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有驚無險
買完首飾,李怡理所當然的以為準備回家。陳母卻說要找個地方喝茶。
您是奶奶!您說了算!
這幾天的儀态練習讓李怡身心俱疲,能在外面多待一會,也就意味着練習的時間變少,正是她求之不得的事。
“買這麽多首飾都是要在詩會那天戴的麽?”她簡直不敢想象,将這些全部戴在身上是怎樣的富貴。
她根本沒看自己買的是什麽!
“這裏面三副耳墜,怎會一次都戴上?有一些是給你準備的嫁妝。”說到“嫁妝”這兩個字的時候,陳母特意看了一眼女兒,果然沒有害羞的表情。
女兒聰明又懂事,可是對很多事情不上心。一般能引起女子情緒波動的事物,對她都沒有效果。
是她太小,沒有身為女生的自覺?難道喜歡首飾、談論八卦、對婚姻憧憬不是天生跟随着女子的麽?
從小到大唯一能引起她熱情的事只有做飯。做飯這件事還真不像琴棋書畫之類的可以拿上臺面上顯擺。
主要是那些都可以當面展示,可是做飯不行。
總不能讓大家夥到廚房看你做飯吧,除非大家親眼所見是你做的,不然總會有人質疑,是不是拿別人做好的成品說是自己做的。
好在她不需要靠才藝來贏得婚姻。之前跟女兒說的那些話不過是托辭,不可能有人那麽草率的決定子孫的婚事。何況還是……
無論如何,要在詩會之前聯系那人見一面……
“不做新衣服麽?”
女兒的話打斷了她的思緒。她很開心,女兒終于有些正常女子的喜好了!
“你想做新衣服麽?那叫師傅來我們家為你量尺寸。”
Advertisement
“我只是好奇,您讓我為了詩會準備那麽多。從首飾到儀态,從詩詞到飲食安排的那麽細致,怎麽忽略服飾這一塊呢?”
李怡很小心的問出了自己的問題,可是陳母臉上掩蓋不住的失望是什麽意思?
“除非因着禮節必須要穿新衣,像婚禮,不然盡量不要穿新衣服出席任何場合。”
眼見女兒又露出“這是什麽道理?我不懂。”的表情,陳母認命的解釋:“師傅在做衣服時,為了讓衣服保持它原來的造型,會在新衣服上挂漿,穿着不夠舒适。”
陳母将話題引到這次詩會上:“而且詩會,只是世家小姐間的普通聚會,你穿新衣服去,顯得太過刻意,反倒不美。”
這下明白了:“就是舉重若輕。不能讓別人發現我的在意。”
那全新的首飾別人發現不了麽?可惜,這個問題李怡不敢問。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陳母适時的停頓,吊足了女兒胃口。才好心解惑:“半個月的時間很難做出合體的衣物。”
合着之前說的全是忽悠我的!來不及才是不給我做新衣服的最根本的原因。
以前怎麽沒發現晨母這麽魔鬼的一面?
陳母在心裏嘆氣,女兒這麽好騙,自己說什麽都信,真的太讓人擔心了。
她不會已經被人騙了吧?最近她經常出門,遇上外人的機會大大增加。
而且剛上車時她那樣的表現明顯是想要跟我說點什麽的。找個機會試她一下。
“你帶着丫頭喝完茶可以在外面再逛逛。我還有事要處理,就不跟你們一起了。”
陳母說話的時候盯着女兒的眼睛,她沒有錯過女兒眼裏閃過的興奮。
“母親,您不跟我們一同回府麽?”幸福來的太突然,李怡不敢相信,只好再确認一下。
陳母點頭:“嗯,我有事要處理,你是要用這輛馬車還是另外叫一輛?”
“女兒另外叫一輛好了。”不能讓家裏的馬車知道自己去哪裏。“不勞您再叫車。”
“也好,我把你送到容易叫車的地方。”
直到李怡坐上另一輛馬車,她才确信自由了。不由自主的問身邊的小翠:“我沒有做夢吧?”
今天陪同下陳母出門,馬車坐不下太多人,她只帶了小翠。
“小姐,你可收一下嘴邊的傻笑吧。再笑下去我都要給您擦口水了。”小翠打趣。
“我開心得這麽明顯麽?”李怡隐隐覺得不對勁。
“是啊,只要長眼睛的人都知道您此刻有多興奮。”
李怡知道自己的不安來自哪裏了,按照陳母細心的程度,不可能忽略自己的情緒,她不會是發現自己的異常,因此想釣魚執法?
而且她一開始說要喝茶,轉頭又說有事要辦,不能與自己同行。陳母不是做事毫無條理的人,肯定有貓膩。
“與母親同乘時,我情緒沒有這麽外放吧……”她還想掙紮一下,想從小翠嘴裏聽到肯定的答案。
後者搖了搖頭:“雖然沒有這麽明顯,但是了解您的人還是能感覺到你情緒變化的。”她明顯也察覺到了不尋常,因此很認真的回答陳曉雲的問題。
唉!去不成店裏了。
“請車夫改一下目的地,去東市。”李怡當機立斷。
“……”小翠有點尴尬的提醒:“小姐,我們剛從東市出來,此刻再讓馬車掉頭是否不妥?”
京城的地形還需要再熟悉:“那有沒有不用掉頭,适合我買做飯調料以及食材的地方?”
此刻直接回家會更讓陳母懷疑,不如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待會,打消她的疑慮。對京城不熟悉的她,只能求助小翠。
“要不要去正石街?”
“這條街的的名字很耳熟。”難道是我去過的地方?
您的心也太大了吧!僅僅是耳熟麽?您都去過兩次了,而且您的店鋪就開在那條街的路口!
“您的食肆的地址就是正石街街口。”小翠體貼的沒有讓李怡尴尬太長時間。
“馬車就是向正石街的方向去的,而且那條街雖然不是很繁華,但是有很多人在路兩邊賣自己做的小玩意,街尾也有人在擺攤賣菜。”
見李怡還在猶豫,她又提醒:“最重要的是,不用讓車夫改目的地,就算有人事後問起車夫,我們也能坦然承認就是去那裏逛街的。”
最後一個理由說動了李怡,她也覺得讓別人為自己撒謊不可靠。
“那就聽你的,去正石街。”
兩人在關着門的食肆處下了車。李怡強忍着推門進去看看的沖動,目不斜視的走過。
路邊擺放的小物件用琳琅滿目來形容也不為過,李怡也漸漸體會了逛街的樂趣,買了不少東西。
她們逛到一個賣扇子的攤位。李怡雖然覺得扇子很精致,卻不敢買,上次二哥……
咦?是我幻聽了麽?
剛想到二哥,就聽到他的聲音?
李怡轉過頭,看到了陳曉東,還有站在他身邊的林天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