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母親提醒
昨天答應二哥要求,給二嫂做一道甜品。
她決定做一個很費時間的食物——當然,這個時代不管做什麽甜品,都很耗時——藕粉桂花糖糕。
顧名思義,是由藕粉和桂花做成的。
沒有藕粉怎麽辦?
自己做呗!
好像也沒有糯米粉?
這個也可以自己做!
桂花是秋天才會有的哦!
自己,咳!我還是做藕粉糕吧。
介于食材有限,李怡只得放棄藕粉桂花糕裏的“桂花”。
陪老夫人用完早餐,就帶着人來到了府裏放置磨盤的地方。
按照李怡的安排,盧嬸已經将買來的蓮藕放到了這裏。一群人清洗磨盤、蓮藕去皮、将蓮藕切塊,忙的不亦樂乎。
将切成小塊的蓮藕倒入磨盤,磨盤旋轉的過程中不斷加水。用紗布過濾磨出的液體,藕粉水就做好啦。剩下的就是需要時間來沉澱了。
過了四個小時,也就是兩個時辰,将表面的水倒去,盆底結成塊的就是藕粉了。
将塊狀藕粉挖出,包進紗布裏吊起來。吹一個小時,就定型成方便切開的塊狀了。将這些塊狀的藕粉切成薄薄的小片,放在外面曬一整天,細膩的藕粉就做好了。
20斤的藕,做出的藕粉只有一斤左右。确實有點心疼。
Advertisement
小心翼翼地将将藕粉裝進罐子裏保存。
在等待藕粉沉澱四個小時中,李怡也沒閑着,用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團。然後在所有人驚訝的眼神中,将面團放入清水開始洗。
她洗面團歸洗面團,洗完的水都不讓倒!要收集起來。還安排兩個人一起加入她的洗面團大業。
很快,一大塊面團就成了一小塊的面筋,下面的水也放在一旁沉澱。也是四個小時,洗面水跟藕粉水一樣倒去表面的水。
剩下的步奏跟做藕粉一樣,小麥澱粉也做好了。
做這些花了兩天時間,連老夫人都忍不住好奇她在忙什麽。孫女做吃食向來麻利,這次花了一天都沒有做好的東西到底是什麽味道呢?
這些天,李怡每天換着花樣給她做吃的,她早已被美食征服。她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嘗嘗味道了。
藕粉和澱粉需要一天才能曬幹。李怡也沒讓老夫人失望。當天晚上就又給她一個驚喜:涼皮。
做澱粉的前期,跟做涼皮一摸一樣。區別只在于洗面粉的水,不需要沉澱4個小時,兩個小時就夠了。
将上面的水倒去,剩下的是濃稠的液體。将液體倒入幹淨的容器,隔水蒸兩分鐘,一張涼皮就做成功了。
避免涼皮粘連,在容器底部要抹上一層油。
涼皮切成條狀,加入黃瓜絲,醬油,醋,蒜水攪拌均勻,爽口的涼皮就做好了。
裏面沒放花生醬和面筋,李怡還是很遺憾的。沒有花生醬和面筋的涼皮是沒有靈魂的。
涼皮裏的面筋,是要加酵母蒸才會松軟的。她根本不知道這個時代發面是用什麽發的。花生醬她也不知道做法。
看來是該找一下系統了。
今天做了那麽多事,她累的夠嗆,只想趕緊洗澡上床,找系統聊會天睡覺。
陳母卻在她洗澡之時找上門來。
李怡從淨室出來,發現陳母坐在榻上手裏拿着李怡寫的菜譜在看。不緊張是不可能的,她害怕陳母發現自己的筆跡跟陳曉雲的不同。
“你們都下去吧。”陳母開口将所有人都遣至門外。
李怡也想跟着她們一起出去。陳母這副有話要說的樣子讓她心虛。
“母親這是?”她鼓起勇氣,該來的跑不掉。陳母既然坐在自己面前,那就主動開口。
陳母借着燭光又一次打量自己的女兒,眼如星辰,面若皎月,袅袅婷婷,站在自己面前。不由感嘆:生的真好。
“過來。”
李怡柔順的坐到她身邊,陳母拿出毛巾擦拭着女兒濕漉漉頭發:“怎麽頭發不擦就出來了?很容易着涼的。”
“淨室裏太悶了,出來再擦。”不知陳母此次來意,李怡的身體仍然緊繃。
“最近出門可有遇上新鮮事?”陳母手上不停,問了讓李怡更加緊張的問題。
難道自己信錯人了,小紅告密了?
“前次遇到了戶部侍郎家的女兒,她很熱情,于是聊了會。昨天去了趟集市,同二哥在乘鶴樓坐了坐。”李怡舔了舔自己的嘴唇,“沒什麽特別的。”
“呵”,陳母笑了:“你不用講的這麽詳細。我就是想跟你聊聊天。”女兒的頭發不再滴水,她放下了毛巾。以指代梳,緩緩梳理女兒的頭發。
“你從小就不愛與人交往,沒有朋友。難得遇上一位能與你聊幾句的。可曾互通姓名?”
“她叫宋意涵。也沒有很聊的來,不過她對我很熱情。”豈止是熱情,簡直是纏着我不放!
“她倒是個有眼光的!你可想與她相交?”
李怡撇撇嘴,您是覺得自家女兒處處都好,別人喜歡她是應該的。可以別人根本瞧不起我的身份好麽?
她只得有所保留道:“我們身份懸殊。與她相交恐有攀附之嫌。”
陳母聽出她語氣中的自卑,給她梳理頭發的手頓住,落寞的說道:“母親對不起你們。”
跟您有什麽關系啊?您又決定不了我的出身。再說,我也不介意這個。她急急轉身欲安慰陳母一番,卻被陳母制止。
“你要是想與她結交,就不要擔心身份的事。你不想交往,那就不和她往來。”
李怡沒想明白她話中的意思,陳母接着說道:“女子後半輩子的身份取決于她的夫家。而不是娘家。”
難道我這樣的身份還能嫁個身份很高的人麽?她雖然好奇陳母對自己婚事有何打算,卻不方便問,只得結束話題:“女兒知曉。”
剛剛的對話打破了母女間的溫馨,陳母好似急着要走:“你近期做了不少吃食,都是以前未曾見過的。事出反常必有妖,很多有心人會拿着做文章。還是低調點好。”
這個問題李怡早就想好解釋了:“女兒第一次出門時,發現一本古書,上面記載了諸多食物的做法。最近做的都是按照古書上看到的做法做出來的。”
“我不會問你要這本書看,可難保別人不會要這本書。你可別弄丢了。”陳母好似不信這本書的存在,她提醒女兒要趕緊做一本出來。
這本書确實是她憑空捏造的,哪有那麽多古書。這是林天闊幫她想的法子。
如果真有人借此對她發難,就可以堵住他們的嘴。而且食肆開成後,需要宣傳,這些都可以利用古書達成。
李怡要做的是提供菜譜,他負責找人給這本書安排一個合理的出身。
“謝母親提醒。”
陳母見她明白自己的意思,便起身回了自己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