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章節
年歲末,隴西雲城市的劉義海在生意場上做得風升水起。手上握了一大筆閑錢的老劉,準備尋找新的投資領域。打算到素有瓜鄉銅城美譽的夾實縣考察銅礦開采項目。準備借開發大西北的政策的便利,把自己的事業做得更好、更大。老劉的夫人蔡冬梅聽說丈夫要去邊疆,那裏遙遠而神秘,充滿誘惑,就想乘機去體驗一下西域風情。一個要尋找商機,一個要借機旅游,這對出了名的恩愛夫妻,懷揣各自目的結伴同行。
因為交通不暢,夫妻倆先乘汽車,再坐飛機,再做汽車,折騰了兩天,才到了夾實縣,這縣城可真遠、這縣可真大,這是蔡冬梅當初的第一感覺。
當地的領導在交談中得知,得知老劉的妻子蔡冬梅是位教育工作者,放下銅礦的話題,就教育問題跟她攀談起來。并安排老劉夫婦去學校考察。他們先去了縣城惟一的一所幼兒園。那是一處平房院,78個娃娃,按大中小班分坐在三間教室裏。每間教室中間蹲着一個燒煤的大鐵爐,孩子們圍爐而坐,既沒上課學習,也沒有做游戲,老師靠在窗邊目光散漫地注視着這些孩子。
“小朋友們好!”當過四年幼兒園園長的蔡冬梅親切地打着招呼。小朋友們默不作聲,連互相注視一下的反應也沒有。因為那些孩子聽不懂漢語,更聽不懂普通話。幼兒園漢語師資匮乏,勉強教一點,因為沒有語言環境,孩子們很快就忘掉了。幼兒園的主要功用就是托管而已。後來她們又看了小學初中,初中基本都是課堂秩序差,教學設施差,學生也學不到太多的知識。看到這樣的景象,蔡冬梅既心酸又心痛。
在縣裏的邀請下,本來為了投資銅礦,結果卻在第二年在夾實縣建了一座“雙語”幼兒園。這對中年夫妻,關掉了家裏正紅火的生意,帶着六百萬現金,遠赴四千公裏外的邊疆,開始了新的創業歷程。
2007年在她的建議下,縣政府投資興建了雙語小學,從此有了延續接受“雙語”教育的場所。緊接着,在2008年她又兼任了夾實中學的校長,并将這個學校改為“雙語”中學,使夾實縣的“雙語”教育形成了鏈條。
在蔡冬梅努力下搭建的這條“雙語”教育鏈條中,已有上萬名學生和幼兒受益,其中考入一本的學生有四百二十一名,二本的七百三十五名,這在這個縣的歷史上是第一次,全縣幾乎難得聽到有什麽人考中的大學,尤其是考到邊疆省以外的省市去上大學。這些學子學成以後,就具備了良好的創業能力,他們不管回不回家鄉,都給家鄉的人以榜樣的力量。
今天,我想推薦的采訪人物,就是以蔡冬梅夫婦為代表的,投入邊疆教育事業的那些代表們。他們是真正的平凡英雄,他們是真正的功在當今,利在後世。
我推薦蔡秀梅夫婦,一對本來打算投資礦業的老板夫妻,卻投資的教育,從內地先後組織二百多名志願者前來邊疆,投入到改善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老劉夫婦沒有在邊疆發財,卻在連續傳播了知識,做了十年教育,這一做法,贏得了各民族的歡迎,尤其是家長更是感謝。
作為一對內地來到這裏的夫婦,在這遠在天邊的縣城得到了空前的擁護、贊揚,是為什麽?因為,他們給了這些孩子希望,給了這些家庭希望,而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說到最後的時候,戴琳的表情是嚴肅的,是的,極為嚴肅,現場一片安靜,因為那天路演的會場就有九個不同的民族。大家都來自邊疆的個個地方。
大家都知道,事實上鳥市原來并不是這個省的中心,一百年前,這裏只不過是給官兵提供糧草、中轉休息的地方。後來,才被訂為省會,成為了軍政、經濟中心,彙集了四面八方的要素,省內各族人民湧了進來,後來各種建設開始了,全國各地的人也湧了進來。因此,大家知道彼此的尊重多麽重要、團結有多麽重要。大家也知道給邊疆人民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有多麽重要。
路演結束了,那個領導做了簡短的點評講話。肯定了路演的成功,開拓了思想,拓寬的思路,發現了更好的宣傳方向,并且堅持了主旋律,正面引導。領導相信在報社班子強有力的領導下,報社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領導講話稿事實上是早就準備好的,因此事實上也并不重要,既不被劉岚重視,也不被戴琳重視,她倆重視的只是誰的材料被列為了重點,被社裏重點保障。
庫萬專門去問社長,是戴琳創意好還是劉岚的創意好?
社長自然是見過大場面的,當然不會被庫萬難倒。他說戴琳和劉岚和庫萬一樣,是不同時期報社湧現出的優秀記者,劉岚和庫萬都曾為報社、為市裏的新聞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而戴琳是明日之星,會有光明的前途。社長希望庫萬少喝點兒酒,發揮好一個新聞界前輩的傳幫帶作用。
社長的話說得很中聽,庫萬沒有什麽不滿意的。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本想轉身離去,結果被社長叫住了。
社長說,報社轉型最急切的就是要解決收入的問題,請庫萬多思考,如果促進報社在保證宣傳方向的同時,搞活多項經營。
這時,恰好呂慕楚也到衛生間,正好碰上庫萬跟社長的談話。呂慕楚心裏一陣不爽,心裏想:你這路演活動就是我贊助的,你為什麽不跟我談報社的多元經營,增加收入,卻跟一個酒鬼談這些事兒?
呂慕楚雖然心生不滿,但他明白,自己也沒有明确的方案,社長官雖然不大,再怎麽說也是個領導,跟領導談合作,自己得考慮周全了。這個規矩呂慕楚懂。所以呂慕楚只有先用一招緩兵之計:社長,想讓報社增加收入,我改日專門拜訪,跟您詳談,我們企業希望能跟報社開展深度合作。但今天不是時候,今天路演,您那麽多事兒。
社長微微笑笑,伸着肥胖的手,在呂慕楚的肩膀上拍了拍,一道兒走出了衛生間。
52、交易從來沒有簡單的
報社路演的活動結束了,戴琳從現場觀衆反應中肯定她自己是成功了。但那次活動并沒有評出一等、二等什麽的,只是确定了劉岚和戴琳的兩個主題作為下一步的重點宣傳人物。
原計劃本來是要評名次的。但報社的胖社長十分為難,因為在評獎的時候,呂慕楚給副社長遞了個條子,說活動的贊助方打來電話,希望報社确定戴琳為最優秀選手。那個略微肥胖,聰明絕頂的社長作為報社的一把手,他不想成為一個木偶,他不願意因為一點兒贊助費就去得罪自己多年的同事兒劉岚。但作為領導,他又要考慮大局,他也不願意因為這點兒小事兒跟贊助方鬧僵。畢竟報社暫時處在十字路口,暫時還是不能口氣太牛。
社長看完那紙條,對副社長說:你轉告他們,他們只是贊助了路演活動,并沒有決定選手名次的權利,這也不是雙方合同的約定。
等副社長剛剛準備去給呂慕楚傳話的時候,社長又叫了副社長回來,讓他告訴資方,本次的比賽根據領導的意思,不評獎,不排名次。
呂慕楚聽到這個消息,其實他自己是很滿的意的,他認為這個社長的領導藝術是合格的,其實那個電話打來的時候,他就跟打電話的人說了自己的看法,他覺得贊助不應當去幹涉報社的業務。電話那邊思考了片刻說,沒有關系,贊助嗎,咱們喊價,讓這些領導幹部殺價呗!即便殺了,他們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輕視這個新選手戴琳。
呂慕楚有些迷惑,岳老板為何這麽重視一個新記者戴琳,對方答道:你認為将來宣傳我們自己的項目,能依靠一個五十餘歲的阿姨去現場嗎?那你告訴我,報社還有誰能擔當重任,肯定這個新的女記者是最合适的呀!
呂慕楚明白了,岳大老板有遠見,這就開始安排自己的人了。下了一枚閑棋呀!
劉岚和戴琳聽說取消了評獎活動都松了一口氣。
劉岚是因為不用再糾結自己是不是能保住不敗的地位,她比較不能接受自己走下神壇。
同樣,戴琳也不敢接受第一名的名次,她既希望自己拿到第一,又怕自己拿到第一。拿到第一肯定是對自己的肯定,但會帶來一些是非也是肯定的。作為一個沒有正式編制的新人,自己怎麽能應付得了那些個閑話。那些一同參加路演的同事兒,又是不是真的服自己的水平。文人相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