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出門不利
從老夫人那裏回到廂房,又忍不住跟兩個丫鬟讨論起出門的日期。未免夜長夢多,三人商量就定在:明天。
翌日,李怡起了一個大早。不是她刻意想早起,夜裏激動的睡不着。再仔細看兩個丫頭,也是沒有睡好的樣子。好在三人的精神都很不錯。
即使定好今天出門,起床第一件事仍舊是帶着兩個丫頭來到大廚房,給老夫人準備早餐。
今天她準備給老夫人做個雞蛋餅。這個簡單,又不會産生油煙。早上做再适合不過了。
将雞蛋加水和鹽打散,蛋液裏面混入面粉。這樣做餅的面糊就做好了。
其實,這個雞蛋餅的難點在于做的手法,而不是材料。
将面糊倒入鍋中,攤平,底部凝固後用鏟子翻面。在翻過來的面上打一個雞蛋,用筷子将雞蛋搗散,鋪在餅上,撒蔥花。待雞蛋凝固,再翻面,這次在餅面上塗上醬料。
一個雞蛋餅就完成啦。
說起來是不是很簡單?她做糊了兩個,第三個才成型——沒有合适的工具。用鐵鏟翻面,面皮很容易被鏟裂開,她最後只能用筷子。
雖然過程很艱辛,但是結果是好的。看着成品李怡很滿足。
待老夫人吃完早飯,得到她和陳母的同意,回房收拾東西,終于得以出門!
李怡想象的出門場景是:優雅的坐上馬車,馬車會帶她去目的地。
很快她就知道自己想的多天真!
她站立在陳府門前已經一刻鐘了!小翠去叫馬車至今未回。
為什麽不坐陳府的馬車?
馬車是人人都能擁有的麽?整個陳府只有一輛馬車,是給陳父配的。只有他不用的時候其他人才可以用。
Advertisement
烈日下的李怡這才意識到,陳曉雲的身份算不得什麽大家閨秀。只能算是小家碧玉,基本的吃穿不愁,不過要想奢靡無度是不可能的。
看來自己是體會不到什麽叫一擲千金了。
在她耐心耗盡,準備回家時,馬車終于來了。
“小姐對不起,街口停着的馬車太多了,我挑了很久,才挑着一輛滿意的。”她道歉的同時對着李怡眨了眨眼。
李怡沒心情研究她為什麽眨眼,只想趕緊上車,她的腿都酸了。
吩咐車夫去京城最有名的食肆,三個人就在車上擠成一團,掀開簾子看着外面。
剛走10分鐘,就聽到有人在車外大聲說:“小姐,就是她們搶了我看上的馬車!”
哈哈,沒想到一出門就遇上一出大戲:“刁蠻女搶車反被訓”。可惜,自己沒空停下來看。
馬車停了下來。
李怡暗道不妙,難道女主角是自己?她僵硬的看向身邊的小翠。
小翠也是有口難言。
昨晚她跟李怡商量,是不是要将她出行的消息告知林天闊,兩人或許可以在外面見上一面。李怡同意了。
她将消息傳出去,很快就收到回複。林天闊給她們安排馬車,馬車夫會帶她們去和他見面。小翠收到消息時,陳曉雲已經睡着了,早上又沒有機會單獨在一起告訴她這個消息。
想着陳曉雲既然同意見面,細節不告訴她也罷,誰知她去巷口找馬車時出了意外。
陳府住的街周圍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家:出門需要坐馬車,可是家中只有一輛。
面對這樣的需求,很多馬車夫都選擇将車停在街口。他們出行時,去街口找一輛,跟車夫商量好價格,車夫就會帶他們去。
可是這樣的車大多不怎麽舒适,看着也舊。因為好的車都被這些人家包下來了,不會在街邊等生意。
林天闊派來的的馬車即使低調,但在這群半舊的馬車裏依然紮眼,很多人都來詢問價格。車夫拒絕了好幾個,直到小翠出現。
小翠出現時,正有人跟車夫商量送她們出門,車夫當然拒絕。那人只好離開。
誰知她見到小翠一來,車夫就跟她走,立刻火了!質問車夫是不是瞧不起她?
車夫當然不敢應,只得推說小翠出價比她高才答應載小翠的。這句話可把小翠架在火上烤了。那人的怒火頓時向着小翠而來。
若是一般的車,小翠也就讓了。她不願與人為惡。可是這是林天闊派來的車,她沒有權利讓。只好對着那人說了一聲抱歉,催促車夫快走。
想着跟那人也不會見面,她便沒有把這件事告知陳曉雲,怕影響她出門的心情。誰知竟被人堵住了!
面對陳曉雲疑惑的眼神,她很想和盤托出,可是小紅也在。只得隐瞞這輛車是林天闊派來的事。
跟她們說,見這輛車比其他的車好,就出了比對方高的價,将車租下來。
李怡知道小翠不是魯莽之人,這件事中間有隐情。
但是呢,人家都找上門了,她剛剛又對陳曉雲的身份重新定位了一番,知道陳府在京城這樣的地方誰都得罪不起。便想要息事寧人。
她帶着紅翠二人下車,欲向對方道歉,将車讓給她們。
她帶着兩個丫鬟向對方行禮:“真是對不住了,是你們先看上這輛馬車的,我們不該搶。為表歉意,這輛馬車讓給你們,我們另外再找。”
她覺得自己的态度很誠懇,對方應該能感受到。
可惜到底只是她覺得。
“你這是道歉的态度麽?跟人道歉連面巾也不摘!”
陳母交代她不可曬黑,她又不想讓兩個人出們一趟還要辛苦為她撐傘,只能戴着面巾出門。剛剛竟然忘了這茬。
趕緊将面巾摘下:“戴習慣了,忘記它還在臉上。”這才擡頭看清對方。
她對面站着兩個人,一個丫鬟模樣的站在前面與她對話,小姐在後面沒有出聲。
“這還差不多。”丫鬟見她這麽慫,一點吵架的成就感也沒有,不想再搭理她。
扔下一句:“你就用我們剛剛租來的馬車吧,也是付了車資的,可別說我們欺負你!”轉身扶自己的小姐上車。
李怡只得再次行禮道謝。
兩人緩緩從李怡面前經過,她出于禮貌沒有看向她們的臉,只是盯着她們的裙子:“這位小姐走路的姿勢真優雅,有點像陳母。”
上馬車時她也能保持這樣的儀态麽?
那位小姐并沒有給李怡解惑,在李怡認為她即将擡腳上車時,她突然轉過身來看着李怡。
李怡被她看的有些心虛,她眼神裏的探究意味很明顯。
“千萬不要對我好奇,不要自報家門比家世,我比不過你。”李怡在心裏暗自祈禱。
“我閨名宋意涵,家父戶部侍郎宋哲。”
不該來的還是來了,李怡又向她行了一禮:“原來是宋小姐,今天真的是對不住了。”她只是道歉,像是忘了也要自報家門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