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對于四嫂烏拉那拉氏和十四弟媳完顏氏, 安如熟悉得很,和她們關系也相當好,而德妃也不是故意搓磨兒媳婦的惡婆婆, 雙方關系處得還可以。
不過當下都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德妃為女兒着想對兒媳婦有時甚至還得擡着, 她也理解她的郁郁。
再說她經常往外跑, 康熙很久不來永和宮,她一個人在永和宮沒事做,能不胡思亂想,心理能不出問題嗎?
得給她找點事做。
于是她起身拉着她的手,道:“額娘, 您的畫畫得多好, 多有靈性啊。正好女兒準備開一個成衣鋪,你幫女兒畫一些漂亮的衣服, 女兒讓繡娘做出來。鋪子能不能打響第一炮, 可就靠額娘了,到時候利潤分您一半。”
她看過德妃畫的畫, 衣服細節都處理得特別地漂亮, 有時候為了人物合适的衣服, 她可以畫好多套不重樣的設計。
當時她就覺得德妃對色彩的特別敏感, 處理地也非常好, 是天生的設計師,可惜宮廷埋沒了她。
德妃反射性地問:“你又折騰什麽呀?你不是開了很多鋪子嗎?怎麽又開成衣鋪,你看看京城有多少成衣鋪, 你開能賺錢嗎?”
安如嬉笑道:“額娘, 我和他們的不一樣, 女兒的更便宜, 更漂亮。而且女兒的受衆群也不是京城人,女兒主要面向蒙古的。”
“女兒打聽過了,蒙古的王公貴族可喜歡京城的衣品了,可是又嫌棄它們太薄,穿着不暖和,還不好打理,女兒這不是定向為他們服務嗎?”
她的原材料比如羊毛、各種皮子都是來自蒙古,要不然她也不會前段時間總在蒙古勳貴裏打轉了。
等她漂亮的衣服打入蒙古市場,她就更好能在蒙古進行她的基建計劃了。
德妃白了她一眼:“大家說地對,你就是鑽到錢眼裏去了。”
“你自己畫,還不如直接買成衣,又好看又方便,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安如大呼冤枉:“額娘,女兒早就有這個計劃了,可不是突發奇想的,唉呀,您就幫我吧,一半的利潤分給您呢。”
其實她一直在關注西方的紡織業發展,就在前幾天來的傳教士中,她了解到現在英吉利已經有簡單的精梳機了,紡車也有了大步的發展,他們華夏自然也不能落後,尤其她手裏的技術可比他們先進多了。
Advertisement
不過不能在康熙眼皮底下表現太過,只能先準備好由頭到時候去蒙古發展。
德妃無奈地搖搖頭,道:“行,行,幫你畫。”
然後往書房邊走邊道:“那些蒙古人喜歡穿厚實的,又喜歡花花綠綠的顏色,鑲金絲他們不喜歡吧,那衣服上要不要鑲幾個寶石?”
讓她絞盡腦汁的樣子,安如笑了,又喊道:“額娘,不要太累了哦,女兒不着急。”
等回到康意殿,戴芯行禮道:“主子,恪靖公主給您寫信了。”
安如高興道:“六姐給我寫信了?快拿來我看看。”
接過信她迫不及待地拆開。
恪靖公主在心裏首先感謝十二通商幫及時送完救了她的女兒寶珠,然後是寶珠親手畫的一幅畫,上面寫到:贈慧安姨。
安如看了看圖畫:在燦爛的陽光下,一個小姑娘和她額吉手牽手做出感謝的姿勢。呦,小姑娘這是在謝謝她呢。
說起她救了寶珠并不是無意的,當初十二通去大漠的時候,她特地找了很多藥,包括問白晉買的西藥奎寧帶着備用。
她記得曾經有個資料上說恪靖公主生的女兒夭折就是因為瘧疾,她和敦多布多爾濟關系本來就不好,女兒夭折後,她就基本上不怎麽召見額驸了,也是對他心灰意冷了。
恪靖公主雖然是女強人,可是背後的傷痛誰又知道呢?
如今她既然穿越了,能救的還是盡量救。
幸好救回來了!
想到這裏,她心中一動:現在大清雖然化學不發達,可是他們有煉丹的道士啊,也算是化學分支吧。西方能生産奎寧,他們也應該能。如果成了體系,撲熱息痛也許也能生産呢。
想到這裏,她有些興奮,決定開始接觸些道士,試探一下道家目前水平再說。
第二天安如就出宮去找溫憲公主傳話,接着又去了四阿哥府,四阿哥去江南巡查了不在府中,四福晉烏拉那拉氏接待了她。
安如揮揮手,嚴嬷嬷上前拿出文房四寶放在桌子上,随意道:“送給弘晖的小玩意,讓他随便玩。”
烏拉那拉氏一看都是最貴的,嗔怪道:“十二妹妹,每次來都給他帶這麽貴重的東西,你可別太慣着他了。”
然後吩咐人去喊弘晖過來。
弘晖今年五歲,正在前院啓蒙。
安如不在意道:“四嫂放心,我買得起,讓弘晖随便用。”
想起弘晖的夭折,她看着烏拉那拉氏,她和弘晖的身體都不錯,怎麽會突然夭折呢?難道真是宅鬥?可是按照四阿哥眼裏揉不進沙子的性格,應該是不會放過罪魁禍首的。
那麽野史上說是李氏下的手應該就不對。算了,她自己忙得很,哪有空去管哥哥的內宅?況且也沒有理由。
再說她已經提醒過四阿哥和烏拉那拉氏讓他們多讓弘晖鍛煉,小孩子身體好,抵抗力才強。
她盡到自己的心意了,也問心無愧。
正在這時,有婢女在外面禀:“主子,李側福晉聽說慧安公主過來了,帶着二阿哥在外求見。”
安如立即頭疼了,道:“四嫂,我還有事就不見他們了。”
說完起身就走,宅鬥可別拉着她。
烏拉那拉氏眼中笑意一閃而過,随即道:“十二妹妹,你不想見李氏我就讓她回院子裏去。你多坐一會吧,前幾天弘晖還念叨着十二姑姑呢。”
安如腳步不停道:“不用了,明天你們進宮把弘晖帶進宮裏,我再和他玩,四嫂,你不用送了,我走了。”
待在門口的李氏只看到人影一閃而過,還沒有說話,就見不到人影了。
于是不滿地看向烏拉那拉氏,道:“福晉,慧安公主怎麽這麽着急走了?我們二阿哥已經念叨好久的十二姑姑了,您得給我們一個機會啊。”
慧安公主有錢對侄兒侄女都手撒得很,而且她在爺心中的分量特別重,爺唯一喊妹妹的只有慧安公主,其他的都帶着排行呢,可見爺對這個妹妹的愛重。
而且上次她趁着氣氛好就無意中間抱怨了一句慧安公主每次過來只看大阿哥,不看二阿哥,就被爺訓斥她不知身份,然後被冷落了兩個月。
從那以後她就知道了,在爺心中誰也不能說慧安公主的壞話。
所以她越發想和慧安公主搞好關系,到時候只要慧安公主在爺的面前替她多說幾句話,那烏拉那拉氏還能在她面前擺譜嗎?
可惜每次慧安公主只見烏拉那拉氏,哪怕見二阿哥也不見她,肯定是烏拉那拉氏在她面前說了她的壞話,讓公主對她印象不好。
想到這裏,她只能偷偷憤恨的看一下烏拉那拉氏。
烏拉那拉氏微微一笑,道:“李側福晉,你太高看我了,慧安公主想要做什麽,爺都不管,我有什麽資格管?”
“你要是覺得你能讓慧安公主聽你的,你不如追上去問問?”
李側福晉哪敢攔慧安公主啊?只能恭敬行禮退下,離開了主院。
烏拉那拉氏心情愉快地進了屋,身邊嬷嬷扶着她,笑道:“每次公主來,主子都很開心,要是公主天天來就好了。”
烏拉那拉氏笑道:“公主忙着呢,我怎麽好意思打擾她?希望公主就嫁在京城,以後還能多親近親近。”
難怪那麽多人喜歡呢,慧安公主言行實在太讓人舒服了。
以前剛成婚的時候,爺和她其實有些拮據,可是也不好意思說出口,只能偷偷地省着,誰知慧安公主很快發現了,小小年紀就送了一盒子的銀票,說是爺的份子錢。
爺當時還和她說了句掏心窩子的話:“爺很幸運有這麽好的妹妹,以後我們也不能辜負了她。”
那時她就知道爺真正認可的親人只有慧安公主,連德妃都要後退一射之地。
于是她就把慧安公主當成自己的親妹妹,她的誠心也換來的回報。
爺哪怕有了新人也不會讓人對她逾矩,而慧安公主對弘晖好得更是沒話說,不光買東西,送禮物,還經常帶弘晖去見皇上,皇上能記住的幾個孫子之一就有弘晖。
且慧安公主基本上不主動見側室,庶子待遇也遠遠比不上嫡子。
而如果有那些寵妾滅妻的,別想慧安公主做他的生意,并且還得擔心慧安公主什麽時候就在皇上面前告狀。
慧安公主曾經光明正大地說:“連尊重妻子都做不到,這樣的人肯定沒規矩,能是好人嗎?絕對小辮子一抓一大把。”
因為慧安公主的威望,有些不受寵的嫡福晉處境也變得好過多了,所以京城福晉們誰不喜歡她?
又因為慧安公主的能幹,讓女兒家也受到重視。
至于小子們,看到漂亮活潑的慧安公主都說不出話來了,幾乎都成了她的擁趸。
所以說慧安公主被稱為京城最不能惹的人是實至名歸的。
聽到烏拉那拉氏的話,嬷嬷笑道:“宮裏估計也舍不得公主遠嫁。”
烏拉那拉氏笑道:“那倒是。”
皇上和德妃娘娘寵慧安公主是真的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可以說言聽計從。
況且公主還有還有那麽多哥哥姐姐,都不同意她嫁到蒙古,連妹夫都從小養,阻力這麽大,皇上也會認真考慮的。
不得不說這麽多年她是唯一看到受寵程度到這個地步卻還沒有兄弟姐妹嫉妒的情景。
這也是慧安公主的本事,能活成這樣的人生實在太讓人羨慕了。
***
安如不知道烏拉那拉氏在背後羨慕她,她就上了馬車準備去看看十格格。
在她的帶領下,十格格、十三格格、十四格格、十五格格都開了鋪子練手,以前病弱走幾步就喘氣的十三格格如今已經能揮鞭子了。安如只覺得自己也算做了一些微小的好事。
去了公主胡同,說實在的,取這個名字安如還有些不好意思,可是順天府尹上折子請求改名,康熙同意了,禦史也沒有彈劾,就這麽改了。
後來她把對面的一排宅子也買下來,給十格格她們開着玩,公主胡同也算實至名歸,她漸漸也喜歡了。
就是不知道今天十格格他們出宮了沒有?到胡同口她剛下了馬車,就見十格格跑出來,喊道:“十二妹妹,這裏。”
不一會十三、十四、十五格格們都過來了,拉着安如叽叽喳喳說起來。
這時十三格格興奮道:“十二姐,今天我鋪子生意不錯,好幾個道士買了好多黃紙和冥幣,不知道是誰家要做法事?”
十格格調侃道:“十三妹,難道知道了你還想去圍觀不成?你可別了,小心十三弟又怕你要出家當女冠,天天緊迫盯人了。”
其他人都忍不住笑起來。
在安如提議大家都經營個鋪子玩一玩後,她們姐妹各自選行業,可她們大部分都在宮中,哪知道自己适合做什麽?于是她們就滿大街的逛,然後各自選一樣,反正她們的十二妹/十二姐承諾過了虧了可以再換。
那她們還有什麽後顧之憂?
于是就各自挑選自己喜歡的,分別是首飾鋪、布鋪、書鋪這些平常的鋪子。
誰知十三格格竟然另辟蹊徑,她要賣朱砂、黃紙等和尚、道士用的東西、器具呢。
為此還專門去讀了《道德經》《坐忘論》《金剛經》等。
害得十三阿哥以為她要出家,硬是跟了她一個月,确定她真的只是想做道士、和尚的生意才放心。
這件事也成為了姐妹之間經常提起的笑料。
十三格格無奈道:“我都和十三哥解釋過無數遍了,是他自己不相信,我有什麽辦法?”
然後又回到先前的話題:“我倒是想去圍觀,只怕人家不同意。哎,我看那些道士畫的符都很好看,有機會真想去請教一下。”
安如心中一動:道士?昨天她不是還想找道士嗎?如今現成的理由都有了,那還等什麽?
想到這裏,她立即對十三格格道:“幹嘛等機會啊?又不是什麽大事,這樣吧,我現在叫人去發招賢公告,找一些有真本事的,讓他教你。”
十三格格眼睛一亮,拉着安如的胳膊,道:“真的,十二姐?十二姐你真是太好了,我最喜歡十二姐了。”
十格格挑眉道:“小十三,你昨天不還說十姐最好嗎?這會又變了?”
十三格格臉皮有些薄,被十格格揭穿,臉唰了一下子通紅,不好意思道:“十姐也很好,可是對我最好來說,十二姐最好。”
且不說十二姐從小就照顧她和十三哥、十五妹妹,就說額娘去世後,十二姐讓她們姐妹依舊住在永和宮,讓她們能健康長大,就沒有人能比十二姐在她心中更重要。最多十三哥和她一樣重要。
且十二姐還教她們為人處事的道理,又教她們掙錢,實際上是拓展她們的眼界,增加她們的膽量,都是為她們好,她怎麽能不喜歡這樣好的姐姐呢?
看她真情實感,十格格啞然失笑,安如拍拍十三格格的胳膊道:“十姐和你開玩笑呢。”
怕十三格格多想,她立刻轉移話題,道:“我準備用一個院子用來招待賢士吧,你有什麽想學的,可以好好想想了。”
又問十格格她們:“十姐、十四妹、十五妹,你們要不要過來玩?”
十四格格和十五格格立即搖頭,十四格格縮縮脖子,道:“我連十三姐的店子都不敢去,還是不去了。”
十格格問安如:“十二妹妹,你是不是也找道士有事,需不需要我們幫忙?如果需要的話我們就過去。”
十四格格和十五格格這才不好意思道:“十二姐,對不起,我們太笨了,根本就沒有想到這一層。我們也可以去。”
安如笑道:“沒什麽大事,順便和小十三的事情一起處理就行了。”
十三格格挽住安如的手,親昵道:“那我和十二姐去就行了。”
十格格抿嘴笑着打趣十三格格:“小十三,你未免太黏十二妹妹了吧,我看要是十二妹妹是男的,你肯定恨不得立刻就嫁了吧。”
十三格格也不害羞,驕傲道:“那當然,十二姐這麽厲害,你們難道不想嫁?”
十四格格和十五格格立即點頭,附和道:“我們和十三姐的想法是一樣的,可惜十二姐不是男人。”
安如每個妹妹拍了一下,沒有好氣道:“都想什麽呢?我即便是男人,也是你們的哥哥。”
十四格格立即補充道:“不是哥哥就好了。”
安如:小姑娘們還挺執着的!
她忍不住噗嗤一笑道:“不是哥哥,說不定就長得又醜又臭。”
十五格格撇撇嘴道:“男人不都臭嗎?要是不臭醜點也能接受。”
衆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紛紛打趣十五格格。
十格格捧腹大笑道:“小十五,幹脆你帶着十二妹妹店裏的香胰子出嫁算了,一塊不夠用兩塊,兩塊不夠用一箱,總能把你額驸身上的臭味去掉了,你們不又可以恩恩愛愛了嗎?”
十五格格上前呵她癢,道:“十姐,你的額驸才又醜又臭呢。”
鋪子裏頓時一片歡聲笑語。
安如看看時辰,起身道:“十姐,妹妹們,你們先聊着,我去對面看一看。”
十格格擺擺手,示意她走。
她看着安如身邊的侍衛,羨慕道:“到時候我們能不能也選一些像桂寶一樣俊美的侍衛啊?”
安如因為已經封了公主,所以配置就按照貝勒制提上來了。
桂寶考了舉人沒有考上進士,自覺自己也考不上了,就去報考侍衛,侍衛內大臣對他也了解,于是在他學成後就直接排到安如身邊。
安如自然也高興,桂寶忠心毋庸置疑,如今能力也強,她用起來更順手。所以基本上是走到哪帶到哪。
這次出來也不例外。
小時候安如對康熙說她身邊的人必須都是長得好看的,宮裏內外都知道她的口味,所以也都按照她的要求來。
可是十格格她們不受寵,就沒有人在意她們的喜好,當然她們也不敢提。
十三格格低聲道:“我覺得我們目前的待遇已經很好了,反正我知足了。”
以前她額娘在的時候她也沒有這麽好的待遇。如今不過是沾了十二姐的光,怎麽能貪心不足呢?
十格格點點頭,笑道:“十三妹說得對,我也就是随便說一句。”
今天也不過是氣氛到了多一嘴,她可沒有半分嫉妒十二妹妹的意思。再說她嫉妒也沒有用,十二妹妹的本事她可學不到,能有今天,她自己很滿意。
***
有錢事情辦得就快,很快京城就來很多道士。
安如安排挨個面試,主要要會煉丹和畫符的,外加會背《道德經》等道家典籍的優先錄取,這至少可以表示道士是真的,也是真心熱愛道家的。
要是他們不喜歡,試驗就容易半途而廢。
她還是希望能招到真正熱愛又有能力的人才。
不過結果還是有些失望,也就三個人符合要求,并且也就懂個皮毛,只能繼續招。
誰知這事竟然驚動了康熙。
安如無奈解釋道:“皇阿瑪,女兒真的沒有想要出家。人世界這麽美好,女兒幹嘛要出家?再說女兒也舍不得皇阿瑪啊。”
“女兒最近讀道德經,只是有些好奇道家罷了。您放心,我不會經常去見他們的。”
好說歹說康熙才半信半疑地放過她,然後第二天就賜了四個俊美無比的侍衛來。
安如:…………皇阿瑪,我現在配置已經超标了您知道嗎?
康熙當然知道,但是為了不讓女兒走上歧途,超額也無所謂,并且還大度的對安如表示:這幾個用膩了,可以再換一批。
安如真想親自去乾清宮問問康熙:皇阿瑪,用膩這兩個字是不是搞錯了?
但最終她還是克制了自己的情緒,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長大了,他皇阿瑪對她的态度有點跑偏了,不停賜她美男,就好像要對她使美人計似的。
但很快她發現不止康熙這樣做,她的哥哥們也開始了。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