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除了手上這幾萬塊錢, 姜宵這回最大的收獲是自己這兩個室友。
他想做生意總要有人一起幫忙的,很幸運他在厚林的時候能有他葉叔和張揚,現在又有陳朗和徐亮。經此一看, 這兩個人能力是非常可以的,行動力和執行力都相當不錯,且有了這一回之後, 他們很想跟着姜宵接着做。
“先別急, ”姜宵笑道, “晚上我請你們吃飯,剛好十一假期,大家先好好休息幾天。”
剛掙一筆大錢,這兩個人興奮勁還在呢, 要冷靜冷靜。
軍訓那段時間畢竟是少數, 天時地利人和, 這樣特殊的時期不多, 以後更要穩紮穩打。
一個寝室四個人,藺成聿也在, 況且他也幫了忙, 把人家落下不好, 姜宵就連帶着一起請了, 就當是寝室團建。
陳朗挑了挑, 在商場那邊挑了家火鍋店。
選鍋底的時候,陳朗問了一句,姜宵下意識選了鴛鴦鍋。
他還記得藺成聿不吃辣這件事, 以前他們兩個人難得吃一趟火鍋,都是各自吃各自的。
他倒是沒想到這時候藺成聿能吃一點辣了。
而且姜宵喜歡吃蝦滑,他碗裏很快被藺成聿堆了一個小山堆的蝦滑。
明明是寝室一起吃飯, 徐朗卻覺得好像自己和對面兩個人畫風不太一樣,藺成聿明顯一直在關注姜宵的狀況。
“宵宵吃這個。”
“喝點酸梅湯吧。”
“我再給你買個甜點好嗎?椰子凍怎麽樣?”
“閉嘴,”姜宵瞪他一眼,“吃你自己的。”
然後姜宵随便夾起一塊牛肉放在他碗裏。
藺成聿一下子就安靜了,老老實實把牛肉吃完了,又忍不住偷偷看他。
一場火鍋吃的還算平靜,軍訓結束就是十一長假。
姜宵趁着這段時間,緊趕慢趕的去忙了房子的事情,房子寫的是夏婉婉的名字,貸款也是以她的名義去辦的,不過還貸款那張卡是在姜宵手裏,他每個月會往裏面存錢的,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去辦過戶,房子再裝修一下,通通風差不多就可以住了。
他買房子的事情,藺成聿也知道,姜宵能在這裏安定下來他是喜聞樂見的。
忙完房子的事情之後,姜宵就又去了一趟市場,城市的大市場這幾年幾乎成了他的家。
學生們的生意一直是姜宵的起步,因為他生活在其中,很清楚學生們的需求。
寝室一住就要住四年,這裏面生意可大多了。
學生們雖然會從家裏帶東西過來,但是帶點衣服被子放在日常生活中是完全不夠的,軍訓第一個月大家過的都粗糙,等正式上課的時候,需要歸置的東西就多了去了。
第一件就是床簾。
華南聯大的宿舍基本上都是四人間,上床下鋪的格局,四個人住每個人要隐私,漸漸的,很多學生都會弄個簾子。
姜宵去學校商業街看過,床簾當然有的賣,但他看過,價格雖然便宜,但顏色和花樣都一般,且最多的是抽繩,需要用軟繩系着,繩子被床簾帶着往下墜,不怎麽美觀好看,一扯容易掉,也容易有縫隙,他聽過班裏女生抱怨,說學校那裏賣的醜質量又不好,挑了好久也不滿意。
姜宵在市場那邊找到了用管子和接口能簡單組裝起來的床簾,如果他買的多,可以直接和廠家定制尺寸。
除了這個,還有其他的小東西。
寝室插電的小臺燈,熄燈之後這個用的上,因為學校有電器功率的限制,吹風機要低于八百功率的,以至于很多學生從家裏帶過來的吹風機不能用,要買新的,這個姜宵也去看過,學校那邊小超市賣的選擇非常有限,還貴,小臺燈的樣子也不好看,吹風機更比市面上要貴一些。
除了這個,還有便攜式的收納袋和書袋,學習和生活都能用的上。甚至于泡面碗和配套的碗筷姜宵也是看過的,他大概有了個清單和選品之後,又帶陳朗和徐亮去看了看。
這就是為什麽姜宵要去學校附近的商業生活區都仔細看過的原因。
學校裏的飲食店倒是很豐富,但是生活類型的店有個通病,因為身在學校,基本上是處于半壟斷的架勢。
看起來很多東西價格不算貴,但對于質量來說,性價比真的不算高,且基本上店都不大,給學生們的選擇都很有限,就算不對比批發市場,對比其他的大賣場,同樣的商品學校一般會貴百分之二十左右。
現在雖然已經有了網上購物,但上面的商品并不多,且許多學生還用不上,也對網絡上的東西還沒有适應,不相信,現在還是以線下購物為主。
姜宵現在抓的就是這個空白市場。
他暫時還沒有店面,人工也是靠身邊的人,不僅能在性價比這裏做好,還能給學生多種選擇。
且軍訓那時候的生意還給姜宵留下了一個巨大的財富——一個加滿了同級班委的企鵝群。
這個時候的企鵝聊天已經在年輕人中間很普及了,同班同學基本沒人沒有Q號,企鵝皮膚和空間以及Q寵已經推出,06年的手機很多也已經可以登錄了,是很方便的溝通工具。
姜宵準備活用這個企鵝群以及他的空間。
當時這個企鵝群就是為了買軍訓必備的包裹,不過大家都是新生,讨論的東西可多了,群裏一直都蠻熱鬧的,很多人也在裏面說學校生活,沒想到軍訓後,群主又更新了新的內容。
“床簾碗筷電燈收納盒書袋等生活用品,團購價,比學校超市便宜三分之一,可選,具體樣式見空間,有需要就聯系,送貨上門。”
這也不是頭一次在這裏買東西了,不一會兒,就有人聯系姜宵了。
“我們班有幾個女生想買那個簾子,要那個天藍色的,價錢還能再談談嗎?”
談談當然能談。
大學時候的課程安排可比高中的時候松快多了,姜宵每天認真上課,還能抽出許多時間來管生意的事情。後來很多貨在寝室也放不下了,姜宵就把貨堆在家裏,每天來回,因為離得近,也不算麻煩。
他的商品更新的很快,範圍也越來越大,等新生寝室裝修期的熱度過了之後,他開始賣零食,都是大牌子的。
姜宵選東西首要的就是質量,一直沒有出現過安全問題,倒是有幾個用的不好或者是買了後悔想退貨的,都是小事。
過了一個多月,天氣變冷了之後,姜宵就開始賣熱水壺和保溫杯等等,陳朗和徐亮他們手腳都麻利了很多,錢掙的越來越多,兩個人也沉穩了起來。
十一月的時候,姜宵的商品已經在學生群裏小有名氣了。
藺成聿是看着他一步一步做起來的,有時候他能幫上的就一定會幫忙,也偷偷自己掏錢買過。
姜宵很多生意也是他幫忙拉過來的,很多選品也是藺成聿提的意見,談到做生意的事情,他也很有一套。
藺成聿自己也很忙,姜宵知道。
他仿佛真的發生了一些改變。
藺成聿在上輩子最落魄的時候被姜宵養着,十指不沾陽春水,算是沒吃的什麽苦,現在他仍是大少爺,但每個星期都要跑深市的工地,姜宵記得初三的時候,藺成聿從工地上抽時間跑來厚林找他,膝蓋上磕了一道,手上細細密密的都是小傷口,現在他手上都是老繭,變得粗糙了許多。
“從基層做起就是這樣的,”藺成聿笑着和他說,“我覺得挺好。”
他在其中混跡多了,倒也真正體會到了姜宵這兩輩子的辛苦。
真正白手起家從底層摸爬滾打的人是極累的,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累才能有幸得到一點機會。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基礎在于相互理解。藺成聿陪在姜宵身邊這麽久了,他如今已經很少把複合這件事挂在嘴邊,但和姜宵的關系總是漸漸在改善的。
如他所願,能先做個朋友就已經很好了。
十一月的有一天,荔市下了大雨。
姜宵前幾天剛上新了一款插電暖手袋,最近天氣冷了,好多同學急着要,這箱貨剛到,已經堆在寝室了。
姜宵這邊取貨是有的班會集體派個人來取,有的不願意取的,他就送貨上門,有空就他們自己送,有的時候忙沒空送,就找學校勤工儉學的學生,按單子給人算錢。
今天大雨,充電的暖手袋這東西又比較重,姜宵進的還多是那種漂亮的卡通毛絨版本的,體積也大,不太好送,又是大雨,很多人不想自己取,想讓他送上門。
最近天氣濕冷,很多人就等着這個,大下雨天的勤工儉學的學生們有些不太願意來,剩下來的幾個也真的送不過來。
今天課比較少,姜宵陳朗和徐亮就決定自己也上了,他們從櫃子裏掏出雨衣,姜宵看見藺成聿也開始穿雨衣了。
“我也去,”他道,“趕緊送完趕緊回來吧。”
陳朗和徐亮開着三輪車去理工學院那一邊,姜宵藺成聿送這一帶。
理工學院雖然遠了一點,但開小三輪也還好,且那邊的宿舍樓比較高,基本都是裝了電梯的,姜宵他們這一邊的宿舍樓有好十來棟是只有七樓的,沒有電梯,女生也多,扛不動,姜宵送到宿舍樓下還不夠,一般都和宿管阿姨打個招呼,幫忙扛上去。
徐亮瘦弱一些,陳朗最近因為踢球腿上肌肉拉傷現在也還沒好全,藺成聿知道姜宵想照顧他們,他沒攔着,想幫忙。
他幫姜宵扛貨也不是第一次了。
很多女生都認識姜宵的,他幫忙送貨的時候,許多人還會幫忙拎一點,這樣他沒有那麽辛苦。
幾趟下來,姜宵坐在宿舍樓下喘粗氣,兜裏還有一些女生給他塞的零食之類的小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