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嫡長孫
因為有安王世子非要一起同行, 這讓阿瑤煩的不行, 尤其是他每天不間斷的說那些有的沒的話,更是讓阿瑤忍不住暴躁起來。
所以, 為了自己能清淨一些,只能讓安王世子病下了。
果然沒了安王世子, 他的耳根立刻就清淨起來,連帶着天都跟着藍了不少。
“葉大人,天色也不早了,不如我們就在這裏歇一晚,明日再走也不遲。”安王世子的貼身随從如是的開口說道。
阿瑤說道:“不瞞你說, 三年未曾回去, 我思家甚深, 這趕路也就急了些,若是有什麽不妥的地方,還要請世子擔待些。”話中絕對不提停下的意思。
随從沒有聽到理想中的話,心中有點不滿, 他做為安王世子的貼身随從, 以往都是被不少人捧着,不過安王世子對阿瑤的态度也是客氣有禮, 這讓素來對盤下菜的随從也不敢放肆, 更何況阿瑤也不是什麽寒門子弟,葉家即便在京中底蘊不深,也不是他一個随從能得罪起的。
所以,即便不滿也不敢太過, 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說:“那勞煩葉大人,讓船家行的慢一些,我家世子爺的身子折騰不起。”
“放心。”
阿瑤如是的應了一聲,但轉頭就對船家吩咐,讓他有多快就開多快。
因此,在這樣日夜兼程下,本來兩個多月的行程,生生的壓縮了一個月,只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便到了京城。
碼頭早有葉家打發了人來接,而安王世子這裏就更不用說,這一路上他的身體都有些不爽利,上吐下瀉的,在船上這二十天的時間,他吐的瘦脫了行,因此船才一靠岸,便找急忙慌的離開了。
想必這個時間短,太醫都已經在府裏候着了。
阿瑤這一回來,自是免不了要感性一回,當然不是他,而是葉父葉母,尤其是後者拉着問了又問,恨不能連阿瑤在屏縣那邊,一日三餐吃的是什麽都問出來?
好不容易哄好了葉母,阿瑤便被葉老太爺給提溜進書房裏。
這三年來,屏縣的變化是肉眼可見,葉老太爺先前還有些擔心孫子少年成名,性子會肆意些,但沒想到他年歲小,但老練沉穩的比之他這個在官場上打轉了幾十年的人都不差,更兼是有經世之才。
才短短三年的時間,不說他管轄的屏縣,發展迅速,成了有名的富庶之地,整個錦州都跟着受益不淺,再往遠了說,他倒騰出來的鴨絨,于整個大寧的百姓都是有益處的。
Advertisement
“思彥,你做的很好,日後葉家也能放心交給你了。”葉老太爺摸了摸胡須,如是的說道。他如今的年歲已經不輕了,越發有些力不從心起來,先前他還想着孫子還小,需要他鋪路,怎麽也要再撐幾年,但如今看來。
祖宗保佑,他葉家有孫如此,即便是立即死了,他也是含笑無憾的。
阿瑤點點頭:“祖父放心。”
葉老太爺笑着點了點頭,忽而又想起一件事,說:“你二叔和三叔這次調任回來,估計也不會再離開了。”
“恩,二叔和三叔在外多年,也時候該回家了。”阿瑤開口說道。葉二叔和葉三叔外任已經有二十餘年,該積累的經驗也有了,該攢的政績也差不多,确實該回來了。葉家的大本營到底還是在京城這邊。
至于葉二叔和葉三叔回來,會不會對他有什麽影響?阿瑤表示一點都不擔心,葉老太爺是個精明有成算的,葉老太太也不是個糊塗之人,想必也早有安排,所以在這一點上他一點都不擔心。
“對了,祖父,還有一事,要和您商量?”阿瑤又說道。
“何事?”
“是這樣的……”
聽完阿瑤的話,葉老太爺雖說是歡喜多一些,但心中也不乏複雜之意,不過更多的還是慶幸,這般心系百姓的天縱之才是出自他們葉家,是他們葉家的子孫,所以他只有高興。他相信,在葉瑤的帶領下,他們葉家定然能走向一個輝煌。
說起來也有些怪。
老大是那樣一個迂腐不會變通的性格,他真是看一眼都覺得心煩,但就是這麽一個不成器的兒子,生了一個天才般的兒子,仿若是與生俱來一樣,先前不管如何頑劣,但只要認真下來,卻進步神速,比那些從小就開蒙的人要強了百倍。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歹竹出好筍。
……
阿瑤回京的第一天,就被人給盯上了。
如今正好是三年一次的官員調動,也剛剛結束科舉考試沒多久的時間,他這個上任的狀元郎,還是六元及第,又年少的很,自然是有不少人盯着。
而這一次,四皇子都打定主意,一定要把阿瑤拉攏到自己的陣營裏。
就是太子也不再端着儲君的架子,明裏暗裏的開始和阿瑤示好,除了阿瑤本身确實是有本事之外,再有就是四皇子這三年來步步緊逼,給他尋了不少的麻煩,讓他的太子之位确實動搖了。
而且四皇子和太子難得腦電波相通,都打起了他婚事的主意。
其實不止是他們兩個,京中盯着阿瑤的婦人也不在少數中,甚至聽說,他人都還沒有回來,就有不少婦人登門打探了。葉母接到的宴會請帖都比以往多了許多,就是阿瑤的幾個出嫁的姐姐,也被人明裏暗裏的打聽了不少,像是阿瑤的一應喜好,或是葉母喜歡什麽樣的姑娘或有什麽要求?
這種情況在阿瑤本人回來後,這一情況又嚴重了不少。
十九歲的阿瑤比起三年前,不管是身高還是氣質都有了不小的變化,芝蘭玉樹,站在那裏就是一道風景,很自然的就能吸引住別人的視線。
不說其他人,就是自家親戚都動了心。
葉母的娘家機會是最大的,但可惜她家沒有适齡的女孩兒,旁支的姑娘,葉家也看不上。此外,葉老太太的娘家也有這個心,卻被葉老太太一口拒絕了,葉老太太并沒有嫡親的兄弟,現任的家主是她繼母所出的弟弟,不大成材,和葉老太太的感情也一般,他那幾個孫女兒不管是容貌還是品性,都不算出衆,葉老太太可看不上。
不說這兩家,就是阿瑤的便宜大姐葉妙婉也過來探聽了一回。
所說的對象便是夫家的小姑,但并不是葉妙婉夫君的親妹妹,當然也不是那種庶出的,雖說如今葉家比柳家稍差點,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阿瑤本人卻前途不可限量,柳家自然不會用庶出的女兒,那不是結親而是結怨。
是隔房的堂妹。
也就是柳家現任家主柳老爺一母同胞的弟弟的嫡長女,年芳十六,不管是容貌還是品性都很不錯。
葉妙婉即便是想要幫襯娘家,也不會坑親弟弟。
和葉母一說,葉母是見過這個姑娘的,對其也有印象,當即就動了心。
可惜,她做不了主。
和葉老太爺略一提,就直接被駁回了。
如今葉家和柳家已經是姻親,關系親密,實在沒必要再結上一門,太浪費了。若是孫子自己喜歡倒也罷了,但他看着孫子在這方面可還沒開竅呢。
柳家對于葉家的拒絕,雖然心裏有那麽一點點不快,但婚嫁不同于其他,除了略有點可惜外,倒也沒說其他。
再者他們柳家的女兒不愁嫁。
“思彥,你如今的年歲也不小了。你看……”
葉母這話才起了個頭,阿瑤就立刻知道她接下來要說的話了,不過他真的沒什麽興趣,他現在只要一想到自己會和一個姑娘成婚生子,他的心裏就有說不出來的惡寒來。
當即拒絕:“娘,我現在沒有這個心思,過兩年再說啊!”說着一溜煙的跑了出去。
只是躲過了葉母,還有葉老太太和葉老太爺的慰問,這讓阿瑤充分的意識到,就這件事上,他要盡早解決了。
他自己覺得,十九歲,還小,放到現代也就是剛念大學,但放到這裏,不少人的孩子都已經滿地跑了。
對他來說這次去西北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恩,阿瑤的調令前幾日已經下來了,和所有人預想的都不同,不是留任京城裏也不是去江南繁華之地,而是在清宣帝召見的時候他申請去西北。
而清宣帝在聽了阿瑤自請去西北的理由後,心中是感嘆不已,那誇獎的話跟不要錢一樣,朝阿瑤扔了一筐又一筐。
不過這些話,對阿瑤來說,欣然接受。
本來就是自己應得的,不是嗎?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如此的緣故,所以清宣帝幾乎是當場拍板,任命阿瑤為興慶府的知府,從正七品到正四品,阿瑤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成功的實現了三級連跳。
等到消息傳出去,又是引起不小的轟動。
雖說是連升三級,但羨慕的人卻少,西北之地,這裏幾乎是所有文官都避之不及的一個地方,甚至還有不少人都認為,去西北的官員,大都是被貶谪過去的,基本上去的,很少有調回來的,幾乎一輩子便蹉跎到那裏。
葉瑤竟然自動申請過去。
他沒瘋吧?
要知道就憑借他在屏縣做出來的政績,再加上葉家的稍加運作,他就能在京中謀劃一個很不錯的職位。
對于阿瑤的選擇,大多數人是惋惜的,即便是官場上打轉了幾十年的老油條,一時也有些想不通,不過想到阿瑤在屏縣作為,他們不認為,葉瑤自請去西北就是自毀前途。況且十九歲的正四品知府,有的人一輩子也奮鬥不到這裏,他倒是好,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做到了。
前途無量啊!
心裏不免又一次感嘆,這般人才,為毛不是自家的?
或許是因為有了阿瑤自請去屏縣的事在前,對于他這次要去西北興慶,葉父和葉母也接受良好,葉母雖然擔憂,卻不如上次那般,抱着阿瑤好一番大哭了。而是一得了消息,便積極的開始準備起來,吃喝住行,忙的不得了。
倒是讓阿瑤有些吃驚,并且問了出來:“娘,這次你不擔心了?”
“怎麽可能不擔心?”葉母回答說道,“…只是娘也看出來了,我兒是個有大志向的,也有那個本事,能造福一方百姓。娘雖舍不得你,但也不能攔着,能做的也只是盡可能的為你打點好一切。”
阿瑤聽着葉母的話,心裏也生出一些感嘆。
“不過娘最擔心的還是你的婚事。”猝不及防的,葉母就轉了話題,“我眼下最大的念想就是能看的我兒成婚生子,這樣娘此生也無憾了。”
阿瑤:……不提這個讓人傷感的話題,我們就還是感情深厚的好母子。
作者有話要說:
恩,被逼婚的日常!
下章結束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