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亥時, 安如穿着黑漆漆的兜帽披風,把自己全身裹進去,看着衆人, 一揮手,翻身上馬, 然後流星一般離開了溫都爾汗。
溫都爾汗離烏蘭巴托大概三百公裏左右, 而快馬一天跑一百公裏上下,再跑快就要換馬了,否則馬得跑死。
但如今安如肯定沒有換馬條件,且他們本來就是不漏行蹤的夜行,不到萬不得已她不想驚動驿站。
不過草原和多山多水的關內不同, 大部分地勢平坦, 只要避過沼澤地,馬的速度也會快一些, 況且車臣汗部的馬膘肥體壯, 耐性足,速度更有保障。
除去現在風雪天氣的影響, 如果沒有外敵, 三天應該足夠她到達烏蘭巴托了。
可現實是如此的難受。
風如刀割, 冷浸骨髓, 這是安如騎在馬上唯一的感受, 她都已經帶了眼罩了,還覺得眼睛睜不開。
領路的傅寧和桂寶調換的時候,見狀一揮鞭到安如身邊, 喊道:“主子, 現在風太大了, 前面有個避風的山坡, 您要不要歇一會?”
詳細的路線圖安如畫給傅寧和桂寶兩人看過,他們作為領隊必須要牢記,也要負起責任。
兩人商量後就一前一後一人前面帶路、一人後面壓陣,然後過一段時間再相互調換,如此保持整個隊形,當然安如被保護在最中間。
安如大聲回答道:“不用,快點走,白天的時候我們再休息。”
白天的時候牧民都出來活動了,看到他們這一行人,只怕很快就會被發現他們,到時候他們提前暴露,如果遇到不懷好意的敵人,又得耽誤時間。
于是安如就決定夜行軍,白天休息。
傅寧看不到她的臉色,但是如今是行軍狀态,自然是要聽主子的。
他點點頭,一揮鞭到了馬隊最後墜着。
***
Advertisement
安如一行人出城的時候雖然竭力放輕腳步,又在馬蹄子上包了腳墊,可是畢竟上百人的馬隊,怎麽可能沒有動靜呢?
于是賓塔第二天就知道了,他有些不解:這個時候慧安公主帶那麽多人出去做什麽?
不知怎麽的他心裏有些慌亂,于是就主動去公主府問嚴嬷嬷。
但嚴嬷嬷怎麽可能告訴他實情?就打着馬虎眼敷衍他,最後他當然什麽都沒有問出來。
他不甘心,又派人去找公主府的下人打聽,可是公主府的人嘴巴都跟蚌殼一樣,不該說的絕對不可能從他們嘴巴裏面掏出一句真話。
他只能派人到周邊根據馬蹄的足跡判斷安如的行進目的。
但安如既然想瞞着別人,自然早就做好了打算。等他們一走,就讓留下的侍衛和護院镖師騎着馬四面八方的跑,掩蓋她們出現的印跡。
賓塔铩羽而歸,最終一咬牙給烏默多寫信,然後讓汗部最好的騎手,日夜兼程一定要把信盡快送到烏默多手裏。
其實不光是公主府的事情,如今很多老百姓天天申請要求建磚瓦房,他只能以汗王不在,草原上也沒有磚瓦窯,建房的事情慢慢的來拖延着。
誰知前頭才說了這話,後頭公主府就在拖諾山建了磚窯,并放出話來如果要建房的話得提前預定,否則的話磚窯可能不夠用。畢竟公主府圈了很多地,自己用都有些不夠,可是為了老百姓有安生立命之地,公主特地決定先緊着老百姓用。佚?
一聽磚瓦不夠用了,老百姓立即掀起搶購風,恨不得立即申請上就開始預定磚瓦。
這些事情讓賓塔急得都快禿頭了,可公主府用的是陽謀,老百姓自己願意,他也勸不住,能有什麽辦法?只能報告汗王了。
關鍵是嚴嬷嬷等人還天天四處晃蕩,然後老百姓心裏更加着急,而勳貴和臣子們更是直接施壓,就連他家裏人也都想建,不停的在他耳邊勸說。
為了和汗王的意見保持一致,他已經很多天都沒有回家了,能撐一天是一天,只希望汗王早點回來早點拿主意吧。
烏默多在哪裏?他是自西向東巡查的,如今在左翼前旗和羅剎國相鄰的庫谟裏,他在此已經停留三天了,主要是想探探羅剎國的受災情況。
雖然目視羅剎國那邊白茫茫的一片,毫無人煙,可是羅剎人最擅長伏擊,誰知道雪堆裏面有沒有他們的人?以前他可是吃了不少次虧。
于是他就有意多留幾天看看形勢。
再說他也有些心亂,目前不想回溫都爾汗。這一路走過來,老百姓受災嚴重,損失慘重,尤其是一些偏遠地方的,很多人、畜都一起死了,讓人慘不忍睹。
溫度爾汗要是沒有公主府只怕也好不到哪裏去,到時候車臣汗部也要元氣大傷了。
可是真建城池的話,他們游牧民族根本就沒有相關管理經驗,要不然祖宗們也不會那麽快就滅國了。
到時候第一批官員肯定就是從公主府出人了,然後再過多少年之後,朝廷的官員也會再次落地生根,那麽他們蒙古還算是蒙古嗎?
他會不會成為博爾濟吉特氏的罪人?可是如果再多來幾次暴風雪,老百姓怎麽辦?他要眼睜睜的看着他的臣民們去送死嗎?
到底是血統延續重要還是老百姓重要?他現在要好好的考慮清楚才能下決定。
賓塔的信使找到烏默多的時候,他剛準備離開庫谟裏,他接過信,一看頓時大吃一驚,公主離開溫都爾汗了?去哪裏了?
再仔細一看,賓塔也不知道她的目的。
他重新坐下來邊看邊思慮,信件後面都是老百姓要求建房的,他一陣心煩,對信使道:“你回去告訴賓塔,信裏的事情我知道了,公主的事情讓他不要憂心,我會處理的。過些日子我再回去,讓他先辛苦着。”
信使拱手行禮後立即告辭。
烏默多翻來覆去地看了幾遍信,心裏分析安如離開的原因,他走之前京城雖然送來了物資信件,惹了她的思鄉之情,可是她既然答應嫁給他,應該不會回京城。
而她如果去了汗部其他地方,賓塔沒有道理不清楚,只有出了車臣汗部,賓塔才沒有得到消息。
可慧安公主離開車臣汗部做什麽?她唯一熟悉的就是嫁到其他兩個汗部的姐姐,如果想念的話,春天草長莺飛的時候去不是更好?
有什麽理由讓她非要雪災還沒有過就過去呢?難道是哪個公主出事了?
想到這裏,他猛地看向跟着他的庫谟裏參領,問道:“牧仁,土謝圖汗部的恪靖公主如今怎麽樣?聽說她在土謝圖汗部威望很高?”
牧仁愣了一下,才哈哈大笑起來:“汗王,您應該知道啊,在喀爾喀汗部的公主不過是個吉祥物件,哪裏有什麽威望?況且恪靖公主還不得敦多布的歡心。”
“有些人願意給她面子也不是過是看在朝廷的面子上了,她自己能有什麽威望?”
“聽說這次雪災,敦多布把公主府都送出去做人情了。要是得到很多人支持的話,搞不好能重新奪回汗王位呢。”
烏默多垂下眼眸:他現在有九成的把握,慧安公主去為恪靖公主抱不平去了,畢竟她現在要人有人,要火铳、火炮都有,完全可以橫行草原,給恪靖公主撐腰算什麽?只怕羅剎人她也敢惹。
想到這裏,他試探地問牧仁,道:“你們也是這麽認為慧安公主的嗎?”
牧仁嘴角含笑道:“這要看汗王您了,臣只聽汗王您的。”
雖然傳來的消息說慧安公主愛民如子、賢良淑德,但是他覺得離他們還太遠,而且很有可能是汗王為了讨好朝廷、讨好公主故意傳出來的。
這些年汗王在夾縫中求生存非常的不容易,如今只需要讨好自己的妻子一人,就能夠得到以前的效果,而且只需要傳幾句好話,何樂而不為呢?
想到這裏,他越發的佩服汗王,他相信在汗王的帶領下,車臣汗部一定會越來越好,也許有一天能夠一統喀爾喀呢。
思及此,他有些熱血沸騰,對烏默多行了一個禮,道:“臣永遠追随汗王,萬死不辭。”
烏默多忙扶起他,微笑道:“牧仁,本王一直知道忠心耿耿,又英勇善戰,放心,本王不會虧待有功之人。”
說完把自己腰間的彎刀接下來遞給他,依依不舍道:“牧仁,這是本王祖上傳下來的彎刀,現在賜給你,希望你守好邊境,保護好老百姓,務必不能讓羅剎人過來為非作歹。”
牧仁激動地再次行大禮,鄭重接過彎刀道:“汗王放心,羅剎人想到喀爾喀,除非從臣的屍體上踏過去。”
烏默多又安撫了幾句,才帶着侍衛随從離開庫谟裏。
看着他行進的方向,身邊的人都有些懵:這不是回溫都爾汗啊?
幸好烏默多雖然心情不好,可是還是給他們解釋了他的目的。
“我們去烏蘭巴托找公主。”
慧安公主雖然很厲害,可是到底和喀爾喀打交道太少,敦多布那些人臉皮厚又沒有底線,他怕她吃了虧,到時候他臉上也無光。
當然他此時也無法欺瞞自己:他很擔心她,也很……想她。
***
安如看着星星點點的蒙古包,對衆人道:“換衣裳,我們進去。”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