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青梅竹馬,合作無間
第三十七章:青梅竹馬,合作無間
獵宮內,皇室宗親和一些大臣們忐忑不安。宮外禁軍已經死守了一天一夜。這一天一夜裏誰也不敢合眼,生怕這一閉眼,就再也醒不過來。
大殿內惶恐不安,外面一陣又一陣的厮殺,一陣又一陣撞擊大門的聲音伴随着火箭的射殺,所有人的神經都緊繃到了極致。
突然一只火箭射進窗戶,所有人都驚慌失措大叫起來,一些嬌弱的皇室成員都倒地不起,紛紛喊着援軍怎麽還沒來,景琰怎麽還沒有來。靖王會不會不回來了,他是不是抛棄了他們。
梁帝聽到這話,眼神突然充滿了殺氣,靜妃看到這裏連忙握緊梁帝的手說:“不會的,景琰是個孝順的孩子,陛下在此他怎麽會不來。”
梁帝看着靜妃沒有說話,這時候外面禁軍的厮殺已經到了大殿門外。忐忑不安的紀王說道:“這可是最後一道防線了,沖破了這道殿門,我們大家可都沒有活命的機會了。”
此時,傲骨的言侯走到大殿中央铿锵有力的說道:“紀王此言差矣,即使叛軍沖破了城門,宮門還有這殿門,最後還有我們的軀體。堂堂男兒頂天立地,豈能如此狼狽,我們應當與叛軍決一死戰,在這生死存亡的時刻,大家拿起手中的武器,讓我們做大梁的最後一道防線。陛下,您忘了當年您也曾利劍出鞘,您也曾浴血奮戰,您手中的長劍就是我們大梁最後的武器,只要您不倒,這大梁的江山社稷就不會倒,讓我們拿起武器,為國而戰。”
言侯的話語,讓角落裏的長蘇似乎看到了當年出使敵營,面對千軍萬馬也無所謂懼的言侯。他當年絹衣素冠穿營而過,刀斧脅身而不退,在宮階之上辯戰大渝群臣,心韌如山,舌利如刀。言侯爺的身姿猶如一把利劍插在大渝王庭的心尖上,他的風骨散發在他身上每一處,他裙袂飄揚宛如上古先賢的模樣。
靜妃聽到言侯的話,下跪在梁帝身前說道:“陛下,請将長劍賜予臣妾,讓臣妾做陛下的最後一道防線。”
梁帝聽到這,他緩緩的扶起靜妃說:“有朕在,誰敢動你,衆卿聽令,拿起你們手中的長劍,朕與你們誓死捍衛大梁江山。”
梁帝的話音剛落,所有的大臣宗親紛紛拔出自己的佩劍看着殿門。此時外面厮殺的聲音漸漸變小,長蘇從角落裏走出說:“來了,援軍來了,靖王殿來了。”
說着長蘇緩緩走出大殿,他的動作讓靜妃心驚卻不能表現得太刻意。庭生看到蘇先生離開,他也跟在身後說:“先生,靖王殿下來了嗎?”
長蘇說道:“打開殿門,援軍到了。”
梁帝聽到這也激動的說“:打開殿門,景琰來了,靖王殿下來了。”
長蘇走出大殿外的時候,紀成軍的軍旗就插在城牆之上,叛軍已經退至臺階下的廣場,而宮城之外還在一片厮殺。此刻廣場中央之上,一位銀色戰袍,手執長劍,英姿飒爽的女帥正在殺敵。
霓凰的模樣映在長蘇的腦海裏,讓他感概萬千,讓他的心隐隐作痛,原本站在那裏殺敵的應該有自己的身影,原本他也應該和景琰一樣,而現在他卻只能躲在人群背後,那種無能為力,那種的心痛額,如今長在骨子裏的卑微,誰真正的理解。
霓凰在浴血奮戰而叛軍卻依然不肯放棄,雙拳難敵四手,霓凰的處境開始危險,長蘇本能的往下走想要去救霓凰,突然遠處射來一支長劍,城門之外身騎駿馬,手執弓箭的景琰霸氣歸來。
他的弓箭成功的解救了霓凰的危機,他跨着戰馬來到霓凰身邊說:“郡主。”
霓凰驚呼道:“靖王殿下您終于歸來了。”
景琰拉着馬繩,駿馬呼天長嘯,景琰拿着佩劍來到霓凰身邊說:“郡主,還記得小時候的事情嗎?”
“當然記得,殿下,雖然少了林殊哥哥的身影,但是現在我的功夫也足矣,我們試一試又何妨。”霓凰和景琰背對背說道。
“好。”景琰握緊長劍與霓凰一同向着坐鎮後方的譽王而去。
看着霓凰和景琰并肩離開的背影,長蘇心中湧出無限的悲涼。世間上所有的相遇,有些是久別重逢,有些是物是人非,而有些是陌路殊途。曾經年少的朋友,肩并肩追逐太陽,一起在打鬧中成長,最後漸行漸遠。如今景琰和霓凰一同殺敵的模樣,就是長蘇心中那個遙遠的夢。
霓凰和景琰來到譽王大帳的周圍時,依舊還有對譽王忠心耿耿的高手守護着他。霓凰手中的長劍已經換成銀槍,她最先下馬,一杆長槍使的出神入化,一掃一退間,兩旁的士兵紛紛倒地,這時候景琰一個縱身,他腳尖輕輕的點觸霓凰的長槍,在空中利落的旋轉然後長劍出鞘,淩厲的劍氣讓周圍的士兵全都往後退。
這是時候霓凰從景琰身後躍起,她踩着景琰的肩膀,手中的長槍一分為二,槍柄筆直的朝着譽王的大帳而去。在她落地的瞬間,腰間的銀鞭也抽出,一聲鞭向之後,勝利的號角聲也隆隆響起,慶歷軍的士兵全都束手就擒。
霓凰看着景琰說:“靖王殿下,霓凰的這一出青龍出海使的怎麽樣,配合得可還行。”
景琰看着霓凰說:“跟小殊比還差一些,不過郡主已經能獨當一面了。”
“我自然是比不上林殊哥哥的,他和殿下最有默契,你們之間銅牆鐵壁。”霓凰笑着說道。。
此刻譽王的大帳,一只手掀開了帳簾,譽王蕭景桓走了出來。他依舊帶着一絲絲傲氣,看着景琰的目光也是那樣蔑視,可是又能怎麽樣,成王敗寇,譽王失去人心,他的行動注定是以失敗告終。
有些事情并不能用征戰去平息,而是先要得到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譽王敗了,留給九安山的硝煙和戰火卻還未滅下,禁軍拼死抵抗,由原本的七千多人到如今的五百人,血已經流得太多。宮殿外的廣場上血跡斑斑,而這一次過後,靖王再也沒有任何對手。
驚魂未定的梁帝站在宮牆之上,他問一旁的高湛:“高湛,這樣的場面你還記得嗎?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你還記得嗎?成王敗寇,這戰過後就再也沒有人是景琰的對手了是吧!”
“陛下,微臣老了,頭發也白了,對一些事啊也糊塗了。微臣就只記得照顧陛下的起居,其他的事情都不太清楚了。陛下,有時候難得糊塗,就糊塗吧,過去的就讓他過去。靖王不是皇長子,也不是譽王,他只是您其中一個兒子,而靖王卻剛好很優秀,僅此而已。”高湛這一次沒有回避梁帝的問題,靖王他只是很優秀。
梁帝看着高湛的滿頭白發,他笑着說:“是啊,朕的兒子很優秀,朕還有什麽可以擔心的,召紀王,朕有話跟他說。”
“是。”高湛恭敬的說着。難得的這一次高湛沒有直接跟上梁帝的腳步,他停頓了一會,看着梁帝的背影,他笑了笑。但願所有的悲劇都不需要重演,所有的人都能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作者有話要說: 這是關于霓凰與景琰年少時的故事...不知不覺寫到了末尾,《故人嘆》也快完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