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夜色如墨,蕭景琰聽戰英彙報完當日的要務之後已是深夜,沒想到這時候門外卻是進來了一位親兵通報戶部侍郎沈追來訪。
蕭景琰心裏暗暗一算,這才發現五洲災情的急報差不多就是這兩天到達金陵了,沈追前來應該是為了讓他去争取赈災機會的。
“快請他進來。”
接下來蕭景琰并沒有讓沈追多說什麽,見意思差不多到了之後,就一語道破和答應了他的要求。雖然無法确定梁帝那邊是否能順利的争取到機會,但是只要岳州知府依然有給譽王送禮,那這件差事譽王就別想再染指了。
事情果然不出蕭景琰的意料,盡管在梁帝面前他贏過了譽王,可是梁帝終究偏愛譽王多些,赈災的差事仍是落到了譽王的頭上。
沈追一氣之下巴不得能有個雷剛好砸在譽王頭上,見他如此,蕭景琰只安慰他,讓他別急。
沒出兩日,岳州知府送禮事發,傳的整個京城都沸沸揚揚的,更不用說受災嚴重的地方了。在百姓萬民書都已經遞到他案上的情況下,梁帝就算再有心包庇譽王,也不得不對他進行了一番小懲。經此一事,赈災一事又落到了蕭景琰的頭上。
被梁帝訓斥了一番,又丢了赈災事務的譽王在書房內大發脾氣,最後整個人都頹廢了下來幹脆以酒度日,每日喝的醉醺醺的。
久不見活動露面的秦般若到來時,看到的就是一副這樣的場景,這位紅袖才女冷笑地道:
“所謂‘得麒麟才子者,可得天下’,琅琊閣可真是半點也沒有說錯啊!”
這句話如同刀子一般深深地紮進譽王心中,他霍然擡頭,雙眸赤紅地瞪着秦般若,怒道:
“你這話什麽意思?”
秦般若星眸幽沉,陰冷似冰,揚了揚線條清俏的下巴,咬牙道:
“去年秋天江左梅郎剛剛入京時,殿下你是什麽情形,靖王是什麽情形?現在一年多過去了,殿下如今是個什麽情形,靖王又是什麽情形?這兩相一對比,到底是誰得了麒麟才子,不是一目了然的事嗎?”
譽王被她的說的猛地又倒回了椅子裏。此刻被秦般若明明白白地揭破出來,他只覺得心如死灰,眼前的一切幾乎都是假的。
“殿下不要再存幻想了,靖王已得到了梅長蘇,這件事我已确認,殿下難道還要我拿證據出來嗎?”
Advertisement
譽王狠狠地咬了咬牙,卻并沒有說什麽。
“殿下如今想對付靖王,依般若之見,如果不先收拾了梅長蘇和他的江左盟,只怕是鬥不倒靖王的……”
譽王看了她一眼,仿佛已經直接把她看穿了一般。
“先收拾他,說的容易。你的紅袖招如今零落至此,想必就是他幹的吧?”
這句話正說到秦般若的痛處,她臉上不自覺地便掠過了一抹怨毒之色。
“若論這一回合,是我輸了。但我輸不要緊,關鍵是殿下的大業不能毀在這個小人手上。殿下難道就不想讨還被他欺瞞利用的這口惡氣嗎?”
“你想要我把精力積中在梅長蘇身上,報了他毀你紅袖招之仇,這個我明白。但現在的情勢,不是一年多前,那時只要折了梅長蘇,靖王便再無出頭之路,可如今我這個七弟已非池中之物,我不能再重蹈覆轍,放任他坐大。與其先攻梅長蘇,不如釜底抽薪對付靖王,沒了主子,任他什麽麒麟才子,還不跟一條無人收養的野狗一樣嗎?”
譽王說最後一句話時,惡毒之氣已溢于言表,連般若也不由暗暗心驚,定定神問道:
“那殿下打算從何處下手?”
“梅長蘇的弱點我不知道,但靖王的痛處還不明顯嗎。這十多年來他為什麽不受寵?是他笨麽?不是。相反,他倒是屢立軍功,可父皇就是不願意理他。其中的原因還不是那樁梗在他們父子們心頭誰也不肯讓步的舊案麽……”
秦般若眼波微睨,慢慢點頭。
“不錯,靖王的痛處,的确就是當年祁王和赤焰軍的那樁逆案。”
“如今父皇老了,靖王也學乖了,不再硬頂,大家把那一頁悄悄翻過,只藏在心裏,誰都不提。可不提并不代表遺忘或痊愈,只要找個好機會重新翻出來,那依然是他們兩人間最深的一道裂痕……只不過我還沒有想好具體該怎麽做,如果現在能出現一個什麽契機就好了。”
般若水晶般的眼珠轉動了兩下,慢慢道:
“契機般若暫未看到,不過有一個人,想必此時應該很樂意幫助殿下……”
“誰?”
“懸鏡司首尊——夏江。”
被她這麽一說,譽王不禁眉尖一跳。
“恐怕不行吧,懸鏡司歷來的傳統,都是不涉黨争的。以前我與太子鬥得那般如火如荼,他也沒有……”
“以前是以前!”
般若快速打斷了他的話。
“您與太子之争他不插手,沒什麽好奇怪,可現在您的對手是靖王。夏江不是糊塗人,他很清楚靖王與當年赤焰舊人的關系,當然也記得赤焰軍的案子是誰主查的。說輕了,這是心結,可往重了說,那就是仇怨。他就是再忠,也要考慮考慮自己将來的下場吧?”
般若的話可以說是正中譽王下懷,令他不自禁地連搓了幾下手,目光都有些興奮。夏江的力量對于目前實力大損的譽王來說,這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見譽王已經意動,般若盈盈一笑道:
“殿下如想要暗中試探夏江是否有聯手之意,般若倒可以效力。我有一個師姐,正是夏江的舊識……”
…………
童路依然每隔一天就到蘇宅去送一次情報,但是最近他在蘇宅停留的時間比起以往卻是大大的減少了。每日行動也比以前急躁了不少,這讓甄平私下裏不禁暗暗起了疑心。
梅長蘇知道後也忍不住多吩咐了一句,讓十三先生在這方面多加注意。畢竟童路可是他與外界的聯絡渠道,絕大部分機密都掌握在了他手裏,是絕對不能出任何差錯的。
因為要隐蔽身份的緣故,童路住在一處貧民聚居的街坊內,相近的鄰裏全是普通的低層老百姓,日子過得都極為辛勞勤苦,很少會有精神關注他人。
他有一個鄰居,大家都喚她邱媽媽,最近邱媽媽有個名喚隽娘的侄女從婺州千裏來投奔她。她剛找到這個街坊時,顯然是一路上吃了許多風霜勞苦,不僅面黃肌瘦,而且別人詢問時連話都說不太清,差點暈到在了街上,大家問了半天才問出是找邱媽媽的。
童路當時剛好從那邊路過,大夥就央他順路捎了隽娘一程。姑侄二人相認後抱頭大哭了一場,此後隽娘就在邱媽媽家住了下來。
既然住了下來,鄰裏街坊裏便有了來往,偶爾隽娘也會吐露一些自己的情況,似乎是夫死無子,地方惡霸意圖欺侮,被她連夜逃了出來。大家見她雖然消瘦憔悴,但卻真的是個美人胚子,難怪會被人觊觎,所以人都甚是同情。
童路想起以前妹妹所受的屈辱,更是感同身受,有空便會前去相幫,而隽娘也因為當初被他所救,想着要報答,時常為他做些灑掃漿補的雜事。兩人免不了有所接觸往來。
既有新來者入住,十三先生照例也調查了一下,查實隽娘所言的初嫁新寡,族人不容,惡霸相欺,連夜逃脫等等都确有其事。而且隽娘來後,日日早起晚睡,幫着邱媽媽制糖水叫賣,能吃苦,會做很多事情,日常生活也十分簡樸,看得出是一個從小就習于勞作的莊家女兒,也就沒有多放在心上。
經過一個月的養息,雖然日子清苦,但姑母慈愛,鄰裏和睦,日子過得平安詳和,隽娘的心情愈來愈好,面上黃瘦漸退,整個人越來越有風姿,普通的荊釵布裙,也能襯出的她清雅嬌美。
童路時不時也會在她含羞帶怯的眼波前發呆,如果哪天有事情耽擱沒有見到她,心裏便會悵然若失,苦澀空虛。而隽娘對他,似乎也不是全無感覺,有時含情脈脈,有時若即若離,那種旖旎情态,萬千柔腸,不知不覺間已引得童路對她牽腸挂肚,神魂颠倒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主過度,很快就能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