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 既然決定幹, 那就好好地幹。
裴三郎每天早出晚歸,錢莊、馬鞍作紡和紡織作坊三處跑。
紡織作坊已經上了正軌,目前正在全面趕制皇宮太內的訂單。
裴三郎是真沒敢小瞧古人的智慧, 雖然他們還沒琢磨出他的東西是怎麽織出來的,但毛皮制成的手套和圍脖已經出現在貴族們的身上,就連用布縫制成的襪子也出現了。上等的狐貍皮圍脖繞在脖子上, 比起羊毛圍脖還暖和。皮制的手套, 還帶毛邊的。
沒有專利的世界,他送禮送出去的那點圍脖、手套和襪子, 成為人家山寨他的樣品, 他還不能說什麽,因為沒專利沒有知識産權保護, 凸!
針織品目前還是獨家生意, 又做着內供買賣、生産規模小産能低, 根本滿足不了服裝市場的需求, 他就更不能說什麽。他在這個世界有着兩三千年歷史進度條的優勢, 眼睛盯着幾雙襪子手套,自己吃肉吃不完還不讓別人喝湯,沒這道理。
裴六很是着急,問裴三郎要不要再多買些奴隸, 把賣些貴族的皮制品圍脖手套買賣也做起來。
裴三郎告訴他, “眼下最重要的是把內供的東西做出來。穩當、細水長流比什麽都重要。”他的步子已經邁得夠大了, 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鋪開的這些攤子根基紮穩。他吩咐裴六郎:“那些剪了毛的羊皮、兔皮都仔細保管, 後面還有大用。”那些貴族戴的皮手套連毛帶皮的多厚呀,保暖是保暖,捂得手不透氣,也不方便。剪了毛的羊皮還可以制成薄款手套、戶外運動手套,甚至還可以做出各種背包、皮革衣服。
紡織作坊已經進入正軌,裴六只需要保持正常生産運轉就好。不過裴三郎讓他把作坊管事培養起來,為将來擴大規模做準備。
馬鞍作坊要忙的事情就多了,首先僅馬鞍作坊開在哪,都讓裴三郎頭疼的。
馬鞍作坊的規模跟紡織作坊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它需要用到冶煉鑄造爐,用來制造裝飾用的銅甲片、黃金甲片以及融鑄錘子、剪刀、打孔的錐子等諸多銅工具。銅制品沒有鐵器那麽具有韌性,脆、易斷。這也是王公貴族家都有鑄器爐的原因,披甲人和戰奴們訓練時每天都有折斷的銅武器,護具也經常需要回爐重鑄。
要造冶煉爐和鑄器爐,得先造冶煉房和鑄器房,那可不是一個矮矮的小窩棚就能解決的,得夠高夠寬夠大。這麽冷的天,地都凍嚴實了,施工蓋房?地基都挖不動。想夯土壘牆?泥直接凍成冰坨子。因此,裴三郎只能暫時湊合着用鎮武侯府的冶煉爐和鑄器爐,做好後再運到馬鞍作坊。
冶煉鑄器爐可以先不造,但需要把地皮預留出來。那要留的可不是幾座冶煉鑄器爐的地方,而是整個貴重金屬加工冶煉鑄造區!它得跟其它生産區、生活區隔離開,為防盜搶事件發生還得安排戰奴全天看守。冶煉鑄器室、工匠休息室、戰奴崗哨室和休息室、原材料、半成品倉、成品倉,這一套配置下來,半座紡織作坊那麽大的宅院就被安排進去了。
作坊刨開冶煉鑄器區,還得有木材皮革倉庫、加工生産車間、奴隸們的生活區、廚房、作坊戰奴們的生活區、管理辦公室,一般的宅院真不夠看。
夠規模的大宅院,那都是貴族或大豪商才住得起的,人家正住着,又不缺銀子,想買,可遇不可求。
Advertisement
那退而求其次,搞拆遷?把那些小門小戶的房子成片地買下來造改成作坊?這個世界的人不像他上輩子那樣錢給足人家就搬了,祖祖輩輩住的房子,那是祖宅,有情懷有心理依賴,說不賣就不賣。拆遷這種東西,最怕的就是釘子戶,這個世界的釘子戶還不少。他又不能強買強賣。
他找到魯二郎他們幾個幫他找馬鞍作坊的宅子地皮,他開旗艦店的宅院倒是一天就找好了,可大到開作坊的宅院,沒有!
城裏有空置的現成的那麽大的宅子,就是西侯街上,但那些宅子都是給侯爵們住的,屬于朝廷的房産,侯爵們都只有居住權,沒有買賣權,朝廷劃成的侯爵居住區,也不會開放買賣。即使開放,他也不敢拿侯府來開作坊。
如果是在上輩子,那工廠作坊遷得越偏,房租、地價越便宜,很劃算,他肯定二話不說,立即到城郊辦廠,大不了在馬鞍上正軌前,住廠子裏一段時間也行。可是,這個世界有個最大的難題,那麽就是治安不太好,天子腳下也一樣。
侯爵府上五百甲兵、公爵府上八百甲兵,那不是擺來當儀仗好看的,那是拿來看家護院保出入平安的。先不說貴族豪商的那些披甲人戰奴會不會蒙上臉換上普通衣服跑出去打家劫舍,在城外以及街角巷尾一些隐蔽的地方,還有一種人群的存在——野人。
這種野人不是指什麽雪山野人、神農架野人,而是一些披甲人、戰奴、奴隸獲罪為了逃脫責罰或者是活不下去時,跑了,形成的流蹿團夥,就是上輩子人們常說的,綠林、山匪、流民。他們沒有土地沒有固定的居所,會經常遭到朝廷、各封地的貴族們、奴隸販子們的清剿,為了活下去,那都是過的刀口舔血的生活、打家劫舍的營生。
馬鞍作坊将要存放大量的銅錢和金子,建在城外,那真是等着別人上門來洗劫。建在城裏的下等人聚集的貧民區都不行,那些地方亂,治安差,各種案子層出不窮。他找宅子的時候,魯二郎他們那些貴族公子哥再三叮囑,千萬不能去那邊。
他為了開眼界,帶着披甲人和戰奴去過一次,那些人從頭到腳都是黑糊糊髒兮兮的,就連牙齒都又髒又黃,唯有眼睛裏能看到點白,但那眼神不是全都是麻木和懼怕,還有兇狠,像惡狼盯着獵戶的眼神。
沒辦法,他只好單獨設置一個冶煉鑄器作坊,再多買戰奴交給他的武課師傅訓練,用來當運送物資的安保隊。
這種長期的跨街道運輸貴重貨物,很容易被洗劫的隊伍盯上,所以他挑的宅子都是豪商聚集的區域。豪商們錢多,每年都有錢財送到府衙,府衙會重點巡視,街道上都是高門大宅,一片街區之間形成了類似于後世的小區效果,外來人口相對少,治安相對好很多。
這就導致他買宅子的費用相高的高,擱在上輩子,那都是上億豪宅,還一買買仨!冶煉鑄造作坊、零部件加工成品組裝作坊、旗艦店。
他僅買宅子就是一千多兩黃金,再加上買工匠、買奴隸、買生活物資、置辦生産線、進原材料,那是花錢如流水,跟着他跑馬鞍買賣的裴七天天都處在花錢的驚吓中。
就這麽忙了大半個月,元宵節都過了,裴三郎的馬鞍作坊終于可以開始排産了。
鎮武侯也要準備啓程回朝城了。
朝城窮,很多東西京城有,朝城沒有,于是,鎮武侯每次進京都是十幾輛馬車拉一堆貢品進來,又再買一堆東西回去,其中包括奴隸。
其他各地的諸侯也一樣。
這時候的京城更像是個天下貨物的集散中心。
各地的豪商們跟在進京納貢的侯爵們的隊伍後面進京,将大鳳朝天南海北的貨物都運到了這裏,進行交易。豪商們跟着有披甲人的侯爵們進京,人身和財産都能得到很好地保證,很多甚至就是侯爵自己的商隊一起帶進京來。
大家在元宵前,忙着進貢、走關系跑門路、等待天子召見,以及打聽各種行市消息,都不太有空。待過了元宵,進貢的事情忙完了,要準備回程了,要買貨的多了,賣貨的也開始大批量地出貨了。
鎮武侯也要采買物資,于是,叫上裴三郎一起。
于是裴三郎在這個世界見到一個奇景:元宵節都過完了,這些人跟賣年貨似的全都出來了。
那一片片豪商雲集的街市,街道兩側堆滿了來自大鳳朝各種的物資,東西多到好多是他兩輩子都沒見過的。
這地方擠到也沒辦法見到一個侯爵就跪了,滿大街的侯都在這,跪不過來,商人們都是擺的地攤,人家直接跪在攤子上做買賣。
裴三郎在一夥從南邊來的商人那裏看到了稻谷!
這裏不叫稻谷,叫糙米。
為什麽叫糙米?因為粗糙,噎喉嚨,是下等人的吃食,非常便宜。
裴三郎:“……”他再問怎麽食用。
稻谷摻水直接煮熟了吃。
他兩輩子都沒吃過不去殼的米飯。
糙米,也就是稻谷的産量是畝産四百多斤,比起貴族們吃的黍米整整多了一倍的産量,跟奴隸們吃的豆子是等價。
裴三郎的作坊裏每天消耗大量糧食,遇到這麽便宜的稻米哪裏肯放過,當即讓随從去打探有多少豪商賣稻米、數量和價格以及豪商都領來。
鎮武侯對裴三郎說:“糙米不如豆食。”難吃,養奴隸還是豆子好。他又說:“糙米是長在水裏的,需要水田。朝城多旱地,不宜引種。”
裴三郎說:“我的土裏有河溝,我已經開渠引好水了。”稻田養殖放養鴨子簡直不要太開心。鴨糞可以肥田,稻田裏的螞蚱蟲子可以喂鴨子,水裏還可以養魚、養螃蟹,等到秋收的時候,稻米和魚、螃蟹都有了。他派那麽多的戰奴沿着河溝挖的那些水田不是白挖的。以前沒稻子想着用來養魚放鴨子,現在……有稻子了,簡直不要太美。
他不僅要買稻谷,他還要買從南邊運來的會種稻谷的奴隸。
哪怕稻谷在北方只能種一季,這高一輩黍米的畝産量、白米飯,不好嗎?
裴三郎還要在這邊盯着生意買賣,決定買了奴隸和稻谷,把他的種植計劃排下去,讓鎮武侯給他捎回去。他想了想,反正是親爹,不麻煩他麻煩誰,于是把他關于稻田養殖計劃當場安利給了鎮武侯,還告訴他,“糙米需要去殼才好吃,殼用來喂雞鴨鵝,裏面的米,香。”他說話間,用指甲扒開殼,露出裏面白白的米,說:“像搗藥那樣舂米,舂完後,将殼和米分開煮食。”
鎮武侯:“……”他深深地看了眼裴三郎,又把裴三郎講的稻田種植方式和裴三郎确認了遍,問:“螃蟹是什麽?”
裴三郎眨眨眼:他在朝城沒見過螃蟹,上輩子也沒聽說過北方盛産螃蟹,都是什麽洞庭湖大閘蟹,長江沿岸才有的。他想了想,比劃了下,說:“長得跟蜘蛛一樣腿多,生長在水裏的,也可以地上爬的……可以吃的。”
鎮武侯:“……”按照裴三郎比劃的塊頭比劃了下,那表情頓時活脫脫地寫着:這麽大的蜘蛛,那還得了!竟然還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