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42.生辰宴
第二日便是洛王的生辰。
玉暝一早起來,穿了正服,秦月娥也大妝,結伴到祠堂拜了老洛王的神位牌,又出來跪領了萬歲爺的賀旨和賞賜,把送旨太監送到席上,然後出來迎接前來登門拜壽的青州官吏。
青州城裏,五品以上的官吏不多。
刺史陳耳是文官之首,主掌行政。而太守任嘯風是武官之首,主掌軍事。
文官在刺史之下有參政、同知、通判,下面又分別是府丞、鹽司、提刑,再下是巡撫、運同、典獄,算上正副職,一共有二十六位。武官有總兵、守尉、調度使,其下有參将、守備、都司,再下是參領、守禦、佥事,共計二十三人。
這些人,基本上就是玉暝刻意結交的官吏了。
不過除了這批人以外,玉暝的座上客還有二十幾人。
其中兩人不大讨青州官吏的喜歡。一個是監察禦史梁向東,一個是八府巡按龍正。
這兩個人的官職聽着吓人,權利也确實很吓人,可以就各級官員甚至是洛王的錯漏密谏聖聽,而且是風聞言事,不必握有真憑實據。換言之,就是可以在聖上跟前瞎說八道,愛說誰的是非就說誰的是非,而不必負責任。
不過這兩個官的品級卻又低得驚人,都是九品的芝麻官。
這種谏言制度也是先帝爺在政治上的創新,歷來都沒有先河。
所以這兩個官員,簡直就是青州官場的兩顆老鼠屎,沒有官吏不讨厭的。
而洛王生辰這天,這兩個家夥竟然也屁颠屁颠地來蹭席了。玉暝對這兩個人也很頭痛,結交也不是,不結交也不是,只能由着他們去了。反正他們要不要打小報告,真的只在他們一念之間,刻意迎合也沒有用。
除了這些官員,青州還有兩位要人,這兩人沒有官職品級,影響力卻大得驚人,分別是馬販頭子鄭貴和商行行長于自安。在青州,要是得罪了這兩個人,可是寸難行的。玉暝把這兩個人安排在主席,自己親自招呼。
剩下的約摸二十個人,則是不入流的角色,可是官場上每逢有什麽宴席,都不會缺了他們的身影。這些人有的是文人,在各府當幕賓,善能調節席間氣氛,有的專做跑官撈人之事,是幫助官吏撈銀子的能手,嘴上功夫也極厲害。有了他們,就不怕冷場。
再加上王府裏本來就有的那些府客,這樣一鬧,玉暝的生辰排場竟然比初一那天還大了。許多人沒有請貼就跟了一個官老爺來了,再加上女眷、随從等,弄得王府前院開了九席,後院開了六席,下人另開了十四席,才坐得下。
Advertisement
因為席面備得不夠,秦月娥急得焦頭爛額,忙忙地從青州三大酒樓裏又訂了好些菜,才能把窘态遮掩過去。當日,光是青州老窖就喝了一百多壇。
等這些人酒足飯飽,又聽夠戲盡了興散去,已是亥初了。玉暝在席上雖是滴酒未沾,可是席間酒氣沖天,他又被折騰了一日,一回正院就開始咳嗽,卻攔着陳福不讓傳孫大夫,免得傳到盧志高和謝義和二人耳裏不好。
為了不驚動人,當晚玉暝就搬到書房,只帶了陳福和江靈兒兩個人過去伺候。第二日原定要出發去別苑的,也只得尋了借口往後延。
喝了兩天藥,才咳得好些,袁轶忽然來書房求見。玉暝這段日子常與袁轶在書房說話,不過他已放了話,這兩天誰也不見,閉門讀書,卻不知這袁轶怎麽會來了。
陳福幫玉暝推了,可袁轶就不肯走,陳福只好進來回,回完不等玉暝回答,又道:“料主子不肯見他,他也就死心了,奴才這就讓他走。”
玉暝略一沉吟,撐着身子要坐起來。陳福忙去扶,幫他蓋好薄衾。
玉暝坐好後道:“叫他進來吧。”
陳福想說“可是”,可瞧主子的樣子,鐵了心要見袁轶,便應了出來,把袁轶請進了屋裏。
這時候江靈兒正在耳房煎藥,袁轶進屋一看,只見玉暝氣色很差,身邊僅有一個陳福,心下一寬,卻又微微皺眉。
王爺明顯是不想讓人知道他病了,可是既然讓自己進來,說明了他将自己視為心腹了。袁轶恭敬地道:“王爺,草民略知醫理,讓我給您把把脈。”
玉暝一呆,遂點點頭,伸出手來。
陳福忙把手枕拿來放好,又搬了張凳子放在炕前。袁轶在凳子上坐下,閉目凝神,伸指搭上玉暝的手腕,換了幾種手法摸了足有盞茶功夫,才睜眼鄭重地道:“王爺的肺經已經很弱,必須好好調理。”
這“必須”兩個字,袁轶說得很重,他目光嚴肅,語氣更是不容置疑。
陳福瞧他似乎不像危言聳聽,忙問:“到底怎麽樣?”
袁轶沒有像孫兖那樣背醫書,而是看着玉暝,肅然道:“現在治還可無礙。從此刻起,王爺的飲食起居用藥,都要依着我來。”
“要多久?”玉暝沒有多想就問。
“至少三年,至多五年。”
“這麽久!”陳福先叫起來。
袁轶道:“王爺的病日久年長,要治好自然需要時間。”
“你可以根治?”陳福很驚訝,玉暝也愕然地望着袁轶。這是天生的毛病,玉暝自小也不知看了多少名醫,從來沒有一個大夫說能根除。
袁轶道:“雖不是根除,但也不遠。經我治療,王爺基本可與常人無異,哪怕飲酒受寒,也不會發作的。”
陳福聽了喜出望外,玉暝卻面帶憂色,道:“是不是我有許多事在這幾年裏不能做?”
陳福一呆,馬上想到了房事,心裏急道:房事放着以後嘛,來日方長!
袁轶笑道:“也不是許多,只是不能操勞。郊外空地風塵大,不可以去,騎馬射箭這些更不可以,其他諸事無礙。”
陳福想了想,還是覺得應該問一句,便繞着彎子道:“袁先生,王爺已經有了王妃。”
袁轶一愣,失笑道:“此事只要不過度便無礙的。”
陳福還想問如何算是過度,卻見玉暝投來一道殺人的目光,便又縮了回去。
這時江靈兒端了藥進來,袁轶截住她,拿起藥碗聞了聞,又皺起眉。陳福立即緊張起來,該不是這藥也有問題?玉暝也忍不住緊張。孫兖也算是玉暝的心腹,王妃的月事日子還是他推定,如果他有問題,自己不想有子嗣的事豈不是就洩露了?更重要的是,無常曾說過孫兖沒有問題,如果現在袁轶說他有問題,那他就面臨一個很大的難題了。
無常、孫兖和袁轶這三個人,究竟相信誰?
幸好袁轶馬上看出氣氛不對,解釋道:“王爺放心,不是藥有問題,只是不太對症。這不是孫大夫以前開的藥方吧?”
陳福點頭應是。
袁轶道:“那就對了。”
陳福擔心又自責地道:“這藥喝下去可有不妥?這兩日王爺已經喝了好幾劑了。”
袁轶忙道:“放心,沒有不妥,只是藥效慢了些。我現在就開一張新的藥方,王爺喝上兩劑便可複原。”說着就到桌上去寫,寫寫停停,斟酌半晌,才把方子交給陳福帶出去抓藥。
屋裏只剩下玉暝、袁轶和江靈兒了。江靈兒還不知道玉暝已經和袁轶建立邦交,一直茫然地看着他。這個人以前不是一直不理人麽?而且又邋遢。他什麽時候變得精神起來了?
玉暝瞧江靈兒盯着袁轶看,便招手叫她過去,拉着她的手道:“袁師,靈兒還是小孩子,上次的事你不要見怪。靈兒,快向袁師好好再道個歉。”
上次江靈兒自以為是,道歉也是裝模作樣,這次她直覺感到,她以後大概常常會在玉暝跟前見到袁轶了,所以馬上依言上前行禮:“袁師,上次是靈兒不對。”這回她可是誠心誠意道歉。
袁轶自上次的事後,就覺得江靈兒小小年紀,心眼卻不好,因此心裏并不喜歡她。再加上他聽說的一些事,深以為王爺并不該把這個丫頭留在身邊,這不利于王府的和睦嘛!
只是袁轶生性灑脫,對江靈兒雖有些想法,卻也看得很淡,随口道:“不必多禮。”
瞧袁轶的态度漫不經心,并不重視江靈兒,玉暝就知道袁轶和陳福一樣,也不喜歡她,一時有些失望。除了他自己以外,他希望身邊至少能有一個人喜歡小丫頭,因為喜歡一個人人都讨厭的人,這可是很累的一件事啊。
而江靈兒自己呢,也馬上看出袁轶不想理會自己,當下就退到一邊去了,一點争取好感的意思也沒有。
玉暝心裏暗嘆,這喜惡之事身不由己,他是個王爺,也不能逼袁轶喜歡江靈兒啊,便也只好由着兩人互不理睬了。
袁轶道:“王爺過幾日要去別苑吧?”
玉暝點頭。
袁轶道:“這次草民會随行。這幾年裏,草民要時刻在王爺身邊,還請王爺不要見怪。”
玉暝已經暗自衡量了得失,自然還是把身子治好更緊要。他之所以總去兵營,一方面是為了和盧謝二人深交,另一方面是也要表現自己并非外界傳聞的那樣體弱不堪。現在有了治好的法子,自然要試一試了。所以聽袁轶如此說,便馬上欠身道:“哪裏,麻煩袁師了。”
袁轶忙往旁邊一讓,不敢受玉暝的禮,然後又神色肅然地說道:“草民會醫術的事不想過多傳揚,請王爺不要聲張出去。另外,孫大夫那邊王爺可以照舊請他看脈下方,只是藥只能喝草民的,以免藥性有沖突。王爺的飲食單子也全由草民來定,若要出府,草民也要跟着。”他瞧出來玉暝生病的事并不避江靈兒,便是把她當心腹丫頭的意思,說話便也不回避她。
江靈兒聽袁轶嘴裏左一個“草民”,右一個“草民”,不禁“卟哧”一笑。
玉暝馬上瞪她一眼,江靈兒吐舌低頭。
玉暝轉向袁轶道:“一切由袁師作主便是。”
袁轶轉身就要拟菜單,玉暝道:“不如讓靈兒來寫,袁師你報菜名就是。”
“她?”袁轶一呆,江靈兒會寫字?
江靈兒也馬上哭喪起了臉,她不會啊!
玉暝馬上丢給她一個“不會就學”的眼神。
江靈兒只好提筆。袁轶報一個,她就抓耳撓腮半天。袁轶報的只是菜的材料,并不是那些繁複的菜名,已經算是容易的了,可江靈兒還是有一大半的字寫不來,只好先畫個圈。結果寫完以後,除了她自己以外,基本沒人看得懂。
“拿來我看看。”玉暝取過來一看,嘆了口氣,又要江靈兒搬來炕桌,準備執筆把圈裏填滿。
袁轶馬上阻止道:“王爺身子不适,不可勞神,還是由草民代勞吧。”
袁轶取過江靈兒寫的菜單,看了那狗爬一樣的字跡,搖了搖頭,另寫了一張交給江靈兒。玉暝給江靈兒使了一個“拿去用心學”的眼神,江靈兒只好乖乖拿了菜單去練字石那裏臨摹。
玉暝在袁轶的要求下躺平睡了,袁轶從玉暝的案上取了本書來看,江靈兒則在旁研究菜單,三人倒也相安無事。過了足有一個多時辰,陳福才滿頭大汗地趕回來,把藥交給江靈兒去煎。
陳福去了這麽久才回來,袁轶猜到他除了去抓藥,一定還把藥方拿給不止一個醫道中人推敲過了,當下也不說破,只是暗嘆,裝作什麽不知道。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