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讨伐邾國
呂年端詳着她,可以看出她臉上畫的是淡妝,同往日外面塗了厚重胭脂水粉的女子自是不能相比的。
烏潤的長發被高高盤起,繞了幾個圈就被發簪牢牢固定在了頭頂之上。額前的頭發沒有全部撩起,因為有參差不齊的碎發,幾縷黑發似已掉落,留在兩鬓旁,不僅不覺得淩亂,反而顯示了她的随意與慵懶。
她的眸子有着特別的神韻,散發着充滿智慧的光茫。朱唇的淡紅色在略顯蒼白的臉上顯得突兀。或許是因為害羞,臉頰上有一抹殷紅,顯得她更加神秘可愛。
不久兩人一同出去閑逛,然後坐在湖旁的涼亭裏歇息。
如姬幾乎每日都在宮中,許久沒有出來玩,日子相當無趣。突然看到一只美麗的蝴蝶飛過,她猛地站了起來追了上去。
呂年的心早已不在風景上了,而是在亭外捉蝶玩耍的如姬身上。
過了會兒,呂年終于坐不住了,馬上離開了涼亭,走近如姬。
如姬因為沒有捉到蝴蝶心裏有點兒失落,然後發現呂年走近她之後,她看他生的俊俏就與他聊了起來。
兩人越聊越投機,如姬被呂年講的風趣之事逗得哈哈大笑,兩人關系就此升溫。
呂年在魯國停留了一段時間,終于還是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此地。
他雖然覺得如姬很獨特,然而他是個風流之人,招惹的各國女公子也不只是一個,沒有哪個女子能留住他的腳步。
如姬是個聰慧之人,早已看出了呂年的禀性,她知道呂年是不會娶她的。她不過是君父的養女而已,身份不會被人看重,又如何配得上呂年呢?
不久秋季到來了。
鄭國與宋國長期以來不睦,戰争連綿不斷。
每日的政治局勢都在變化,鄭宋兩國亦是如此。
發起的戰争死傷無數,國人們都妻離子散,民間一片哀嚎,這就是戰争的弊端。
Advertisement
宋國國君子與夷因為損失了了太多的軍士和物資,意識到了長期征戰是沒有好結果的,于是想與鄭國講和。
子與夷派遣行人将自己的願望告知鄭國。
一開始姬寤生心生懷疑這是宋國的計策,否則宋國怎會突然改變對待鄭國的态度呢?
宋國行人很誠懇的解釋道:“君王,寡君心懷至誠,惟盼與鄭國輸平,從而停止戰争。”
“停止?”姬寤生對他有所防備:“難道是君王知曉打不贏,才派君前來?”
“并非如此。”行人搖頭道:“寡君與君王一樣英武,但君王是否考慮過國人,戰争使國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寡君不忍見國人之痛,才命外臣前來輸平。”
姬寤生若有所思。
“戰争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國人更是失去了家人,君王亦是有家室之人,必是具有憐憫之心,對國人之苦感同身受。若宋鄭結盟,可結束兩國之戰,不知君王意下如何?”
姬寤生也未表态,事後叫來卿大夫們進行讨論,這關乎到國家的顏面和國人的生活。他有心繼續與宋國為難,卻又戰勝不了宋國。若是此次與宋國結盟,也不失為一種良策,至少,宋國近期是不會再向鄭國出兵了。
很快,姬寤生就做出了決定,他召來宋國行人。
“不谷與大夫們商議了,也考慮了利弊,确實國家打仗苦的是國人啊。你回去告知君王,不谷同意與宋國結盟。”
行人頓時大喜,帶着這個好消息回到了宋國。
到了七月十七日這天,宋國派遣大夫和鄭國大夫在宿地結盟。
姬息姑得知宋國與鄭國結盟後,他先是一愣,然後有些慌亂。
這宋國國君子與夷可不是個良善之輩,只要看他非要置子馮子勃于死地就可以知道他是多麽心胸狹窄的一個人。
雖說魯國和宋國是盟國,可是他上次拒絕了援救宋國,甚至之後又和入侵宋國的鄭國結盟。若是這樣也罷了,宋國前來報複魯國,還可以讓鄭國前來支援。可如今宋鄭兩國結盟,若是宋國執意要來報複魯國,鄭國怕是要作壁上觀,魯國未必能抵禦宋國的入侵啊。
姬息姑心神緊繃,來回踱步,他萬萬沒想到宋鄭兩國這麽快就和好了,局勢對魯國不妙呀。想到這兒,身子便是一僵。
現在只能想個辦法,讓宋國消除對魯國的怨恨。
想來想去,只有替宋國出兵報複邾國這一條路可走。
他完全可以打着宋國盟國的由頭替宋國去出一口氣,這樣宋國再怎麽不甘也不能明面上對魯國出手了,畢竟魯國可是為着宋國教訓自己的附庸國呢。
姬息姑這才松了一口氣,這段時間,他已是身心俱疲。
他召來姬無駭,命他帶領軍士去讨伐邾國。
可想而知,邾國本來就是魯國的附屬國,哪敢和魯國正面交鋒?
邾國國君曹克畏懼魯國,很快派人前來與魯國和解。
如姬在宮內坐立不安,她雖知君父是個仁義之人,卻懼怕姬無駭這個司空,畢竟當年他可是親自帶兵滅亡了魯國的附庸國極國。
若是邾國被魯國滅掉,曹克該怎麽辦呢?
她知道曹克胸懷抱負,一心只想讓邾國強盛起來。
不過,不久之後魯國已經接受了邾國的和解,她的心落到了實處。
果然,關心則亂。宋國當初搶奪了邾國的土地,才引來曹克的報複。若是魯國占領了整個邾國,豈不是讓宋國敵視?這邾國好比最誘人的食物,魯國怕是不能獨吞。
如姬苦笑着搖了搖頭,這曹克遲遲不表态,也未成婚,難不成是想等着她嫁人才成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已經不知多少個月了,她已經不想等下去了,可是她的心總是有點兒舍不得他。
如姬沒想到自己對曹克這麽留戀,不覺大吃一驚,感覺這樣的她不像原來的她了。明明,她不是個優柔寡斷的人啊!
轉眼已至冬季。
周天王姬林想到魯國曾替周王室向諸侯國購買谷物,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管理諸侯國,避免權力的失衡,于是命卿士凡伯外出前去魯國進行聘問。
凡伯的食邑是凡國。在周成王時,将周公旦庶子姬于凡派到“凡”地,理所當然的建立了凡國,人稱凡伯。而後回到了周朝輔佐周天王,世代為周王室卿士。
姬林将凡伯召來,說有要事商議。
“凡伯,今日不谷召卿前來,是有要事同卿商讨。”姬林說道。
“不知君上有何事相商?”凡伯非常敬重姬林,他恭敬地問道。
“思來想去,不谷以為,卿為出使魯國最好人選,不谷希望卿能代替不谷傳話與魯公,并進行聘問。”姬林對凡伯很尊重,凡伯畢竟年長于自己,是凡國的國君,又在周朝很有威懾力的,一定很有遠見。不僅如此,他還口齒伶俐。
“承蒙天王厚愛,我凡伯雖愚鈍,然于謀劃對策上我可以勝任此次任務,天王這次能想到臣,臣榮幸之至!”凡伯很高興地說道。
姬林很信任他的,準備在周朝等着他盡快歸來,便叮囑他早日出發去魯國,切勿過了時辰。他希望凡伯能帶回好消息給他。
凡伯到了魯國立馬面見了姬息姑,但是與姬息姑交流後,他心裏認定姬息姑是一個非常軟弱怕事之人,還沒有任何主見,許多大小的事物都會詢問他器重的大夫謀士,并且不考慮就直接同意了。
凡伯好歹也是一國之君,內心還是有着一股傲氣,他自然是不喜歡同姬息姑這種人交往的。
凡伯忍不住說道:“不谷認為一個國君應該獨斷專行,如此才是一個真正的國君。可如今君王這樣聽信他人毫無主見,豈不叫人小觑?”
姬息姑看着凡伯眼中難以掩藏的鄙視,心中頗為惱火,又聽明白了凡伯話中有話,他神色瞬間變了。
他雖仁善,但也有個度。凡伯現在如此目中無人,他是絕不能繼續忍受下去的。然而看在凡伯是天子使臣,魯國又多年來都傳承者周朝的禮儀和規矩,致使他決定看在周天王面子上不當場發怒,很快姬息姑就閉門不見凡伯了。
凡伯雖然惹怒了姬息姑,卻也完成了來魯國聘問的任務。于是他也不想繼續在魯國停留,就打算趕回周朝,回複周天王。
在凡伯回去的路上,他路經戎人所占據的楚丘,被戎人發現了他的蹤跡,便對他加以截擊,俘虜他回去。
戎人以狩獵和游牧為生,因戎人而起的戰争不計其數,主要因為他們勢力強盛,不講道理又霸道。
之所以俘虜凡伯也是事出有因,當初,戎人前來朝見周天王,之後又去拜訪周朝的公卿,前去之時送了幾箱幣帛。唯獨凡伯對戎人不加以禮待,只因凡伯是個貪婪之人,收到了幣帛之後也沒有回禮,這令戎人非常氣憤。
“沒想到吧,傲慢無禮的凡伯,你也有今日?”戎人看着被繩索捆縛的凡伯,得意洋洋地說道。
凡伯一看戎人,頓時怒氣上湧,臉一下子拉了下來,眼裏冒着怒火,憤憤說道:“我可是周朝的卿士,小小戎人,竟敢如此無禮!”
他不相信戎人敢加害自己,畢竟他不僅是周朝的卿士,還是凡國的國君!
戎人不以為然道:“那又如何,擒住你之後,下一步就是滅掉凡國!”
凡伯不可置信地看着戎人:“你敢……”
一個月後,戎人滅掉了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