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099
這日清晨, 桃笙一早出門?,遇到了許久不見的沈樾。
沈樾最近過得身心俱疲,焦頭爛額。
沈渙考了兩次鄉試都沒中後, 徹底失了精神氣兒,更加上外?面各種風言風語,幹脆不出府門?,每天?都只待在?自己院子裏, 過上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宅居生活。
沈辭聽了好些桃笙親近家人的傳言, 親眼目睹了桃笙對家中一雙弟妹極好,心中醋意滔天?。更兼又看清了沈若錦的真面目,想起當年剛來京城的親姐姐孤獨無依,被沈若錦明裏暗裏不知欺負了多少去,自己卻站在?沈若錦身邊助纣為虐, 覺得實在?太過不該。
每每思考及此事, 沈辭心中便後悔十分?,如今日日生活在?不安的內疚之中, 精神也越發萎靡起來。
就在?兩個?月前,家中祖母沈老?夫人病逝, 而?母親洛昕和父親沈裕于年前便已和離, 文遠侯府沒有了主?母。
辦喪事本?來就夠熬人的了, 如今洛昕已經撒手不管,只作為故人過來吊唁, 沈裕從前事事都要聽沈老?夫人的話?,沒了老?夫人後感?覺天?都要塌了, 上上下下都指望不上他。
以前的時候父親雖然?沒什麽實權, 好歹還有祖父在?的幾分?臉面和外?祖父家的一些照應,沈樾接管這個?侯府之後, 卻已誰都指望不上。
沈樾也是這會兒單打獨鬥出來打拼後,才知道這個?年紀出來拼事業,沒有家裏人的支持多麽不容易,而?他現在?經歷的一切,桃笙從前也經歷過,甚至比他更要艱難一些。
沈樾現在?想想,越發覺得當初對待桃笙的種種行為多有不該,欽佩和內疚之心又占領了高地。
桃笙是在?鴻升路上遇上沈樾的。
今天?是上巳節,是京中最熱鬧的節日之一,周遭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桃笙今日休沐,想着表哥不在?家中,閑來無事,便去琴行姨母那邊看看,有沒有需要幫襯的事情。
然?後就遇上了這個?曾經的便宜兄長沈樾。
對方看起來非常疲憊,是那種年紀輕輕就累到了骨子裏的疲态。
近幾年來連番過來家中轟炸,要求她上族譜和提各種要求的組團隊伍當中都沒有沈樾。
算起來,桃笙上次見他好像還是三四年前的事情。
桃笙思考之間,沈裕走了過來,率先開口道:“從前發生過的那些事情……我很抱歉。”
桃笙怔了一下。
沈樾沉聲道:“這聲抱歉是我們欠了你的,我代我自己和家裏人,跟你說聲對不起。”
沈樾可能也是怕招她煩,說完這話?後便轉身離開了。
對于沈家的道歉,桃笙已經不在?意。他們如今已經不能算是她生命當中的人,不管後悔也好,道歉也也罷,都對她的生活沒有一絲一毫的影響。
只是今日遇上沈樾的事情給了她一個?提醒。
她現在?不排斥跟楚洵的親事,很大的一個?動力就是看中了他們家家風不錯,表哥日後的養老?可以指望得上。
平心而?論,如果?她和楚洵走到一起,将來再楚洵和季晏明可能發生沖突的時候,她也許會有更加向着季晏明的舉動。
當初沈樾就是娶親之後,不論妻子和沈若錦之間有什麽争執,孰對孰錯,都會站在?沈若錦這個?假妹妹身邊,忽視自己的妻子,而?桃笙從前一向很是鄙夷沈樾的這種行為。
桃笙一直很是排斥成?為沈樾那樣的人,可人的心生來就是偏的,她也不能保證自己日後不會有類似的行為出現。
這個?問題還是早說早好,桃笙決定跟楚洵談一談。
想到這裏,桃笙便不再繼續前往琴行,而?是轉身準備去楚家。
正當此時,家中門?房小厮一路跑了過來,在?她身邊停下,大喘着粗氣道:“這麽一會兒功夫,姑娘就跑得這樣的遠,可當真是讓小的好找。”
桃笙好奇道:“你來找我做什麽?難道是家中出了什麽事?”
那小厮道:“方才宮裏來了人,說陛下宣姑娘去宮裏說話?,姑娘還是先回?去吧。”
今日是國家法定節假日,衆多官員大臣都在?休沐,皇上都不上朝了,卻在?這會兒突然?宣她過去,大概當真是有什麽事。
桃笙顧不上去找楚洵說話?,先去宮中看皇帝有何指示。
等?她抵達宣政殿後,才發現今日鴻胪寺卿趙大人,兵部尚書魏大人和桓王三人都在?。
桃笙對于這個?陣容組合感?覺非常奇怪,感?覺職責跟自己絲毫不搭邊。
但還是上前來給皇帝行禮:“微臣給陛下請安。”
皇帝道了“免禮”,有給幾人賜座,開始交待今日傳召他們過來的目的。
北境幾個?國家紛争不斷,代國和淩國不堪其?擾,想要成?為大周屬國,接受大周的領導和分?封,納貢朝拜,以求獲得大周庇佑。
這是大周建國以來第一次接到北境國家投誠,有着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桃笙也看得出,皇帝對于這兩個?國家的請旨很是興奮。
這是他作為帝王執政期間可以載入史冊的成?就,不僅能夠提升朝中士氣和國家凝聚力,還可以被列入史書讓後人知曉其?功績,也難怪皇帝如此重視,對待此事可謂慎之又慎。
其?一是要證明這兩個?國家想要投誠的真實性,防止出現諸如假投降後叛變打臉一類的情況,到時候失了面子,很難收場。
第二是要因地制宜制定相關規則,講好條件,利于日後梁國的往來、通商和納貢等?事宜,也可作為日後其?他國家的投誠時的參考。
上次桓王帶隊出使淩國非常有功勞,将一場戰争消弭于無形,皇帝很是看好他,這次還是想讓他帶隊出使,并給了他挑選副使的權利。
桓王特別的看好桃笙,對着皇帝說了好些她去淩國時的英勇表現,極力推薦桃笙成?為這次出使北境的副使。
皇帝心中默默盤算了一下,桃笙現在?是正五品的大周官員,作為副使品級合适不說,還有多次忽悠李國主?的經驗,一聽就是可以勝任此事的,沒什麽問題。
就決定是她了。
皇帝帶着幾人簡單開了個?小會,叮囑桓王和桃笙做好準備,盡快出發,鴻胪寺和兵部的各類保障也要跟上,打好配合,以求圓滿完成?任務。
從宣政殿出來之後,桓王看桃笙情緒似乎有些不高,也有可能是消息來得太突然?沒回?過神來。
桓王決定給桃笙提一提精神。
“你可知咱們此去代國要經過平涼府嗎?”
季晏明從前出使淩國時,桃笙看過多次行程路線,幾乎能把途徑各州地名都背出來。
“我知道的。”
“知道就好。”桓王呵呵一笑,“我聽那大侄子說,小季他們過幾日就要去那裏了,沒準咱們下月就能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