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時局辨勢
等砌好的竈晾幹之後,蕭禦将手術器械全部煮過一遍,又煮了許多軟布曬幹,連着木匣子裏面也擦幹淨消了毒,這才将東西都收到匣子裏。
“第一個急救包……”蕭禦拍了拍匣子嘆道,取來朱砂筆在匣子上面劃了個十字。
“對了。”蕭禦突然想起什麽,把百靈喚來道:“去取一百兩銀子交給秦小大夫。”百靈應聲要走,蕭禦忙又叫道:“還是取二百兩吧。”
秦小大夫不願意收錢,他卻不能不給。看這套器械的精細程度,多給點也是應該的。
“知道了姑娘。”百靈脆聲應了,蹦蹦跳跳地出門去了。
蕭禦繼續琢磨他的醫藥包。裏面只有切的工具沒有縫的工具,針可以用繡花針代替,但是線怎麽辦呢?
《醫心方》裏有桑皮線的記載,做起來應是不難,他可以自制一些來試試。
百靈出去送錢,一直到下午才回來,慌慌張張地跑到蕭禦跟前道:“姑娘,你知道嗎?聽說外面發生大事啦!”
“你又打聽到什麽了,百打聽?”蕭禦笑着看了百靈一眼,并不當一回事。
卻沒想到這一次百靈的消息不是那些雞毛蒜皮的後宅小事了,居然真的是“國家大事”。
“聽說離我們淮遷不遠的幾個縣打仗了,死了好多人呢!吓死人了!”百靈拍着胸口道。
“打仗?”蕭禦一頓。自蘇醒以來這個世界展現在他面前的一直是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當前的朝代也已延續數百年,皇權代代相傳,根基穩固,并無末代之象。怎麽說打仗就打仗了?還是在淮遷附近這麽鄉下的地方。
蕭禦皺眉道:“你可知道什麽人在打仗?”
百靈瞪大眼睛道:“聽說都是些莊稼人呢,拿着菜刀鋤頭就打到縣衙裏去了,殺了好多當官的!”
這狀況,難道是農民起義?
蘇醒以來蕭醫生頭一次真正感到處境棘手了。
後宅中事他并不覺得難對付,可是世道如果亂了,才真是不如太平犬了。
百靈繼續道:“後來北淮府的大官出兵打回來了,把那些造反的人都給殺了。”她說着打了個寒顫,“從那邊過來的人說,血都流成河了,土地都染紅了呢!”
蕭禦有些出神,百靈忙拉了拉他的衣袖。
“姑娘?你吓着啦?都怪我不好,不該在姑娘面前講這些事情。”
蕭禦搖了搖頭:“我沒事。百靈,你以後多打聽着外面的事情,不管有什麽事都要告訴我。”
百姓向來最是容易滿足,只要有一口吃的能夠活得下去,他們都會安于現狀。
如果民都反了,那這個朝廷的吏治得敗壞成什麽樣子?!這一次的起義被鎮壓下去,若根源不除,只會為下一次更大的爆發埋下種子……
“這李方明也太膽大妄為了!居然把幾百名百姓屠得一個不剩!”一只粗糙黑硬的手掌狠狠地擊在山洞的牆壁上,震下一撲撲灰塵,落了那人滿頭滿臉。
“老九,你幹什麽?!王爺還在這裏呢。”有人不滿道。
坐在山洞深處被一衆便衣侍衛簇擁在最中央的,正是那在白馬寺僧房裏出現過的元老王爺。
元老王爺按了按手,示意衆人稍安勿躁。
“李方明是北淮知府,鎮壓民亂本就在他的職權之內。這也怨不得他。”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身形高大壯若門神的老九不忿道,“這些百姓本就是被他李家人逼得活不下去才不得已揭竿而起,如今又被他李家人以平亂之名屠殺殆盡!就這樣還能往皇帝面前報上一功!這是什麽狗屁的朝廷,什麽狗屁的世道!”說完又一掌擊在山壁上,無奈地悲嘆一聲。
“李黨之人連王爺都敢追殺,他們會屠戮百姓根本毫無意外。”守在元老王爺身邊的一名年輕侍衛道,“李氏一族借着李貴妃之勢在朝中結黨連群,大半官員竟是先知李國丈然後才知天子。若非方相一力獨撐,這朝廷早就被李家一手遮天了。你若改變不了什麽,在這裏拿着山壁出氣又有什麽用?!”
“老七,老九,不用說了。”元老王爺閉目養神,輕聲阻止手下繼續争辯,“你們只有一夜的休息時間,明日還有要事。”
這一次的民亂并非偶然。李貴妃之兄李永晖自出任皖安省布政使以來就在治下大肆斂財,橫征暴斂尚不滿足,甚至收編山匪專為明搶。皖安省百姓早已苦不堪言,這一次鄰近縣的那昏庸縣令又想出個法子給自己多搜刮點油水下來,終于成為那最後一根稻草,逼得民衆終于揭杆而起。
元老王爺專為暗中查探李永晖的罪證而來,自來到皖安之後已經遭遇數次兇險追殺,至今手中查到的線索卻是聊聊。
當朝皇帝獨寵李家之女李貴妃,連皇後和尚且年幼的太子都要小心翼翼地求存,又何況他人。李永晖使的那些手段,除了勾結山匪沒有過了明路,其他那些巧立名目苛捐雜稅竟都是呈報禦前得了聖喻的,根本算不得把柄。眼下只有抓出那些山匪,才能算作鐵證。
“王爺,便是我們尋到證據呈上禦前,那早被美色迷昏了頭的皇帝又能搭理咱們麽?”老九仍舊意難平,“到時候李貴妃一句話,李黨在朝中随便指使幾個狗腿子上折子颠倒黑白一番,只怕我們的功夫就都白費了。”
“閉上你的嘴吧,你不說話沒人知道你比豬還笨。”老七橫了他一眼,元老王爺也沒說話,其他兄弟更不會搭理他,直把一個人高馬大脾氣火爆的漢子氣得原地跳腳,卻也無可奈何。
蕭禦并不知朝局之事,只是從百靈打聽來的事情當中也能窺得一二,知道大概是有個姓李的世家勢力十分龐大,到處禍害百姓。
當然在百靈的嘴裏李家并沒有這麽不堪入目,反而還帶着幾分憧憬。
“聽說玄京李府的宅子比皇宮還大,地板都是用金子鋪成的,李家的姑娘太太們穿的衣裳戴的首飾比宮裏的皇後還好,去哪裏都不用自己走路。”百靈一臉向往地道。
連這麽偏遠的小縣城裏都有李家這種傳聞,看樣子這個李家很是嚣張啊,皇帝竟然也不管?多半是個昏君。
蕭禦大逆不道地暗自揣測。
卻沒想到百靈還有更大逆不道的消息等着他:“李家的女兒在宮裏也是最受寵的娘娘,李貴妃的兒子是皇上最喜歡的長子呢。如果當年皇後沒有生出嫡子,大皇子才會成為太子。”
蕭禦眼皮子一跳,這樣妄議儲君,真的沒事嗎……
不過原來根子在這裏,又一個妲已啊。
百靈突然想到了什麽,又高興地道:“對了,李二少爺就是李家人呢!姑娘救了李二少爺的命,以後李家人對姑娘豈不是也要客客氣氣的?!”
蕭禦有些意外:“李二少爺是李家的人?!”
百靈連連點頭:“李二少爺是知府公子,李知府就是從玄京李家出來的,聽說跟李貴妃還是遠房表親呢。”
北淮府的知府衙門設在淮遷城裏,與縣衙就離得幾條街,那李知府就是從京城外派到淮遷城來任知府的。
蕭禦倒真是沒有想到,他在這個世界裏所救的第一個人居然是妲已的親戚。他不會造成了什麽蝴蝶效應,影響到這個世界的朝代更疊吧?!
“你都是從哪裏聽來的?”蕭禦好奇道。
“街上都在傳呢,因為李知府這一次立了大功,好多人才知道李知府居然是那個李家人!”
蕭禦點了點頭。連大皇子本該是太子一事都能這樣風傳,李家還真是有恃無恐。那李貴妃到底是什麽樣的天姿國色,能把一國之君迷得連國家社稷都不顧了?
想到鳳雲飛為謀太醫院院使而設宴一事,那李夫人還賞臉來了,難道鳳雲飛跟李知府還有交情?再進一步,鳳雲飛是在京城裏當官,還經常行走宮廷內帷,那應是搭上李家的線了。鳳雲飛只是個有些懦弱的男人,蕭禦不覺得他有那麽大的本事,真正有那麽大本事的——
鳳雲寧,安國公府,李家,大皇子——蕭禦覺得自己好像窺到了時局的一角。
所以整個鳳家根本就是被鳳雲寧和鳳雲飛拉上了奸臣的賊船?!這裏面甚至還牽扯到了長與嫡之間的儲位之争。
自從蘇醒以來一直在後宅打轉的蕭醫生面前仿佛突然打開了一扇大門,只是那扇門後面的前景卻不是一路坦途,而是驚濤駭浪啊……
如今在談論李知府和李家之事的自然不只蕭禦和百靈二人,在整個北淮府這都是頭條新聞。卻不知是自然而然還是有人引導,大皇子本該是太子的言論竟然甚嚣塵上。
絡紛院裏,李氏卻在打聽另外一件事。
“晴兒,喬大郎那件事到底成了沒有?怎麽一點消息都沒傳開呢?”
如果消息不傳開,那她們安排的事情就毫無意義了。
鳳照晴道:“母親急什麽,且等着看吧,有更大的笑話在前頭呢。”
她并不知道當日前殿裏發生了什麽,只是鳳照钰從前殿回來的時候身上很有幾分狼狽,衣裳都皺了,好像還沾了些水。
前殿裏出了事,那裏擁着的都是淮遷城和附近縣城裏大戶人家的公子老爺,不論她在外面發生了什麽事,都是丢臉丢到大庭廣衆去了。以後她還有什麽面目再見人?就算不關着她也沒人會來見她的,更不會有人請她,到時候還不是困在這後宅的方寸之地?也不算誤了盧氏的囑托。
蕭禦這些天讓百靈去找了幾個手巧的丫鬟,跟着他一起制桑皮線。所謂桑皮線,就是用桑樹的根皮去掉表層的黃皮,用裏面潔白柔軟的長纖維層加工成纖維的細線。
忙活了一個星期,幾人一起制出了兩罐子的桑皮線。蕭禦将早已用開水燙過曬幹的罐子裝好桑皮線,瓶口紮緊,又拿一個小罐子裝了一束線放在他的急救包裏,以備不時之需。
蕭禦想,他應該找個日子去看一看方氏了。
前段日子他也曾想過,只要想辦法弄到新的戶籍,他便帶着方氏一起離開鳳家,換個身份繼續過日子。可沒想到時局竟是如此晦暗不明,奸臣當道,民不聊生,若是當個普通百姓只怕生計都成問題。
再說鳳家這個狀況,他也不放心把鳳照棋一個人留在鳳家。即便盧氏不使壞心思,這涉及到争儲一事,誰又能獨善其身?他更不能容許鳳雲寧将來指使鳳照棋進了官場為李家為虎作伥。
他要恢複身份,就一定要光明正大地恢複身份,光明正大地以鳳照棋哥哥的身份保護他,保護方氏。
不等蕭禦尋到機會去家廟裏看方氏,鳳家卻又有貴客上門了。
三老太太正在怡然堂裏與孫子孫女們說笑玩鬧時,管事嬷嬷突然傳進來一張拜貼。
三老太太施施然地打開來,卻吃了一驚似的猛然坐直身子。
“魯夫人?都指揮佥事魯大人的家眷?”坐在三老太太旁邊的二兒媳婦看了一眼拜貼,也疑惑道:“他家跟咱們向來沒什麽交情啊,怎麽這會兒想到上門拜訪?”
魯大人任職于都指揮使司,在鳳雲飛還是個小郎中的時候他就是淮遷城裏走出去的最大的官了,那時候鳳家哪裏能巴望得到魯家。
這一次據說魯大人帶夫人回家探親,要在淮遷城裏逗留幾天,為何卻想到來他們府上拜訪了?
坐在廳下的鄭氏笑道:“這有什麽奇怪的,咱們姑奶奶如今是什麽身份?他一個小小的四品官,難道還敢不來拜會一下。”
三老太太不太高興地看了鄭氏一眼,只覺得這個庶孫媳婦是真不會說話。
“打開中門,讓魯夫人的馬車進來。走,咱們出去迎一迎。”三老太太說着站了起來,幾個兒媳婦忙上前左右攙扶,一群女人一齊向着垂花門行去。
魯夫人的馬車到了垂花門外便停了下來,從車上先下來的是一個模樣俏麗的少女,一雙眼睛直往三老太太的身後瞅。
少女性子十分活潑,也不怕生,直接上前笑着行禮道:“老太太安好。”
三老太太忙叫她起來,臉上堆着慈詳的笑意。
“這是魯大小姐吧?快別那麽多禮,起來起來,讓我看看。唉呀,瞧瞧,真真是個美人胚子,把我這些孫女都比下去了。”
鳳家的媳婦在一旁附和,魯姑娘看了一圈,拉着三老太太問道:“不知鳳姐姐在何處?”
“鳳姐姐?”三老太太身後諸人面面相觑。
鳳照晴掩着帕子輕笑一聲:“這裏可都是鳳姐姐呢,不知魯姑娘找哪一位鳳姐姐?”
魯姑娘還沒說話,魯夫人已經趕緊走了過來,輕斥道:“明月,不得無禮。”又向三老太太笑道:“這孩子被我寵壞了。”
“哪裏的話,小孩子正該活潑一些才惹人喜歡呢。”三老太太仍舊不知道她來拜訪鳳府是所為何事,心裏疑惑着,不妨礙面上熱情周到地寒暄。
“是去白馬寺的鳳大姐姐,聽說她是你家的大姑娘。”魯明月在一旁道,“鳳大姐姐救了我的命,我一定要當面謝謝她!”
魯氏這一次笑着點頭應和了,三老太太卻是一驚,鳳照钰什麽時候又在白馬寺救了魯姑娘的命的?她怎麽一點也沒聽到風聲。
站在一旁的鳳照晴卻是面色一僵,鄭氏更是氣恨得臉色都扭曲起來了,狠狠瞪了自己向來引以為傲的大女兒一眼。
不是說她在白馬寺大庭廣衆丢了臉麽?她等了那麽多天,就等來一個魯夫人專門登門向那小賤人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