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二十六
就這樣大約又過了些年,李往之外診的次數越發的少了,漸漸的就斷了外診,偶爾出診也是人來村中親自請去。學堂裏也多了變化,新來了兩位年輕的先生,徐青山也不必每日都去學堂報道。
逢年過節的時候,兩個人會一起坐上去往王家鎮的馬車,和姑媽一大家子圍在一起吃一頓團圓的節飯。再後來姑媽也走了,徐青山和李往之去的便少了,于是大多數的日子裏,兩個人會在晴好的天将椅子搬出,一把椅子挨着另一把椅子,肩并着肩地曬着太陽。
這個時候的徐青山和李往之已經成了徐家村中的一對老前輩,也沒什麽會在意他們無妻無子的事。偶爾碰見兩人,寒暄告別後,遇見人說出的話語,也只是感慨兩人作伴,不必在晚年寂寞而已。
不過也的确,徐青山在此時感覺到比年輕時更好些了。李往之不用在外奔波,這對他來說,實在是件順心意的事,雖然與此同時,李往之已經不複當年的英俊,看着他的時候自己也沒了當年的悸動。只是卸下身上的擔子後,和對方終于有了更多的相處時間。
他閑下來後喜歡拉着李往之出門,哪怕只在村中逛走遛彎,只去河邊放空閑釣,再費力氣不過,就是往山裏走去,走到無法前進時再慢悠悠的折返。這樣的日子讓徐青山覺得惬意,可這也讓他有一種感覺。
他覺得似乎有什麽在接近他和李往之,一點一點的,即将要到來了。
兩人一并曬太陽時,徐青山問了李往之這樣一句。
他問李往之:“你要是晚來了那麽多年,我要是現在才認識你,咱們還會這樣嗎?”
“什麽時候遇到,什麽時候就是最好。”李往之擺擺手,這樣的問題他聽了許多次,他也答了許多次,可他依然會認真的對徐青山回道:“咱們也沒錯過。”
沒錯過就好。
生離死別,世上最傷心不過的事,他時常見到,甚至就把控在他手上。他的爹走了,娘也走了。後來到了這,姑父走了,姑媽自然也走了,在不遠的将來呢,徐青山和他也都會走。
這件事上,他想的可明白了,他是大夫啊,他不怕這件事,因為這是不能被撼動的。
他怕的是錯過,怕是的不能好好的告別。他看着那些匆匆趕來卻已為時已晚的親人,他看着彌留之際仍然期盼着思念之人歸來的病人,他知道錯過多麽讓人惋惜與悲憫。
“咱們又沒錯過。”
李往之這樣告訴徐青山,徐青山再一次得到答案後,緊接着腦海中有那麽一瞬間的空白,空白回轉後,又是片刻的恍惚。在這片刻的恍惚中,他一直看着身旁的人。眼前的人他仿佛是初次相見,徐青山想叫出他的的名字,可就是怎麽都想不起來,面前這個和他共度了一生的人,在這一刻變得陌生。直到他想起來眼前的人是誰後,他又問了一個問題。
他問李往之:“你還記得你第一次來學堂的時候嗎?你站在樹下,和我說花開的真好。”腦海中回想起這個畫面,徐青山依然能感受到自己當時的心跳是多麽雀躍。
Advertisement
“自然記得。”
李往之怎麽可能會忘記呢,那個午後的情景正明晃晃的在他眼前重演。
村長将他帶到地方後匆匆離去,他只好獨自走進那個院落。院落一邊有一棵繁茂的李樹,枝頭花開的正好。學堂裏先生的嗓音沙沙啞啞,帶着學生誦讀。他又走進了一步,先生的側臉映入他眼中,李往之莫名的,心漏跳了一拍。此時,他的腦海中忽然冒出一個想法。
若是他折下一枝花送到那位先生的窗臺,之後,會發生些什麽呢?
那一天過後,他在這兒見證了李樹一次次的盛放,見證學堂來來往往的無數面龐。他走過徐家村的每個角落,他漸漸的成為了徐家村的一員。
接着光陰一瞬,年輕的徐青山和李往之都已經不複存在。不知怎麽,李往之忽然想起多年前村口的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說徐青山是個有福氣的人,說他呢,是個好命的人。
有福之人和好命不同于何處?這個時候的李往之依然想不出這兩者之間的分別。
畢竟人世的謎題太多了,若是每個謎題都被解開,豈不是就沒了讓他着迷的徐先生了?
他的徐先生呀,他的徐先生。
徐青山從恍惚中走了出來,他回味了一下方才的感覺,半是自問半是詢問地對李往之道:“我剛才看見你,就像是完全不認識你一樣,怎麽都想不起你是誰。”
而李往之只是握住了徐青山的手,再一次同徐青山認真又緩慢地重複着他說過的話語。
他道:“在下李往之,李樹之李,南來北往之的往之。”
(全文完)
ps:
因為比較重要寫在這裏。文會出個志,所以有番外,番外會在個志出完之後連着正文一起在微博放出來。所以想看番外又不收書的注意下微博的動靜。感謝每一個看完青山的人,(づ ̄3 ̄)づ╭?~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