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李白走到大殿中央之後,醉眼微醺的環視了一下四周。恍惚間,他只記得自己在翰林院的月下獨酌,那竹葉青是季青差人送過來的,他剛飲了一口就愛不釋手了。
他這段時日以來總是諸多不順,自己雖然如願以償的面見了當今聖上,也求得了一官半職。
但這官職……翰林供奉?
李白想到此處,就感覺有些可笑,他空有一腔報國熱血,卻每日做這陪酒玩樂,禦用文人的活計。
這樣的生活,他實在是太過厭倦了,還不如當歌縱酒,以自昏穢來的潇灑些,可這愁悶,依舊是未曾減半。
他今日一如既往的飲酒自樂,然後呢?然後是來個兩個小宮人說陛下要召見他。
對了,陛下。
李白像是剛反應過來般,随後轉了一圈,最終看向龍椅上的那個黃袍老者,轉了轉酒壺,執禮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語音剛畢,便不其而然的打了酒嗝。
“主播,這李白也太沒規矩了吧?不怕李隆基責備呢?”
“哈哈,他也不來個五體投拜,這也太狂了。”
“這大叔真帥,看的好有魅力啊。”
“這酒嗝打的,我隔着屏幕都聞到了深深地酒味。”
“主播,這李白剛進場,不會被皇帝拖出去,來個斬立決吧?”
“三三,這李白拿酒壺的姿勢真是帥!”
…………
Advertisement
李白剛剛執完禮,不光是直播間的游客在吐槽着,就連各國使節也都三三兩兩的交談了起來。
他們來這大唐也有小半年了,可還從未見過有人能如此大膽,在皇帝居然敢這麽的不守規矩。
在納悶之際,也不由得紛紛猜測,面前這身着青炮,雖然已經年過不惑,但模樣卻頗為俊朗的男子倒底是誰?
就不怕觸了大唐皇帝的黴頭嗎?
“哈哈,李愛卿平身。”李隆基當然不怕觸黴頭,他在李白作輯完後,便大手一擺,對李白和顏悅色道。
而且觀其态度,也是十分的受用。
各國使節雖然聽不懂李隆基說的是什麽,但是看他這表情……面前的這個拿酒壺的男子應該也不簡單了,就是不知道在這大唐裏,身居何職。
“謝主隆恩。”李白聞言,也沒再跟李隆基整些虛禮,而是非常潇灑的擡起了頭。
“李愛卿,你可是我大唐最為博學的,這渤海國的番書,你是否翻譯出來?”李隆基在李白起身之後,便連忙問道。
這渤海使節會見的時間也太長了些,他現在急需扳回一城來。
李隆基話音剛畢,高力士便走到了李白的近旁,然後将手中的番書遞給他。
…………
“高公公。”李白并未接過,而是頗有意味不明道。
李白與李林甫素有間隙,只要李林甫為相一日,他就絕無踏入仕途的可能。這李林甫正是高力士一手提拔上來的,兩人狼狽為奸,李白對高力士當然也是十分的不喜了。
“李大人,現在正事要緊,你還是先将這番書翻譯出來再說吧。”高力士又向前走了兩步,對李白小聲道。
他能成為李隆基最寵信的臣子,這李白對他的态度又怎能不知?正如李白不喜他一樣,他對李白更為厭惡。
一個清高的文人罷了。
“高大人,這輕重緩急,在下也是知道的。”李白對着高力士低聲一句,随即接過高力士手中的番書,看了起來。
在看到高力士後,他七分醉的酒意也稍醒三分了。
…………
“啪。”
整個渤海番書并不長,李白只是掃了兩眼之後,便将其重重的合上了。
此時,不僅是李隆基,就連其他的官袍大臣,番國使節們也都緊張的看向李白。
若是李白翻譯不出來,那大唐這臉的可就真丢大了。
“主播,李白能不能看懂這番書啊。”
“應該翻譯不出來吧,鴻胪寺的那些緋袍大臣們都翻譯不出來,李白又不是做着一行的,我估計不能。”
“我李白大叔這麽俊朗潇灑,這區區番書,當然能翻譯出來了。”
“大家有沒有發現,我總感覺這高力士和李白之間的氛圍不大正常。”
“沒有吧,主播,你說說,這李白到底能不能翻譯出來啊?”
………
能不能翻譯出來?唐朝不用猜都知道,肯定能了,不然哪來的力士脫靴。
想到這裏,唐朝心神一動,随後給了自己一個特寫道:“觀衆朋友們,我們來打賭怎麽樣?來猜猜李白能不能翻譯出來,輸了的話,嗯,欠勝方一個條件好了。”
“打賭,這個不錯,主播,你押哪方?”
“對啊,主播先說吧。”
“我感覺李白應該翻譯不出來吧。”
………
唐朝聞言,然後笑道:“這李白雖然看着不靠譜,但我還給他個安慰鼓勵,押他好了。”
“三三,那買定離手,我們就押李白這一方了。”
“哈哈,主播是莊家,所以主播最後選了。”
“李白這麽帥,肯定能翻譯出來的。”
…………
唐朝!
實在是太狡猾了,自己居然被反将了一軍。
“主播,說話算話哦,我感覺一個條件太少了,要不改成三個條件?”
“最愛看主播擰成的苦瓜臉了。”
“主播,調鏡頭,我們不看你了,我們要看李白男神。”
…………
唐朝那個郁悶啊,他要抗議!不過還未待他開口,便被直播間一波又一波的刷屏給打斷了。
失策,真是太失策了。
“李愛卿,這番書你看的如何呢?”就在這時,龍椅上的李隆基見李白放下了手中的番書,随後正了正身子,開口問道。
唐朝見狀,也不再分心,而是将影蟲調遠,繼續直播了起來。
“回陛下,這番書通篇下來,除了大欽茂君王對陛下的敬仰之意外,渤海還欲向我大唐借巧匠百名,學者數十名。”李白聽罷,摸了摸手中的酒壺,然後出聲回道。
他現在酒瘾又犯了。
“哈哈,好,好!李愛卿,你現在就将這番書通念下來。哼,也讓某些小國看看,我大唐是何等的人才濟濟。”李隆基喜道,既然李白能這般回答,那就表示他将這番書看的明白了。
“是,陛下。”李白回道。
最終還是沒有忍不住,舉起手中的酒壺,大飲了一口。接着将番書扔給高力士,轉過身來,看向群臣,揚聲道:“大唐陛下安好,吾乃渤海郡王大欽茂,今聽聞友國大唐……”
洋洋灑灑,總計三百多字的番書,李白竟然只看了一遍,就全能默背下來了。
唐朝看着大殿中央,那個手持酒壺,身材清瘦的身影,也終于體會到了,書中那個豪邁奔放,清新飄逸的李白。
在這群臣矚目之下,李白無疑是最耀眼的存在了。
…………
“主播,這文绉绉的一大堆詞,李白真的看一遍就都記住了?”
“三三,你快說,這群演都是去哪裏找的”
“先不說李隆基的氣質,就連李白這個群演也是一級帥,這演技秒殺一大波明星啊。”
“大唐娛樂,大唐娛樂……主播啊,你們這公司名字帶娛樂倆字,是不是之後要拍戲啊?缺不缺群演,我也可以客串的。”
“樓上的,你這演技先秒殺旁邊那個拿拂塵的宮人再說吧,我觀察了好長時間,那宮人可是站在原位,一動都沒帶動的。”
“我之前站李隆基的,現在完全被李白圈粉了。”
…………
不止是游客們,唐朝看着這一夫當關的李白,也有一種把自己《蜀道難》的手稿找出,然後找李白要簽名的想法。
“哈哈,李愛卿,你很好,好極了,賞白銀千兩,另将我那碧海珍珠拿來,一同賞了。”李隆基見李白将渤海番書通篇翻譯了下來,心情不由的大好。
随後看向一旁的高榮道:“你渤海國想借我大唐巧匠百名,學者數十名?”
高榮聽緋袍翻譯說罷,連忙回道:“是,陛下,我渤海願拿千兩珍珠進行交換。”
大唐胸懷廣闊,人傑地靈,區區數百人而已,渤海也只是借用三年,這大唐皇帝想來是會同意吧?而且渤海今年進貢的珍寶并不在少數,就是希望能彌補這番書的過失。
李隆基看着高榮的面色,就猜出了他心中所想。不由的一聲冷哼,還真當他大唐度量大,不僅不計較這番書的事情,還把工匠雙手奉上不成?
想及此處,李隆基又看向下首的李白,他現在看李白是越來越心喜。略一斟酌,随後道:“李愛卿,由朕口述,你用番文幫朕拟一份副诏來。”
他要讓這大欽茂長長記性才行。
“是,陛下。”李白執禮道,他作為翰林供奉,做得就是這些差事。
随後晃了晃手中的酒壺,這季真送的竹葉青已經被他喝的見底了。
不一會,兩個玄衣宮人就擡着一張書案,将它放在了大殿中央,緊接着,筆墨紙硯也都全部放好。
能在宮裏當差,不用高力士吩咐,他們這些眼力勁還是有的。
李白将酒壺放在了書案前,随後拿起毫筆,沾上墨汁,用番文寫副诏,這對他來說真是太簡單不過了。
就在他正要落筆之際,突然想起了身旁的高力士,緊接着将毫筆放下,笑道:“陛下,在下出來的匆忙,這靴子穿的着實不舒服,不知高公公可否幫微臣脫靴?”
然後不顧高力士瞬間鐵青的臉,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高公公,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