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和陳朗徐亮之間的分成模式也是重新制定過的, 他們兩個現在分工也很明确。
姜宵主要負責和供貨商那邊溝通,那邊都是一群一群的老油條,除了姜宵他們還真的搞不定這一片, 所以現在兩個人負責學生這邊的尾端銷售,徐亮負責溝通多一點,陳朗負責發運貨多一點, 不過忙起來的時候, 這兩個人什麽活都幹, 但最主要的還是銷售這一塊。
所以分成模式在沿用之前的情況下,做了更加細分的底薪+分紅模式,還簽了合同。
生意是三個人一起做的,但是這兩人也清楚, 實際所有事情都是姜宵主導, 他制定的計劃, 他做的選品, 他搞的定價,他籌謀規劃的所有事情, 營業執照上也只有姜宵一個人的名字, 店鋪那邊的錢也是姜宵一人出的, 說句不好聽的話, 其中哪一步要是賠了, 全是姜宵負責。
老板沒那麽好做。
所以姜宵和他們商量的時候,兩個人也沒做什麽不切實際的幻想,姜宵是什麽人他們也都清楚, 大家齊心協力一起把生意做大了,少不了他們兩個的好處。
能在一進大學就碰到這種室友,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了。
店鋪開業的時間選在聖誕節前兩天, 開業自然是要搞大酬賓的,全場八折。
姜宵的店畢竟是有名氣有底子的,好多學生都認識他,開業那幾天都熱熱鬧鬧的,營業額相當不錯。
雖然成本增加了不少,但姜宵定的,許多東西還照原價賣。
薄利多銷,店裏能放能展示的東西也多了,且有了一個實體放在那裏,很多學生也不會覺得他們是小打小鬧很不靠譜了,姜宵生意能做大了,他不會掙得比之前少的。
就拿聖誕節那幾天來說,很多班級在聖誕夜搞聯誼,聯誼當天的裝飾、獎勵、零食以及小游戲道具,姜宵這邊推出三個價錢不等的套餐,這些東西他一概負責,絕對比他們零散着買或者去找別家承辦要便宜而且還質量好有新意。
這裏面,光是飲料零食姜宵就能掙一大筆了,經管這邊姜宵就接到十幾個單子,他要是人手不夠做不過來就讓陳朗找短期學生工過來,都是熟識的了,且東西運過去之後每個班班委也會幫忙,零零總總的,倒也忙的過來。
姜宵這個性格,他也許就真的喜歡自己忙一點。
聖誕夜那天搞聯誼還是少數,還有更多班級不搞聯誼的,也就班委拿班費給大家送個禮物什麽的,最常見的就是蘋果,當然,這個點了,要叫平安果。
姜宵也賣的,他特意挑的那種紅通通樣子圓滾滾很可愛的蘋果,上面紮個彩帶或者是拿漂亮的紙盒包一下,但這東西滿街的商鋪都在賣,姜宵的平安果和其他家一樣的價格還又大又紅。
除了常規的這個,他還搞糖蘋果,請個搞冰糖葫蘆的人過來就行,小蘋果上面澆層紅糖,紮一層透明的塑料紙再插一根棍賣,賣的确實不錯,但他在這方面不過随大流而已。
除了蘋果,他還搞聖誕驚喜盒子。
畢竟學校裏很多小情侶以及對節日有些要求的學生們不會滿足于一個爛大街的蘋果,很多男生也抓耳撓腮不知道給女朋友買什麽好。
節日就是掙大錢的時候,姜宵急別人之所急,驚喜盒子分兩種,一種是固定,每種盒子上有價格,可以自己選。
還有一種就類似于抽獎性質的,有三十、五十塊、一百、兩百塊不等的檔位,這就有點挑運氣了,也有很多人能抽到物超所值,倒是很有驚喜感。
姜宵每一個盒子都認真準備過了。
他有和學校一些人氣還不錯的餐飲店搞合作,他批量定,能買到價格很合适的雙人套餐、蛋糕券、花券等。
除了這個,還有一些女孩子喜歡的首飾和口紅,一些貴一點的進口零食也有的,更好一點的還有電子産品,姜宵畢竟是長久的做過這生意的,他和柳江那邊的林智遠依然保持着聯系,能在他那裏拿到價格非常合适的mp3、耳機甚至是手機。
當然,手機放在裏面算是超級大驚喜了,這個年頭的手機還是很貴的。
有了一個固定的鋪位,确實好展示很多,姜宵開業那幾天又搞活動,他擺了棵聖誕樹在前面,驚喜盒子的櫃臺就放在店鋪最前面,形式新穎,賣的不錯,Q群還在用,也有其他學校的聽說了,特意跑過來買的。
節日就是比較好掙錢,不過姜宵這段時間也累,他好幾天都只睡三四個小時,不過一算利潤他就很清醒了。
掙錢真好。
不過姜宵還記得自己是個大學生,這都到學期末了,他要好好準備考試。
小店正常運轉,文具日常用品以及一些裝飾品之類的,姜宵打下的基礎已經足夠他賺了,他現在和柳江荔市一些小廠家是直接溝通訂貨的,店鋪整體的運轉模式漸漸走上正軌。
大學的課程對他來說并不算難,日常做做筆記,考前再突擊一下知識點,通過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姜宵向來能做就做到最好,期末考試他還是想認真對待,獎學金不拿白不拿。
藺成聿看着他這段時間忙的腳不沾地,賺了錢也閑不下來,心疼是心疼的,但他也知道,姜宵就是這個性格。
他在忙自己的事業的時候,眼睛會發光的。
藺成聿也喜歡看到那樣的光,生機勃勃的,他幹預不了這件事,便時常在其他地方幫他。
姜宵有的時候忙的晚了,會直接在學校寝室睡,他也抓着時間回去,提前熱一桶水給他泡腳,裏面放了藥包的,大冬天泡這個會很舒服。
以前家裏姜宵也弄的。
藥包泡完熱水之後是淡淡的草藥味,不是很刺鼻,聞起來倒是蠻舒緩的。
陳朗和徐亮是沒有這種待遇的,不過藺成聿帶過來的藥包有一大包,他們要是想要可以自己弄弄,但是旁人這麽費心巴力的為自己,體驗總是不一樣的。
反正他們從一開始就覺得這兩個人有點奇怪。
考試周過完之後,大家就都松了一口氣,有些學生陸陸續續準備回去了,學校裏面的商業街本來就是針對學生來做生意的,學生們要離開了,基本上所有店鋪在假期期間都是關門的狀态。
姜宵在最後的時間段賣了一波旅行箱,畢竟很多新生第一學期回家要帶的東西比來的時候多多了,好多東西都已經裝不下了。
另外他還搞了一波本地特産回來,物美價廉,他問過徐朗,這幾家比較地道一些,本地人都會買,和景區那些擺櫃臺上的騙游客的不一樣,荔市本地的幹制臘腸和餅幹糖巧都很有名的,外地的學生可以買回家做伴手禮,剛好是新年,吃這東西也算非常應景。
陳朗他們家和荔市算一南一北了,隔得老遠了,他回家得轉三趟車,車票難買,于是他走的要比其他學生遲了許多,徐亮又是本地人,姜宵那天看着學校已經沒什麽人了就把店關了,剛好在陳朗走之前請他們吃個飯。
上個學期掙了錢全寝室經常出去吃,誰請的都有,反正周邊有名的館子幾乎都吃了一遍,這回姜宵把他們帶回家了,自己做。
他這段時間忙,也就是偶爾回來給媽媽做個夜宵或是給自己做個便飯,不過還好,手還沒生。
夏婉婉最近又不在,她進了事務所之後從事審計工作,剛進去的時候跟團隊,熟練了之後現在已經自己帶團隊了,公司的業務在附件幾個市都有的,她也經常出差,當然,工資也漲了不少。
姜宵每次看她回來都紅光滿面,絲毫不像四十來歲的人,她自從側重事業之後,整個人都有了幹勁。
姜宵一邊想着這個,一邊拿着抹布先把廚房的流理臺擦了擦。
陳朗他們都很熟了,就随便坐了,客廳茶幾上有水果零食和飲料,都是姜宵準備好的。
整個寝室聚會,基本上會叫上藺成聿的,他出力不少,明眼人都看的到,這回也一樣。
姜宵裝修完的新房子,搬進來也沒幾個月,藺成聿也是頭一次過來,他其實是緊張的,進門之後上下打量了幾下,又覺得熟悉。
姜宵喜歡的裝修風格一直沒變化,暖色調居多,他穿的拖鞋應該是夏婉婉買的,夏媽媽特別喜歡小熊元素的東西,給他買冬天的睡衣還有拖鞋都是這樣的,一個棕色的小熊頭,藺成聿看他穿進去然後踢踏踢踏去廚房,上面的小熊頭就一抖一抖的,特別可愛。
除了這個,姜宵還有很多習慣藺成聿也記得。
陳朗他們帶了兩瓶啤酒過來,茶幾上沒找到起子,藺成聿想了想,在冰箱上面的盒子裏一摸就找到了。
接下來找杯子也是一樣的,餐廳那裏的櫃子右手邊第二個,拉開之後有一排的杯子。
姜宵自己喜歡用瓷杯,給客人用的一般是玻璃杯,下面還有一次性的紙杯,這些習慣都沒有變過。
“你之前來過啊?”陳朗看他熟門熟路的樣子,就問了一句。
藺成聿搖了搖頭。
有些人一直都是不會變的。
陳朗和徐亮兩個人對視了一眼,都在對方看見了那種奇怪的神情。
這兩個人确實有些奇怪。
不過……許多事情看破不說破吧。
藺成聿對房子裏的環境裏熟悉一點了,姜宵在廚房裏又忙着,藺成聿就卷了卷袖子,找了個圍裙,進廚房試圖幫忙。
他現在對做飯也是有一些自信心的,而且一直讓姜宵忙着他也看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