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秦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①。
畢夏覺得這話後半句其實送給秦始皇也挺合适的。瞧瞧這位霸氣的始皇帝,他活着的時候幹完了別人十輩子都幹不完的事兒,像規定了先秦時候大家的普遍自稱“朕”只能自個兒用啊,把前朝的分封制給大改成郡縣制啊,還有各種大一統舉措,這讓他一舉成為了秦朝人最敬畏的大魔王。
作為一位敬業的大魔王,這位在死後自然也繼續發光發熱,充分發揚他那可止兒夜啼的本事——秦吞滅六國,本來大家就挺不服氣挺委屈的,再加上這位的治國手段實在太過殘暴,靠着搜刮百姓,日常生活過得無比奢侈。故而底下人多得是想造反的,但是始皇帝威名赫赫,大家還真不敢動。
即使是之前有些大魔王歸天的小道消息傳了出來,衆多勢力還是按捺不動,畢竟這位實在不大好惹,也就只有幾個初生牛犢沒多想就扯了旗子造反了,其他稍微供了幾名幕僚這種心機工作者的勢力都穩得很,都在觀望着,秉持敵不動我不動的基本戰略指導行事。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沉穩有時候真的很容易錯失良機的!
秦始皇歸天的小道消息傳出來的一個月後,朝廷終于發喪全國,公開了始皇帝的死訊。與此同時,那最先揭竿而起的大楚軍已經收攏了一衆投奔而來的平民,發展成一支有模有樣的造反軍隊了。
其他勢力那個恨啊。他們的線人打聽到了,這大楚軍打着是當年楚将項燕的名號,為首的那兩人陳勝和吳廣是原先的楚國人,但跟項燕半毛錢關系都沒有——就被這麽兩個平民百姓截了胡,原六國的貴族們真心覺得憋屈。
但是他們還得繼續憋屈一段時間,還得再觀望觀望局勢再做打算——始皇帝死了,那陪着他征戰六國的秦軍可還在呢,在民間素有賢名的長公子扶蘇也是個帶兵的好手,況且這位跟大将蒙恬還是好夥伴啊!
于是他們就等啊等,終于等到了秦始皇出殡的那天。
帝王出殡之日一般要經過太史和太仆認真計算,慎重擇出良辰吉日方可,太史和太仆這兩位隸屬于九卿之首的太常,掌天文歷法和蔔筮,地位十分崇高——當然這是在李斯沒直接拍板決定的前提下。帝王殡儀一到鹹陽,丞相大人和百官認真“探讨”一番後直接忽略了這兩位,一句話便定下了良辰吉日。
八月初,秦始皇殡儀出。
事已至此,之前對此一直持反對意見的趙高自然也沒有再行阻攔之意。不過畢竟跟秦始皇君臣一場,他對秦始皇還是有點感情的,還特地在秦始皇出殡的前一日特地去找了李斯一趟。
當然趙高心中更重要的自然是如今的帝位問題,但是他覺得借着詢問他老東家死後住哪裏這個由頭,再來提出這個問題,或者此次交流能更愉快一些。
借口既然都搬出來了,自然還得裝模作樣一番才好。帶着點對老東家的些微感情,他的語氣還算平和,“丞相大人,先皇的陵寝如今營建情況如何?”
李斯作為秦始皇陵的設計者,對這問題自然有發言權。聽到趙高這話他面不改色地接過,“已近竣工。”
趙高想了想,有些猶疑。秦始皇陵自秦王元年便開始修建,到現在也有三十八年了。這秦陵是按照鹹陽城來修建的,這些年來不知填進去了多少工力,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于八十萬。在前兩年,趙高便聽聞陵園進入了收尾階段,但他畢竟沒到現場去,還是有點不放心。
Advertisement
秦始皇陵修建在遠離鹹陽的骊山之阿,北臨渭水之濱。這個選址可是真正經過太史和太仆的堪輿測算的,在風水學上來說,這可是背倚山峰,面臨平原的“山沖”之地,陵墓順勢而建坐西向東,這是依照着秦王朝貴族主人位皆朝東的習慣來的,這麽設計的意義清晰明了——就是秦始皇是天下至尊,死了也要在骊山擺出主人架勢!
而陵內地宮屋頂還砌築了珍寶以示日月星辰,地面則沁入了水銀,象征大秦的百川江河,另有無數奇器珍怪珍藏其中,保全工作也十分周全,各種自動機弩嵌入在無數的角落中②……總之絕對是個大工程,而且到時将始皇遺體送入後還有最後的覆土工程要忙呢。
對此趙高還是對帝陵設計者李斯抱着些許贊賞态度的,只可惜他們的政治立場有些差異。
“章邯可曾回京受旨?”趙高眉頭微微一動,話題自然偏到了他想要的方向去。章邯是秦始皇陵的監工,還算個小有名氣的武将。
李斯聞言輕笑了一聲,不負他望地接下話茬,“中車府令大人,章邯将軍一介武職,您應當比李某熟知才是,不是嗎?”
此次趙高是親自上李斯的府邸而來,二人在李斯的書房中敘話。趙高環視了一下周圍,頓了頓還是壓低了聲音,“丞相是個明白人。”
“中車府令大人,李某可什麽都不明白。”李斯依舊維持他的繞圈腔調。
趙高沉默,許久他再次拿出了當初在回京路上拿出的那枚玺印,攤開手擺在了李斯面前。
“您的意思是……?”李斯故作了一番訝異的表情,“是想告訴李某,您手持帝王玺印,鹹陽守軍,以及此次東巡軍皆掌于你手中嗎?”他這話剛落,身後的一處簾子微微動了一動。
“丞相大人這不是明白得很嗎?”趙高将手掌收攏,“丞相大人本是高才,奈何卻不撞南牆不回頭?”
李斯莞爾,“中車府令大人,記得月前在沙丘驿館,李某便與您說過。李某忠誠于秦王室,絕不會擅動妄念。先皇遺诏如何,李某便如何,僅此而已。”
“丞相大人不是知道遺诏所書了嗎?”
“中車府令大人,您所說的遺诏……指的可是冊立小公子胡亥為儲的那封?”李斯說着竟笑出聲來,“趙大人這不是自欺欺人?先皇何等英明之人,怎會将帝位傳于小公子呢?”
有風拂過,李斯身後的簾子掠動幅度有些張揚。
趙高的笑容中卻帶上了些自信,“丞相大人,您不信這封遺诏,但有人可是相信得很。”他挑高了唇角,語氣中的肆意再也不加掩飾,“月前下官命人将先皇遺诏送往上郡,大約三日之前,下官終于收到了侍從的回信。”
他微微湊近了李斯,“你猜下官的這位下屬帶來了什麽消息呢?”
李斯的笑容頓住。
趙高拍了拍他的肩,“丞相大人,識時務者為俊傑啊。”他的笑意無比張揚,“蒙大将軍手中那五十萬軍隊,可還缺一位繼任統領呢!丞相大人難道從未夢見過自己手握大軍的飒爽英姿?”
李斯的笑有些僵硬了,“李某只是一介文人……”
“丞相大人,事到如今您還如此說,可就有些不厚道了。”趙高再次拍了拍他的肩,然後慢慢地往外走去,“明日先皇出殡,丞相大人想必您到時知道該如何如何做的,是吧?”
“五十萬軍隊統領,虛位以待。”他留下一句話後,悠悠地踱着步子離開了李斯的書房。
留下李斯在原地慢慢揉了揉笑僵了的雙頰,轉身對着那簾子說道,“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