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豔驚四座
聽到賀疏雁這麽說,清敏郡主便心知肚明,這是怕在太後的壽宴上說身體不适,不然日後傳出去,那可就怎樣說的都有了。她無奈的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道:“姐姐明白了,若是妹妹有什麽不适,請務必記得跟姐姐說。”
賀疏雁感激的點了點頭。
就在兩人融洽地聊天的時候,外面的大太監高聲傳報道皇太子到二皇子、三皇子到一并報到了六皇子到。
卻是太子方銘絕帶着自己所有的弟弟過來給太後請安拜壽來了。
再看太後已經樂得合不攏嘴,一疊聲道:“快請,快請,他們進來。”
須臾只聽見靴聲桀桀,一行數人的步伐整齊而有力,就這麽魚貫着進入慈寧宮來。
為首一人朱袍金繡,玉樹臨風,正是當朝太子方銘絕。
只見他目不斜視,快步走到太後面前屈膝拜倒,道:“孫兒給太後娘娘請安,祝太後娘娘福如東海無盡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說着便讓侍從獻上了一尊白玉觀音。這白玉觀音本也尋常,只是方銘絕特意讓人将觀音的臉刻的,與太後有幾分相像。
如此看去,竟是太後娘娘立于蓮花寶座上,虛心合掌,兩拇指并立置于于掌內,彎曲食指還握于拇指上節,而兩中指無名指指端立合如圓,竟是捏了一個青頸觀音手印。
方銘絕也不知從何處找來的玉雕師傅,功力甚為精湛,直刻得纖毫畢現,更顯得寶相莊嚴,出塵脫俗。
賀疏雁心中暗暗笑了一聲,這禮品送得可說是流于俗套了,只不過卻又恰好貼合了太後的心意,尤其是那酷似太後長相的觀音臉龐,想來絕對能為他加分不少。
何況方銘絕本就是太後偏寵的嫡子長孫,莫說他此番送的好歹也是精心雕琢過的禮物,想來就是他送一把在禦花園裏随便拔的草,太後也會欣喜不已。
果然,只見太後紅光滿面,笑意盎然一疊聲的道:“好孩子,好孩子。難為你有心了,快起來。”
方銘絕依言起身,往皇太後邊上立了。這時才輪到諸位皇子上前獻禮。
許是太後過壽的緣故,二皇子方銘琛這回倒也沒有堅持穿他的那件黑衣,反而穿了件清清爽爽的藍袍,看起來明朗不少。
Advertisement
他氣宇軒昂,大步流星徑直走到太後面前,跪下道:“孫兒請太後安,給太後賀壽。”
說着便雙手捧出一副佛珠。只見那一百零八顆小葉紫檀的佛珠顆顆大小均勻,瑩潤玉透,光彩流動間隐隐可見金星閃耀,真是一副難得的佳品。
賀疏雁見此,眉心卻跳了一跳。原來前世裏她也曾見過這佛珠,只是當時這佛珠卻是在方銘絕的手上。
若是前世裏還是這樣。這串佛珠是由方銘琛獻給太後的話,卻又是因何而落到了方銘絕的手上呢?
賀疏雁心中有一道警鐘暗暗敲響。
方銘琛的這個禮物也得到了太後的贊揚,并且太後将它仔細地帶到了自己的脖子上,笑道:“哀家從今往後就靠這串佛珠傍身了。”
接下來三皇子四皇子都各有禮物送上,就連五皇子也拿出了令人驚嘆的前朝書法大家的金剛經手抄孤本,引得衆人啧啧稱奇。
随後便是六皇子。因六皇子前世早夭,賀疏雁對他并沒有什麽印象,如今連他的臉長什麽樣子都想不起來了,此時聽到太監唱出六皇子的名,不由得仔細看去。
只見六皇子年歲尚小,大約十二三歲的少年郎,連頭發都還不夠長,只将它梳作總角,以紫帛束發,更于發尾做流蘇垂下,零星綴着幾顆珍珠,看起來倒也清雅可愛。
只是這六皇子的面目長得與二皇子方銘琛倒是頗有幾分相似,一看便知是親生兄弟無疑。因他年紀小,此番也是上前跪倒,朗朗道:“孫兒給祖母請安,孫兒祝祖母長壽安康。”
說着便拜倒叩頭。随後從袖中取出一幅畫作獻于太後。
宮中女官上前将畫卷結過又雙手奉于太後面前,徐徐展開。只聽得衆女紛紛發出驚嘆。
原來六皇子送上的竟是一副工筆寫真,三米長卷上濃墨重彩揮灑淋漓,畫的竟是百花齊放萬豔争春的景色。
只聽六皇子朗朗道:“自來皆說百花只認春時節,孫兒卻非要他們往今朝一處開。若能得祖母一枚青眼,便是這花的前世造化了。”
這話說的霸道之中還有幾分稚氣,倒是把太後給逗得笑了起來,道:“哀家的孫子果然好孝心,竟欲将天下美景都呈于哀家一覽。好孩子起來吧,這份孝心祖母我心領了。”
一時諸位皇子都獻禮完畢,便輪到姑娘們了。
首當其沖的自然是清敏郡主,只見她樂颠颠的從随侍的侍女手上捧過一個雕花的盒子,獻于太後面前道:“娘娘,娘娘。您快打開看看吧。”
太後也偏愛她這古靈精怪的作風,當下樂呵呵的把蓋子打開了,只見裏面另有一個墨玉做成的小盒。
待太後将那小盒子再輕輕啓開,卻見裏面深色絨布上幾枚形狀非圓非方的珠子靜靜地卧在那裏,有的顏色灰白,有的顏色則略微發紅。太後一時并沒有認出這是什麽,疑惑地看了又看。
只是仍然沒有看出此物來歷,便忍不住向坐在一旁的方銘絕招手道:“太子,你見多識廣,來替哀家看看這是什麽東西。”
方銘絕聞言起身從太後手中接過檀木盒子,仔細的看了又看,方才蹙眉搖着頭道:“孫兒驽鈍,并看不出這是什麽東西。不過六弟飽讀群書,想來應該比孫兒知道的更多一些,不如讓六弟來看看吧。”
被點名的小少年倏然擡起了頭,神色中似乎有些不确定。
坐在他一邊的二皇子伸手安撫的拍了拍他的背,擡頭朗聲道:“不知皇兄說的是何等物件,可否能讓弟弟看得一眼?”
方銘絕大笑道:“你我兄弟何苦說這些外道話。”說着便拿着盒子送到方銘琛的面前。
方銘琛伸手接過,仔細端詳。一時間卻也無語。方銘睿坐在一邊好奇的探頭來看,似乎是想着了什麽,小少年的眉頭都皺了起來。
看到他的神情變化,方銘絕忍不住問道:“六弟可是發現了什麽。”
小少年搖了搖頭道:“我似乎在哪裏見過這番描述,只是卻一時想不起來。”說着捧着腦袋到一邊苦思去了。
這邊清敏郡主見難倒了幾位皇子,不由臉上流露出得意的笑容。
方銘琛不經意看到這抹笑容,眉頭微微一跳,便把在一邊冥思苦想的弟弟拽了回來,附耳輕聲說了些什麽,就見小少年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
“诶,二哥這麽說。倒是讓我來好好看一看。”說着小少年便從二皇子手中接過那個盒子放在眼前,左右輕輕晃了一下,随後鼻頭輕動,仿佛在嗅着什麽。
過了一會兒,他便露出老神在在的表情向太後長長一揖道:“祖母,孫兒認出這是什麽來了。”
“哦,你倒是說說看這是什麽?”最先說話的卻不是太後,而是清靈郡主,一臉的不可思議。
“清敏姐姐,要是我沒猜錯的話,這個應該就是哪位高僧的舍利子吧。”小少年一語驚四座,頓時聽見四周刮起了低低的感慨的旋風。
聽到舍利子三字,連太後也坐不住了,直向小少年伸出手去,将那盒子取了回來。
随後便抱在胸口,顫抖着手,一副想摸又不敢摸的樣子:“清敏,睿兒說的可是真的,這真的是舍利子嗎?”
好一會兒,太後緩過神來,這才向清敏郡主确認的。
清敏郡主瞪了方銘睿一眼,轉向太後道:“确實是真的,娘娘。前些日子嶺南有一位高僧坐化,據說在火化之後便結出了七顆舍利子。
清敏得到消息,便立刻派人前去相請。終于功夫不負苦心人,倒是給清敏請來了其中三粒。
只是沒想到睿弟弟居然如此聰慧,就連着千年難得一見的奇珍舍利子也能認出來。”
小少年得意的搖了搖腦袋道:“我曾在書中見過類似的記載,只是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到那個方向去。還虧得二哥提醒了我一句。
這位高僧坐化未久,火化應該就在不久前。這舍利子上殘留的煙火氣還未完全消去,倒是被我聞了出來。如是我才能肯定,這确實就是舍利子。”
“清敏姐姐果然厲害,竟然能覓得如此佛中珍寶。可見也是祖母有緣,那位高僧正趕着祖母千秋之前坐化。我們這些人也是托了祖母的福,才有機會一睹佛中至寶的風采。”
不得不說這小少年相當會說話,倒是把二皇子那沉默寡言的份也補上了。
一番話說得既捧了太後的福德深厚又突出了清敏郡主的功勞,可說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連賀疏雁聽了都忍不住微笑起來,頗為贊許。
然而清敏郡主這份禮實在是太先聲奪人了,以至于後續的貴女們拿出來的禮品相比之下都失了顏色,不管你是用金線繡出的佛經,還是二尺高的紅珊瑚,又或者是你親手所制的衣帽鞋襪,總之通通都被清敏郡主給比了下去。
賀疏雁還未送禮,就已經聽到身邊的貴女們議論紛紛,大抵都是在說這一番無論如何都要被清敏郡主比下去了。
甚至有些言辭尖利的姑娘都開口說道這份重禮哪怕就是公主來了,只怕也比不上吧。
說起來大熙朝一共八位公主,其中大公主二公主早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