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寒假的計劃
李娥離開京市的時候, 帶了一批牛仔褲去了冀北。之後她又寫信來,補過幾次貨,生意雖然沒有京市的好, 但是每月僅周末賺的錢, 也抵得上半個正式工。
李娥很滿足。
文化衫做出來之後,沈蘭就給李娥寫了信,看她要不要。在信中, 她還教李娥怎麽賣文化衫,搭配着牛仔褲賣。
等到李娥的回信到了, 沈蘭又開發出了情侶款。
要不要給李娥順便發點情侶款?
現在寫信肯定是來不及了。
沈蘭問過範建中, 情侶款要不要給李娥發,範建中說給發吧,應該能賣出去、
沒想到他們的貨發出去不到一個星期, 向來節約, 只寫信的李娥打電話來了。
李娥說文化衫差不多賣斷貨了, 她又打了款過來, 催他們再給她發一批貨過去。挂電話前,她一再強調:“快快快!”
文化衫京冀兩地大爆,沈蘭一個人繡花,都要忙不過來了。
沈蘭看祝晴做事認真,問她想不想學繡花。
祝晴:“可以嗎?”
祝晴現在跟着做文化衫, 每周日過來, 一個月四天, 也能賺到六元左右, 雖然比不上劉迅, 但是她很知足。畢竟, 她只是周末過來, 而且她還學到了縫紉,這是別人得花錢才能學到的技藝。
至于繡花,祝晴雖然也羨慕,卻并沒有想過有天會輪到自己。
沈蘭:“當然可以呀!”
于是乎,沈蘭認真教,祝晴認真學。
最開始的時候,祝晴有時會把繡布弄壞,祝晴總是很緊張,沈蘭卻說沒事,她剛開始的時候也是這樣。
祝晴卻總是偷偷把被自己繡壞的繡布帶回學校,等自己把線拆光了,再重新繡。
對于這種已經繡壞的,線拆掉後不留下痕跡的,沈蘭會繼續用,有留下痕跡的,沈蘭堅持作為廢布處理,不能以次充好。
雖然沈蘭沒說過祝晴。
但是從此以後,祝晴每次繡花都是高度集中精神,生怕弄錯了浪費了布料。
祝晴的悟性不錯,加上繡花機好用,她比胡豔還學得快一些。
姑姑沈安蓮寫信來了,沈蘭的大表哥相看了人家,訂了親,準備年底的時候結婚。姑姑問她和杜若歌能不能回去。
成德光也寫信來,說年底要與胡豔結婚,全把生産進度調整一下,到時估計會提前發貨過來。
沈蘭這才發現,已經是農歷十月底,再有兩個月,就要過年了。
沈蘭沒準備在大福大隊過年,但是她寒假肯定得回大福大隊一趟,一來兩趟婚事,二來也得去看看那邊的生産情況。
沈蘭問杜若歌能不能請假。
杜若歌表示,估計不行了。
暑假的時候,杜若歌為了去接沈蘭,他已經把一年的假都休完了。
沈蘭于是給姑姑回信:“可以回去,不過杜若歌去不了。”
沈蘭把自己手上的票找出來,什麽熱水瓶票、臉盆票之類的,一起寄給了沈安蓮。
同時,還給了五張布票,說讓表哥和表嫂可以扯點布做新衣。
沈安蓮本身就是老裁縫,她就不越俎代庖。
而且沈安蓮因為做鞋布,已經可以稱得上全大隊最富裕的人家,錢方面,沈蘭并不擔心。
結果寫完信,發出去兩天。
李老突然來服裝店找她,說寒假缺個翻譯,看她有沒有空。
沈蘭:我都不知道我這麽受歡迎。
沈蘭很抱歉,“不好意思,李爺爺,我已經答應姑姑要回家,我表哥結婚。”
李老卻并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
“我還以為你寒假沒處去,想着正好我那裏還缺人。既然有地方去,我就放心了。”
沈蘭知道李爺爺是好心,“謝謝你,李爺爺。”
等到李老老了,劉迅冒出來:“給李老翻譯呀,多難得呀!這麽好的機會,你怎麽就放過!”
沈蘭逗她:“要不我問問,能不能讓你去?”
劉迅連連擺手:“不了,人家明顯找的是你。我看他并不缺人,不過是想照顧你罷了。我還是繼續努力,偷偷驚豔大家吧。”
沈蘭的雜貨鋪舊店門面到期,搬到四合院的門面。
搬家當天,杜若歌請了假,杜爸爺和杜爺爺也來幫忙。
範建中和李謹背也來幫忙。
晚一點,顧爸爸帶着顧景俞也來幫忙。
再晚一點,朱爺爺帶着朱成羽也來幫忙。
再加上雜貨鋪的劉勇、唐琴等人,一邊搬東西,他們就聊上了,得知朱成羽要訂親了。
顧爸爸罵顧景俞:“顧景俞,我發現就你最沒用。你怎麽回事,怎麽還沒搞定小陳!你看杜若歌都結婚一年多了,朱成羽比你們還晚,都要訂親了,就你們倆!”
顧景俞很淡定:“不急。等我什麽時候也升了排長,我們就訂親結婚一起。”
被顧爸爸給了一個爆栗:“你不急,我跟你媽急!等你當排長,那得是什麽時候。”
另一邊。朱爺爺也催朱成羽:“孫子呀,你也別放松,争取早日把小唐娶進家門!我買的那套四件套,早點給我派上用場!”
朱成羽:“爺爺,我比你更急!不過咱們還是先訂親吧,至少現在我比顧景俞那小子快了一步,咱一步步來。”
正抱着幾個竹筐進門的唐琴:……
跟在唐琴後面抱着四件套的陳雪梅:……
人多力量大,不過半天,就把東西搬完了。
鄭豔紅和顧媽媽兩人做飯,大夥一起吃了一頓。
下午的時候,唐琴和朱成羽卻鬧矛盾了,還是關于什麽時候結婚的事。
因為唐琴三年內沒準備結婚,朱成羽卻恨不能三個月內成婚。兩個人就發生了争執。
朱成羽:“是我做得不夠好嗎?我知道,做為軍人,沒辦法天天陪着你。你遇到問題我也沒法及時出現。”
唐琴:“不是這樣的,只是,我家的情況,你也是知道的。我得在結婚前,存夠足夠的錢讓我媽和弟妹至少能不餓着。等到結婚了……”
唐琴的臉紅了,繼續說:“到時,我就安安心心當朱家婦,不會再往家裏拿什麽。”
朱成羽說:“唐琴,你家的情況,大家都知道。等結了婚,我們一起養家。我的工資雖然不很高,但是我花得少,總比你一個人扛要好。”
唐琴卻是個自尊心很強的女同志,覺得現在的情況嫁給朱成羽,就是拖累對方,堅持等自己存夠錢了再結婚。
朱成羽和唐琴誰也說服不了誰。
兩個人的事,別人也不好勸,結果不歡而散。
這事不知道怎麽被唐媽媽知道了。
唐媽媽找到雜貨鋪,因為腿腳不便,她已經很久沒出過門了,路上有人指指點點,她卻已經不在乎了。
唐媽媽來的時候,店裏正忙着,十月底的天,沈蘭看對方熱得滿頭大汗,就給對方端了杯水,又主動接過唐琴正在接待的顧客,讓唐琴去招待唐媽媽。
唐媽媽是來勸唐琴結婚的,她說家裏小有存款,自己每月紡布,足以養活兩個小兒女。
她不想擔誤唐琴。她對朱成羽的印象好,對方對唐琴很好,對自己也很尊重,平時就算唐琴沒回家,朱成羽有空的時候,也會去她家給她挑個水之類的。
她不想女兒失去這麽好的對象。
母女倆抱頭。
正好,朱爺爺和朱成羽去而複返,聽見了。
朱成羽對未來岳母說:“媽,結婚後,女兒還是女兒,您只是多一個女婿。”
唐琴白了他一眼,“別亂叫,叫誰媽呢!”
朱成羽憨憨地笑,“遲早得叫媽。要是不行,幹脆我來入贅好了!”
這一下,輪到朱爺爺給他翻白眼了,他們老朱家可就這麽一根獨苗。孫媳婦沒撈着,眼看孫子就要“嫁”到別人家去了。朱爺爺哼哼:“朱成羽,我勸你長長心。唐琴又不是沒有弟弟,輪得到你入贅麽?”
沈蘭簡直要被朱成羽這個活寶逗得肚子疼。
唐媽媽卻對女婿很滿意,“成羽,不用你入贅,你們結了婚,好好過日子就行。我有能力顧好唐琴兩個弟妹,你們不用擔心。”
朱爺爺卻表示,結了婚就是一家人。在唐琴弟妹成年前,唐琴和朱成羽的工資可以交給唐媽媽,朱家不作幹涉。此外,唐家如果有困難,朱家也不會袖手旁觀。
因為朱爺爺的助功,唐琴答應訂婚之後半年結婚。
消息傳到顧家,顧景俞就被他老子給打了,讓他沒求得雪梅同意訂婚,就別回家。
雪梅找沈蘭,問她怎麽辦。
沈蘭問她是什麽想法,是不想訂婚,還是想先創業。
雪梅卻咬牙切齒:“顧景俞根本沒提過訂婚,總不能我一個女同志來提吧。”
沈蘭:……
明明名字裏的俞不是榆,怎麽就是一個榆木疙瘩。
沈蘭與顧景俞難碰上面,把這事說給顧爸爸顧媽媽聽,又擔心顧景俞再次挨打。
沈蘭只好說給杜若歌聽,讓他去提醒顧景俞,杜若歌哈哈大笑個不停。
“沈蘭……沈蘭……發現沒,大院年青一輩,還是我最積極。”
沈蘭給了他一個白眼,這還用看嗎,看誰結婚最早就知道了。
顧景俞并不是真的榆木疙瘩,之前之所以沒提,是以為雪梅想先創業。
如今杜若歌把話遞到,他連夜請假,找去了京市師範大學,然後當着整個女生寝室的面,大聲在樓下向雪梅告別。
據說連續一個月,京市師範大學的同學都在互相打聽,陳雪梅是誰。
陳雪梅雖然答應了訂婚,卻是氣得一星期沒理他。
杜若歌拍着顧景俞的肩:“兄弟,你還有得學。”
眼看杜若歌和顧景俞都修成了成果,範建中慌了。
同樣是知青,同時到的大福大隊,就剩他和李娥還拖着。
他周末的時候去看過一次李娥,但是李娥忙着擺攤,難得的聚會,他都是陪李娥擺攤度過的。
他很羨慕,也就更想努力。等他在京市有了房,有了穩定收入,他也能光明正大地跟李娥說:“我們訂婚吧。”
于旦,範建中邀請李謹北入夥,他們租下沈蘭四合院最後一間門面,又把西廂另一個房間也租下來,用來做他們的倉庫。
來京市三個多月,李謹北也不再是那個連兩百多元都拿不出來的窮小子。
他和範建中周末一起組裝三輪車,如今他的存款也有将近四位數。
範建中找他合夥,兩人一拍即合。
他們開的店,除了組裝電動三輪車賣之外,還賣零件。
沈蘭找他們訂了兩臺電動三輪車,用來送貨用,因為關系好,他們給沈蘭打了八折,基本上賺得不多。
杜若歌的繡花機新造出來後,除了已經找沈蘭訂好的,剩下的也放到範建中他們的店中出售。
于是乎,沈蘭花出去買電動三輪車的錢,幾天後,杜若歌又幫她賺回來。
範建中提過讓沈蘭也入股,沈蘭拒絕了,她現在還是以學業為重,賺錢只是順便的事,并不想弄得自己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