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慧心大師搖搖頭,雙手合十站起身,誦了一聲佛號,才伸手要扶沈如意:“沈姑娘請起,貧僧乃是出家之人,并不可過多……”
沈如意沒敢起來,雙手合十再次拜下:“信女不求其他,只求大師指點信女一條明路。”
慧心大師又誦了一聲佛號,并不勉強沈如意,低頭看着她說道:“明年四月十八日,是皇太後的生辰,今上最是喜愛純孝之人。”說完,轉身就回房間去了。
沈如意在地上跪了一會兒,才呆愣愣的起身,皇太後的生辰,純孝之人,是說,自己可以利用這次機會?思緒轉的飛快,沈如意朝慧心大師的房間行了三個禮,朝春花招招手,主仆二人離開了慧心大師的院子。
“姑娘,剛才您和慧心大師聊什麽呢?”春花好奇的問道,她聽不見自家姑娘和慧心大師說的話,但卻可以瞧見兩個人的動作,姑娘最後都跪下了,是有事情求慧心大師嗎?
“本來想求慧心大師給我娘也批個命的,但慧心大師說沒見到人,看不了面相,批的不準,所以不願意。”沈如意随口糊弄了一句,腦子裏将慧心大師說的幾句話來來回回的想。
春花得了答案,見沈如意正想事情,也不去打擾,只拉了她回院子。沈夫人聽完早課剛剛回來,聽春花說了慧心大師的事兒,連忙将沈如意摟過去:“大師可有給你批命?”
沈如意點點頭:“大師說我一輩子富貴順心,娘親不用擔心了吧?”
沈夫人笑的滿臉燦爛,連連點頭:“好好好,我就說,如意是個命好的,合該一輩子享福才是,這樣我就放心了,以後如意一定能過的很幸福。”
沈如意趴在沈夫人懷裏,垂下眼簾,就是要過的幸福,也得先将自己的婚事給弄明白了才行。這嫁人就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她第一次沒選好,第二次可一定要睜大了眼睛才行。
再者,還有娘親,她總不能自己一個人去過好日子了,将娘親給留在侯府受罪吧?
“娘親,回去之後,我們繡佛經吧?”沈如意仰頭看沈夫人:“祖父的祭日快到了,我聽你說過,以前祖父在的時候,對你是很好的,咱們也沒有多的東西,就多繡幾幅佛經孝敬祖父也成啊。”
沈夫人笑着點頭:“這個主意好,其實我以前每年,都是抄寫幾卷佛經,供奉在福緣寺為你祖父祈福的,既然你想繡佛經,那咱們回去就繡幾幅。”
既然之前沈侯爺是以守孝為借口将娘親送回莊子的,那回京的理由,就在這孝字上頭做文章。到時候,不知道沈侯爺會是什麽表情。
對了,朝廷每過幾年都有表揚節婦烈婦孝婦的考察,若是表現好,還會有聖旨褒揚,還會被立碑,若是娘親能得了皇上的贊揚,那豈不是就有保命符?
慧心大師的話,難道是這個意思?
Advertisement
沈如意眼睛頓時亮了,這個事情可比去找靠山靠譜多了。這世上可沒有什麽無緣無故的恩惠,就是血脈至親,都不一定會幫襯你,指不定還會害了你,那不是血脈親人的,怎麽可能會無緣無故的就出手幫你?
況且,沈夫人和沈如意不過是兩個女人,再聰明也是女人!就算是沈如意以後嫁得好了能給助力,但這不是還沒出嫁的嗎?而沈侯爺是誰?手握實權的侯爺!誰會傻不啦叽的去得罪一個侯爺,就為了幫襯兩個沒有關系的女人?
可若是皇上下旨表揚了沈夫人的孝順,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沈如意越想越覺得這是個好主意,這會兒可是打心裏實打實的感激慧心大師了。果然是得道的高僧,一句話竟是将她這困局給解開了。
沈如意笑眯眯的伸手摟住沈夫人的腰:“我記得娘親的雙面繡是最好了,咱們不如繡雙面繡?”不是沈如意看自家人好,而是沈夫人那手繡活,确實是極好的,毫不誇張的說,就是宮裏的繡娘都比不上的,在京城也是赫赫有名的。
沈夫人微微皺眉:“雙面繡啊,那個比較費時間……”
“不要緊,咱們在莊子上,什麽也不多,就時間多的很。”沈如意忙說道:“況且,娘不是要教我雙面繡的嗎?娘親一邊自己繡一邊教我,這不正好嗎?”
沈夫人想了下,這提議好,忙又點頭。頭柱香上了,早課也聽了,娘兒倆就該收拾東西回莊子上去了。
慧心大師回了房間之後,微微低頭算是行了禮,随後在李承瑞面前坐下:“三爺此次來找貧僧,可是有什麽要事?”
常石笑嘻嘻的端着茶杯給自己倒了茶:“大師,剛才那個沈姑娘,你知道是哪家的?”
慧心大師笑了一聲:“聽聞十年前,沈侯爺将自己的發妻和嫡女送出京城了,這姑娘的年紀,正對的上。常大人……”
常石連忙擺手:“快被叫我常大人了,寒碜我來着,大師就叫我常石吧。”
慧心大師并未說話,李承瑞一邊在桌子上的棋盤上擺了棋子,一邊漫不經心的問道:“慧心大師這次出京,就是為了這沈姑娘?”
“否,貧僧來這福緣寺,是為了避開成國公世子。”慧心大師忍不住苦笑了一下:“成國公夫人過世,成國公世子想要貧僧去辦這水陸法會……”
李承瑞了然的點頭:“難怪,不過大師現下可以放心了,我出京之前,成國公世子已經擇定了下葬的日子了。”
慧心大師沒說話,李承瑞又将那棋子一個個收了回去:“大師要在這兒停留多久?”
“這個貧僧尚未決定,不過應該不會太久。劉二公子不是個能藏得住話的,只瞧今兒跟過來的沈姑娘就知道了,貧僧喜好清淨,所以大概這幾天就會離開吧。”
李承瑞點點頭:“正好我閑着也是沒事兒,這兩天就過來陪大師下下棋,說說話?”
“不勞煩殿下了。”慧心大師忙搖頭:“貧僧每日裏要誦經,怕是會怠慢了殿下。”
李承瑞挑了挑眉,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慧心大師,慧心大師表情卻沒什麽變化。李承瑞也覺得有些無聊,索性站起身:“時候不早了,我還有事兒,就不打擾大師了,大師若是得了空,就早些回京吧,父皇可是很想念大師的。”
慧心大師誦了一聲佛號,起身送了李承瑞和常石出門。
走遠了,常石才開口:“慧心大師出京之前,可是進過宮的,之前我聽欽天監的人說,星象有異,慧心大師是不是就是為這個來的?”
李承瑞微微皺眉:“慧心大師常常進宮,不光是這次出京之前進宮了。對了,那沈姑娘,你再找人算她的命格。”
常石應了一聲,兩個人緩步下山。
慧心大師在院子裏站了一會兒,回房去找了筆墨紙硯,提筆寫了一封信,封好之後叫來一個小沙彌:“去叫了明過來,就說我有事兒讓他進京一趟。”
第二天劉二公子再帶着小厮來的時候,慧心大師已經不在了。劉二公子目瞪口呆:“昨天不還在的嗎?”
“是呀,昨天下午,慧心大師才決定繼續游歷去,晚上讓廚房準備了幹糧,今兒一大早就走的。”穿着深黃色袈裟的和尚雙手合十,笑的十分和善。劉二公子卻看不出半點兒善意,他都要氣急敗壞了:“這算什麽!我昨天明明說還要再來拜訪大師的!”
那和尚輕咳了一聲:“這個,公子走後,還有兩個人來拜訪了慧心大師。”
劉二公子皺了皺眉:“是誰?”
“貧僧也不認識,只聽大師叫其中一個常大人,另一位李三爺。”說完,和尚恭恭敬敬的行了禮:“劉二公子可還有其他吩咐?若是沒有,貧僧這就告辭了。”
劉二公子擺擺手,那和尚剛轉身走了沒幾步,劉二公子忙又喊道::“你可知道慧心大師去了哪兒?是往哪個方向走的?”
“貧僧不知,慧心大師并未說要去哪兒,慧心大師是直接下山了,至于下山後走哪個方向,貧僧也不知。”和尚回身說了一句,瞧劉二公子這次是真的沒問題了,這才又轉身離開。
劉二公子摸了摸下巴,慧心大師才走這麽一會兒,自己若是追的話,應該能追的上吧?可問題是,誰知道慧心大師是走的哪個方向?
說起來,慧心大師突然離開青山鎮,是因為昨兒來拜訪的那兩個人?李三爺,常大人,該不會是自己想的那兩個吧?可他們兩個不是好好的在京城的嗎?怎麽會出現在這兒?
想了一會兒想不明白,劉二公子很有些郁悶,自己好不容易打聽到慧心大師的蹤跡,這才跟到青山鎮的。結果,慧心大師還沒答應自己的請求,就被人給逼走了,實在是太晦氣了。這會兒,自己又得重新開始打聽慧心大師的行跡了。
又是失望又是憤恨,劉二公子恨不能一腳将攔着自己路的石頭給踢穿。他那小厮不停的安慰他:“公子別傷心啊,咱們能找到慧心大師一次,就能找到第二次,趁着這會兒時間還早,咱們趕緊着人打聽一下慧心大師的去向,指不定今兒就能追到慧心大師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