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引起動蕩
但朝堂之上總會湧現出一些思想愚腐,将皇家祖例奉為天旨的朝臣。
工部尚書徐則遠就是其中一個。
這老頭兒今年已經七十有五,因為在前朝做過幾件有益于百姓、有益于朝庭的大事,所以深得先皇器重。
在他看來,六王雖然罪孽纏身,但他到底是先皇的親生兒子。
如今皇室血脈并不繁盛,人丁單薄的局面,将會給祭祖儀式蒙羞。
所以在例行的大朝會之上,他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向皇上提議,祭祖之前,可否将被囚于隸洲的皇甫祁召入京城,待祭祖完畢,再潛人将他送回隸洲。
這樣的提議剛剛出口,便換來群臣的诽議。
要知道六王身負重罪,就算當今天子顧念兄弟之情并未判他個斬首之罪,但那并不能抹煞他曾經想要弑兄奪位的罪名。
雖然這幾年皇甫祁在隸洲并沒有興風作浪,可防患于未然,像這種不安定分子,盡量敬而遠之才是上上之道。
此诽議在朝堂上被公開談論時,坐在金鸾大殿上的當今天子皇甫絕,卻始終保持着貫有的沉默。
因為每次想起皇甫祁,都會情不自禁的将他與另一個人緊緊聯系在一起。
想當初,納蘭貞貞之所以會在自己的身體中埋下破魂蠱,在父皇駕崩的那一刻導致他蠱毒發作,真正的目的,就是想将他活活鏟除,助皇甫祁登上皇位。
就算她們的陰謀最終沒有成功,但留在他心底的那些裂痕,無論過了多少年,都不會再輕易抹煞下去了。
朝堂上很快便分成了兩派。
一派贊成皇上召六王入京,畢竟三年一次大型祭祖儀式,代表着皇家的尊嚴與風範,後嗣子孫親臨到場那是義不容辭的使命。
而另一派則反對聲起,認為罪臣的身份無論有多麽的尊貴,始終脫不開一個“罪”字。
Advertisement
如果在犯下重罪之後,還可以堂而皇之的被召回京城,皇帝的尊嚴在以後的日子裏恐怕難以服衆。
讨論聲、争執聲到了最後越來越大,就像街口的菜市場,亂成了一鍋粥。
表情冷峻的帝王,似乎早已經習慣了朝臣們三五不時就不顧身份、不顧場合的争執辯論,孤傲的坐在那代表權威的椅子上,冷眼旁觀着這一切。
直到堂下有幾個會看眼色的臣子無意中瞟到帝王眼底的嘲弄之時,才私底下相互向彼此打着眼色,不要再無休止的争吵下去,以挑戰帝王的權威。
慢慢的,熱鬧的朝堂終于冷靜了下來。
衆人皆小心翼翼的等待着聖殿上的陛下做出最後的決斷。
也不知過了多久,皇甫絕終于開了尊口,神情冷肅道:“既然當初他謀反未成,輸在朕的手下,料他也沒有本事再繼續興風作浪。”
“既然這樣,今年的祭祖,就召他入京一同參加吧。”
聞此言後,贊成派立刻露出得意的神情。
而反對派則有所擔憂,害怕六王入京會引起動蕩。
皇甫絕冷笑一聲,“不管他當年究竟犯下多大的過錯,身體裏流的到底是皇家的血液。若朕執意不肯召他回京,傳了出去,倒說朕刻薄,這件事沒什麽好讨論的了,朕意以決,三日後拟旨,召六王入京。”
皇上下旨召罪臣皇甫祁入京的消息很快便傳揚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