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前塵.少年 四
康佑帝再沒有提起過飲血長生的事,但靈隽和司淮亦不打算再在京都久留,被護國寺的住持強留了兩日談論佛理之後,兩人便乘着船往淮水上游發生水祟的從德鎮去。
淮水是千丈高山雪頂融水彙流而下形成的大河,幾座大山練成了綿延的一片山脈,山腳下依山建了幾個村鎮,從德鎮便是其中一個。
小鎮民風淳樸,鎮長得知高僧要前來除妖,早早就帶領了鎮上的民衆在鎮口列道相迎,沒想到高僧買一送一把本領高強的小神龍也帶來了,堵在鎮口的鎮民們當即轉頭回家,打算把家裏最好的吃食都端出來,讓兩人吃飽喝足去捉妖。
靈隽游歷四方遇過的事不在少數,大抵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陣仗,有些無奈地搖搖頭,讓鎮長囑咐他們不必如此大費周章,領着司淮便去了水祟的事發地。
所謂水祟,無出其二。一則此處曾有人溺死,死後屍沉河底,變作了害人的水鬼;二則此處水域有什麽水族修成了精,且還是只修為較高的精怪,才能攪出些動靜。
靈隽和尚将包袱随意放在了地上,打開包袱從裏面翻出了幾張沒寫過的黃符紙,咬破了自己的手指在符紙上畫了幾道,随後揚了揚讓血跡風幹,對司淮道:“點把火把符紙燒成灰。”
“啊?”司淮楞了一下,旋即明白了過來,并攏兩指在空氣中劃動了幾下,甩過一道青光便把那幾道符紙燒成了灰,再推出一道風将符灰撒到了河面上。
淮河水面像被煮開了的水一般冒了兩下泡泡,但很快又消停了,平靜地往中下游流去。
“不是水鬼,那邊是河妖了,不知道是個什麽水族修成了妖怪。”
靈隽靠近河邊,透過清澈的河水往底下張望,可上游的河床也不淺,能看到的并不多,河底渾濁一片,誰也不知道藏這些什麽。
“大師,進來些,別被妖物拖下去了。”司淮極平淡地說了一句,将靈隽往裏拉了一些,在一衆前來圍觀的村民們的驚嘆聲中,一頭紮進了河底。
司淮自幼在幽暗的水底修煉,除非那精怪能修成神佛之境,否則實在無需太過擔心。
即便心中清楚如此,靈隽還是默默念了句佛號,合着兩掌開始誦經。
不多時,水中便有了動靜,一道黑影慢慢靠近了河岸邊,又被身後追趕着的東西驚了一下,飛快地往河中心游去,像一把插/入水中的飛劍,略過了一道水痕,激起一串串漣漪。
河中心忽然炸起了一道兩人高的水幕,一道紅色身影從水底躍上半空,手中掌風化成了實質,飛快地往水裏打下去,在一衆看熱鬧的民衆此起彼伏的聲音中,一條兩丈長的巨龍從水底猛地鑽了出來,一口咬中了邊打邊往後退的“人”,在水面上摔打了幾下,抛到了岸邊。
司淮這一下抛得随意,鎮民們看着不知道是什麽的東西朝自己過來,趕緊四下退開。四散的人群裏,一位姑娘不知是不是吓到了,呆在了原地沒動,幸好靈隽反應快一把将她拉開,才沒有被砸個正着。
“姑娘沒事吧?”靈隽挂着念珠的手立在身前,微微點了下頭。
“沒……沒事……”那姑娘低下了頭,面頰微微泛紅。
司淮化作人形從半空中施施然落下,看得一群人對着他又跪又拜,嘴裏碎碎地念着些什麽,司淮卻沒聽見一般徑直走向一旁的和尚,語氣有些不悅地喚道:“靈隽!”
“解決了?”靈隽回過頭來,稍稍探過身子往他後頭看去,“嗬!好大的魚!”
見他臉上沒有什麽異樣的神色,司淮的臉色才和緩了一些,并不理會低着頭跑開的姑娘,顧自道:“是個剛化成人形的魚妖。”
司淮停了一下,等着鎮長走過來,才換了嚴肅的語調繼續說道:“修為低的精怪都怕被修煉之人捉住打回原形,因而會将自己藏匿得很好。這只魚妖近幾年才修煉成人形就在淮水作亂,并非沒有道理的。敢問老鎮長,這種魚,可是這從德鎮今年大肆捕撈的物種?”
老鎮長順着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發白的眉擰到了一起,“似乎是,不過沒有這麽大的,通常只一臂長,那種魚味鮮肉嫩,十分好賣。”
“這便是禍源所在。這種魚較為特殊,每年夏季都會回到山腳下的淺灘處生産,春季來秋季走,正好從此處來回兩趟。這鎮子位置好,來來回回都得經過,你們春季撒一次網秋季又撒一次網,下邊的也學着撒網捕魚,将整個族群都快捕絕了,人家能不恨你們嗎?”
“這……這我們也不知道啊,魚便是用來吃的,總有那麽多,哪能吃絕呢?”
“……”司淮回頭看了一眼奄奄一息的大魚,忽而後悔了把他打回原形。
“阿彌陀佛。”靈隽看他神色便知曉他心裏所想,對老鎮長施了個禮,道:“萬物生而有靈,沒有哪個生命,生來便該是用來吃的。萬物相衡,捕食可以避免物種過度繁衍,但若是過渡捕殺,便很可能招引禍端。”
得道高僧說的話自然是有道理的,老鎮長迷迷糊糊地點頭應“是”,又确認了幾遍那魚妖确然已經不會再害人,才放下心來。
鎮長還想引兩人去鎮上的小廣場用飯,順道讓他給鎮民們點化點化,靈隽卻以午後不食為由委婉拒絕了。
靈隽生了一顆完美無瑕的慈悲心,他不苛責鎮民們,不意味着他便認同這種捕絕魚群的做法是對的。因而他拒絕鎮民們的盛情款待的時候,司淮自然也不會為了那桌子魚而幫腔。
只是靈隽雖然告了辭,卻沒有立刻離開從德鎮,而是趁着大家都在小廣場上頂着下午的烈陽吃飯的時候,領着司淮在偏僻的小道上繞行。
司淮猜不透靈隽在想什麽,只默默跟在他邊上走,走着走着忽然聽到有人在“師父、師父”地叫喚,一擡頭,便看見矮坡上一戶人家的牆籬後頭探出了半個身子,有些羞怯地朝兩人招着手,正是不久前在河邊險些被砸中的那位姑娘。
那姑娘怕靈隽走了,一邊高聲叮囑着讓他等等,一邊提着繡花裙從石階上下來,遞上了一籃子野果,又不好意思地跑開了。
“大師的皮相生得好,招小姑娘喜歡。”
“休要胡說!”靈隽瞥了他一眼,十分準确地扣住了他伸進籃子裏拿果子的手,一翻一帶,袖子順着手臂滑下去,露出了腕子上松了一指的佛珠。
佛頭處用紅繩串了一只小小的白色小哨,瞧着像是什麽骨頭。
“這是什麽?”
司淮頓了一下,将那名嬌俏少女抛到了樹梢後,小心觑了司淮一眼,見他臉上沒有愠怒的神色,才将那小骨哨取下,在指尖轉了一圈,變換出了一支約莫六寸長的骨笛。
“我在《藏經》裏邊看到的,藏民們用鹫鷹的翅骨制成骨笛,游牧或祭典的時候都哪來吹奏。裏邊畫的圖我大概記得,那日在山上吃完了鷹肉之後,就順手帶走了一根翅骨,自己搗鼓着做了一下,沒想到還成了。可是我又怕你看了這骨頭生氣,只好用了縮小咒,把它變成個小物件挂着。”
小龍崽子挺出息……靈隽覺得好氣又好笑,無奈地搖了搖頭繼續往前走。
“也沒聽說過你會吹笛子,做出來好看?”
“靈勉大師精通樂理,我的琴就是他教的,也教過我埙蕭,再學學怎麽吹笛子也不是難事。”司淮這麽說着,好似自己已經成了個樂理大家一般,将笛子在指尖旋了一段,才歸回原位。
靈勉大師也是靈隽的師兄,掌管藏經閣和佛樂閣,教授弟子吟唱佛樂和佛家樂器,祭典和法會的梵樂皆是由他負責。司淮常去這兩處地方,和他也算是相熟,初學時還好,時間長了以後便沒了心思,那日看着那些鷹骨忽然生了興趣,才捯饬出來這麽一件小玩意兒。
靈隽深知他學東西的那點耐性,也不戳破他,不發一言地繼續往前走着。
午後的日頭漸漸往西偏,排排房屋打下一片陰影,越走越陰涼,眼見着前頭那人走進了幽深的巷子裏,司淮才終于忍不住開聲問道:“我們要去哪兒?”
腳步聲跟着話音停在了一戶人家門口,黑色的木門有了些腐朽的痕跡。
“到了。”他應了一聲,上前敲開了屋門。
開門的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者,鶴發蒼顏,面上卻神采奕奕的,見了來人一點也不意外,側過身子将他們讓了進去。
有些年頭的木藤躺椅還在搖晃,老人伸手穩了一下,才從靈隽手裏接過果籃,掀開裏側的門簾進了後院。
牆上挂着各式各樣的兵器,看着像一家兵器鋪子,司淮有些好奇地挨個看了一遍,不時瞥一眼垂着門簾的後院,不知是不是錯覺,他總覺得院牆邊上似乎搭了個小棚子,外邊放了很多器具。
“這位老先生是我的一位忘年故交,擅長鍛造兵器,許多佛道修士的兵器都是出自他手,曾有人萬金求他一件兵器,名氣很高。當年我重新鍛造碧玦禪杖的時候,他曾助我一臂之力。”
司淮聽見“兵器”兩個字,眼裏添了幾抹亮光,對那老者的印象登時好了幾分,問道:“那我們今日是來買兵器的?”
“若是你與這兵器有緣,贈予你又何妨。”老者精神矍铄的笑聲從簾子後頭傳來,只見他雙手抱着一個半人高的木匣子,有些艱難地想要蹭開那塊遮擋的簾子進來。
“我來!”司淮趕緊接過木匣子放到桌上,有些期待地擡頭看向靈隽。
“打開看看吧。只聽聞過小神龍能騰雲駕霧呼風喚雨,沒想到竟是個清秀小少年,也不知鑄得合不合心意。”老者背着手錘了錘有些發酸的腰骨,笑吟吟地走了過來。
木匣子還很新,司淮動作輕緩地打開蓋子,便有微微華光流溢出來,映在他漆黑的眼瞳裏,燦若大海星辰。
那是一柄通體青藍色的劍,藍得有些半透明,像凝成了實質的水,劍身流暢得幾乎沒有一絲花紋的綴餘,卻在劍柄處雕上了巍峨山景,劍柄下方兩寸處,用梵文刻上了“山河”二字。
“此劍名為‘山河’。”靈隽見他的手停在那兩個字上,出聲解釋。“山河永固,四海昌榮,則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司淮默了一會兒,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大師無論是給我起名字,還是給我的劍起名字,總脫不了百姓蒼生,難道大師的心中,只裝了蒼生?”
“還有佛祖。”靈隽笑道,“還有你,有住持師兄,有我這位忘年故交,有明華寺和護國寺的僧人們……然則所有人乃至于我自己,都是這天下芸芸衆生之一,我這一生吃齋念佛,不是求自身修為多高,只是求天下萬民和樂。”
“你知道他身上為什麽有大功德了吧?”老者笑着接過了話,“他這一生渡人渡妖,行于世間,在戰火中救過人,也在河裏救起落水的小狗,積德行善叫人敬佩。老頭子我早就不幹那種敲敲打打費神費力的事兒了,是這小和尚一連來了好幾封信央求我,鬧得我連年都過不好,緊巴巴地數着日子給你鑄劍。”
“過年?”司淮轉頭看了靈隽一眼,當即明白了什麽。
從明華寺離開前的一晚靈隽曾問過他想要什麽兵器,可原來他早就央人替他鑄了一柄“山河”。
“祁舟。”靈隽回視着他,神色十分認真,“你是這世間唯一的一尾龍,承天命而生,一降世便解了旱災之困,受百姓敬仰愛戴,不論是你的名字,還是這柄山河,都是我、是天下百姓,對你的寄望。”
司淮重重地點了下頭,伸手握上了劍柄,山河劍華光大盛,輕顫兩下發出低低的嗚吟聲,從他手中掙脫了出來,在不大的屋子裏胡亂飛了一通,一頭紮出了門外,追出去時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莫急。”老者拍了拍司淮的手臂,道:“每一件兵器都有兵器冢,從它們尋到自己主人的一刻便會回到冢裏修養靈氣,應召而出。你若是願意背着,也是可以的。”
“可是……我怎麽把它召出來?”
“诶!這是你們的事兒,老頭子我怎麽會知道?你剛剛碰它的時候,它沒有告訴你的心嗎?”
“我的心?”司淮有些迷惘地轉頭看了看靈隽,又看了看剛到手的劍消失的方向,心中出現了一串咒,又捋不清是什麽,只浮着靈隽對他說的幾個字——
山河永固,四海昌榮。
如果天下蒼生是他想要守護的,他便用這山河劍,給生民一個穩固山河。
只是不曾想,他最後會用山河劍,斷了生前身後路。
作者有話要說: 前面第一次司淮和轉世後的吾念遇見的時候,提起了關于名字、念珠手串等其實都是年少時候的事情,少年篇這幾章就是對應的前面,希望大家不要覺得我是在注水哈哈*^_^*
然後可能有小可愛會覺得和尚的性格跟文案有出入,渣作者的本意是一開始見面兩方都比較正人君子一些,等到後面自然慢慢有進展的啦嘻嘻*^_^*
馬上進入第二卷 啦,這篇文的數據不是太理想但是我會認真碼完的,多在評論區給我動力,愛你們*^_^*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