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姜宵在旅行裏也做了很多想做的事情。
比如說, 上輩子姜宵刷短視頻,看到別的母子之間穿母子裝,雖然他已經長大了, 但是在轉景點的時候買了兩件寬大的T恤衫,和夏婉婉一起穿,然後找路人拍了一張照片。
“很好看的, ”那個路人還誇他們倆, 很友善的, “我看不像母子,完全就是姐弟嘛!”
逗的夏婉婉也一直笑。
他們走過幾個著名的景點,晚上的時候,找了一家小館子吃餃子。
從館子的窗戶那裏看過去, 能看到旁邊新建的大樓。
“好高啊, ”夏婉婉擡頭去看, “住在上面得多害怕呀。”
姜宵往她碗裏夾了一筷子牛肉。
“這不算高的, 往後會建更高的樓,”他伸着手比劃, “別害怕, 大城市是這樣的。”
夏婉婉朝他點頭, 第二天下午, 他們抽個時間上去了那棟大樓。
樓頂有個觀景臺, 還有望遠鏡,夏婉婉一開始害怕,但是兒子牽着她的手, 帶着她往前走,她還是靠着巨大的落地窗往外望了出去。
高樓看着可怕,但是視野真的很好。她牽着兒子的手, 頭一次看到那麽遠的地方,風景很好,下午的時候還有夕陽,遠方的天空夕陽色澤豔麗,雲彩好像就在眼前。
未來就真的非常值得期待了。
旅行回來之後,還沒那麽快出成績。姜宵又去看了幾個挂念的人。
張揚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全市他已經開了三家專賣店了,還有兩家正在建設,同時還給其他店供貨,最近手機、mp3等小型電子産品越來越走俏了,他又忙,姜宵都好久見他了。
這回去找張揚,對方很是驚喜。
“宵啊!高考是不是還沒出成績啊?”
果然這段時間,旁人見他問的都是這一句。
姜宵搖了搖頭,道:“還要幾天。”
“哥覺得你是狀元!”張揚拍着他的肩膀,然後給他塞東西,“要念大學了,手機電腦都要備的,我這兒有好多,你都拿着!放心,我說過,你大學生活費學費我負責!使勁考!”
他還給姜宵比劃,說:“到時候你考了狀元,我在店裏挂橫幅,搞三天打折!所有人都一起給我慶祝!”
他事業上升期整個人都好興奮,原來挺瘦弱一個人,現在力氣比姜宵還大,給姜宵塞錢塞紅包的時候姜宵完全拗不過他,本來還想一起吃個飯,最後落荒而逃。
太熱情了,塞東西塞的姜宵都怕了。
姜宵跑出去之後,想了想,去找了葉叔。
他葉叔不跑貨車了,不再晝夜颠倒了,又和家人長陪伴,他氣色看着好了,講話中氣十足。
房子和店面半年前就已經交房了,小區陸陸續續有人住進來,他葉叔買了四間店面,除了他自己要做生意的那間大的,其餘三間已經租出去兩間,剩下那間也還在談,現在租金不高,才八百塊錢一間,但三間加起來就是兩千多,固定收入,在這個年頭一家三口花銷是夠的,至少葉叔挺滿意的。
他租的時候姜宵去看過,提了建議,不要簽太長時間。
理由很簡單,等周邊開發起來,等房價漲起來,這就不是八百塊錢的事情了。
葉叔自家的店他想了想,搞了個水果店。
他原來就是幹貨車司機的,認識搞冷鏈運輸的,而且恰好有兩個材草間,大的那個材草間他搞了個冷庫,和店面後面的那兩個一大一小,足夠儲存。
水果店已經開起來了,現在客流量不算特別多,但他葉叔說,挺有的賺,比他做大車司機的時候少些,但有之前的七八成已經大大超出的預期,現在不用到處奔波,比之前幸福感強烈多了。
等這邊開發完了,人流多了,他這間水果店掙的不會比他跑貨車的時候差。
“來來來,吃車厘子,甜的,”葉叔給他抓了一大把,“你随便吃,我後面給你裝一袋,帶給你媽。”
芒果蜜瓜車厘子,香蕉西瓜小葡萄,葉叔基本把自己店裏那些頂頂好的水果都拿出來給他吃了一遍,姜宵吃撐了,到晚上的時候還一直在打飽嗝。
他還拿了一部分水果去給葉影影,高中時候他在學美術,雖然和姜宵同在一中,但是他家給找的畫室在外面,見的少了點。
他藝考成績早就出來了,已經錄上了國內一所一所很好的美院,現在就等文化分,不過按葉影影之前幾次摸底測驗的水平,應該沒什麽大問題。
姜宵帶水果上門的時候,葉影影他們家人都在。
葉家父母姜宵也是認識的,他之前春市擺攤的時候,還是葉家爸爸幫忙找到的攤位,見了他來,也很熱情。
“要不是小宵那時候建議他去學美術,這孩子肯定是大學都沒的讀的,到時候我們全家要請你吃飯的!”
葉影影看着也精神許多。
他身邊的人好像過的都不錯。
在這樣的好氛圍裏,姜宵的高考成績出來了。
他之前對過答案了,心裏大概有個底,不過成績出來的時候,姜宵還是有點意外。
701。
這時候厚林這邊還沒有網絡查分,紙質的成績明天可以去學校領,姜宵打電話查的,占線占了一上午,總算在下午打通了,他反複确認了幾遍,确定是701。
他關了電話,在沙發上坐了一會兒,然後去和夏婉婉說了。
夏婉婉足足愣了三分鐘,高興瘋了。
借張揚吉言,他還真是狀元,全市文科第一,全省文科第三,前面第一第二都是有加分的,姜宵差了點,是個省級探花。
厚林一中這個酷愛貼橫幅挂紅榜的學校當然不會放過他,姜宵在那裏帶着大紅花給學校拍了張照片,臉都要笑僵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報志願。
和林鶴元在一起的時候,姜宵考慮到他,想着要去首都念大學,現在林鶴元走了,他的志願又回到了原來的計劃了。
姜宵在學校給的參考意見紙上圈了一個學校的名字。
華南聯大。
這個大學在國內各方面都不比首都的那所差,位置在荔市,離柳江車程不到一個小時,離深城高鐵只要三十分鐘,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影響力深厚,以至于那個時候在柳江、荔市、深城那一帶的政圈和經濟圈中間都有“南聯校友會”這種存在,經濟類與管理類專業國內首屈一指,人才輩出。
藺成聿上輩子念的就是這一所,藺家爺爺還在時沒選擇讓他出國,而是選了這一所,想讓他在國內穩紮穩打,足見這所大學确實優越。
姜宵上輩子功成名就的時候去那裏上過半個月的進修班,當時那些理論他并沒有聽太懂,但看着教室外的學生走過,他心裏是羨慕的。
他很想好好上一所大學。
姜宵報了華南聯大的王牌專業工商管理,他這個分數,閉着眼睛都能錄取上,等到八月份他領到郵寄過來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才算松了一口氣。
他沒等到開學的時候了,現在就準備回去收拾東西,準備和已經辭職的媽媽一起離開。
家裏的老房子他和媽媽也沒有打算賣,就放在這裏,想着以後能回來看看。
離開之前,他把錄取通知書和成績單都複印了一份,來到自家爸爸墳前燒給了他,希望他泉下有知,知道他兒子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成為家裏的頂梁柱了。
姜宵家在收拾東西準備走了,對面的藺成聿也在收拾。
姜宵都不住了,他自然也沒有留在這裏的緣由,他們這棟房子裏也沒什麽值得收拾的東西,廚房那邊反而是最多的,藺成聿後來還買過好幾個櫃臺來裝各種各樣的工具。
他自己收拾了房間,手上拿着一張照片,沒舍得放進包裹裏,怕被壓壞了,就自己拿着。
那是高三畢業班級的合照,藺成聿拿到了之後,還做個相框。
他和姜宵長得最高,就站在最後一排的中間,姜宵站在他旁邊,穿着一樣的校服,姜宵沖着鏡頭笑,露出很可愛的小虎牙。
他陪着姜宵三年高中,一想到他就覺得高興,現在看到照片都忍不住笑,又伸手去小心翼翼的碰了一下。
如果沒有什麽意外的話,他和姜宵還能上同一所大學。
希望往後一直都能陪着他,兩個人不用那麽生分,他就別無所求了。
姜宵和媽媽帶着兩個大箱子上了火車。
離開的時候總要斷舍離,兩個人都盡量只帶了些必要的東西。
他這一輩子的少年生活,就此就算真的畫上一個句點。
他努力學習,積極賺錢,把媽媽救了回來,遇上了喜歡的人,改變了身邊的人的生活軌跡,彌補了很多遺憾。
算是如意。
作者有話要說: 半架空設定,服務劇情,這個大學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