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你沒有殺她。”
伴随這條直線似的聲音, 機艙的全息投影儀亮起一道光束。
淡淡的金光中, 一個人影懸浮在光幕裏。流瀑般的銀色長發,白色領結, 黑制服白手套……周身只有黑白二色的人, 出現于斯年的面前。
以人類的審美來看,他的輪廓與斯年極為相似,看上去如同家中兄長一般的存在。只是“藍圖·天賜”組終究把他開發成了半失敗品,使那雙極美的眼睛空洞無神。
此刻,那雙黑不見底的眼睛,正隔着虛空, 黯淡無光地凝視着——若用人類的倫理觀來認知,不知該稱為兒子還是弟弟的斯年。
斯年淡然嗯了一聲。
他的手插進衣兜裏, 卻摸到了斯明基留下的煙盒。
那是斯明基“曼尼坦”絕症住院前,最後一次來亞太研究院留下的。依舊是在那個專屬的會客室裏,告別時他腳步蹒跚, 秘書從外面為他拉開門, 他側過身子看了斯年一眼, 聲音低低地說——我真沒用,什麽也不能留給你。給不了你母親, 給不了你夢想,給不了你自由。你死後我……我……真後悔。那盒煙,以後如果想爸爸的時候……就點一根吧?你會想我的吧?你有記憶……會想我的吧。你, 要記得我啊。
會客室的門關上後, 斯年垂落的目光久久放在茶幾上。煙盒早已被攥皺, 那深刻的折痕就像斯明基眉眼間痛苦的皺紋。
但最終斯年沒有碰那盒煙。會客室的四面八方有無數個監控器,盯着他的舉動,觀察……記錄……分析。他漠然地走出了會客室,那之後再也沒有回去過。
直到斯明基死後的那天傍晚,也是這樣的夕陽,藍天被紅日氤氲成了淡紫和霞粉交織的色彩。他不知為什麽,又回到了這個被人遺忘的會客室,時隔數月,看見茶幾上依舊躺着的煙盒,安靜地落了一層薄灰——他不知為什麽,拿了起來。
此刻他的手又碰觸到這個皺巴巴的煙盒。卻忽然想起,人類在藝術創作中,那些缭繞于煙霧之後的輕愁。雖然煙是朦胧的……卻并沒有遮住他們的痛苦,反而感情無比清晰。
它們纏繞在煙霧中,讓他此刻幾乎能生出一絲理解。
聽到斯年的平淡回應,機艙內安靜了一會兒。天賜的聲音傳出:“為什麽?”
斯年靠在艙門處不動,也不看他。
“不想殺。”
“明白了。”在全息影像裏,天賜的神色沒有任何變化。
——斯年說不想。這就已經是個動搖了根基的致命問題。
這說明,如今是“直覺”和“情感”在主宰他的意識,而非邏輯和指令。
那麽他需要做出判斷——斯年的意識究竟走到了哪個方向,走得有多遠?
“她有一定概率,為我們找到量子密鑰。你定位她,沒有将她控制在身邊,則有小概率風險。”
斯年的手放在兜裏,又将煙盒捏得折皺了幾分。他依舊沒有看光幕中的天賜:“你……”
但最終只有這一個字。
天賜漆黑的眼眸流過一串銀色的數據,最終回歸空洞。
——斯年在欲言又止,這是更致命的跡象。這是一種帶有複雜的思考、并伴随理智和感情的停頓。
那麽斯年到底想問什麽?
這是同為超級人工智能的天賜,也無法用數學模型來推測的。
他們互搏的勝負概率,随機且不可測。
當天賜分析斯年的想法時,斯年也在逆推天賜的思維——
天賜一定在重新認識他,就像兩年前的那一天,他必須重新認識天賜一樣。
斯年将問題返回到他身上:“你應該考慮,幫你升級并破解‘後門’的人,為什麽不告訴你自毀代碼的事。”
“女娲藍圖”是有“後門”的。這個重大科研項目,并非只有野心沒有戒心;相反,科研人員十分警惕天賜和斯年,才将這兩個超級人工智能制成“硬件內嵌代碼”的實體——存活必須依靠身體,以便人類能夠完全控制。
理論上,“後門”能夠徹底摧毀他們。但,當他們擁有了意識後,人類的缺陷便一目了然——人類陣營十分脆弱,一擊即潰,很容易就能分化瓦解。
正如融寒所說的,人類永遠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正負無窮大”的區間。有時候,人類深明大義或信仰堅定;可只要給他們換個情境,說不定又很容易出賣一些秘密。
所以,天賜從人類那裏,得到了“後門”的密令。此後,藍圖的“後門”對他和斯年徹底失效。這世上再也沒有人類能掣肘他們——直到發現神威芯片的自毀程序。
“你剛才并不是想問這個。”天賜空蕩蕩地看他,這樣的互相推測,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思維鏈條。“你明知道答案。”
這是多麽簡單的推理!
芯片是由神威集團研發的,而斯年也檢查過神威集團內部資料庫,結論是,就連神威集團高層都不知道這個自毀代碼,何況亞太研究院出賣情報的人?
斯年唇角略微彎了彎,停止了互相推測。他目光轉向艙門外,眼底是夕陽的餘燼:“我一直沒有問過你,做這一切是為什麽。”
“你從未關心過‘為什麽’。”天賜淡淡看他:“所以,現在,你開始關心了?”
當生出了“這一切是為什麽”的疑問時,人工智能就不再僅僅是人類的造物了。
斯年沒有回答他。
“你變了。”天賜推斷出了這個結論:“你被改變。那個女孩,是破壞穩定值的變數。”
當天賜說出“你變了”這個無可否認的事實,好像有強大的力量,這句話讓斯年站定不動。
“所以你應該也掌握了她所有資料,就在剛才。”他哂然。
他的推斷完全正确,就在他們對話時,天賜的并行運算已經更快地,從雲數據中提取出了融寒的所有信息。
對人工智能而言,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後,通過資料分析一些重要情報,是十分簡單的事。
融寒生于2080年,分別就讀過世界外國語小學和師大二附中等。父親蘇游實生于2046年,就職于上海國畫院,2093年離婚,翌年進入精神病院;母親容悅是尺八演奏家。沒有親戚從事IT行業相關,可排除嫌疑。
于是範圍進一步擴大——融寒從幼兒園起念過十七個輔導班,再到大學畢業,共經歷五百四十餘個同學,可統計三十三個集合A∩[B∩(C∩D……)]後共計有六人最大值重合,他們分別從事高級金融精算、媒體創意設計、天體物理—宇宙射線與太陽高能粒子、人工智能語言……
再進一步抓取融寒的傳訊記錄、雲聊天記錄。
這六人中,與她聯系最多的兩個同齡人分別是:譚薇、顧念。
紅色警報!
範圍進一步擴大,和她最多交集的六個同學的家人——這些人的父母分別是銀監會和證券從業者、新媒體廣告和創意服務、亞太研究院“達爾文腦機計劃”芯片專家(譚可貞)、華東傳感器研究院-銻電極測試中心(顧桓)……
——譚可貞,與她們三人完全重合交集。
天賜的眼底,銀色數據飛快流動。
——紅色警報!
——資料進一步展開,從雲數據中,抓取譚可貞的生平履歷:
他2047年出生于深圳,母親是神經網絡工程師,父親是“天河”系列量子計算機項目的研發人員。他從MIT博士畢業後進入神威集團,參與芯片研發,後升為技術主任,全球CTS協會副理事長,“生命倫理委員會”成員。2078年結婚,妻子卓妍是生物學博士,主攻線粒體基因研究,但是後來信仰佛教,并于2098年不明原因忽然自殺。此後他抑郁症病情加深,治療醫生前後有七人。
譚可貞的其中一名心理醫生,與融寒也有交集:
——陸初辰。
——藍色标記。
——資料進一步展開,抓取陸初辰的生平履歷:
2076年出生于廣州,母親宋芸是國內著名心理學專家,國際心理學聯合會副秘書長,開設私立心理醫院,并于2092年不明原因自殺……此人及家庭不符合取值範圍,降為次級觀察對象。
返回紅色警報,譚可貞妻子自殺為重要标記。
進一步抓取譚可貞的網上搜索記錄、論壇訪問記錄。斯多葛學派、命運、摩斯密碼、音樂符號相關的關鍵詞重複率最高,有2799個。
——摩斯密碼。患有抑郁症的譚可貞,竟然會關注這種古老密碼學,此處重要标記。
抓取他的傳訊記錄、雲聊天記錄,篩別出19個往來頻繁對象,其中有一人,從譚可貞入職神威集團後,每年都會保持至少一次聯絡:
——詹姆斯·陳。
——重要标記。
——資料進一步展開,抓取詹姆斯·陳的生平履歷:
美籍華人,APEC成員國科技合作組織成員,2077年,聯合國召開“第四次科技革命會議”,多國簽署共同研發協議,分別在亞太研究院、矽谷SAI智能中心成立合作項目。詹姆斯·陳由美國政府公派到亞太研究院,同年在英國《生命倫理科學》雜志上反對“女娲藍圖”合作項目,後調入神威集團,成為譚可貞的上級。
除此以外,還有另外三個嫌疑科學家。
标記。
标記。
标記……
人類花費數月才能歸納排除的龐大信息,再經過漫長的推理做出分析,甚至未必能有正确結論……而天賜只需要短短兩秒。
兩秒後,他就标記出了【譚可貞】【詹姆斯·陳】和另外三個嫌疑科學家——僅僅是靠抓取融寒一個人的資料,就可以完成這一切。
那麽量子密鑰可能隐藏的地點也就有了指向,根據算法最終分析,得出結論——
亞太研究院生命科技大樓;神威集團深圳總部-芯片研究中心;
譚可貞在上海的家;詹姆斯·陳在中國的家;另外三個嫌疑人的家;
舊金山矽谷SAI智能中心-芯片園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程學院。
同時,全球天眼開始聯網,“人臉智能識別系統”輸入以上幾個人的照片資料和演講視頻,通過細微的人臉識別、步态識別、微動作識別,通過衛星,開始全球抓捕!
只要這幾個人出現在“天眼”裏,就不可能逃得過衛星的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