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石》
邊城有一小縣名青石縣,舊時因盛産青石板而得名。縣城東南住一書生名方端澄,孤身一人,家徒四壁,卻勤勉向學,日日在院中的一塊破舊青石板上,用毛筆蘸了清水練字習書。
這青石原是當年修橋的石料,古橋三百年終殘敗,遂破舊橋,建新橋,青石棄之,因緣際會到了書生的家中。這青石本有百年渡人的功德,得了詩書濡染,漸漸生了靈智化而為精。
青石感念書生德惠,便悄然幻作一翩翩公子自名離青,以賞識書生才華為由常與方端澄往來,離青所知盡出端澄昔日于石板上的手書,自然知曉其喜惡與志趣,離青便時常挑選些雅致書籍贈與端澄,二人興味相投,所學無差,自然相談甚歡。
端澄平日裏靠賣字為營生,所入寥寥,常以稀粥充饑,然自小失孤的他早須自己下廚,久之廚藝頗佳。端澄想着窮家陋舍,無以相待,一頓飯食總該使離青盡歡,便支了平常舍不得動用的積蓄,為離青做了一席菜肴,雖不是甚麽稀罕吃食,卻也色香味具全。離青為青石板時陪伴端澄多年,自是知曉他平日不舍吃喝,卻為他親入庖廚,不免感念非常。二人更是時常相聚,情義甚篤。
經年日久,科舉将近,方端澄欲進京趕考,卻苦于身無餘財,沒有遠行的盤纏。離青便潛入富商家中竊取銀兩供端澄作盤纏,自己卻毀了百年功德,再無法化作人形,被鄉人随意嵌在了青石板路上。雖保留了靈智和情感,卻困作原型不得言語。
端澄考中探花,因思念離青而回青石縣做個小縣官。然而回歸鄉裏,尋覓良久卻不見離青蹤跡,又不敢遠離舊居,怕離青歸來也尋不到自己。卻不知離青在他每日必經的青石板路中,靜默地渴盼着他的身影到來,又漸漸走遠,所幸終能一慰相思,縱然只是被他足下踏過,也足矣。只可嘆方端澄并不知所念之人近在眼前,仍在無盡的等待中,煎熬着歲月……
詩心一筆靈竅開,際會因緣自生發。
既與人間寄衷情,縱登仙途枉年華。
一往而深當與共,陋舍安然作歸家。
功名何必争卿相,忍分兩道徒牽挂。
寂寞秋陽殘照裏,行人穿巷巷穿心。
青石渡人誰渡石,咫尺相思隔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