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半個萬元戶
謝小強已經好了, 肚子不再疼,聽到謝有才說了他奶奶來找沈蘭麻煩的事,他覺得是自己拖累了沈蘭, 很覺得過意不去。
這不, 家裏打桃了,他分到兩個桃子,就拿着桃偷偷來看沈蘭。
看到沈蘭, 謝小強把兩個桃子塞給沈蘭,又給沈蘭鞠了一躬, 就跑了。
沈蘭甚至還沒反應過來, 他就沒了人影。
杜若歌感嘆:“這個孩子,是個知恩的,偏生在謝家。”
學員之中, 胡豔專攻繡花, 沈蘭就把枕套的繡花都交給她負責。別說, 她繡起來還真有靈性。
漸漸的, 不僅是簡單的水草、小動物,甚至于鴛鴦戲水之類的,她也能繡出來。
沈蘭覺得自己挖到了寶。
胡豔卻很謙虛,只說是沈蘭教得好。
再次分錢的時候,胡豔分到的錢, 僅次于陳雪梅。陳雪梅拿了二十三元, 胡豔十八元。
除了她們兩個, 另幾個人就比較少, 其中李娥最多, 也僅有九元。一方面, 是她們沒有縫紉機, 另一方面,确實是技藝不如人,她們做的,大多是手帕,手帕本來賣得就不貴,分到的錢就少了。
不過李娥還有賣手帕的錢,加上賣手帕錢,比陳雪梅也不會差多少。
杜若歌又是送貨,又是種苎麻,沈蘭覺得他瘦了。趁着家裏只有他們兩個人在,沈蘭決定做點好吃的。
她的系統裏還有臘肉,還有特意留下的藜蒿杆,運氣還不錯,沈蘭進了趟系統,還讓她遇到兩只大螃蟹,兩只都是母的,加起來有一斤重左右。
杜若歌看了下,說是該品種的螃蟹,還能再長長。不過沈蘭已經懶得等了。
只是,吃食是有了,想要做熟,還是有點難題。沈蘭家建新房子的時候,特意請了會打竈的師傅,打了竈和煙囪。
Advertisement
師傅的手藝很不錯,竈房裏再也不會煙熏缭繞,同時問題也來了,只要她家開始炒菜,其它人家,就可以從煙囪判斷出他們在燒火。
以至于,沈蘭想偷偷做個吃的,還不得不派了杜若歌在院子裏放哨。
杜若歌當然也沒有幹蹲着,他一邊拔草,一邊澆水。
不知道是不是澆了生長素的原因,菜地裏的菜長得快,同時,菜地裏的草也長得挺快的。
院門響了,是李娥進來喂雞。杜若歌拔下來的雜草,正好被李娥用來喂了雞。
離開前,李娥問了:“怎麽竈房有煙?”
杜若歌一邊澆水,不在意地道:“沈蘭在燒水,趁着大太陽,洗頭洗澡。”
李娥也就順嘴一問,很快離開。等到沈蘭招手,讓杜若歌進去吃,兩人都笑了。
明明吃的是自己的東西,卻像是做賊。
他們平時吃飯在堂屋,可是有人一進來,就能看到堂屋的情況。大白天的,把堂屋的大門關了,更是引人懷疑,兩人不得不端着三個菜去了房間。
沈蘭沒有煮飯,而是煮了點面條。兩人吸溜着面條,一邊吃美食。
藜蒿炒臘肉,臘肉金黃,藜蒿青翠,既有藜蒿的清香,又有臘肉的爽口,杜若歌幸福地閉上。
至于螃蟹,一人分了一個人,杜若歌先幫沈蘭剝好,再剝自己的。
打開螃蟹,滿滿的蟹黃,十分鮮美,這樣的螃蟹,別說是大福大隊,就是縣城,也找不到的,沈蘭味口大開,看她喜歡吃,杜若歌說自己吃不了這許多,又分了半個給她。
除此之外,沈蘭還做了個大盤雞。雞是李娥養的,某次杜若歌去鎮上的時候,主動問李娥要不要賣雞。
李娥當時拿了三只雞給杜若歌,杜若歌自己出了錢,轉身就給了沈蘭,留着等有機會再吃,這不,機會就來了。
土雞的味道是真好,沈蘭怕吃不完,只炒了半只雞,再加上土豆,沒想到的是,居然被他們兩個人吃了個精光。
吃午飯的時候,沈蘭多少有些吃不下,卻看到杜若歌吃得津津有味。沈蘭這才知道,杜若歌說另半個螃蟹吃不下,是在忽悠她。
這一次,輪到她給杜若歌夾菜,好在因為雪梅的潔僻,向來是有公筷的。
李娥啧啧啧,“雪梅,我覺得我要被狗糧喂飽了。”
結果,她轉過去,正看到陳雪梅也一臉尴尬——顧景俞正在給陳雪梅夾菜。
李娥聳了聳肩,決定埋頭吃飯。
與李娥一樣凄涼的,只有梁婉,或者說她更凄涼,畢竟在她面前秀恩愛的,可是她喜歡的人。
梁婉追了顧景俞兩三年了,就算是明知道他喜歡是的陳雪梅,她仍是沒有放棄,時不時往顧景俞面前湊,連大福大隊的人都知道她對顧知青有意思,但是顧知青不喜歡她。
梁婉吃到一半,把筷子碗一放:“吃飽了。”
梁婉就要走人,眼不見為淨,李娥卻叫住了她,“梁知青,雖然你飯沒吃多少,輪到你洗的碗,還是得洗的!”
梁婉憤憤,但是因為早就有約法三章,她也不能真丢下碗不管,只能一臉郁悶地等着他們吃完。
自從有了三輪車,沈蘭的單車就閑了下來。三輪車騎起來不難,就是要用到電機,沈蘭還是不太敢騎。
杜若歌在用最低檔的速度給沈蘭示範了一次後,又讓沈蘭自己騎騎看。
三輪車卻似對沈蘭有天生的敵意,總是不受沈蘭控制。
杜若歌只好對三輪車再次進行改裝,改裝之後,最低檔的速度,比自己腳踩還慢,沈蘭總算是學會。
看到他們的單車閑置下來,李娥找上他們,表示想買單車。
梁婉斜了李娥一眼,“你有錢嗎?”
單車不便宜,在供銷社,要一百六十元一輛,還得有票。
李娥平裏節約慣了,是四個女孩子中最節約的,梁婉就覺得她手上沒錢。
沈蘭知道李娥經常去黑市,除了手帕,還賣些其它,手上是有些錢的。
果然,李娥主動道:“我沒有票,單車就按全新的給我吧,一百六,沈蘭,你看行不行?”
沈蘭自然沒意思,當初從沈文昌家拿單車,就是一百六十元的價,她還用了好幾個月。
沈蘭:“我沒意見,你自己不覺得吃虧就行。”
李娥把單車推回知青點,她前腳剛走,林廠長的車後腳就到了。
林廠長有事來找杜若歌幫忙的,廠裏需要一批三輪車送貨,但是三輪車的票太少了,廠裏每年也只能分到一兩張。
林廠長看到杜若歌組裝的三輪車不錯,關鍵還是電動的,就想請杜若歌幫他組裝一批。
市面上不帶電的三輪車,是三百塊一輛,當然,還得有票。
林廠長問及要多少成本,杜若歌也是開價三百元一輛。
林廠長爽朗大笑:“哈哈哈,買三輪車的錢,我可以買電動三輪廠,賺大了。”
因為杜若歌說配件難弄,得慢慢來,林廠長當即給了三千元定金。
杜若歌說他可以賺一半,事實上,杜若歌直接交了兩千元給沈蘭,讓他存起來。
剩下的一千元,杜若歌說可以組十臺三輪車了,也就是電機比較貴,而且廢品收購站很少會有電機,所以要配電機,又沒有票,杜若歌是準備自己組裝電機。
拿到二千元,沈蘭沒留在手上,拿着存折去了趟鎮上,等到她回來,她就向杜若歌宣布:他們的存款滿五千!
他們萬元戶的目标達成了一半。
只是這麽一來,杜若歌更忙了。
沈蘭主動接過往麻紡廠送貨,去各處買布料的活。第一次開電動三輪車去麻紡廠,沈蘭小心翼翼,速度一直調的最低檔。
平時杜若歌只需半小時就能到,沈蘭用了一個小時又二十分鐘。
也是巧了,正好林媽媽那位表姐也來了。
看到沈蘭,安表姐直呼不敢相信,她說:“我一直以為沈師傅是個年紀大的老師傅,沒想到會是這麽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長得這麽标致。小姑娘,你有對象沒?老姐姐我認識不少有前途的小夥子。”
林媽媽在邊上捂嘴笑,“表姐,你可不能給她做媒,否則我家老林都會急。”
安表姐問什麽情況。
林媽媽才告訴她:“小沈已經結了婚,她對象叫杜若歌,也是個優秀的小夥子,還是我們家的救命恩人,救了寶寶。”
安表姐這才作罷,轉而問起沈蘭送了什麽來。
沈蘭這次帶來十套四件套,和十個被套,是給表姐的,別外有五套兒童的四件套,都是用碎布拼成的,是給林媽媽的,都是麻紡廠的家屬要的。
安表姐不急着看給自己的,反而是拿起那幾套兒童的四件套,愛不釋手。
當即表示自己也要做,問沈蘭還有沒有。
沈蘭很為難,“表姐,我還欠着麻紡廠家屬十幾套呢。兒童的是用碎布拼的,比較費時間,做起來也慢。”
表姐不客氣地從五套兒童四件套中,選了一套粉粉嫩嫩的。
林媽媽:“不行啊,表姐,其它可以讓你,這些都是有人要了的,說好了這次到五套。她們都說了下午過來拿。”
表姐:“可是老鄭家領導搬新家,我們正愁送什麽。這位領導又是個剛正的,送值錢的,肯定要被他拒絕。送不值錢的,心意又沒到。正好他家有個女兒,我看這一套床品正适合她。關鍵是都是用碎布拼成,我就說請親戚做成的,沒花什麽錢。”
林媽媽左右為難。
表姐趁機拉了拉她的袖子,“好妹妹,你就幫了我這一回吧。”
林媽媽争不過她,只好讓了一套給她。同時,她把壓力給到沈蘭,讓沈蘭盡快再送一套兒童的四件套過來。
其實陳雪梅已經在做了,已經完成了大半,估計一天就能做完,沈蘭于是答應,兩天後就送過來。
表姐還趁機訂了三十套兒童的四件套。
林媽媽幫沈蘭收集了一些布料,沈蘭又拿票又換了三袋碎布才回去。
沈蘭是十二點出發,等到家,已經四點了。
這一次,她并沒有急着看書,而是叫來了林嬸和秋梨娘。她把選碎布的活,都交給林嬸和秋梨娘,報酬就是選剩下的碎布。
同時,林嬸和秋梨娘用碎布做成的布鞋底,沈蘭九毛八分錢一雙收。
這麽一來,學員們不用選碎布了,可以做更多的活。沈蘭把學員分成三組,一組讓陳雪梅帶着,做兒童四件套,一組自己帶着,普通的四件套,另一組交給胡豔帶着,專門負責繡花。
沈蘭說了,只要她們肯幹,她就讓她們每個人能月賺二十塊。
二十塊什麽概念,相當于城裏半個正式工了,學員們都幹勁十足。就連林嬸和秋梨娘,也是充滿了幹勁,她們自己幹不完的,就叫子女幫忙,還是做不完的,就分給關系好人家做。
沒多久,就連胡大隊長的媳婦張賽蘭也找上門,問沈蘭還有沒有做鞋底的活。
同時,杜若歌也提醒沈蘭,別忘了也給姑姑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