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牢裏的其他人都跟着笑了,秦觀也笑了,于是張時謙開始說他,開始說的第一句話還是:“秦觀啊,你這孩子脾氣也不好。太清高,太傲,這樣的脾氣在官場裏待不長啊。你要知道,這個官場如生活,你會碰見各種各樣的人,也許會有很多的人不順你的眼,難道你還要一一的将他們彈劾走嗎?彈劾不了吧?”秦觀低聲嗯了聲:“多謝張大人教誨。”
張時謙笑笑:“我知道你是為民好的,有一顆赤子之心,那更應該把這個赤子之心長久的保留,長久的留在朝中,好長久的為百姓效力,一時的意氣用事不行啊。”
秦觀再一次的嗯了聲:“我記住了。”
張時謙低咳了幾聲又轉向其他人,這次點中了林昭玄:“你啊,就跟秦觀完全相反了,處事圓滑,就是太圓滑了些,我知道你這都跟王爺學的。”林昭玄看着沈郁尴尬的不得了,沈郁白了他一眼,卻沒說什麽,張時謙繼續道:“你身為禮部尚書應該有點兒自己的主見,也要有點兒主心骨,這樣也為王爺省心了對吧?”
沈郁看着張時謙這一會兒總算是佩服了,這個老大人不愧是活了這好幾十年,一雙眼睛通透,一張嘴巴更是圓滑,怎麽說都不得罪人。
果然林昭玄笑着謝他:“多謝張大人提點。”
戶部尚書李靖宇,張時謙說:“你也有跟林昭玄一樣的問題,太圓滑,太靠着王爺。王爺,你現在知道你的問題在哪兒了嗎?”
沈郁問他:“張大人請說。”
張時謙笑笑:“你把所有事都包攬了,他們做所有事你都不放心。你不放手讓手下人去做,他們怎麽成長?”他停頓了下繼續道:“就如同你對皇上,你總覺得他小,不懂事,不放心他一個人做,可他總有要長大的時候啊,他總要獨自一人去經歷那些事,你總要讓他歷練下,這樣才能不辜負你親手選的皇帝對吧。”
沈郁靠着牆極輕的笑了下,張時謙無論何時都沒有忘了給蕭祁昱說話,這是變相的勸他放權啊。
張時謙看不見他,但是知道他在想什麽,笑着說:“你一定在說我勸你放權對吧?”沈郁咳了聲:“張大人繼續說,我洗耳恭聽。”張時謙嗯了聲:“這世間之事都要舍得,不舍怎麽才能得。”
他說完這一句話後嘆了口氣:“好了,王爺,老臣不說你了,王爺聰慧機敏,一定知道老臣說的。”
沈郁坐直了一點兒:“嗯,張大人的話我都記着了。”
張時謙也緩慢的坐直了,這樣才能看得見沈郁,他語重心長的看着他:“王爺啊,你是我們大梁的輔政王,老臣對你說的多了,你不要見怪。”沈郁忙搖了下頭:“張大人你過濾了,我沒有怪你,還是我就那麽可怕嗎!”
張時謙笑了:“王爺你今年多大了?”
沈郁輕咳了聲:“二十四歲了。”他一點兒也不想提他的年紀,他姐姐以前常常說他,說他這個還不結婚很怪,他被說的也覺得怪異了,現在最怕提他的年紀。
Advertisement
張時謙卻嘆了口氣:“太年輕了。王爺啊,這世間的人是千百樣的,這世間的事也是如此,王爺你一定要明辨是非,遇事前不要着急,一定要思前想後,這樣才能通徹的去看他們,才能通過事情的表面去看透他的本質,這樣你才能立于旁觀者的位置,才能夠時刻保持清醒,才能不會讓任何人鑽了空子。”
他終于還是着急了,看着這樣年輕的皇上,這樣年輕的輔政王,着急了,他的年紀已大,不能再親眼看着他們長大,入土都不安息啊。
沈郁看着他道:“張大人,你放心,你說的話我都記着了,以後不會意氣用事了。你休息一會兒吧。”
沈郁這一會兒對他也無可奈何了,他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讓一個大臣說成這樣,以前都沒有人敢這麽推心置腹的跟他說話的,他的父親除了讓他練武就是看兵法,說什麽那些謀慮都不如手中有兵好,有了兵馬就一切都有了,所以這麽多年都是他自己摸索的,現在被張時謙說成這樣他也認了。
張時謙終于松了口氣,他仰頭看着牢房裏的屋頂道:“王爺,老臣現在想聽聽你們說話,就跟朝堂裏的時候一樣,熱鬧熱鬧。”
沈郁笑了下,不是說他的朝堂跟菜市場一樣嗎?盡管這樣,沈郁還是輕擡了下手:“林昭玄你們說吧,說說話給張大人聽。”
他也想聽聽,他的手疼,疼的讓他合不上眼,就聽聽這些人說話吧。
秦觀是最聽話的,他胸中也有筆墨,今天關在這牢房裏的大都是文人,所以都彼此能聊到一起去,他們從歷史讨論到目前各國的發展情形,從農商讨論到米糧的價格,從忠臣讨論到奸臣,讨論的很激烈,因為完全是兩派,沈郁的人一派,秦觀自己撐起了一派,一張嘴把林昭玄氣的直喘氣:“王爺!他說我是奸臣!”他又本能出了事去找沈郁。
沈郁低低的咳了幾聲後才說:“秦觀啊,你說林昭玄是奸臣,那麽你就正臣了,那這六正臣中你又屬于哪一臣呢?”
六正臣分別是:
聖臣:萌芽衛東,形兆未現,昭然獨見存亡之間,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處;大臣:虛心盡意,日進善道免主以禮儀,将順其美,匡救其惡;忠臣:夙興夜寐,進賢不懈……;
智臣:……
賢臣:……
直臣:國家昏亂,所為不谀,敢犯主之嚴顏,面言主之過失。
這六正臣,秦觀也想知道他屬于哪一類,所以他問沈郁:“王爺認為我是那一臣?”
沈郁直言不諱:“秦觀,六正臣中你是屬于直臣。”
最後一類,秦觀不說話了,這離他想要的忠臣太遠了。可他知道沈郁說的是實話,他這麽多年做事由着他自己的心,看不順眼就說,受不了任何的委屈,這樣自己是痛快了,可于朝政沒有任何的作用。
秦觀沉默了一會兒終于接受了這個事實,他這兩年牢獄倒也沒有白坐,脾氣沒有那麽傲了,他想通了之後便跟沈郁讨論了一些其他的事,沈郁縱然輔政王做的不夠好,可是他承認他的謀慮,他對歷史的通透,他對整個朝政的遠見。他有時候都不得不佩服他的心計,這才多大年紀,跟他一般大年紀,可是胸中的那些城府簡直可以用網來形容了。
他對駕馭權臣之事簡直是無師自通,就連張時謙聽着他的話都不得不苦笑,秦觀最佩服沈郁的是他的才華,他真的想把才華橫溢這個詞給他,沒有筆墨,沒有書卷,他有時候寫到不明白的地方,只要問他,他就會整段整段的給他描述出來。描述完後再加上他自己的理解,言辭犀利,直擊要點。
秦觀看着他眼神已經不能用震驚來形容了,他自己常說他閱萬卷書,可沈郁是不是得萬萬卷啊。
沈郁對他這種表情不作反應,他就是想要壓秦觀一頭,讓他整天傲的不得了,秦觀終于稱贊他了:“王爺你才華橫溢,我……見過你的字,寫的很好。”他不情願的又補上了一句。張時謙這一會兒又歇過來了,說道:“王爺啊你是輔政王啊,你都把時間用在這書畫裏,那別的地方就都少了啊。你可知後唐主李煜……”
沈郁使勁咳了聲,他當然知道李煜!一個把書畫做絕了的亡國奴!
張時謙看他知道也就不再說了,沈郁沒有亡國,他保全了整個大梁國土,所以他剛才的話也不對,他其實不是要說他是李煜,他只是想提醒着他,不能為這樣的國君,任何人只要在一方面專注了,那另一面必定會有所失,所謂一個輔政王,他要在朝政上傾注心力。
沈郁也知道他說的這些,只是他這些年不善兵法,不愛刀劍,那麽就只剩這個了啊。
衆人的說話聲突然的停住了,因為鐵栅欄外傳來了腳步聲,沈郁本能的抖了下,他已經毫無用處,蕭璟都已經很多天不來了,所以此刻來人不是一個好的預兆。
獄卒把沈郁的牢門打開:“出來,我們大人要見你!”
沈郁不肯出去,可他的手也抓不住欄杆了,硬是被他們拖出去了,沈郁怎麽也沒有想到見他的人會是楚雲徹。
沈郁不知道楚雲徹要見他幹什麽,但是他知道楚雲徹絕對不會好心的來看他的,以他們倆的恩怨來看,他來掐死他都是有可能的。沈郁看他走過來,往後退了下,然而後面已經是牆了,退無可退了,于是沈郁也就不動了,他坐着把手放在膝蓋上,找了一個不累的姿勢。
姿勢不累了,他開始想楚雲徹跟璟王是什麽關系,原來楚家還跟着恭王爺,而且一起投靠了蕭璟,埋的夠深的,楚靖也夠老謀深算的,被他這麽監視着,還能暗通款曲,還有楚雲徹,游歷天下就游歷到璟王哪裏去了。
沈郁深吸了口氣,不再想他以前的事,城都亡了,說這些都沒用了。
楚雲徹站到他面前,看他放在膝蓋上的手了,入了死牢了那一定不是享福的,楚雲徹冷冷的想是他活該!活該他眼睛長在天上,活該他強硬倨傲、手段殘酷!活該他當年把他妹妹逼死!現在終于輪到他了!
楚雲徹說不清心裏什麽感覺,他蹲了下來:“王爺,你在牢裏受苦了。”
沈郁擡頭看了他一眼,卻沒有說什麽,楚雲徹這是諷刺他呢。
沈郁不說話,楚雲徹倒是有話跟他說,他滿心的仇恨要有一個宣洩的地方,所以他看着他笑:“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王爺你現在可真的成了傾國傾城的人物了呢?”
他的話很惡毒,‘傾國傾城’這四個字沈郁聽着跟挖心一樣,但他也沒有什麽好說的,事實而已。
楚雲徹說的也是實話,他是想要諷刺沈郁亡國了,但是他看着沈郁想的卻真的是這個詞的願意,沈郁看他的眼神依然是高高在上的,明明已經落魄到牢獄裏了,可他看他的眼神依然如當年。所以此刻即便一身囚衣,遍體鱗傷,王冠不再,尊嚴不再,席地坐在稻草堆裏,可依然美的讓他移不開眼,不知是這污濁的牢獄襯托了他的美,還是他原本就是如此,越是樸素,他的好看便越發的無遮無掩。
那一雙眼依然如桃花萬千,那一張臉依然素淨,蒼白的越發素淨,如同荷塘裏開出的那一枝素荷。
楚雲徹狠狠的捏了一下自己的手,如果有可能他想打他自己一巴掌,什麽時候了,他還是覺得沈郁好看,沈郁都害死他妹妹了,他卻還喜歡他,哈哈!楚雲徹坐到了他的面前,讓自己發瘋的徹底:“王爺,你看你住了這麽多天牢獄,卻還容顏幹淨,你知道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