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按譜做菜
他們交流的時間并不長,小翠很快就拿了書回來了。那是陳母昨天提到的菜譜。
李怡看了菜譜後,更奇怪了。她以為菜譜裏寫的東西都是錯的,或者菜譜裏教的都是簡單的食物,諸如面條,饅頭之類。
可是她眼前明明是正常的菜譜啊:豬肉先焯水,然後用大料醬油将豬肉鹵煮到軟爛。最後剁碎夾進馍裏,就成了肉夾馍。
當然她不是每個字都認識,不過有着豐富下廚經驗的她,很多字不用認識就可以猜出來。按照這些步驟來,不會難吃到哪裏去的。難道是陳府請得廚子不行?
這個問題暫時找不到答案——在她真正做一道菜之前。今早的牛奶粥,确實是她的試水之作。她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在不引起別人懷疑的情況下,發明新的做法。有了這本菜譜一切困難都引刃而解了。
李怡看着菜譜漸漸犯困,小翠走過來輕聲詢問她是否要午休。一夜沒睡的李怡此刻已然支撐不住。
服侍李怡躺下,小翠貼心的坐在一旁替她打扇,驅走夏日的炎熱。确定她真的睡熟後,小翠出了陳曉雲的卧室。
“小姐睡着了,你幫我照看着些。我回房取件東西,很快回來。”
門口的小青得了她的囑托,很是盡心的幫忙看了一會。小翠沒有食言,很快就返回了,還給她帶了一朵絹花,正是她喜歡的樣式。難怪人家是小姐的貼身丫鬟呢,連我的喜好都記得。這份細致不是任何人都有的。
小翠的細致不僅體現在對周圍人的态度上,也體現在她剛剛從圍牆扔出去的紙團上——她利用陳曉雲安排她去書房的時間寫的紙團。
收到紙團的人看了之後眉頭深鎖。
本以為自己掌握先機,沒曾想陳曉雲處處出人意料。林澤海怎會今早就離開?不是應該被藏七天的麽?陳曉雲怎會同意學做飯?她不是最不耐這些事情麽?
一切都不對勁,他得想辦法見陳曉雲一面,确定一番。
男人下定決心的同時,李怡也做了一個重要決定——今天就搬去老夫人那。
紅翠二人得知她的決定都很驚訝:還沒得到老夫人的通知,現在搬去太急了些。李怡尴尬的笑了一下。好像确實是這樣,她太心急了。
她無奈只得坐下繼續翻起了菜譜。一共十頁,分別是:肉夾馍、炸醬面、焦面、肉末粥、紅燒魚、紅燒肉、青菜豆腐湯、羊肉羹、鲫魚豆腐湯、餃子馄饨皮。
Advertisement
她這幾天吃的食物應該是這本菜譜記載的簡化版。可是餃子和馄饨這種東西做法也很簡單啊,怎麽沒見這裏人吃過呢?
她想破腦袋也得不到答案,也找不到機會問系統。
陳母此時派人來傳話,今晚讓李怡下廚,她叫了陳曉東一起用晚餐。
陳母的本意是讓她做今早做的牛奶粥。她并不知道李怡對這本菜譜上記載的所有東西都了然于胸。畢竟這些在現代社會都屬于家常菜。任何一個家庭都會做。
李怡帶着紅翠二人組又一次來到了陳母的小廚房。廚房裏仍然準備了牛乳和泡好的米。她嘆氣,不能因為一樣東西好吃就一直吃吧?這樣吃下去誰都會膩啊。
她早已經想好要做什麽了。
請廚娘去大廚房買豬肉、雞蛋、韭菜。廚娘卻說除了豬肉,小廚房都有。交代王婆子幫她準備,她去大廚房買豬肉。
王婆子拿來了雞蛋,又去地裏割了一把韭菜,好奇的看着陳曉雲。後者看着面前的一小撮韭菜滿臉黑線:“是她不好,沒有交代清楚數量。”
她對王婆子比劃了一下需要的數量,王婆子也犯難了。告訴李怡,整個陳府都沒有這麽多。原來韭菜在這個世界并不受歡迎,它煮着吃不如青菜白菜那般清甜。
李怡只得讓她能找到多少取多少回來。王婆子也追着廚娘的腳步去了大廚房處。
李怡無奈,只好去廚房門口的地裏拔了些青菜。交代小紅将青菜在開水裏燙熟,自己則帶着小翠和面。
取來兩個盆,裏面放上面粉,鹽,加水攪拌成面絮狀。她跟小翠一人一個在和面。她的這個面團裏的水多些,和成軟軟的面團。小翠的那盆面團要稍微硬些。
廚娘很快取了肉回來,李怡割了一塊豬油下來,其餘的讓她剁成成肉末。小紅剛把青菜處理好,李怡就交代她将豬油切塊熬成油炸。
小翠和完面,就有切碎青菜的活在等着她。幾人在廚房裏忙的團團轉。王婆子趕回來就被安排了洗韭菜,并切碎的活計。
将兩個面團蓋上蓋子放在一旁,李怡将切碎的青菜擠出水分、炸好的油渣切碎、少許肉沫,放在大碗裏。裏面加入一點剛剛熬出來的油,鹽,一點醬油。交給小紅攪拌。
切碎的韭菜裏先加油攪拌,然後加入肉末,打兩顆雞蛋,鹽,醬油交給王婆子攪拌。
兩個面團此時已經醒好,她教給陳婆子和小翠餃子皮和馄饨皮的做法。
她今晚要做餃子和馄饨。這兩樣食物雖然耗時,但做法簡單,做成後絕對不會難吃。最重要的是菜譜上有記載兩種餡料的做法。
很多人覺得餃子和馄饨除了包法不一樣,裏面的餡可以通用。其實不是這樣的。
餃子皮厚,在做餡料的時候要突出它的鹹香,它的餡可以不用切很碎這樣在吃的時候,會有咀嚼感,讓肉和面粉的香味在嘴裏爆發。
馄饨皮薄,它的餡料主要突出“鮮”,因着皮薄,裏面的餡要切的很碎,不然很容易讓那個馄饨皮破裂。
與餃子帶來的強烈的味覺沖擊相比,馄饨的味道謙虛的多。不過你一旦喜歡它的柔和,就會時刻都念着它。
面皮擀的很順利,包的時候就很波折了。李怡最後放棄了,告訴她們不拘捏成什麽樣,只要不破皮就可以。
幾人捏的滿頭大汗。她們此時無暇想為什麽她們的小姐會想到這麽奇怪的點子來做吃食。每個人都在專心的對付手中的面團。
見王婆子實在做不來,李怡便安排她去燒水,她頓時長籲一口氣。看另外三人向她投去羨慕的眼神,李怡哭笑不得。
三人中最快掌握餃子包法的是小翠,包了大概5個,就已經有模有樣了。還給小紅和廚娘傳授她的心得。很快小紅和廚娘都掌握了餃子的包法。李怡不禁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教的不好,她們才學不會。不然為什麽小翠一說她們就會了呢?
她落寞的在一旁包着馄饨。想着馄饨和餃子能給她加多少進度。
水開了,讓她們将一開始包的不規則的“餃子”下鍋煮了。幾人嘗過,俱滿口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