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故人
承平三十三年早春,黟山之巅青山碧水,青黛如墨,雲霧缭繞的山峰點綴着雲海,遠處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仿佛佛光萬丈讓人心存震憾與尊敬。
此時彎曲嶙峋的階地上走來一人,來人被一位侍從攙扶着緩緩而來。
男子的容貌仿佛仙人之姿,眉清目秀,面如冠玉,俊美無雙的身姿與容貌當能與周圍的景色媲美。走得有些困乏無力男人開口說:“黎綱去前面的亭子歇息一會吧。”
男子的聲音沉穩得讓人安心,他便是涅槃重生的林殊如今的江左盟宗主梅長蘇。
黎綱原舊時赤焰軍的将士,如今已經與林殊一起歸隐江左盟。黎綱看着自己宗主氣息不穩擔憂的說着:“那好我們就去歇歇,宗主藺少閣主的意思是讓宗主您多運動,可您也不必專程來爬一次黟山啊,這山多怪石,您身子又才剛剛調理好,也不差這一時半會的。”
長蘇笑了笑道:“還好吧,這些年一直待在琅琊山和廊州,也想出來瞧瞧走走。”長蘇撩衣坐下,此時整個太陽也完全露出地平線,早春暖暖的。
黎綱放下手裏的兵器,觀察了周圍的地形,又從一旁的行李中拿出一支暖手爐放到長蘇手中說:“宗主,山上涼您拿着別着涼了。”
“好!”長蘇握緊笑的絕美。
長蘇起身走動時就看到階地上也走來一位青年,青年約二十出頭,步履輕盈,四肢修長,手中還握着一把黑金長劍。青年一身蘇繡錦衣上的回字紋清晰可見,雖未佩玉,長蘇卻能知道,此人定出生在高門貴胄,因為是故人啊。
青年看見長蘇後上前問好道:“這位公子也是來游黟山的。”
長蘇回禮道:“在下廊州蘇哲,今日閑暇來此游玩,不知閣下尊名。”
青年回禮道:“不敢,在下蕭景睿,金陵人士。”
蕭,大梁國姓,此姓着多多少少都跟皇族沾親帶故,故而此姓多為貴族。
而蕭景睿,即是寧國侯謝玉與莅陽長公主長子,又是汾佐天泉山莊的二公子,他是一位兩姓之子,養在兩家之中。
長蘇聽到景睿的姓氏之後面露驚訝之情道:“蕭公子莫非……。”
景睿連忙回道:“蘇兄誤會了我并非天家之子,只是有些關系罷了。”
“即是這樣,相逢就是有緣,我看景睿似乎對這黟山很熟悉,我今日也是初次到此,不知可否請景睿好好介紹一番。”長蘇笑的真誠的問。
景睿這麽看便爽快的說:“當然,這黟山以怪石嶙峋,山泉清透,花木多姿名動天下。蘇兄這一次來可算是幸運了,山腳下有一戶人家,乃是景睿好友,他家的春梅此刻定是開得燦爛,不如蘇兄随我一同前去觀看吧。”
“這……突然造訪想必不太好吧……”長蘇有些猶豫道。
“他呀是個江湖人,不在乎這些禮節,他又素來好客,蘇兄這般霁月清風之人能前去,他想必很歡迎的。”景睿高興的說道。
“既然如此那麽蘇某就卻之不恭了。”長蘇點頭同意。
“蘇兄請。”景睿與長蘇并肩走着,而走在他們二人身後的黎綱不禁感嘆。宗主如今魅惑人的手腕實在越來越高明了,雖說蕭景睿是故友,但短短時間內就能讓人放下防備,宗主已經和過去的林殊完全不一樣了。
長蘇和景睿一邊走一邊聊,景睿在感嘆長蘇的才學淵博之餘,對他的為人也更是信任上幾分。有如此赤子之心,想必也一定是一位心懷大義無拘無束之人,只可惜身體不太好。
走到山腳下的時候,長蘇不禁感嘆說:“我從未去過金陵,不知大梁帝都是什麽模樣。是否是達官顯貴遍地,或長戟高門或三餐鼎食鳴锺,或王公婦人皆是黼衣方領,金章紫绶的模樣。”
聽長蘇這麽一說,不知景睿想到什麽他無奈的說道:“蘇兄所說倒也不少,但無蘇兄說的如此美好,都是一些裙屐少年和游手好閑的公子哥,如今那裏還有蘇兄說的那般,有的大都是表象而已。”
聽景睿這麽一說長蘇驚訝問:“不會那麽差吧,這金陵好歹也是天子腳下,治學風範和風骨最純正之處,怎麽放才聽景睿的語氣似乎不是這樣的。”
景睿不知想到什麽說:“除了出自簪纓世族的言家還保有一些風骨,和那位一直被打壓流放的皇子外,如今這金陵城內還有誰能說得上是赤子之心,都是一些屍位素餐之人罷了,也罷不說這些了,蘇兄我好友之處到了,請吧。”
遠遠的就看到一座清雅別院,長蘇把剛才景睿的話都記在心裏,心中卻已經知道如何安排金陵的諸多事宜了,就從哪些屍位素餐之人下手吧,誰呢?慶國公或者樓之敬,太子和譽王。
此次游歷黟山長蘇重新認識了景睿,也與他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此後的幾年間兩人時常書信往來,關系也漸漸融洽和睦。
大梁江湖,幾年間一個江湖幫派名聲鵲起——江左盟。江左盟執掌的江左十四州,一直以太平,公證,和護短聞名江湖。
那一年北方巨擎秦家家主在江左與梅長蘇會晤,第二天就對梅長蘇做出此評價。遙映人間冰雪樣,暗香幽浮曲臨江。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
如此高的評價讓梅長蘇的名字出現在江湖人的口中,然而廟堂之高卻也對此人有了興趣,身在江湖之遠的梅長蘇,卻也能牽動帝辇。
此後每一年的琅琊公子榜榜首就固定了下來,梅長蘇這個人帶着他的神秘,一直出現在江湖,一直出現在他人口中,卻無人得以見過他的真面目,他是一位比琅琊閣更加神秘之人。
作者有話要說: 勤勞而勇敢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