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密謀、計得
呂雉和莫書她們女人家在山上呆了沒有多久便走了舊路下山了。大白天的家中無人也會引得縣令懷疑。
待她們走後,劉邦找了幾個兄弟中頭腦還算靈光的幾人商量事情。
是夜,天黑透了之後,幾個人偷偷摸摸地抄了小路到了沛縣城中,他們身上帶着劉邦的信物。
這時候雖說人們不常常在夜裏出來,但是偶爾有一點兒動靜都會引得狗吠不止,人們不怎麽在意夜間的狗叫聲。畢竟家中也沒有什麽名貴的物什,甚至有的家中連一點兒餘糧都沒有。家徒四壁了也就不怕賊惦記了。
所以劉邦派進城的人并沒有引起任何人的主意就敲響了蕭何家的門... ...
男人們腳力好些,因此劉邦派出去的人一夜未盡就回來複命了。而且看那個表情,應該是商量的不錯。
第二日劉邦便将衆人召集起來,說:“弟兄們,這些日子大家在山上跟着我劉邦受苦了!”
“劉三哥,你這話說的!要不是你當初将我們放了,恐怕我們現在都沒有命活着!吃這些苦算得了什麽?”
“就是,況且嫂子還辛苦得爬到山上給我們送飯。劉三哥,你要是再說這種話可就真的是見外了!”
... ...衆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說着,話裏話外都是對劉邦的崇敬之意,沒有一點兒不滿之處。看來劉邦領導得還真不錯。
“兄弟們!”劉邦擡了擡手,打斷了衆人七嘴八舌的話,“今日把大家叫過來是有事要跟大家說!”
“劉三哥你說吧!”衆人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
劉邦說:“是這樣的。昨日裏我想到了個主意,夜裏派出去幾個兄弟把這事給辦成了!如果我預料得不錯的話,再過不久,我們便能回到沛縣了!”
“真的嗎?”
“劉三哥,是什麽主意難道是我們要打進去?”
“兄弟們可不怕死!只要死之前能再回一次家就好!”
... ...
雖說不知道劉邦到底想出了什麽辦法,但是這些人在這個時候就是這麽相信劉邦,相信劉邦一定能救他們脫困。所以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喜悅的笑容。
劉邦看着衆人亦是只笑不語。
如果事情順利的話,他們根本就不用打便可占領沛縣。到了那個時候,即使鹹陽那邊得到了消息,派兵增援的話,一時半會兒也很難把劉邦如何了。
沛縣就是一道保命符。
... ...
不過這一等,時間就不短了。
劉邦算了算,呂雉她們每隔一日都來山上送一次飯。送了有二十次還多。他們在山上應該是又呆了四五十日,呂雉才帶來了蕭何他們的口信兒。
“明日子時動手!”
呂雉臨走前還專門囑托劉邦:“今日我們送的餅還多,明日讓弟兄們吃飽些,夜裏也好行動!”
“我知道了!”劉邦說。
“還有!”呂雉又說。
“怎麽?難道蕭何還有別的話讓你帶給我?”劉邦問。
“不管蕭何的事!是我們女人們的事!”呂雉搖搖頭說,“這一個來月,姐妹們都很辛苦。你也知道,我們家中的糧食是肯定供不起這麽多兄弟吃的。都是她們東拼西湊,這裏省着點兒,那裏省着點兒省下來的!你和這些兄弟都是有大作為的,将來可要記住她們這份恩情!”
跟着劉邦的人有太多發達了之後抛棄了家中的農妻的。呂雉既然已經經歷過一次了,便不想讓更多人像她自己那樣凄慘。
呂雉說完這些話便離開了。她沒有聽到劉邦給她的答案,但是她知道劉邦會将她說的話記在心裏。沛縣的起義兵既然當了一個“義”字,就斷然沒有自己砸了自己招牌的說法。
第三日的時候,縣令府上就傳出了縣令被殺的消息。
蕭何和曹參商量着,讓自己手下的人有意無意地跟沛縣百姓說“大秦不日而亡”、“狗官死了我們才能活好”、“陳勝吳廣他們每日裏都更加接近鹹陽城,不日鹹陽城就能被攻下來”之類的話。
所以當劉邦他們回到沛縣的之時,不僅是城門大開,老百姓們都在城門口看他們歡迎他們。
與蕭何曹參他們裏應外合,劉邦幾乎是輕而易舉地就掌控了沛縣,劉邦手上不僅有了一座城,兵力也大增。
縣令已死,呂雉也沒有什麽顧忌了,同劉邦商量着要去呂家将三個孩子接回來。
到了老丈人家自然不能接了孩子就走,劉邦還要聽呂父一番訓話。
同樣地,呂雉也要和呂母說些體己話。
“雉兒啊,這些天你吃苦了!”呂母說。
“母親,雉兒也不苦!”呂雉笑着說,“這不,劉邦這下子也回來了,我們可有好日子過了!”
“是呀!看來你父親當初眼光還是不錯的!”呂母說,“不過雉兒,劉邦這孩子一有了出息,将來你兩個要是再鬧騰一次,我和你父親還有兄長可就不能為你出頭了!他既已如此,你以後也莫要和他争。安安分分地,他總歸會念及你和他的一點兒恩情,不至于薄待了你!”
“... ...母親,我曉得的!”呂雉說,“我以後不會再同他争吵了!”
“這樣才對!夫妻之間的情分,吵着吵着就淡了!”呂母說。
呂雉點了點頭,卻沒有答話:母親啊母親,你可不知道,像劉邦這種人,不能跟父親和兄長這些讀書人比。讀書人還好幾分面子,就是心裏不喜面上也不願意表現出來。可是劉邦這人,若是真跟他提夫妻之間的情分,那還不如死了給他讓路的好。
又說了許多話之後,呂母又說:“如今劉邦是有出息了,不若讓他帶上樊哙?”
樊哙還在賣狗肉。雖說也能保證呂嬃衣食無憂,但是說出去總歸是不好聽了點兒!跟着劉邦,連襟之間能互相幫襯些。将來也好捎帶着樊哙發達。
“雉兒也正有此意!”呂雉說,“他們之間本也相熟,如今又因着我和呂嬃的關系,合該比旁人更近些!”
商量着也就這麽定了,樊哙也跟了劉邦的隊伍,不久之後便随着劉邦出城打仗去了。
☆、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