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捉蟲)
古代沒有攪拌機、廚師料理機,那麽就要全靠一雙手,盧青桑拿着菜刀一點一點刮下魚茸,加入姜汁、蛋清等,用筷子使勁攪拌,直到肉糜上勁,這樣才會有嚼勁。
總之,就為了這一盆魚丸,她足足花了一個多時辰,到最後兩臂酸痛,都快擡不起胳膊來了。
唉,還這具是身子太柔弱,放到現代,手工魚丸雖然也累人,但是還累不到這個份上。
餘媽在旁邊為她打下手,見她滿臉通紅,額頭都是汗,小聲教她:“盧姑娘,到時候大人回來吃晚飯時,您可得跟他說,這魚丸做起來費功夫,都是您的一番心意。”
盧青桑點點頭,有道理。
她的心意就是要感謝裴大人!
餘媽以過來人的眼光可不這麽看,盧姑娘知情識趣,知道要抓住男人的胃;大人麽,乍然面對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肯定是對她有好感的,雖然大人不讓叫小夫人,還說要送盧姑娘回家,可是餘媽一點也不信!
大人何嘗對一個姑娘這麽關心過,而且早上大人對盧姑娘說話輕言細語,兩人有話說,聊得來,這才是最重要的。
其他的人都出去了,家裏只剩下盧青桑與餘媽兩人,中午她就下了兩碗雞湯面做午飯。
裴家住在寶春坊,靠近繁華的鐘樓鼓樓街,這一片都是宅院,有不少官宦人家都住在這裏。往來的人衣冠楚楚,與別處不同,道路平整,兩旁植有垂柳槐樹,樹蔭濃密,鳥聲啾啾,午後格外閑适寧靜。
而且治安看着也不錯,沒有地皮閑漢瞎逛。
盧青桑坐在庭前的石階上托腮想,這一片大概就是高檔住宅區吧,要是她有這麽一座宅子,做點小生意,再在郊外置百畝地,那才是真正的好日子呢。
餘媽的漿洗工作完成,搬了個小馬紮坐在她身邊跟她唠嗑。
“姑娘是哪裏人?”
盧青桑道:“我是蜀地人。”
餘媽驚訝道:“一點也聽不出蜀地口音來,倒像是從南邊來的。”
聲音軟糯柔和,嬌俏動人。
盧青桑笑道:“是,我雖然是蜀地人,但是在南邊長大的,就是蘇州南京一帶。”
原身的父親盧簡就是在這兩地做官,盧青桑相當于半個南方人。
“難怪,難怪!”餘媽連連道。
“餘媽,您是哪裏人,在這府上做事幾年了?”盧青桑問。
餘媽嘆口氣道:“我家在城郊郭家村,家裏佃種了幾畝地,養不活一大家子人啊,就只能出來找事情做,正好大人家在招掃灑漿洗婆子,我就來了,有五六年了。”
看來裴琰五六年前就應該從伯爵府裏搬出來自己住了,五六年他得多大啊,十七歲,還是十八歲?
盧青桑又問餘媽:“您知道京城像這樣一座兩進的院子要多少銀子嗎?”
餘媽道:“我有一次聽小易總管說了,就這麽一座兩進的宅子,現在沒有上千兩拿不下來。”
“好貴!”
果然是不管那個朝代,京城的房子都不不便宜。
餘媽擺擺手,“也不是都這麽貴,也有便宜的,不過再便宜,沒有兩百兩也買不起一個小四合院。”
明白,就是分地段嘛。
不過便宜的地方可想而知偏遠髒亂,而且治安不會太好。
盧青桑試探地問:“餘媽,像您這樣在裴大人家幫工,每個月大概可以掙多少錢?”
她擔心餘媽誤會,又急急補充:“我沒其他的意思,只是我家道中落,總要自己養活自己,我也想在城裏找一份工。”
餘媽道:“沒事,沒事,告訴你無妨,大人是個大方的人,我每月有一兩銀子,這在京城算是高的,有那極吝啬的人家也有給七八錢銀子的。”
這麽算下來餘媽一年能掙到十二兩銀子,對于普通百姓來說不算太少了,只是這還是遇到了好主家,大多數人根本拿不到這麽多。
“那您有沒有想過做生意?”
餘媽道:“做生意需要本錢,再說了我家那口子木讷老實,跟鋸嘴的葫蘆似的,做不了生意。”
下午沒什麽事,再加上盧青桑實在想了解下城裏的情況,餘媽便帶着她在附近逛了逛。
離宜春坊最近的就是鐘樓街與鼓樓街兩條道了,兩人去了鐘樓街。
盧青桑這次來鐘樓街與上次觀感完全不同。
鐘樓街很好,只是相對于城外的野道來說,但細看就會發現很多問題,古代沒有完好的下水道污水處理系統,因此就很容易導致污水橫流。
有些酒樓茶肆甚至直接把垃圾污水傾倒在街邊,引來蚊蟲,實在算不上美觀。
但是今天再看,幹淨了許多,有些凹凸不平的地面看得出是重新修整過了。
讓她更加瞠目的是,鐘樓街兩旁竟然還有小商販在擺攤子。
有賣蘋果梨子大棗的,還有賣各式油炸馃子,松餅糕點,除了賣吃的外,修鞋的,開鎖的,挑夫,賣小玩意的,應有盡有。逛街的人也不少,盧青桑看到了幾對青年男女胳膊套着胳膊,親親熱熱在挑選東西。
一派熱鬧安穩的感覺。
這,難道錦衣衛轉型,不做城管了麽?
餘媽無不自豪道:“這些都是我們大人的功勞!”
盧青桑虛心請教。
餘媽道:“我都是聽小易總管說的,大人管理這一帶的街道,修葺整頓,先是把路給修的更加平整寬闊,禁止沿街的鋪子亂扔棄廢物傾倒廢水,再就是這些小商小販——”
盧青桑忍不住道:“不罰銀子了嗎?”
“咳!”餘媽笑道,“這裏面有個故事,據說是當今聖上微服出巡,看到這些小商販太多了,幾乎把整個街道都占據,而且還将街面弄的特別髒亂,行人馬車通都很困難,有那烙餅的小販,竟然直接在街上壘了個竈臺,煙熏霧繞,你說,這成何體統!”
“聖上大怒,當即命令錦衣衛管理,大人接手前,那些錦衣衛只顧着圖方便,都是罰錢了事,可是裴大人不同,他今年年初才接手,這才短短幾個月,街上看着多幹淨啊。不是不讓小商販擺攤子,只不過他們要按規矩來,看到那道白線了沒,他們不能過白線。”
盧青桑再一細看,果然如同餘媽所說。
看來裴琰确實是個幹實事的人哪!
餘媽還在絮絮叨叨說大人如何如何好,盧青桑突然呆住了,揉揉眼睛,“哎,餘媽,你看前面是不是裴大人?”
餘媽定睛一瞧,“是啊。”
不遠處,人群中裴琰正在與一個小商販說些什麽。
盧青桑正在猶豫要不要過去打聲招呼,餘媽已經沖上前去了,喊了一聲:“大人!”
裴琰轉過身,沖她們點點頭。
倒是盧青桑想起她與董靜娴在這條街上賣鞋墊子遇到裴琰的事情。
她那時候假扮是買鞋墊的,一本正經在胡說八道,殊不知都被裴琰給看透了。
現在想起來覺得好尴尬好丢臉啊。
餘媽道:“我陪盧姑娘出來逛逛,大人今日大概幾點回去吃飯,盧姑娘上午做了手打魚丸,費了好半天的功夫呢,大人一定要嘗嘗。”
重點是在盧姑娘身上,一時之間裴琰身邊帶着那幾名手下的目光刷刷刷都落到盧青桑身上,眼裏的八卦之意非常明顯了,只是礙于領導,不敢公然調侃。
盧青桑可不想做八卦的女主角,她拉拉餘媽的袖子,道:“餘媽,我們還是不要打擾大人做事了。”
“好好,”餘媽連連點頭,“大人,我們告辭了。”
盧青桑微微福身,打算離開,裴琰突然上前一步,走到她身邊,他足足比盧青桑高大半個頭,跟她說話時,需要低頭。
那聲音就在耳邊,含着笑意,“盧姑娘,是要去買鞋墊嗎?”
買鞋墊?!
盧青桑擡起頭,恨恨地瞪了他一眼。
啊,這個人怎麽可以這麽可惡呢!
裴琰笑出聲音來,這姑娘氣得一雙小鹿眼瞪得圓圓的,水光晶瑩,鮮活可愛。
他情不自禁伸出手,盧青桑警惕地後退一步,“幹嘛?”
“不幹什麽,多謝你的魚丸。”
“沒有魚丸,什麽都沒有了!”
怎麽回事,看看到她就特別想逗一逗。
裴琰笑着搖了搖頭,轉身離開。
驚呆了他手下的錦衣衛。
邪門了,這還是他們的大人嗎?
“走了!”
裴琰又恢複了往日的冷酷面容,手下肅顏,齊刷刷跟着老大離開。
“姑娘,剛才大人跟你說什麽?”
人聲嘈雜,餘媽聽得不清楚,眼裏是熊熊燃燒的八卦的火焰。
盧青桑随口道:“沒什麽,他說魚丸要清湯不要紅燒。”
若是要了解一個城市的物價,莫過于去問牙婆。正好餘媽認識一個牙婆,便帶着盧青桑去了。
盧青桑忍痛花了兩百個銅錢,請牙婆餘媽喝了茶,邊聊天邊打探城裏物價的情況。
米面柴油的價格還算能接受,但是住可真貴啊!
長安居大不易。
京城不但買房子貴,租房同樣不便宜,一個普通的小四合院一個月居然要三兩銀子,只租一間屋子同樣也要一兩銀子。
眼看天色不早了,兩人匆匆回家。
晚上盧青桑做了四個菜。清湯魚丸,做魚丸剩下的那個魚頭則做成了紅燒魚頭,筍幹炒肉,再加一個清炒豆苗。
易家兄弟很給面子,沒口的誇贊好吃,連湯汁都用來泡飯吃完了。
不過,裴琰吃完飯照舊是沒有做出任何評價。
盧青桑恨恨地想,總有一天要讓你裴大人拜倒在我的鍋鏟下!
然而,還沒等到裴大人拜倒在她的鍋鏟下,裴大人給她帶來了一個噩耗。
伯爵府從馬氏那裏買下她花了六百兩白銀!
六百兩!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