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番外·一些設定
1、
尤利西斯是個悶騷的暖男,這樣的性格讓他比較招姐姐們疼愛,所以喜歡他的都是學姐,薇薇安從小認識尤利,後來是拉文克勞的學姐,喜歡尤利不可自拔。
2、
就設定而言,賽文喜歡文森特,但是文森特喜歡的是格拉芙。文森特是個大寫的直男,這樣的直男會對心目中的完美女性有幻想,可惜出色的格拉芙讓文森特覺得高攀不起,更何況全世界都知道尼克喜歡格拉芙,而尼克是個高富帥的斯萊特林,從這個角度而言,文森特是慫貨。
3、
尼克這樣的貴公子*腹黑屬性,為了追女票卧底數年,格拉芙最後喜歡上他不是因為他是個擁有殷實家底的斯萊特林,而是在争冠的那幾年,他付出了超越常人的努力。一個出身優渥背景雄厚的人還那麽努力,光看着就讓人熱血沸騰(心神蕩漾)。
3、
尼克這個人,在斯萊特林裏都屬于比較冷血的,這輩子也就因為格拉芙掉在了彗星隊這個坑裏。十幾年後因為生意資金周轉問題,不得不賣掉将近一半的俱樂部股份,他代替格拉芙簽字,他說,夫妻本是一體,但我希望做出這個決定的人是我,我是一個生意人,而你的魁地奇道路還長着呢,不值得為此落下污點。
4、
別看格蘭芬多在HP裏那麽風光,其實斯萊特林才是學院杯和學院魁地奇杯的常勝将軍,拉文克勞曾有機會打敗壟斷(格拉芙六年級那次),可惜當時的拉文克勞缺少一個優秀的找球手,斯萊特林又在裝備上完全碾壓,雖然拉院和斯院的最後那場冠亞軍争奪戰是拉院占據上風,但最後尼克抓取了金色飛賊,擊敗了拉文克勞的冠軍夢。
5、
尼克看上格拉芙就是在那一年,然而格拉芙雖然表面滿不在乎就事論事,事實上對尼克有隐隐的敵意。
6、
格拉芙他們七年級的時候,代表霍格沃茨出征學院魁地奇争霸杯,巫師界雖然人不多,但好歹整個歐洲也有五十幾所學校,那年是霍格沃茨魁地奇史上最風光的一年,他們獲得了冠軍。盡管學院魁地奇争霸杯是業餘比賽,在技戰術上和職業聯賽沒有可比性,但是想想如果霍格沃茨每年都和卡貝爾拉打上七盤四勝,今年格拉芙轉會A校,明年尤利轉會B隊,為了個冠軍大牌們湊夥紮堆,是不是能理解為啥業餘聯賽那麽扣人心弦了?很多選手可能這輩子就一次或者兩次機會(争霸杯兩年一屆)去沖擊冠軍,而這些球隊的主力們很多在畢業後并不會成為職業球員,是真正意義上最後一場,就連格拉芙和尤利當時都覺得,打完這場後就再也不會打球了。
7、
那年進入決賽的是素有光榮傳統的卡貝爾拉隊,這只球隊是追球手之神丹尼爾的母校,但近十年來逐步衰弱,因有斯科特·布朗而重新站在頂端,所有人都毫不懷疑他能為卡貝爾拉再奪得一枚冠軍勳章,他也的确命中了一個超高難度的準絕殺進球,可惜即便是那樣難度的進球也沒能挽救卡貝爾拉的敗局,尤利随後命中了一個更艱難的絕殺,也正是那一球,讓桑格教練看中了他。
8、
格拉芙曾經偶像是和最出色的追球手丹尼爾同時代的布蘭特,布蘭特衣冠楚楚潇灑英俊,格拉芙很吃這一套,直到後來看到他在賽場上噴垃圾話,當然這個不是關鍵,關鍵是,那只是一場無關緊要的業餘比賽,喬裝的布蘭特為了給彼時剛剛開始參加業餘比賽的克林布瑞出頭,對着對手噴了整場垃圾話,格拉芙特別幻滅。
9、
布蘭特一直以為格拉芙這個典型的拉文克勞溫文爾雅,直到他看到在球場上格拉芙用無杖咒語擺平所有人後……
10、
魔法部體育運動司并沒有規定上場比賽不可以攜帶魔杖,但是大多數球員都對此很猶豫——帶了吧,硌得慌;不帶吧,沒安全感。對于格拉芙來說,帶不帶都一樣。
11、
布蘭特在各種場合吹克林布瑞,因為他自己和丹尼爾的過節,所以他堅稱克林布瑞比丹尼爾強,丹尼爾于是在各種場合表示布蘭特可以在各種場合打爆克林布瑞。這三個人就陷入了死循環——所有人都在吹丹尼爾,丹尼爾吹布蘭特,布蘭特吹克林布瑞,克林布瑞覺得這兩人都是事逼。不過那倆人自己鬧得挺開心的。
12、
布蘭特少年得志,剛進聯盟沒幾年就奪得了冠軍,打贏了丹尼爾的隊伍,但那次冠軍布蘭特并不是球隊老大,這也是後來人們诟病他領導能力的原因之一。之後七年丹尼爾連奪2次3連冠,令人瞠目結舌,其中四次是打贏布蘭特。布蘭特職業生涯後期一直被丹尼爾壓制,丹尼爾一度向他發出邀請,讓布蘭特來自己的球隊,但布蘭特最終放棄去抱大腿。後來丹尼爾試圖轉會到布蘭特的球隊,布蘭特聽到這個消息都快瘋了,最後因某個神秘的原因不了了之。
13、
格拉芙提早退役,答應尼克的求婚,一半是因為競技狀态大幅度下降,另一半是因為教練說了一句,格拉芙,人生很長的,但是快樂的時光很短的。
14、
賽文問尤利西斯,他們有沒有機會拿冠軍,尤利西斯說,你若是質疑,那麽一定坎坷;如果你真心想要,那麽我們一定能拿冠軍。彗星隊三連冠。
15、
記争霸杯。争霸杯2年一次,格拉芙七年級的時候有幸參加,最終奪冠。全歐幾十所魔法學院一起比賽,那年冠軍是霍格沃茨。有點像三強争霸,只是參加的學校更多,決賽時霍格沃茨領先150分,但最後對手取得了金色飛賊,打平。加時賽二十分鐘,尤利西斯絕殺,霍格沃茨奪冠——尤利說“每一球都會進,這個也會。” 格拉芙吶喊,“他們都說我們不行!”這是格裏菲斯姐弟最光榮的一個冠軍,可能在他們心裏比職業生涯的冠軍更具榮光。
16、
丹尼爾·拉斯特朗是火炮隊的主力,複辟了魁地奇運動在全英的流行程度,在之後火炮隊一直沒落,直到斯洛特·布朗橫空出世,可惜斯洛特·布朗在達到擊球手位置的巅峰之前,受傷了。受傷前他的職業生涯處處是亮點,受傷後則再也無法回到巅峰,所以他看到同位置的尤利西斯後會覺得很感慨,因為如果不是受傷,他可能比尤利西斯更成功。
17、
擊球手這個位置,不論天賦有多高,成熟的都很晚,因為賽場上的節奏、瞬間的判斷力、持球時的本能都需要時間去雕琢。斯洛特·布朗在他職業生涯第三年就達到了一個高度,那個高度不是一般人能觸碰到的。
18、
尤利和賽文是屬于那種,在最好的年華遇到最好的隊友。
19、
格拉芙做主教練後最喜歡的追球手就是埃爾文·裏昂,在她眼裏埃爾文是完美的,就好像在桑格眼裏賽文是完美的一樣。同時代還有個出道開始就風頭很盛的托尼克頓,身體素質完美,技術完美,可惜在格拉芙眼裏屬于“打球不過腦的追球手”一類,更在多個場合展現毒舌功力。
格拉芙:所謂“視野廣”的定義,就是記憶力、想象力。記憶力就是套路打的多了,你知道隊友對手該站在哪個地方;想象力就是你閉着眼睛都能猜到所有人的飛行位置、距離、方向。有了這兩個再談傳切能力——不論是想到了還是猜到了,只有傳出去、切進來,才配的上“視野廣”這個評價。別用“獨狼”來掩蓋“視野狹窄”的事實,克林·布瑞那才叫獨,能傳會傳就是不愛傳罷了,你看他偶爾傳一個——歐洲杯上背身給保羅那球,夠堵嘴了;托尼克頓??那就是視野狹窄,別說他看到了就是不肯傳,我打賭他壓根沒看到,看到了也找不到傳球線路。
20、
榮耀的背後刻着一道孤獨。
記克林·布瑞退役。
21、
賽文和克林的技術類型完全不同,為什麽兩人的球迷掐的那麽厲害呢?
“我賽技術細膩”
“我克技術全面”
“我賽防守能力更好”
“我克帶隊能力更強”
“我賽第二次全明星就是MVP”
“我克剛進聯盟就奪得三連冠”
“你克的三連冠不是抱艾爾莎·裏奧大腿拿的嗎”
“你賽全明星MVP不是尤利西斯放水白送的嗎”
“你克孤僻、偏執、團隊毒瘤!”
“你賽懦弱、敏感、毫無擔當!”
“我CNMB!”
“我CNMB!”
22、
除了JK羅琳的設定外,對魁超的部分球隊做了很多私設,還列了表格,截取一點有意思的如下:
(1)塔特希爾龍卷風隊:龍卷風隊基本成了彗星隊的訓練營,彗星想挖人,就會去龍卷風隊轉一圈,看看有沒有合适的人選。
(2)巴利卡斯蝙蝠隊:當初挖走了彗星隊的“無所不能先生”米歇爾,同時還看中了尤利西斯。
(3)波特裏狂人隊:守門員米格安,尤利黑陣營裏最大的噴子,各種場合鄙視尤利,起源于某次全明星賽上尤利給賽文放水,以至于米格安把手的大門被攻成了篩子,她的兄弟柯利是怪妹巫師樂隊的首席吉他手(JK羅琳設定),後期和專門寫歌嘲諷尤利,傳唱很廣。
(4)查德裏火炮隊:魁神丹尼爾曾經的球隊,好不容易挖到了斯洛特·布朗,可惜傷了;後來挖走了彗星隊的找球手斯蒂文·愛德華,可惜愛德華後來也傷了。布蘭特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火炮隊被詛咒了哈哈哈哈。
(5)蒙特羅斯喜鵲隊:挖走了彗星隊的追球手馬布裏·肖恩。肖恩這個人,怎麽說呢,大家知道英國有個很有名的黑暗料理叫仰望星空派吧?肖恩就是追球手界的仰望星空,是個畫風奇特的家夥。
(6)普德米爾聯隊:挖走了彗星隊的追球手穆雷斯·奧德,也是彗星隊升入魁超後被挖走的那匹人裏唯一一個奪得過冠軍的人(雖然不是以主力身份)。正文裏為什麽沒有出現他呢,因為忘記了,不翻設定我都忘記這個人了。
(7)威格敦流浪漢隊:英魁球風最彪悍的球隊,JK羅琳的設定是沃爾特·帕金的巫師屠夫的七個子女組成的球隊,沃爾特一手拿魔杖一手提剁肉刀站在替補隊員的場外坐席上。幾個世紀以來人們經常看到帕金的後人出現在球隊中。我的設定是現任隊長隊副是帕金的後代,隊長薩沙·帕金和隊副貝爾·帕金,每天都吵的不可開交,原來是有大戲份的,後來大綱裏就全砍掉了。
23、
伊泰諾爾彗星隊Eternalet
永恒的彗星。主場位置靠近倫敦。
隊袍顏色:黑色的夜空,金色的彗星,主場色是白色。
隊袍特色:前胸有一顆彗星劃過,被施加了魔法看上去栩栩如生。
埃爾文·裏昂後來成為了繼克林·布瑞後又一個在一支球隊服役20年的球員,并且最終退役時是40歲,也就是服役了22年。他拿了6個冠軍,是一個用基本功征服球場的人,并且讓所有人看到,這才是正确的道路。可惜的是繼他之後英魁進入了商業化的時代,人們再也不要看那麽樸實的球風了,冠軍也變得不那麽重要,格拉芙以教練身份奪得過世界杯冠軍後沒幾年也挂印了。就這麽來看,這個故事裏所有出現過的有名有姓的人都是幸運的,他們活躍在一個最好的時代,有那麽點商業化,但又不是那麽商業化,個人成就和球隊榮譽還很重要,球迷寬容地欣賞着所有球風的球員,人人都愛魁地奇。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故事最早的靈感是在好幾年前,算起來大概五六年前。
雖然文案裏寫着和任何現實人物無關,但其實克林·布瑞,艾爾莎·裏奧,埃爾文·裏昂,斯洛特·布朗等等都是有原型的,不過對于整個故事來說無關緊要。
這個故事開始落筆是在去年10月,寫完的時候是今年7月,斷斷續續寫了很久,原本打算再修改調整一下,但想着這故事本身就是個野路子,也未必有人看,就直接發了。後來發現有很萌很可愛的妹子全程在追、在打分、在留評,非常感慨也非常感動,于是就把一些設定整理了放在故事的最後做番外,希望喜歡!=-=
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