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明5
大明朝在野戰上從來都打不過游擊兵,當年靖難之役,朱允炆幾十萬明朝正規軍愣是被叔叔朱棣的幾萬燕王軍打了四年磨光了戾氣。再有後來幾乎被釘上明史恥辱柱的土木堡兵變,明英宗領大軍禦駕親征打瓦剌,結果被瓦剌把皇帝都給俘虜了,一溜兒六十六位大臣都戰死,堪稱明朝史上的奇恥大辱!
明朝自土木堡兵變後軍隊便失去了銳氣,輕易不敢出兵。如今的遼東也是面臨這種情況。明朝大軍防線過長,建立了邊城守着堡壘,面對的卻是後金三不五時的游擊進攻,動不動打一炮搶一波就走,明軍拍馬也跟不上,軍饷的消耗卻是年年加劇!
回望“天子守國門”的明成祖朱棣将京城搬至北京,五出漠北之戰的豪舉……畢夏思及此情緒便有些不平,畢竟下一句“君王死社稷”說的就是他吊死煤山的事跡啊!
他長籲了一口氣,一字一頓地開口,“之三,秘密除去遼東總兵吳襄,及其次子吳三桂。”
袁崇煥立即猛地擡起頭看着他,畢夏也絲毫不避開他的眼神,目光如炬。
良久後,袁崇煥垂下頭,聲音堅定,“臣遵命!”
目送着袁崇煥離去,畢夏才長長地籲了一口氣,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時他已經翹辮子了,說來兩個人也沒啥大仇,吳三桂頂多就是幹了救駕來遲後幹脆投了清兵找好下路的事兒,但是畢夏就是看不慣這個人,還是幹脆把這根苗子掐死在根裏。
伊摯站在旁邊已經将新的稅收政策起草完畢,畢夏看着那繁複的一套稅收制度,默默地咽了一口口水,拿出了另外一本名冊,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被畫上了紅簽的名字。
“真來這一招啊?”畢夏咽了口口水。
伊摯勾勾唇,“快刀斬亂麻。”
畢夏捧着手上這兩大本書冊,咬咬牙招來了內監,将其送到了通政司。
不過半天之內,這兩本冊子便在朝臣之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內閣之中,一群大臣圍着兩本冊子展開了激烈的争吵。
“陛下這是什麽意思?削減了大半皇室五宗之外的宗室俸祿?”
“稅取于宗室、工商……給宗室發俸祿還要扣稅了?商人做買賣也收稅?這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宗室子弟不過是憑借祖蔭享福罷了,要扣稅如何不得!”
Advertisement
“商人收三成稅,是不是高了些……”
“将欽點欽差進行全國的稅收講學!”
最後一句話徹底把所有人都鎮住了,這可是去跟那些有錢有勢的宗室子弟們直接杠上的事情啊,誰會樂意啊!還有那些商人,雖說他們都瞧不大起,但人家可真是都是有錢人啊!
戶部尚書粗粗算了一下,按照陛下這麽個稅改法,國庫年內就能徹底豐滿起來,只是改革之事從來都沒有說朝令夕改的,定是要召集百官細細商量過後,再一一定下章程才是道理啊!
這時角落裏卻冒出了一個冷冷的聲音,“陛下已命我攜五萬士兵,随欽差巡訪全國,督促各地宗室及商戶按制交稅。”
衆人循着聲音望去,便看到開口的是新任的兵部尚書蘇大人,他們也想起來這位可是新皇的寵信,一時都噤聲了。
蘇妲己臉色淡淡,“陛下曾允諾臣下,此事功成将有爵位可賞。”
衆人的眼神瞬間一亮,有人立即将冊子翻到了最後一頁,上面竟直言欽差若事成,将賜爵一等,且将以首輔之位許之!
文人封侯何等艱難!更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位置許諾,內閣衆人不由都在心中燃起了鬥志,細細地翻起了那兩本名冊,發現他們的陛下已經細細告知于他們,如何安撫宗室及商戶,甚至還讓他們為各地百姓帶去了高産量的番邦糧食,更有可斬昏官的禦賜寶劍相贈!
有糧有兵,這麽一個大禮包砸下來了,他們當這個欽差,也就只有體面的!
新皇真夠意思啊!相當會做人嘛!他們心中已經草拟好了一萬篇自薦的奏折,不到半日幾十本奏章便都湧到了畢夏的書桌前。
畢夏這一招直接來了個狠的,把手下沒有軍隊的宗室俸祿削了大半,有私兵的則讓蘇妲己好好地伺候一番後再削減了大半。至于各地軍隊,也讓蘇妲己逐個逐個地清查名單,杜絕吃空饷的存在,同時分批次将四十歲以上的士兵安排退役。另一邊,蘇妲己還得監視欽差私下沒幹什麽壞事,簡直就是吃草吐奶的苦力生活,幸好這次的欽差是個有眼力價兒的。
不過這一招的效果卻也是十分立竿見影的,蘇妲己的出行十分隐蔽,到一個地方就用兵力強制削減了當地分封宗室的俸祿。至于百官争了半天的欽差頭銜,最後落到都察院裏的一個禦史老油條頭上。
此人慣會看人眼色,十分清楚自己就是挂個名頭,蘇妲己喊幹啥就屁颠颠地去幹了,為了普及新的稅收制度,還十分幹脆利落地将白話版的新稅制貼滿了大街小巷,一個地方站個識字的兵,大聲地念給路過的行人們。
新稅制推廣的範圍還深入到了廣大農村地區,這些年旱災鬧得眼中,但還勉強能過活,崇祯後期災民流離失所的慘狀還未出現。蘇妲己一行人簡直如同愛心大使,給農村地區送去了無數的地瓜秧苗,順帶宣講了一把崇祯帝對百姓們的關懷,不過短短幾個月內,畢夏的名聲就被送上了頂峰。
又是一日早朝結束,畢夏死死地按住自己的嘴角,讓自己不要笑得太高調,只是一回到書房就立即摟住了伊摯,笑得生活不能自理,“哈哈哈哈哈伊摯聽到沒有,他們誇我英明神武高大威猛啊!哈哈哈哈哈他們真有眼光啊哈哈哈哈!”
每天分心感受着蘇妲己勞累奔波的伊摯:……
他摸了摸畢夏的頭,看着對方眼下的青黑什麽都沒說。明朝的爛攤子攤得太大了,而且有了前世記憶的畢夏對這一世總是無法釋懷,想要挽救這個王朝的心思太過強烈,伊摯也不好說什麽。每次蘇妲己的書信送來,畢夏都是第一時間拿到,為的就是第一時間得到民間的反饋,幸而這個王朝沒有讓他失望。
“暫時穩住民間動亂了。”畢夏眼中都是因睡眠不足而冒出的紅血絲,但精神卻無比亢奮。他緊緊地握着伊摯的手,“接下來是朝臣。這幾個月來,都察院的禦史們參了不少魏忠賢的黨羽,還有很多渾水摸魚的……”
這些彈劾堆起來也有半人高了,幾乎魏忠賢明面上的人手都在此折了一大半。
不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畢夏的手腕卻越來越硬,伊摯感覺從他身上,看到了累積幾千年的記憶被一一複蘇并融進了他的手段中。
這種情況伊摯說不出好不好,只是他心中的不安卻越發明顯。
魏忠賢再次入宮的時候,整個人都憔悴了不少。這幾個月內他的人手折了不少,可是崇祯對他的賞賜卻越來越多。這讓他一直處于忐忑不安的狀态,連朝臣們也摸不清皇上究竟想要如何處置魏忠賢。
“臣魏忠賢叩見陛下!”他的雙膝幾乎是齊齊大力地砸落在地面的。
畢夏看着短時間內蒼老了不少的魏忠賢,面上平波無痕,“愛卿,可知今日朕喚你前來的原因?”
“……臣不敢妄測帝意。”
“不敢?”畢夏勾唇,“全國官員為你修建生祠上百,民間只知九千歲不知萬歲爺,你不敢?”
魏忠賢心頭重重地一落,有種“終于來了”的感覺。他全身伏地,行了一個大禮,聲音中全是惶恐,“臣罪該萬死!”
一刀殺了他吧!再也不想被帝王這麽磨着了啊,這簡直就是淩遲處死還要求一定要三千六百五十刀的那種啊!
畢夏慢慢地走到了魏忠賢面前,語氣十分平靜,“朕近日翦除了你諸多羽翼,你心中對朕定然十分不滿,但朕卻十分清楚,這些人不過是你明面上的黨羽,私下九千歲的王國如何龐大,朕卻是不敢做下猜測。”
“臣……臣對陛下是一片忠心啊!”魏忠賢立即連連磕頭表忠心。
“我倒是希望能得到你的忠心。”畢夏一把握住魏忠賢的臉讓他仰了起來對着自己,“但是據朕所知,你也只對自己忠心罷了!”
如今的魏忠賢,在朝中的大勢力黨羽被清掃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幾乎就是東廠那些閹黨,都是些手段陰損但辦事效率确杠杠的宦官,畢夏看重的是這批人的情報能力。
“今天給你兩個選擇。”畢夏的視線定定地扣住了魏忠賢,“一,與你那些朋友們同生共死;二、為朕所用。”
魏忠賢幾乎不曾思考,“臣願為陛下效命,肝腦塗地也在所不辭!”
“希望你記住今日的話。”畢夏一手将魏忠賢給提了起來,朝他挑了挑下巴,然後指了指伊摯,“今後你帶着東廠,直接歸錦衣衛新任指揮使伊摯管轄。”
站在旁邊始終一言未發的伊摯朝着魏忠賢露出了堪稱友善的笑容,魏忠賢的臉上卻擠不出半分笑意。
錦衣衛!
作者有話要說: 魏忠賢:老大竟然讓咱家的死對頭錦衣衛來管我!孰可忍是不可忍啊!來人啊抄家夥……
畢夏:來人啊,給魏廠公送三百兩銀子!
魏忠賢:……我像是三百兩能收買的嗎!太過分啦!
伊摯默默地磨着菜刀:三百零一兩,怎麽樣?
魏忠賢:……額,其實三百兩就夠了啦【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