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離別與家鄉】
不知道現在的電視劇都是怎麽了,十部電視劇裏,有最少六部能夠看到相似的情節,甚至還能看到相似的主線劇情,簡直沒辦法忍。兩個人看了沒一會兒,就開始東聊西聊的了。
“小晴,我們的論文很快就能完成了,你也快要準備複試了吧,準備的怎麽樣了?”陸菲菲把一顆魚肉粒放到嘴裏,邊嚼邊問。
“沒呢,我不打算考研複試了,我想直接回家。接我爸的班,做個漁夫。”方晴刷着手機,說了一句。
“漁夫?你真決定了?那可是要到海上風裏來雨裏去的。”陸菲菲還有點擔心。
“哪有那麽誇張,我爸打了半輩子的魚,也沒有什麽啊。”
“你要是做了決定,我也就不說什麽了。打算什麽時候回去?我去送你。”
“論文答辯完就走。”方晴說着還打起了呵欠,有點困了。
“那豈不是只有不到兩個月了?”陸菲菲算了一下時間,意外道。
“我就是想要早點回去而已。”方晴回了一句,又打了呵欠,“我困了,先去睡了。”朝陸菲菲擺擺手,自己去睡了。
“行,你去睡吧。我要看這個綜藝節目,放心,會把聲音調小的。”知道室友是個有點影響就睡不好的主,陸菲菲很識趣的先表态了。
雖然現在不用整天上課,但是要忙論文,忙起來也是真的從早到晚,沒時間休息。家裏還有一個陌生大活人的事情,早就不知道被方晴忘到什麽地方去了。
“真好,終于結束了。”方晴出了答辯的教室,長舒一口氣。
“怎麽樣?答辯還順利嗎?”陸菲菲和方晴同一天答辯,只是不在一個教室,結束的時間也比方晴早一些。
“還不錯。說不定還能拿優秀論文呢。”方晴對自己的表現還算是滿意。
“現在已經答辯完了,你不是說答辯完之後回家的嗎?什麽時候走?我和原來小夏他們都說好了,到時候一起到車站去送你。”說完學習上的事情,陸菲菲才想起來,方晴馬上就要回家了。
“明天早上的車,今天晚上回去收拾東西。”方晴也有點傷感。大學了四年,現在就要分別,總是舍不得的。
Advertisement
兩個人聊着聊着就到了出租房門口。
“我去和小夏她們說。”陸菲菲打開門,把方晴讓了進去,在門口說了一句,就直接去找林夏她們去了。
林夏,就是陸菲菲口中的小夏。在方晴和陸菲菲還沒有出來租房子的時候,是一個宿舍的舍友,關系很好。
收拾了衣服,鞋子,就整理了整整三個大行李箱和五個那種能放進去微波爐的紙箱子。這還沒算上床鋪被褥和生活用品。
這些東西沒那麽容易帶回去,想了想,也就只能用快遞。随身帶行李箱就行,其他的都用快遞寄回家。
想着就行動。把行李箱收拾出來一個,把衣服什麽的方才箱子裏封好。還好早就準備了不少的紙箱子,要不然都沒有地方裝東西。
确定把東西都打包好之後,檢查了一遍,确定沒什麽遺漏,方晴給快遞打了電話。讓他過來取件。
快遞論斤收費,方晴的這些東西,單個箱子裏的東西不重,但是架不住多啊。最後算下來,方晴光快遞費就用了将近三百塊。
都已經把床鋪收拾了,晚上的時候,方晴是和陸菲菲擠一個被窩的。
上午十點的車,才八點鐘左右,送人的就過來了。
“宋倩和唐思思今天要答辯,來不了了,讓我們兩代替她倆把祝福帶給你。”杜雅夕對着開門的方晴說道。
“忙正事要緊。再說,你們倆過來,我就已經很開心了。”方晴把兩人讓進屋裏。
拉着兩個行李箱,一個手提袋,再加上一個随身背的包,四個人浩浩蕩蕩的去往車站。
兩個行李箱被杜雅夕和唐思思瓜分了,手提袋歸了陸菲菲,方晴背着自己的小包,一路上有說有笑的。
把行李放到車上,四個人相互抱了抱。
“小晴,記得想我們啊。”陸菲菲抱着方晴,用帶着哭腔的聲音說道。
“我會的。等我買得起漁船了,還要帶着你們一起出海去玩呢。”方晴試圖沖淡離別的氣氛,但是似乎沒什麽效果。
“時間到了,小晴,你該上車了。”唐思思松開方晴的手,讓她上車。
列車緩緩開動,方晴坐在座位上拼命的朝窗外揮手。窗外的人也拼命揮手回應。
四年,在這趟列車的奔跑中畫下了句號。她們将去追尋自己不同的人生。
下了高鐵,轉乘客車,在小鎮上下車,搭乘小三輪到村口。這樣晃晃悠悠,到村口的時候,已經快到下午四點了。
“小晴!”從小三輪上下來,方晴就聽見有人叫自己。擡頭就看見方媽媽正從大樹下往這走,看起來已經等了有一段時間了。
“媽,你怎麽這麽早就過來了,不是讓你在家等着嗎?”
“不是怕你東西多拿不過來嗎?過來幫幫你。”方媽媽笑笑,從放輕手上拿走了一個行李箱和一個手提袋。
方晴和方媽媽一邊聊一邊往家走。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方晴總覺得有什麽人一直跟着自己,但是回頭看,只能看見鄉間的小路和兩旁的樹木。
方青揉揉眼睛,覺得自己有點神經質了。
已經能看到人家了。可是臨近飯點,村子裏卻沒有多少炊煙。只有零星的幾戶人家的房子裏冒出點煙火氣,更多的人家确實遠門緊閉,雜草叢生。
近些年,随着近海魚類資源的日益枯竭,最先受到沖擊的,就是這些靠海為生的漁民。
淺海打漁的那點收獲,根本就養不了一家人,去深海,又太危險,很少有人有那樣的魄力。村子越來愈窮,上學出去的那些年輕人也就不願意再回來。有在城裏安了家的,把全家都接了出去,鄉下的房子,就很少有人了。
靠近村口這裏,也有沒出去的年輕人,在外面打工掙了錢,回來蓋起了小樓。方晴家新蓋的三層小樓也在這裏,只是現在賣了出去。
走過了繁華的村口,往裏走了很長一段路,停在了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前面。
ps:小晴晴都回家發展了,你們不給她貢獻一點力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