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好的日子
沈蘭和杜若歌雖然扯了證, 但因為還沒辦喜酒,兩人仍是分開住的。在農村,管你有沒有結婚證, 別人不會看中, 但是你沒辦酒,那就是沒結婚。
考慮到稻谷要成熟,馬上要雙搶, 沈蘭和杜若歌也沒有拖着,定在六月初十辦喜酒。
桌椅條凳, 都是從相熟人的人家借來的, 甚至是鍋碗瓢盆。
大福大隊的碗,每一只都在碗底有個字,有些是林, 有些是胡, 有些是謝, 有些是沈……, 都是各家的姓。
杜若歌疑惑,問碗底刻上字有什麽用,沈安蓮告訴他,“農村人每家的碗都不多,遇上辦喜事之類的, 碗就不夠, 得從各家借, 到時碗混在一起, 就可以根據碗底的字判斷哪個碗是哪家的了。”
杜若歌恍然大悟。他發現, 不僅是碗底刻了字, 就是桌子、凳子底下, 都用毛筆寫了字。
杜若歌一口氣買了十斤肉,準備了五個菜,一個辣椒炒肉,一個鹹鴨蛋,三個小菜,也算是兩葷三素,在大福村,算不錯的夥食。此外,每一桌還用小碟子裝個十幾顆糖果,大概一人能分到兩顆,這是別家辦喜事沒有的。
想想也對,結婚就兩斤喜糖的指标,若不是他們自己還有糖果票,也經不起這麽造。
杜若歌請了胡隊長幫他們主持,胡隊長的媳婦張賽蘭幫他們接待客人。林嬸就是他們的媒人,秋梨媽過來幫着倒茶水,姑姑沈安蓮和姑父王老實,作為他們的長輩,管理各種物品,還要負責收禮。
至于掌勺的,有陳雪梅和李娥做飯,林叔燒火,又有幾個表哥打下手,就夠了。
至于沈文昌兩口子和秦小娟,不好意思,他們沒有長輩的樣,沈蘭也不準備把他們當長輩。
至此,諸事安排妥當,只有關于接親怎麽個章程,還有待商量。
胡大隊長給出兩個方案。
方案一:沈蘭住出去,住姑姑家,或者就在大福大隊找相熟人家住一晚,初十由杜若歌騎單車接回來。
沈蘭看着杜若歌笑,“可是杜若歌不會騎單車……到時新娘子騎單車載着新郎官,會不會不好?”
杜若歌很懊惱,早知道做新郎官還得會騎單車,他就算是多摔幾次,也得學會騎單車,他咬牙,“我推着你也行,也沒有多遠。”
Advertisement
好像也行,不過沈蘭還是想看看第二個方案再決定。
方案二:“沈蘭住家裏,杜若歌自己過來。”
沈蘭一下子沒忍住:“噗嗤!”
方案二怎麽這麽像是杜若歌在入贅?
系統湊熱鬧:“啓用方案二,可以獲得兩瓶靈膚水。”
沈蘭低聲告訴杜若歌,未了,她問:“哥哥,你不介意吧!”
這是沈蘭第一次叫哥哥,杜若歌幾乎沒考慮:“靈膚水多難得,為了靈膚水,我也得不介意!”
沈蘭和杜若歌一致說選擇方案二。
大家若有所思,沈安蓮卻覺得很欣慰,杜知青連被人當成入贅的,也不介意,可見對沈蘭的真心。
侄女過得幸福,她就放心了。
六月初十,是個大好的日子。每張門上面,都貼上了雙喜字。大門外,是杜若歌親手寫的喜簾,每個房間前,也是紅通通的對聯。就是院門口,也給貼上了。
杜若歌還在大門口挂了兩個大紅燈籠,更是添了不少喜氣,那是他請大隊上的篾匠做的燈籠架,自己貼上紅紙做成的。
梁婉一大早過來了,看着張燈結彩,很是羨慕:“也不知道顧哥哥什麽時候能接受我!”
陳雪梅拎着籃子正要去菜園摘菜,聽到這話很是一言難盡:敢情你把我當透明人呢。
想着這是沈蘭的大喜日子,陳雪梅不想引戰,只是冷冷瞪了她一眼,并沒有跟她說話。
與照相那天一樣,沈蘭和杜若歌都是穿的軍裝。
這年代,能穿軍裝結婚,那是件讓人很自豪的事。
福大隊長安排他們敬了祖宗,就算是禮成。新娘子沈蘭被送回房間,房間的床上放了兩床新服子。很多與沈蘭并不親近的人,趁着來看新娘子的時侯,來看她的被子,有那憨厚的,甚至直接問沈蘭能不能幫忙做。
林嬸作為媒人,大部分時間都陪在沈蘭面前,此時就揮揮手,“去去去!也不看看今天什麽時候,要做被套,明天去縫紉鋪找沈蘭去。”
對方恍然大悟,林嬸又拿出裝着糖果的袋子,給大家發糖,從新房先發,然後是外面的賓客。
沈蘭就是坐在新房的床上,坐着就好。
床上還有張賽蘭帶來的一男一女兩個娃娃,是胡大隊長哥哥家大兒子的孩子。因為這娃的娘進門三年,生了一男一女,被認為是大隊上有福的人,今天就請了他們來滾床。
沈蘭閑着無事,就逗兩個小娃玩。
期間,杜若歌進來一次,問沈蘭餓不餓。
本來還不覺得的,他一問,沈蘭還真覺得有點餓。杜若歌遞過來一小包桃酥,“先吃點,別餓着了。”
杜若歌出去,沈蘭發現兩個剛還在床上滾來滾去的小娃娃,都不動了,都聚精會神地盯着她手上的桃酥。
沈蘭故意問:“你們知道這是什麽?”
四只眼緊緊盯着,似乎怕沈蘭掉下來,妹妹清脆地說,“我知道,是桃酥!二奶奶給我們吃過。”
她說的二奶奶,就是張賽蘭。
沈蘭給他們一人拿一個,哥哥卻把自己的掰成兩半:“沈蘭姨,我跟妹妹分一個就夠了。”
沈蘭被萌化了,“真懂事,為了獎勵你們的懂事,沈蘭姨把這塊桃酥也獎給你們了。”
于是,三個人,一人拿着一塊桃酥啃着。
大伯一家浩浩蕩蕩地來了,先是轉了一圈,跟相熟的人打了招呼,表達了一番沈蘭也沒請他這個做大伯的來做主的意思,然後轉悠到上禮的地方。
沈安蓮和王冬陽在收禮和寫禮簿。
大家都不富裕,送的基本上是東西。
王秀如拿出一個枕巾,讓王冬陽寫上。
沈安蓮與王秀如不對付:“送枕巾哪有送一個的。”
王秀如呵呵:“我這不是防着沈蘭到時生娃,不知道送什麽!”
秦小娟沒來,沈麗來的,送了兩個雞蛋。
這份禮,可以說是十分的薄,但對方是自己侄女,沈安蓮也沒好說什麽。
不管禮多禮少,反正是來者不拒。
等到客人都走了,沈安蓮也被王老實拉走。
陳雪梅和李娥很知趣,早早洗漱回了房間。
房間裏只剩下新婚夫妻兩個。
人多眼雜,杜若歌的床還沒搬過來。
沈蘭給杜若歌開了個地鋪,“你睡地上我睡床。若是你身體不能睡地上,我睡地上也行。”
杜若歌怎麽會讓她睡地上呢,“我身體沒事,只是今天畢竟是我們新婚,沒必要這麽生疏吧。”
沈蘭擰了眉,以為杜若歌要反悔,卻見他飛快地親了自己額頭一下,“作為沈蘭同志你的丈夫,這要求不過份吧。”
真不過份,沈蘭無話可說。
杜若歌又拉着她聊天,告訴她今天好高興。
“沈蘭,我等你等得太久,久到我以為再也見不到你。老天垂憐,讓我又找到你了,這一輩子,我一定好好對你,我們一起白頭皆老!”
沈蘭害羞地點點頭,“嗯。”
杜若歌打來洗腳水,讓沈蘭洗。
沈蘭臉變得粉粉的,杜若歌看她不自在,就說,“我先去洗漱了,等下來給你倒水。”
沈蘭的臉更紅了,匆匆洗完,自己倒了水。
杜若歌還問怎麽不等他。
沈蘭:……
不知道怎麽回答,她幹脆說太困了,往床上一倒,裝睡。
杜若歌這才熄了紅蠟燭,也睡了。
因為洗腳水的事,沈蘭早飯也沒吃,就跑到了縫紉鋪。
讓她沒想到的是,縫紉鋪外面已經有人在等着了。
正是前一天問她能不能幫忙做被套的嬸子。嬸子的女兒過幾天就要結婚,時間比較緊,原本沒看到沈蘭的被子前,嬸子家是準備按老方法釘好被子送去女兒婆家,但是嬸子看到沈蘭的新款被款,就不肯将就。
沈蘭一口答應下來。她還把從縣城拿回來的布料拿出來,讓嬸子看看。
嬸子得知沈蘭這裏的布料不要票,只是要加點錢,嬸子又要了兩套,說是機會難得。沈蘭這裏花色更時新一些,正好到時分成兩份,一套好看的,搭配一套普通的,她還有一個小女兒,過兩年也得出嫁。
嬸子走後,學員們陸續過來,大家都取笑沈蘭,說她今天氣色特別好,果然是被杜若歌滋潤過的。
正說着,張雪梅過來,杜若歌也跟着過來。杜若歌是來給沈蘭送飯的,鐵飯盒裏裝着有稀飯,然後還給沈蘭帶來一個烤紅薯。
張雪梅笑打趣:“沈蘭,你今天怎麽出來那麽早,弄得杜知青吃早餐也神不完守舍的。我說我可以幫你帶早飯,杜知青偏偏不放心,非要自己送。”
邊上的學員都捂嘴笑。
沈蘭瞪了杜若歌一眼,杜若歌憨笑,“雪梅,不是不放心你,只是我正好有事要跟沈蘭說呢。”
別人打趣杜若歌,“杜知青,什麽事哦,非得你巴巴地跑過來。”
杜若歌卻是不肯說。
沈蘭只好把他叫出來,“什麽事。”
杜若歌:“我以後不開拖拉機了。兩個人開着一部拖拉機,群衆有意見。”
沈蘭的心一沉。沒了開拖拉機的活,杜若歌就得下田去,好在他的身體強健不少,應該養活自己不成問題。
沈蘭安慰他:“沒事,你堅持堅持,實在不習慣,等年底你先去高考。離開大福大隊,你就不用幹農活!”
杜若歌笑了,摸了下沈蘭的頭,把她的麻花辮都弄得有點亂,“你想哪裏去了!先聽我說完。我雖然不開拖拉機了,但是胡大隊長讓我做電工呢。雖然大福村還沒通電,不過我們馬上要通有線廣播。胡大隊長把安裝廣播的事交給我了。”
有線廣播,沈蘭想起,她在縣城的時侯就看到過。
裝廣播,就得爬上爬下,沈蘭囑咐,“你一個人嗎?會不會不安全。”
杜若歌:“一個人,一個大隊就一個指标,人多了,別人又得有意見了。不過你放心,你現在身體好得很!”
等沈蘭回到縫紉鋪,學員們都圍過來,打聽杜若歌跟她說什麽。
杜若歌做電工的事,還沒公布出來呢!沈蘭自然不會說,“別打聽了,你們還是關心一下自己覺得怎麽樣了吧。我可跟你們說了,下個月,我會把兩個班整合成一個班。在那之前,進行一次考核,學得太差的,那不好意思。”
一時間,學員們都沒了八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