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丁憂和拜師
自康熙20年12月20日後,年家就變得熱鬧起來!年遐齡好像突然出現在了人的面前,盡管他已經竭盡保持低調了!
現在,老爹不僅告訴我們朝堂上的事,還問我們的意見了!當他問道臺灣問題時,道:“戰與否?若戰,将領何人為适?”
我終于有點先知的感覺了。我立即說:“天時地利人和皆可戰;施琅領兵,因海上世仇,又熟悉海上情形,還有謀略,最為合适!但劉國軒此人有大智慧,品德高雅,如能許以寬民政策,有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清楚地記得當我說這話時,他的驚喜!而我大哥當時盯着我的眼睛,堅定地說:”我願為你護航,希望能看見雄鷹展翅!”
胸懷真寬廣哦!但是,我只是利用一點歷史知識而已,你們真不用給我天空讓我翺翔啊!如果有可能,我真想過那樣的日子——我爸是年遐齡!或者——我哥是年希堯!
沒過多長時間,就聽老爹說,他已拜訪了李光地,将支持奪回臺灣,并舉薦施琅!
就這樣時間匆匆來到康熙22年。他們的意見終于被采納!這年的六月心,正值盛夏,施琅率領水兵2萬餘人,大型戰船300餘艘,中小戰船230餘艘,長驅直下,直指臺灣的戰略前哨澎湖列島。
老爹正意氣風發,準備大幹一場!可讓我們措手不及的是:老家來信說老太太年事以高,恐怕時日無多,想見我們最後一眼。
這樣,反而讓他冷靜了下來,對着我和我哥說:“人啊最難把握的就是自己,我低調了這麽多年,差點功虧一篑!現在,不是年家崛起的時候呀!”
于是,我們日以繼夜地以最快速度趕回了鳳陽府懷遠縣。可還是沒有見到老太太最後一眼。老爹異常傷心,經常說,子欲養而親不在!看到他那樣,我可得引以為戒!
頭七過後,老爹就帶着我和哥哥回京上報丁憂。回京後,我哥去和他的好友們告辭,而我也在老爹的帶領下去了納蘭惜諾,和烏喇那拉慧娴家拜別了。
這兩個小娃都比我還大一點,可她們總是姐姐前,姐姐後的稱呼,長輩也不介意。她們聽到我要好長時間不在,還說要和我一起走呢!弄得我哭笑不得!上次綁架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給我帶來了兩個小夥伴吧!
就這樣一耽擱,就到了22年的秋天。這天,我正在水榭聽着蟬鳴,突然,小娘親說我爹找我和我哥呢,讓我到會客廳!
一進大廳,我竟然看到了書生,他身邊還有一個14歲左右的少年,文質彬彬!這正是上次和我們交換的人質,最後和書生一起回船上的少年!
書生溫和的說道:“怎麽不認識我了?”
我跑過去,來到書生的面前,給他行了個半蹲禮,說:“先生,小蝶給您行禮了!您來看我呀!有禮物嗎?”
Advertisement
“小蝶,不得無禮這是劉國軒将軍!”老爹呵斥道。
書生笑着說:“禮物是有的,就看你敢不敢收了?如果敢,就端杯茶吧!不過可不能行這婦人的禮了啊!”這笑容真有點意味深長啊!
老爹連忙插話說:“允恭,你和嘉德官年歲相近,帶他去你書房看看吧!”
哦,原來那少年是鄭克爽啊!和金庸筆下的形象還真搭不上啊!挺文弱的少年!
他們走後,我老爹突然嚴肅了起來,盯着書生。書生不緊不慢,端着茶杯,只說了一句:“我對醫書略有涉及!”我恍然大悟——難怪!每次,在他面前,總覺得沒有秘密呢!
接着,他喝了一口茶,緩緩地說道:“我可以,以書生之名收他為徒,授以武藝、兵法、醫書,我所會的所有!”
看的出來,老爹很心動,但還有點猶豫。書生繼續說道:“我并無所圖!這次能如此順利的歸順清廷,還是很感謝年侍郎的!至于以後的出路,返回臺灣是不指望了。我和小公子在天津結緣,還以先生稱某,很有感觸!”
接着他看向我,說:“克爽這孩子,命運多桀,自由體弱,不能習武。我只希望他能平安!如果你以後有能力,不涉及自身安全時,看顧一二可好?”在他誠懇地眼神中,我不自覺的點了點頭。
第一次看到老爹情緒如此起伏,臉如調色板,幾番變色。最後,長嘆了一口氣,看向我說:“你們既然如此投緣,就給書生磕個頭,敬個茶,以後以師侍之!”
就這樣,書生真的成為了我的先生了!世事無常啊!誰能知道,當日的一句戲言,竟然成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