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他說的也正是姜宵的計劃。
許多時候, 有個想法不謀而合的合作者,真的能省很多事。
實際上,姜宵已經開始弄這件事了, 他如今正在選會員卡的樣式。會員管理系統軟件市面上挺多的,也不複雜,等三個店裏收銀的電腦裏的程序和配套設施裝好了,無限優選的會員系統就能夠用上了。
雖然有些顧客很讨厭商家那句“辦張會員卡吧”,但許多時候, 一家店鋪的會員體系是必不可少的,它的優點和好處可太多了。
精準推送、顧客粘性, 還有針對不同顧客的打折活動, 以及購物積分回饋, 甚至還有顧客提前充值帶來的現金流, 所以不僅是大公司大超市,很多小店也一樣搞會員。
姜宵的計劃是一步一步的,他選擇從實體店做起,是自己熟悉這一行且穩紮穩打,畢竟許多計劃雖然宏偉,實現起來還是有難度的,萬一朝網上商城轉換的這一步沒走好, 他還能退一步, 至少實體店這一步基礎還是很穩固的。
“那我們今天暫時這樣,你早點回去吧,”姜宵對傅若言說, “都快要過年了,商場裏都沒什麽人了,回家去吧, 明天我把店關了,年後再回來。”
反正現在開着店也掙不了幾個錢。
他一說回家,傅若言臉上并看不出什麽高興來。
店裏的店員這個點了都放假回老家過年了,這幾天守在這裏的就只有姜宵和傅若言而已,客人稀疏,他們兩個大部分時候都是坐在那裏聊天的。
傅若言并沒有什麽想回家的欲望,他和家裏的關系一言難盡,從學校休學之後,這三年都沒回過去一次。他所謂的回去不過就是回出租屋而已,沒什麽意思,還不如在店裏。
店裏有姜宵呢。
姜宵每天都過來的,他學校那邊放假了有時間,看傅若言一直吃外賣,中午晚上會經常給他帶飯過來的。
雖然某個藺姓人士也經常找各種原因過來找姜宵,當時在對方嫉妒的眼神裏吃完姜宵做的飯,也不失為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姜宵似乎也看出他興致不高。
“我請你吃個飯吧,”姜宵自然而然的拉着他出去,“剛好我也餓了。”
外面很多館子都關門了,兩個人晃了一圈,找到一家餃子店。
這家店味道一般,傅若言一邊吃一邊想,遠不如姜宵做的好吃。
餃子吃完了,外面天色不好,又開始淅淅瀝瀝的下起小雨來。
冬天的雨滴特別冷,姜宵翻了翻去,從包裏翻出了一把傘。
他看了一眼傅若言,問了一句:“我送你回去?”
傅若言下意識搖了搖頭,又不是小姑娘,還需要人送回去。
但一搖頭他就有點後悔了。
他想和姜宵多呆一會兒,今天店關了,再見他就要等這一整個春節假期過去之後了。
“只有一把傘,那你先陪我回家吧,我剛好有東西給你,”姜宵道,“我家不遠的,從這裏坐公交車回去只要十五分鐘,你不急着回去吧?”
傅若言這回沒再拒絕了。
公交車站離餃子店還有一段路,姜宵撐着一把傘躲着兩個人,傘下空間就這麽一點,兩個人靠的很近。
傅若言又感覺到姜宵身上的熱氣靠過來,暖乎乎的。
這個人怎麽這麽暖啊?
他想不清楚。
晚上的公交車也是空蕩蕩的,沒什麽人,姜宵從随身背着的書包裏找了找,又找出一包糖來。
“給你。”
傅若言就老老實實的伸手接過來。
“我前幾天嘗到的,想放在零食櫃子裏面,這個牌子的糖有的好吃有的一般,我嘗了好久了,牙都疼。”
是國外的牌子,不過剛在柳江那邊建了一個新工廠,姜宵在經銷商那裏挑了好久才找出了這個,在國內還不算有名,那一袋子糖是他挑出來的好吃的幾種。
“蜜桃牛奶味的軟糖最好吃,”姜宵道,“給你嘗嘗。”
傅若言好久都沒吃糖了,他撕開粉白粉白的糖紙,蜜桃味的糖甜滋滋的,又不膩。
他嘴裏一直帶着那個味道,然後去了姜宵家。
夏婉婉平日裏工作忙,但臨近節日怎麽樣也會回家的,見了他之後也很熱情,趕緊招呼他進來。
姜宵家的門一打開,裏面暖黃色的燈光就蔓延出來。
“你先坐一會兒吧,”姜宵道,“至少等雨停了再走。”
傅若言坐在沙發上,他好像也迅速發現了夏家媽媽的小熊情結。
姜宵穿的拖鞋有小熊頭,沙發上搭着一塊毛絨毯子,上面也是小棕熊樣子的。
姜宵給他倒了一杯熱水,然後去冰箱那邊翻翻找找。
傅若言手裏握着那杯熱水,看他找了一個保溫袋出來,把已經凍好的冰袋放了進去,然後滿滿當當裝了一大袋給他。
“是什麽?”
拎着挺沉的。
“前幾天你不是說不想吃外賣了嗎?”姜宵道,“小年的時候,我和媽媽一起做了好多吃的,有丸子,還有一些點心,還有肉幹零食之類的,做的太多了,剛好可以給你,有一些可以直接吃的,還有一些簡單煮了或者蒸了,就能吃了。”
傅若言衣服袋子裏裝着糖,手裏又拎着姜宵給的食物,不知道應該說什麽好,他從姜宵家離開的時候,外面的雨已經停了。
第二天他就開始嘗試自己蒸着吃了。
那袋子裏面有姜宵捏的小包子,肉餡的,還有豆沙餡的,傅若言雖然不會做飯,但是姜宵都處理好了,只是坐上水,上鍋把冰凍過的這些東西蒸熟而已。
小包子很小的,只有半個拳頭大,咬一口有肉汁流出來,豆沙餡也是軟糯的,甜而不膩。
可能是姜宵給了他這個廚藝小白一些盲目的自信心,而且第一天他就把超好吃的小包子吃完了,頭一次蒸東西非常成功的傅若言有一絲膨脹。
第二天是除夕夜,他一個人在房子裏,試圖搞點更高級的東西給自己吃吃。
那袋子裏面有魚丸,姜宵是建議他除夕夜晚上打個火鍋的,大超市在除夕的白天還是開門的,去裏面買個火鍋底料買點新鮮的菜随便切切,一煮就行了。
姜宵之前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也這麽弄着吃,還能一邊看電視一邊吃,很快樂的。
但傅若言在電腦上搜了搜,打算給自己弄一個紫菜魚丸湯,而且姜宵給他的還有一包小馄饨,放在湯裏應該也很好吃的。
網上都說紫菜魚丸湯超簡單,傻瓜都會做,傅若言看了一眼,也覺得确實很簡單,步驟他看幾眼就背出來了。
然後他信心滿滿的開了火。
這個點姜宵正在自己家裏準備年夜飯,他和夏婉婉兩個人吃不了多少東西,每次他都把分量做少一點,這樣能多吃幾個菜,他突然接到了傅若言的電話。
姜宵接通了之後,問了一句:“怎麽了?是遇見什麽事情了嗎?”
電話對面的傅若言可疑的沉默了一下。
然後姜宵就聽見他問:“那個,姜宵,我問你一下,鹽适量,雞精少許,胡椒粉少量,出鍋後一勺豬油……這個适量、少許、少量到底是多少?一勺……是多大的勺子啊?”
姜宵:“……你要做什麽?”
得到紫菜魚丸湯的回複之後,姜宵算是松了一口氣,這湯很簡單的。
“別緊張哦,”姜宵道,“我做魚丸的時候,裏面本來也放了鹽了,紫菜本來也有鹹味,調料不用放許多的,這樣,你實在把控不住的話,找個咖啡勺,一點一點放就行了。”
這年頭手機也沒有視頻通話,姜宵也不太好直觀和他形容那個數量,他幹脆建議對方慢慢來,掌握不了數量的話就先放一點,如果覺得淡了,就稍微再加一點調料,慢慢試到合适的口味。
煮這個湯還是很快的,有姜宵在手機對面很耐心的教他,傅若言也沒那麽緊張了。
紫菜煮後變得很大,他煮了好大一鍋湯,用的鍋具還是姜宵店裏賣的一款粉色皇冠豬豬款的中型湯鍋,滿的,還在裏面放了姜宵給的鮮肉小馄饨,出鍋的時候加的那勺豬油也恰到好處,很香。
他按姜宵說的,在湯鍋底下墊了一層隔熱布,這回他沒端到餐桌,反正出租房子裏也只有他一個人,随便他怎麽弄,他端到客廳的茶幾那裏,然後幹脆坐到地毯上,電視打開之後,裏面開始放春晚的預熱節目。
姜宵在電話那邊問了一句:“好吃嗎?”
魚丸做的很好,咬在嘴裏特別Q彈,小馄饨也好,又鮮又甜。
那袋子裏面還有姜宵給的其他東西,是可以直接吃的,有腌制好的酸姜蘿蔔,爽脆可口,很開胃的,還有姜宵的燈影牛肉絲,放在旁邊的幾碟子小菜也很驚豔。
“特別好吃,”傅若言由衷嘆道,“謝謝你啊,姜宵。”
姜宵笑了一聲,道:“你喜歡就好,還有,傅若言,也謝謝你這段時間幫我,祝你除夕快樂。”
傅若言認識的人不少,他今年新年快樂的短信收到很多,也有打電話來了,他接或不接,但旁人沒有像姜宵這一句叫他感受到窩心。
這個電話也不能一直打下去,姜宵挂了之後,大約五分鐘之後,又有一個電話打進來。
手機上面顯示的名稱是“傅宗林”。
傅若言神色瞬間就變了,他臉上的笑容顯得也沒有這麽自然了,盯着這個名字看了一段時間,然後在最後一刻接了起來。
那對面卻是個女聲,聽起來很溫和柔婉的樣子:“若言?你總算接了,謝天謝地,今天是除夕夜,你別和你爸鬧了,趕緊回家吃飯吧,你弟弟在家裏也很想你的,之前的事情我們都不要計較了,都是一家人……”
她說到一家人,傅若言就忍不住出言譏諷。
“……想我回家吃飯?一家人?”他冷笑一聲,“我想你是恨不得我死在外面永遠不要回來吧?”
電話裏那個女聲不說話了,似乎是難受的抽泣了一聲,這時候,那邊傳來的就是他熟悉的男聲了。
“怎麽和你陳阿姨說話?你什麽态度?你簡直……”
傅若言不想再聽了,他把電話挂了,然後迅速關機。
傅家在深城,他在荔市,現在已經晚上七點多了,他車早就沒有了,真想他回去,會在這個時候打電話?
回去不如自己過。
他的魚丸湯再不喝就要涼了,稀罕什麽傅家的年夜飯?每年都是一個樣,難吃死了,他自己做的這個就已經足夠好吃了。
電視裏面春晚很快就開始了,節目并不算很有新意,但就是喜氣洋洋的,他獨自一個人坐在那裏,吃飽了之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滿足感,坐在地毯上也懶洋洋的,想了想,又伸手去茶幾上拿糖。
姜宵給的蜜桃牛奶軟糖還剩最後兩顆,傅若言平時不愛吃糖,但他很喜歡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