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修)
盧青桑心裏有了計劃,拉着元寶回去。
看到在家的馬氏,她不禁犯起愁來,在馬氏的眼皮子底下去城裏賣菜似乎也很難啊。
馬氏今日有客人在,是個穿醬色褂子的老婆子,那婆子頭上插了朵綠色的絹花,嘴角有顆黑痣,她說個不停,那顆黑痣也跟着她的嘴皮子上上下下,怪滑稽的。
盧青桑與元寶将打回來的豬草,切碎熬熟,再加了兩瓢米糠攪拌,喂飽兩只大肥豬,才有功夫坐下來歇着。
她忍不住嘆氣。
做一個實打實的穿越種田女可真累!
主要是這些活兒還不是為自己做的,而是免費給人做的,那麽就更憋屈了。
元寶從窗子張望,嘀咕:“那媒婆怎麽還沒走啊?”
“媒婆?”盧青桑問道。
“是啊,你看她頭上插了朵綠色絹花,那就是媒婆的标志。”
元寶回過頭,笑道:“看來是要給小姐相看人家了!”
媒婆連中午飯都是在董家吃的。
馬氏難得大方了一回,給了一錢銀子給女兒,讓她去集上割半斤豬肉,再買只雞,最後再打兩斤黃酒回來。
然後指了盧青桑對媒婆說:“我這外甥女兒,不是我自誇,秀外慧中,模樣齊整,還做的一手好飯菜。”
媒婆盯着盧青桑看,好似在打量一件物品,盧青桑心裏一陣厭煩,道:“舅母,要是沒什麽事,我就去廚房做飯了。”
馬氏揮手,“去吧。”
待盧青桑一離開,馬氏得意地挑眉,“怎麽樣?我敢說方圓百裏,鄉裏人家就沒人比的過她。”
媒婆點點頭,沉吟道:“雪膚玉容,眼睛清亮有神,就是一身粗布衣裳也掩蓋不住她的高傲的氣質,她不是小門小戶的女兒吧?”
至少馬氏自個兒的親生女兒董靜娴就遠遠不及這位盧姑娘。
馬氏:“咳,不瞞你說,她的父親還是個進士,做到父母官的位置,犯了一起子事,死在牢裏,我們便只能收留了她。”
“太太真是個善心人!”媒婆吹捧道。
落難的大家閨秀總是格外讨人憐惜,更何況這位盧姑娘花容月貌,是個難得的美人兒。
……
董靜娴買了菜肉回來。
盧青桑帶着元寶在廚房收拾,肉直接醬油紅燒,雞則用幹菌子一起炖了,再炒兩個素菜,就足夠了。
媒婆的胃口極好,風卷殘雲一般,連兩斤黃酒都喝完了,離開時醉醺醺的。
馬氏再三叮囑她,“我家的事情您一定要多多放在心上啊。”
那婆子拍地胸脯保證:“放心!”
董靜娴湊到她母親面前,抱怨道:“娘,這老婆子找的人家都不靠譜,你還找她幹嘛呀!”
馬氏恨恨地用食指去戳她的額頭,“還不都是因為你不争氣!”
董靜娴賭氣道:“怪我?王舉人家的公子挺好的,你們都不願意替我去說親!”
王舉人家是清水鎮的望族,家有良田百頃,奴仆成群,他有個還未成親的次子,一表人才,讀書又好,是本地丈母娘眼中最佳女婿。
馬氏嘆氣:“但凡你爹爹或者哥哥能中個舉人,咱們家才好與王家結親,唉!”
董靜娴就以為父母偏心,不肯找人去王家提親,與馬氏大吵大鬧。
盧青桑在自己屋子裏都能聽到吵鬧聲。
吵吧,吵得再熱鬧些,馬氏就沒功夫來找她的麻煩了。
她跟元寶一個屋子,晚上睡覺時把自己打算賣野菜掙錢的事情跟元寶說了。
元寶眼睛瞪着大大的,“表姑娘,就算真能掙到錢,可是被太太知道了,這錢可留不住啊。”
盧青桑攤手,無奈道:“總要試一試才行。”
元寶同情她,安慰道:“我看老爺的意思,有意讓你與少爺——”
盧青桑正色道:“元寶,別傻了,只怕就是舅舅,心裏也未必願意我做董家的媳婦。”
“是太太一直在阻擾。”
盧青桑笑了,“舅舅畢竟是當家男人,他要是真有心促成婚事,早就成了,何必拖到現在?董家的希望都在表哥身上,而我的父親又是……總之,沒有這種可能。”
“好了,不說這些了。我去城裏賣野菜的事情還需要你盡量幫我掩飾。”
元寶很有義氣地答應:“我會的!”
盧青桑已經下定決定,就算真被馬氏知道了,她也要去賣菜掙錢,不能這麽坐以待斃。
媒婆的出現給了她另一重警示,說起來,她父母不在了,寄住在舅家,要是真有那心術不正的人,賣了她都是可能的,這裏可是古代。
第二日,她與元寶去了野外打豬草。
兩人抓緊時間,打完豬草。盧青桑開始挖野菜,專門撿那些肥厚的野菜挖,灰灰菜、面條菜、荠菜、蒲公英都不少,很快就裝滿了一麻袋。
元寶給她放進竹簍子裏,道:“盧姑娘,你快去快回,我在這裏等你回來。”
盧青桑點點頭,背上竹簍,急匆匆進城。
幸好裏城裏并不太遠,她走得快,小半個時辰就到了。
去哪裏賣又成了一個問題,鐘樓街人多熱鬧挺适合,可上次遇到了錦衣衛巡街,盧青桑有點猶豫,整個京城雖然有幾十條大街,但鐘樓街畢竟最近,她長籲一口氣,還是去了鐘樓街。
這些野菜零散的賣,既浪費時間,又極有可能再遇到錦衣衛。
盧青桑想了想,背着竹簍子,來到一家酒樓門口。現在還不到大中午,酒樓裏人不多,夥計打量她不像是能進來吃飯的客人,但是面對着一位漂亮姑娘,語氣還是很溫和,“請問姑娘有什麽事?”
盧青桑把竹簍放下來,道:“我想問問你們這裏收這些野菜嗎?”
小夥計不忍心拒絕她,“我去問問我們掌櫃的。”
盧青桑在門邊等着,掌櫃的是個五十多歲,精瘦,看了看她的野菜,搖搖頭,“野菜味苦,客人們不喜歡。”
盧青桑巧言笑道:“那是做的法子不對。”
她拿出一根荠菜,道:“您看這荠菜多嫩啊,用來包餃子或者馄饨最好了;還有灰灰菜,《本草》上面說,能止瀉痢,止癢,既能做蔬菜食用,還能當做藥材;還有這蒲公英,口感鮮嫩,一點也不苦,焯水後跟雞蛋一塊兒炒,再香不過。至于面條菜,涼拌熱炒、或者做湯拌餡都是極好的。”
她聲音悅耳動聽,脆生生說出這一大堆話出來,并不讓人讨厭。
連小夥計都幫她說話,“掌櫃的,要不就收下吧?”
掌櫃的笑了,“小姑娘,這些野菜城外多得是,想吃直接去挖就行,不會有人想要來酒樓吃這些的。野菜上不得臺面。”
盧青桑分辨道:“可是總有人想嘗個鮮,富貴人家吃膩了大魚大肉——”
掌櫃的打斷她的話,“我們這只是普通的酒樓,客人們來此就是為了吃大魚大肉,至于富貴人家麽,他們有自己的莊子,也不愁野菜嘗鮮。快回家去吧,這些野菜不會有人要的。”
這時有客人進門,掌櫃的忙上前去招呼,不再理會她。
小夥計愛莫能助,“姑娘,你再去別家問問吧。”
盧青桑扯扯嘴角,道了一聲謝。
她忍不住嘆氣,這家酒樓已經是鐘樓街上最豪華的一家酒樓了,要是他們家都不收,其他的酒樓可想而知。
她還是太過想當然了,鮮嫩肥厚的應季野菜在現代受歡迎,可是在古代未必。
失望之下,她背起竹簍子打算離開,突然又被小夥計叫住。
“怎麽了?”
小夥計笑道:“姑娘,你交好運了,正好有個客人想吃應季的野菜,掌櫃讓買下來。”
上了秤,這些野菜足足有五斤,掌櫃挺大方的,直接給了盧青桑一錢銀子。
待盧青桑走後,掌櫃吩咐夥計:“給客人送過去吧。”
夥計提着麻袋,進了一處雅間。
作者有話要說: 猜猜是誰在幫忙?
賣菜失敗,古代掙錢好難哈哈
晚安,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