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周苒
選理科後,喬渝心裏就像放下了一個大包袱,感覺吃嘛嘛香,身體倍棒。
然而,到了星期五,還是得把九張卷子都帶回去做了,老師才不管你高二學文學理呢,只要一天沒分科,那每周末都是雷打不動的九張卷子,永遠不多不少!
還好,這一次,她重新規劃了時間。回家不能再像沒進競賽班以前那樣,為了放松在學校繃緊的神經,把周五浪費掉,只看看書背背單詞,不寫作業。
英語這門對她算是最輕松的學科,放學回家就可以做了。政治這種只要會編,核心價值觀正确,很快就能很快做完的,也放到周五。歷史自從用思維導圖後,知識點歸納清楚,變得簡單許多的,也可以在星期五完成。
其他的,理科盡量拿到競賽班去做,做不完的就星期天接着做。
哎,還真是一點空都塞不進去了。
默默抹一把心酸淚,勞逸結合是很好,但這個詞,高中生不配擁有!
選了理科,還有競賽課要上的她更不配擁有,好想捂嘴哭泣,真的太心酸了!
……
周六,頂着雞窩頭的喬渝打了個哈欠,撓了撓頭,艱難的睜開雙眼,坐在床上發呆,過了五分鐘,她輕聲的嘆了口氣,慢吞吞地拉開被子,起床洗臉刷牙換衣服!
昨晚,三張卷子是做得很順利的,十點就做完了,完事後,已經精疲力盡的她也不想背單詞看書了。
但離睡覺的時間還早,于是,她又把語文卷子拉出來做了,做到作文那裏,她不出意外的又卡了。
她很想問問語文老師,有必要每次的作文都要布置兩篇嗎?別班的作文?是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材不限,只要不抄襲就行。
她們班的作文,除了能題目自拟,啥啥都限,這周,又要求寫兩篇散文?不知道她最寫不來的就是散文嗎?這都是寫的第幾篇散文了?她懷疑語文老師是因為她的原因,故意布置的!
最後亂七八糟的也不知道寫了啥,湊到了八百就不管了,洗完澡睡覺都淩零一點鐘了。
為寫作文這麽煩惱的,除了她,還有誰?說出來互相抱抱溫暖一下,天天看作文書、散文集、小說本,閱讀能力是提升了,寫作能力卻沒提升多少!
越想越腦殼痛,以後還是把語文挪到星期天去吧,免得影響心情,今天可還有競賽課要上呢!
公交車上,喬渝困頓的身體在座位上一搖一晃,頭一點一點的,司機一個急剎車,差點要撞上前座了。
這一下,倒是把瞌睡抖掉了不少。
她背着書包走到培訓班,門是開着的,但裏面一個人都沒有。走到位子上坐着,無聊掃視了一圈,發現一周沒人的教室還挺幹淨的。
“噠噠噠”的走路聲,從教室的後門傳來,她回頭望去,是一位個子偏矮,身材瘦弱,皮膚蒼白的女生,看起來有點營養不良。
手裏還提着掃帚、撮箕,難不成教室就是她打掃的?
只見女生身穿洗得發白的牛仔褲,面上卻看不出絲毫窘迫,嘴角帶着一抹淡然。見她看過來,還沖她笑了一下,顯得極為爽朗,好像有點眼熟。
喬渝看見她笑,下意識的回了一個,正準備打招呼,話到嘴邊卻愣了,這女生不就是周苒嗎,她怎麽會來這裏?
以防認錯人,她遲疑的開口,詢問道:“你是周苒?”
“對呀,喬渝,好久不見!”
真的是周苒,可跟她記憶中的人,卻相差的有點大。
“我就是來一中培訓的那兩人之一,你應該聽說過吧!”
喬渝了然,怪不得呢。
也不知道原本內向的她在這短短一年的時間裏發生了什麽,才會把性子變得與以往大相徑庭,但這樣的改變無疑是很好的。
她怎麽也沒想到會在培訓班遇到周苒,內心說不出是什麽感受,只是下定決心,這一世,她會阻止那件事發生,幫幫這個女孩!
喬渝:“原來有你啊,怎麽來的這麽早,還把教室打掃的這麽幹淨,真的太勤快了!”
周苒:“我可是專門要求來一中的,畢竟是我的母校,沒想到一來就遇到熟人了,真好!”
喬渝:“歡迎你,也恭喜你,再回一中,我們真有緣分,又當同學了!”
周苒:“那就多多關照了,老同學!”
兩人相視一笑,都感到對方很合眼緣,就繼續歡快的聊天,又約着下課後一起去同學會。
本來,喬渝是想阻止她去的,這樣悲劇從根本上就解決了。可聊到這個話題時,才知道,這個地點,就是周苒提議的,她在那家飯店兼職,打零工。介紹聚會去這個地方,她能得到一些提成,抵她一個月生活費了。
從小到大生活過得還算優渥的她,雖不能感同身受這種缺錢的滋味,卻也能理解。
這下,喬渝就不好開口了,只能心下決定,到時候,要寸步不離的跟着她。
……
李老師來課堂,宣布了要來兩個新同學,也就是周苒,和程美茜口中那個極帥的男生——時衍,喬渝看了一眼,确實很帥,就是氣質冷峻,很不好接近的樣子。
自我介紹後,就安排他們兩人在靠窗第二排,也就是喬渝前面的位子坐下。
今天的教室,已經不是上周坐得滿當當的樣子了,空了五個位子,都是自知跟不上,不願再來培訓的同學。
喬渝前面這兩個,門後面那一排的兩個女生,和最後一排兩個位子,都沒人了。
可想而知,數學競賽,是真的難住了不少人。
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又還能剩下幾個呢?
就連目前留下來的,也有一部分沒怎麽聽了,甚至還有人把作業拿出來做,而李老師也不管這些人是不是在做其他的,只自顧自的講。
也許,在他心裏,這些人本來就不是數學競賽的苗子,才不管他們聽不聽呢,只要他看好的人在聽就行了。
喬渝把這些看在眼裏,心裏也明白了,李老師,他只在乎拔尖的那撥學生,這可能,也是學校的意思吧!
競賽,如果不是确定有天賦,獲獎幾率極大,對于時間緊張的高中生而言,其實是浪費,還不如老老實實學習。
她要不是因為學神,估計也是被抛棄的一員,這真相,還真是殘酷又清楚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