿臉複雜地看了他一眼,到無拂旁邊去窩着了。
到了晌午,無拂二十一遍《往生咒》念完,睜開了眼睛。我露出一個谄媚的微笑,跟他打了個招呼。
他眨了眨眼睛,顯然沒料到我會在這裏,微怔着問:“你怎麽來了?”
“我來跟你道個歉,釣魚是我不對。沒顧及魚的感受,确實是我考慮不周……”我正絞盡腦汁想着道歉的話,門口遇到的那位青年走過來,恭恭敬敬地來請無拂去用齋飯。
當時在門口沒看清,這下近距離一看,可把我的狐貍小心肝兒吓得不輕。
這可不正是青樓花魁姑娘的意中人麽!當初他一身布衣,我還以為是個沒錢嫖妓的窮小子,此刻見他頭戴白孝帽,身穿大莊粗布孝袍,乃是死者至親男子才會穿的孝服。
一想到我那送作嫖資的幾片金葉子白白打了水漂,我的心無端抽痛起來。
無拂顯然沒認出他來,對他還了一禮,站起來跟他走了。我摸摸砰砰直跳的小心肝兒,想起來跟道士的午膳約定。
像吳老爺這種大戶人家辦喪事,每到飯點需請所有吊喪的人吃飯。吳老爺生前樂善好施,在舜若鎮享有盛名,前來吊喪的人自然不少。
——來蹭飯的人也不少。
家丁擡來幾個大桶,每個人捧着個碗等着,剛開始還井然有序,後面米飯見了底,人群如脫缰的野馬,争先恐後地撲向飯桶。那青年把無拂安頓在一旁,奉上專供的齋飯,自己還來不及吃上一口,忙不疊地來維持秩序:“諸位父老鄉親!米飯多得是!不要搶不要搶!保證每個人都有!我馬上讓人再擡來!”
他給無拂安排的位置與人群相隔甚遠,并不受這混亂的影響。同桌的道士像餓死鬼投胎一般幾口吃完,撂下碗筷,隔着人群沖我使了個眼色。
趁人群亂作一團,家眷都忙着維護秩序,我與他一前一後,貼着牆根直奔後花園。
作者有話要說: 想了很多種修文的方法,最後結果跟沒修差不多……呵呵.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