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當年情誼
賀疏雁卻想起之前所挂心之事。她繞到對方身側,踮起腳努力地向上看去,同時還不忘問道:“殿下,說起來您頭上的傷後來怎麽樣了?”
方銘琛被她這麽一說,不自覺地撫上了那處舊傷。他摸了摸那大約一指來寬微微不平的傷痕道:“并沒有什麽事,有勞賀大姑娘挂念。”
随着他的動作,賀疏雁才知道傷痕的具體位置。只是那裏被濃密的頭發遮住,什麽也看不出來。
賀疏雁猶不放心,追問道:“那天之後,殿下休養了多久這傷痕才養好?後來可曾有頭暈頭疼的症狀。”
“記不起來了。”方銘琛臉色淡淡的回答道。“也并沒有什麽後遺症,賀大姑娘盡管放心。”沒有後遺症,倒是真的,只是他卻沒說當年頭上這處傷痕讓他一度吃盡苦頭。
蓋因瓊珶宮本身已與冷宮無疑,伺候的人本就稀少,身為皇帝的父親又記不起他還有這兩個孩子,以至于受了傷的方銘琛,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
缺醫少藥的他幾乎都以為自己可能要折在這裏了,還好有當年宮中的學徒小太醫背着人偷偷送來內服和外敷的湯藥。也多虧那小太醫年紀雖小,醫術卻精,總算也讓發燒發到周身滾燙神志不清的方銘琛順利挺過了那段日子。
許是方銘琛面上并無波瀾,賀疏雁不疑有他,松了口氣,拍了拍胸口道“還好,還好。”說着再度斂袵為禮,深深福下去道:“二皇子殿下當年救難之恩。疏雁還尚未謝過。真是失禮至極。還望殿下恕罪。殿下大恩,疏雁此生必有回報。”
聽着對方這誠出肺腑的話語,方銘琛卻不知為何有些不痛快。他皺了皺眉頭,一揮手道:“我救你不過舉手之勞。并不求回報。賀大姑娘不必在意。”
“不是的,殿下。”賀疏雁連忙解釋道。“殿下固然品性高潔不求回報。可疏雁卻不能忘恩負義。殿下,您信我,我一定能幫到您的。”
看着對方水潤潤亮晶晶的眼眸,這一汪秋水中竟是滿滿的承諾和信任。方銘琛頓時沒了脾氣。他心中一軟,手指微動,似要像當年那樣撫上對面這個小姑娘的頭發,卻還是在最終關頭住了手。
他心裏暗暗嘆了口氣,看着對方微微揚了揚唇角:“好吧,小姑娘。你且說說你能幫我什麽呢?”
賀疏雁眨了眨那明亮烏黑的眼睛,伸出一只手指豎在唇上:“我的能耐還是挺大的。殿下。沒準就能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幫上您呢。”
這話一說出,方銘琛便動了動眉頭。聽起來,這是話中有話、弦外有音啊。如果不是眼前人這副狼狽的模樣,可能這番話會更有些說服力也不一定。
“最不可能的地方嗎?”方銘琛沉吟道。“最不可能之事,對我來說莫過于讓母妃再活回來吧。”他低低一嘆,悠長而落寞。還帶着無盡的哀思與感傷。
賀疏雁沒想到對方會這麽說,當時就不由微微一愣:“這個……殿下……民女畢竟也還只是人,并不是神仙啊。”
Advertisement
方銘琛聞言卻忍不住笑了一下。他這一笑仿佛冰澌溶洩,大地春回;又仿佛清淩淩的月亮陡然綻放光華,只是剎那間便又猶如流星劃過天際瞬息杳然無蹤。
“不必在意,賀大姑娘。我只是那麽一說罷了。”他擺了擺手。
賀疏雁正待再說些什麽,卻聽到假山上有人奔近的聲音。當下便知已不是說話的最好時機,何況自己對對方而言不過是個被救過幾回的弱女子,并沒有完全得到對方的信任。
再說下去,只怕反而會适得其反。于是便緘口不語,垂首立于一側。
“二哥!”山頂上傳來了六皇子方銘睿的聲音。許是回到此處,卻找不到人,六皇子有些沒方向。
“這裏。”方銘琛揚聲道。須臾,便看見六皇子的腦袋探了出來。
“你們怎麽又跑到下面去了?”方銘睿哭笑不得道,“我遠遠的看見假山上沒人,都差點不想過來了。”
說着他扔下一個小包裹來,方銘琛一手抄住。
“這裏是一些梳洗用品。另外我還托人去找了賀姑娘的侍女,問她要到了賀姑娘換洗的衣服一并帶了過來。你們看我做事可妥當?”小少年搖頭晃腦的說着,一臉驕傲求表揚的神情。
“不錯。”方銘琛淡淡地誇獎道。雖然他的語氣裏并沒有多少嘉獎之意,但小少年還是欣慰而得意地高高昂起了頭。
賀疏雁接過方銘琛遞過來的包裹,四下張望了一下,略顯猶豫。
方銘琛随着她的動作也四下一看,了然的點了點頭道:“小六你去亭子裏守着,不要讓任何人接近。”
“好咧。”小少年中氣十足的回答道,問都不問自己哥哥此舉是為何故,便欣欣然地坐在了亭子之中,昂首挺胸舉目四望。
方銘琛随後對賀疏雁拱了拱手道:“若賀大姑娘信得過我等兄弟的話,便不妨在此處找個隐蔽的地方稍作梳洗。我到前面通道的路口處去守着。”
“勞、勞煩二皇子和六皇子殿下了。”賀疏雁又紅了小臉。抱着包裹匆匆一福禮。看着對方的身影消失在通道入口後,便耳聽着那從容不迫的步伐聲漸行漸遠。
賀疏雁連忙從袖籠中取出之前放進去的釵環等物,又找了塊大石頭遮住身形。匆匆忙忙地将外衣換上。六皇子方銘睿倒有些出人意料地細心,小包裹裏竟然還有一塊小小的銅鏡。
賀疏雁就着小鏡子,簡單地給自己的頭發換了個發髻。好在昆吾石的簪釵效果足夠驚豔且華麗。發髻就是簡單些,也不會太引人注意。
方銘琛此刻站在岩洞通道之中,雖滿眼昏暗,心潮卻不停洶湧起伏。自打當年與雁姐兒匆匆一別之後。傷勢痊愈的他得到的消息卻是那小姑娘因高燒而忘記了那天所發生的事情。他原本以為今生與她再無交集。心中也不是沒有遺憾的。
畢竟不管怎麽講,這小小的雁姐兒卻是在這深宮之中多年來第一個對他流露出些許溫柔的人。
這份微小而孱弱的溫柔,就好像秋冬季節凜凜長夜裏飛舞着的螢火,雖然并不能改變什麽或是照亮什麽,但那份記憶卻已足夠銘心刻骨。
也正是沖着這份深刻的感念,身為二皇子的他才會屢次有意識無意識的從對方身邊經過,最後于驚馬之中救了她,也才會用那解玉刀,沉心靜氣地雕琢出他所能做到的最完美的禮物贈予她。
他曾以為這可能是他最初也是最後對這場回憶的一個人的祭奠。
然而這世事難料。這條冰冷而漫長的路,他一個人行來兜兜轉轉,卻居然又在不經意的地方讓他重逢了當年的那一場流光。也算是老天,待他不薄了。
正想着,背後傳來了輕巧的腳步聲。方銘琛徐徐折身。看到的是打扮得煥然一新的賀疏雁,與剛才的狼狽形象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十四歲的少女風姿初具,纖眉秀目,明眸皓齒。明媚可人。即便在昏暗的通道裏,周身也仿佛綻放着盈盈光華。
天香夜染的衣,解玉公子的簪,在她身上相得益彰,更顯得她清标如雪,昳麗無雙。方銘琛腦海中不由跳出幾句詩來,正是“水精淡白非真色,珠璧空明得似無。欲比此花無可比,且雲冰骨雪肌膚。”
随後他第二個念頭就是——當年的女娃娃如今已經長得這麽大了啊!想了想雁姐兒這三個字在他嘴裏翻了個滾,卻又被他咽了回去。如今再叫這個名字,怕是有些不合時宜了。
“殿下?”賀疏雁見二皇子似乎有些在發愣,不由輕聲喚道。
“時辰不早了。”被那聲輕喚叫回了魂,方明城生硬地轉移話題道:“太後必會賜宴于你們,賀大姑娘怕是要盡快回去才好。”
“民女也是這麽認為。只是民女出來時間這麽久了,若沒有一個好的理由,只怕回去會被盤問不休。”賀疏雁淡淡蹙起了眉頭。
方銘琛點了點頭道:“還有一事我必須要告訴于你。此前太子的行為頗為怪異,與其平素為人相去太遠。我覺得背後的事情可能并不那麽簡單。”
賀疏雁聞言颔首道:“殿下說的是。民女也覺此事或有隐情,不可聲張。殿下請放心。民女回去後必然會對此事絕口不提。”
“我并不是那個意思。”方銘琛卻搖了搖頭。“這件事不是不可提。而是要向正确的人提起。太子今日行事所将導致的後果,林林總總都要思慮清楚。若是賀相急于為你讨回此番公道,你切記要和他說清楚。”
賀疏雁也搖了搖頭道:“民女并不曾想與家父提及此事。家父因其牽礙太多,也并不是處理此事的最好人選。”說着她又蹙緊了眉。“此事叫民女看來,只怕便是天知地知殿下之民女知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