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沈蘭的新難題
沈蘭:“安姐, 親兄弟還明算賬,必須給呀,要不下次我都不好意思過來了!本來就多次受您一家照顧。”
最終, 還是林媽退了一步, 不過她也說了,她不靠這個吃飯,讓沈蘭每一套給她一毛錢意思下就行。
對此, 沈蘭也沒有再堅持。
林媽:“我看能不能幫你接更多的單!”
沈蘭笑嘻嘻,“安姐你一定行的。”
要的布料品種太多, 林媽幫她找廠裏相熟的人家拿布票換了一些。沈蘭說還想去縣城看看布料, 林媽就說了,讓她把換來的布料先放在林家。
林家的房子雖然在廠裏算是比較大,有三室一廳, 但是每個房間并不大, 也并不是很寬敞。林奶奶在自己的房間清出一塊地方, 給沈蘭放布料。
沈蘭表示, 會盡快拉回去。
離開林家,杜若歌又載着沈蘭去了縣城,沈蘭就先看了看,告訴杜若歌哪幾種花色适合,讓他下次來買, 随後, 沈蘭只要了三匹布。畢竟騎的是單車, 杜若歌又要載着她, 又要載着布, 她也不想杜若歌太辛苦。
看到沈蘭出門一趟, 就接回來一百套的訂單, 學員們對沈蘭更佩服了。她們現在就想着每天多做幾條手帕,能多賺幾分一毛的,沒想到沈蘭卻是一口氣接了上百元的訂單。
李娥啧啧:“人與人的煩惱顯然并不相通。”
她能接來大額手帕訂單,自以為很了不起了。沒想到沈蘭卻是上百套被套和四件套。
李娥跟陳雪梅說:“我終于知道沈蘭為什麽瞧不起手帕訂單了。”
陳雪梅笑笑,“沈蘭也沒有瞧不起手帕訂單,手帕還是她帶頭做的,只是手帕這種簡單,她讓給我們這些技藝不太精通的學員罷了。”
李娥呵呵笑,“雪梅這話真是過于自謙。”
沈蘭手上的小孩子被套,都是由陳雪梅獨立完成的。可以說,陳雪梅就是她手上的一員大将。
Advertisement
雪梅卻說:“李娥你也不錯了,又是賣手帕,又是做手帕,賺兩份錢。小東西,做得好,也有大前途。”
沈蘭沒管她們,她現在的心思完全不在賺錢上面,她正盯着杜若歌做基尾蝦呢。
蝦自然是沈蘭的系統裏産的,之前一直沒借口拿出來,這不是去了趟縣城。
沈蘭就說,是在縣城的菜市場看到的,看別人都在排隊,他們也去排隊買了兩斤。
有得吃,另幾人也沒說什麽。
沈蘭覺得自己仿佛已經一輩子沒吃過蝦了,看到杜若歌端出來的蝦,沒忍住吞了口口水。
想吃!
似乎是感受到沈蘭的目光,杜若歌宣布可以開飯了,沈蘭才坐到桌子邊上,杜若歌就給她夾了一只蝦。
沈蘭也顧不得沒剝皮,直接就啃完了。
杜若歌又給她夾了一個:“我不喜歡吃蝦,我的那份你幫我吃了吧。 ”
顧景俞夾了一只蝦,對着筷子上的蝦低嘆,“蝦呀!我也不知道吃的是蝦,還是狗糧!”
結果,飯吃到一半,梁婉又來了。
看到他們吃蝦,她也不客氣,坐下來要吃。
李娥:“吃蝦可以,我們可沒煮你的飯。”
梁婉已經吃過飯了,就是照樣是紅薯稀飯,她吃過了,又感覺像沒吃,當下也不要飯,拿了個空碗,不客氣地夾了兩只蝦。
梁婉:“要我說,還是你們生活好。要不,我還是過來搭餐吧?”
幾個人都不說話,明顯不想。
杜若歌給沈蘭夾了一個蝦,“不是跟你說了,讓你買點東西給譚家二老……”
梁婉翻了個白眼,“拿了,然後,現在變成了我一個人吃幹飯,他們兩個人喝稀粥,他們喝的,比以前一起喝的時候,還清!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只好跟他們說,還是一起喝粥吧。”
看來真不是譚家二老克扣梁婉的夥食,而是他們節約習慣了。
對此,沈蘭也很頭疼。
讓梁婉過來吃飯吧,她覺得對不起姐妹,特別是雪梅。不讓梁婉回來吃飯吧,她還沒跟杜若歌見婆家人呢,先得罪了表姑子,到時梁婉回去一說她,婆家人肯定得先入為主……
陳雪梅顯然也想到了沈蘭的為難之處,主動提出來,“那你回來吃飯可以,不過以後我們做什麽你就吃什麽,要是再嫌棄,你就分出去吃。還有,該交的那一份夥食,該你做的飯,不能少。就算你不會炒菜,也可以燒火、砍柴。”
梁婉拍着胸脯保證一定做到。
離開的時候,沈蘭又摘了點辣椒給梁婉帶回去。
杜若歌也讓她跟譚家二老好好說。
杜若歌提了苎麻的事之後,胡大隊長考慮了一段時間,終于在大會上提出,想在大福大隊種苎麻,讓大家投票表态。
沈蘭他們幾個是知道林廠長發過話,表示可以收購,自然贊成。除了他們幾個,贊成的人并不多。
投票完,一算票數,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同意。
投票之後,胡隊長也很郁悶,“我盡力了!”
沈蘭也難過,她不想放棄:“建議讓林廠長來給我們講一講,講講怎麽種植竺麻,收購價怎樣。”
林廠長目前也面臨原材料不足的情況,聽到大福大隊的情況,他也沒有推托。
收到杜若歌托人帶的消息後,林廠長第三天就親自過來。托林廠長的福,沈蘭的布料也被他順便帶過來了。林媽媽這幾天很給力,又給沈蘭換了不少布料,比起上次,布料翻了一倍。同時,剩下的布票也補上了。
林廠長準備很充足,從附近種苎麻成功的大隊講起,從産量、收購價出發,一翻話講下來,有不少原先強烈反對的社員,有些心動。
但是,畢竟要用種糧食的地來種苎麻,社員還是很不放心。
李會計提問:“林廠長,你們保證到時候收嗎?能保證不壓價嗎?”
他們把用來種糧食的地種了竺麻,到時麻紡廠不要,或者是壓價,他們就得餓肚子。
林廠長:“肯定要!我可以代表廠裏與生産隊簽定定向合同。”
聽他這麽一說,更多人更想試試了,畢竟林廠長開的價不低。
謝有才就提出,“要不我們先種十畝,以一年時間為限,看是種糧食劃得來,還是種紅薯劃得來。”
他的說法得到了不少人支持。
林廠長雙眉擰緊,十畝,就算一年收三次,也收不了多少麻。
沈蘭站出來,“謝大哥的想法是好的。只是我查過了,竺麻的兜子要養兩年,産量才會更高。第一年産量低,若是試一年就不種了,又得挖掉。到時扔掉的竺麻的兜子又是錢,畢竟竺麻的兜子要花錢買,這不是浪費麽?”
杜若歌:“要種,就最少五十畝!”
沈家大伯沈文昌哼哼,“我們大福大隊開會,你一個知青,又不是大福大隊的,湊什麽熱鬧。”
杜若歌:“我的檔案、我的戶口,現在都在大福大隊,怎麽就不能算大福大隊的人?而且我是為大隊好!”
沈文昌呵呵:“我看你是巴不得我們餓死,大隊的地就這麽多,你大言不慚要劃出五十畝種苎麻。到時我們吃什麽喝什麽?”
沈文昌這麽一說,還真有不少支持的。
畢竟大福大隊的情況,也就剛維持溫飽,像沈蘭家夥食算好的,大多數還是一日三餐都吃粥或者其它雜糧。
他們連飯都吃不飽,跟他們談什麽發家致富奔小康,那太遙遠了。
梁婉當即勸杜若歌放棄:“表哥,我們不可能會留在大福大隊多久,何苦呢!到時就算是種了苎麻,家家發財了,我們也不一定能看到!更沒人分我們錢!”
杜若歌緊抿着嘴唇,“就算到時我們離開了,胡隊長他們也可以寫信告訴我們這個好消息。”
正如他說的,他現在檔案、戶口都在大福大隊,他是真真實實把自己當成大福大隊的一員。
最終,一番讨價還價,大隊定下三十畝地,以三年為期。
至于這三十畝地交給誰負責,大隊上的人都推舉杜若歌。
杜若歌并沒有立即答應,別人不知道,他和沈蘭都是知道的,等到十月,國家就會宣布冬季高考。而他和沈蘭,都是計劃明年夏天參加高考的。
現在不過一年時間,到時苎麻還沒出成果呢!若是他做這個負責人,到時他一走,計劃擱置,他們今年的努力就白廢了。
杜若歌的遲疑,在某些人的眼中,就是沒把握。以沈文昌為主,都喝起了倒彩。
沈文昌,“胡大隊長,你看看,連杜知青自己都不想接手這個爛攤子,要我說,還是算了吧,別浪費地,也別浪費錢買苎麻兜子。”
原本反對的人不少附合沈文昌。
這時,一個人站了出來,是知青裏面那個叫顧謹北的。
顧謹北:“要是大家不嫌棄的話,我來負責,正好,以後我正想讀農業大學,對這方面也挺感興趣的。”
杜若歌:“我在大福大隊的期間,也會全力幫助顧知青。”
既然他們兩個人打了包票,其它人總算沒有話說。
說幹就幹,胡大隊長幫他們聯系了勝利大隊的大隊長,從他們那裏買苎麻的兜子。
苎麻栽種的最佳時期為四月到六月上旬,如今已經是七月,并不是很适合,不過大隊上并不想再等一年,就現在買了兜子。
買回來,他們并沒有直接種上,而是在切分好後,分出一小部分兜子,在陰涼的地方弄了個棚,分成三組進行培育。
這樣的好處,就是用最小的成本,進行試錯。
沈蘭拿了一瓶生長素給杜若歌,讓他看着用。
杜若歌表示交給他,沒問題。沈蘭很快也沒空管了,她遇上了新難題,杜若歌紮進大棚,沒人幫她拉碎布,她做好的成品,也沒有人幫她送去麻紡廠。
看着碎布越用越少,堆積的成品四件套和被套越來越多,沈蘭有點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