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又是一年重陽佳節,賈瑚忽感思家心切,于是決定早日回京。
這天一早,衛姜又來了,賈瑚一看到他,臉上有些茫然,“你沒有和四爺一起回京嗎?”
“他先回去了,我準備先去你說的那個船場看看,就不與你同行了,你路上自己保重。”
賈瑚眨眨眼,這些天來,他已經習慣了有個人時不時的在眼前晃悠,這忽啦吧的說要走,一時間還真反應不過來,“你不回京了?”
“回呀!只是會遲上些日子,我已經寫信同我爹娘說過了,你大可以放心,最遲到年前便可以回去。”
賈瑚這才放下心來,這位一連在賈府住了這麽長的日子,現在放他走了,路上要是有個好歹的,他賈瑚也得跟着喝一壺。
金陵的運河碼頭,賈瑚和衛姜相攜出現在這裏,衛姜也是今天啓程的,只不過他走的是海路,看着時間還早,硬是把賈瑚給送到了運河邊。
靜靜的看着金秋時節運河兩岸的秋景,這幾天該說的話都已經說完了,兩個人只是享受着這一刻的安寧。
“時辰不早了,我該走了,你也早點啓程吧,海上風雲變幻,早點出發的好。”
兩個人互道了一聲珍重後,賈瑚登船,直到賈瑚所乘的大船再也看不見了,這才帶着随行的人,往港口處急馳而去。
賈瑚所乘坐的大船是商青帶來的,正是他們船場自建成之後造出的第一艘大船,比起海船,小上許多,正适合在運河上行駛。
說來也是賈瑚運道好,當初在來金陵的路上救了一家逃荒的人家,沒成想,這家人居然是木匠,而且那個滿面風霜的木匠還說他們的祖上是公輸氏,祖傳的技藝雖然有不少已經失傳了,手藝卻比一般的木匠精湛。
當時賈瑚那個高興啊,當即畫出許多後世常見的物品的圖紙,将這個叫做班大的壯年漢子給勾引到了自家船場。
此時的賈瑚正抱着被子躺在班大親手打造出來的雙層架子床上,乘着自家船場出品的大船,呼呼大睡。
雖說思鄉心切,賈瑚卻并不着急,這個時候回京,也沒有多少事情。他就這麽一路看山看水,等到船到京城外的碼頭時,已經時近十月了。
今年的冬天來得早,古語有雲“十月小陽春”,今年卻是沒能見着了。第一場雪已經在賈瑚抵京之前下來了。看着遠處蒼茫的大地,賈瑚有些憂心。
Advertisement
賈瑚所乘的船抵達京郊的運河碼頭的時候,賈府的馬車早就等候多時了。
來接他的人是先榮國公賈代善的長随吉祥。
“吉祥大叔,多年不見,您老還是這到硬朗啊。”賈瑚對這位老人很是尊敬。
“托大爺的福。”吉祥笑眯眯的,“今兒天冷,大爺快上馬車吧,裏頭備着碳盤和湯婆子呢,正好暖和暖和。”
“您老多費心了。”以賈瑚的小身板,這樣的天氣并不會覺得很冷,但是他卻不會拂了吉祥的好意,走到馬車邊,也不必人幫忙,輕輕一躍,輕輕松松的就跳上了車轅。
吉祥的眼裏閃過精光,看來瑚大爺這些年的功夫見漲啊。
坐上馬車,走在回家的路上,賈瑚的心裏出奇的平靜。看着多年不曾見過的京城街市,賈瑚的思緒飄遠,來到這個紅樓的世界已經十三年了,當初的人生規劃也在按部就班的進行着,而有些事情,也是時候提上日程了。
馬車剛入寧榮街,鞭炮聲立即響起,賈瑚只覺得心跳加速,近鄉情怯。
抹了一把臉,賈瑚努力的讓自己平靜下來,從馬車窗外看過去,寧榮街頭那塊牌坊,依舊立在那裏。當真是: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又走了一段,馬車來到榮昌将軍府大門前,就見府門大開,管家林之孝一身新制的衣裳,身後府裏的小厮、長随、管事的,也是每人一身新衣,喜氣洋洋的在大門處排好隊,迎接府裏的大小兩位主人。
“來了來了。”馬車出現在視線中,林之孝激動的上前幾步,賈瑚剛一露頭,這位府中的大總管激動非常,雙目隐隐含淚,搶上前來,倒頭拜倒,“恭喜大爺,賀喜大爺!”
身後的衆男仆們也都有樣學樣的,各種好聽的話不要錢似的往外倒。
在前院等消息的賈赦頓時坐不住了,幾步沖了出來,見到自家越發俊秀的長子,那張老臉笑成了菊花。
“好好好,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今兒老爺心裏高興,府中上下賞半年月錢!”
衆人一陣歡呼。
剛從馬車上下來的賈瑚剛好聽到這一句,當即膝蓋一軟,差點給他爹跪了,若不是清風眼疾手快,及時的扶住了他,絕對會跌個狗啃泥的。有個老纨绔的爹在,賈小瑚只能心痛的捂着心口,仿佛能夠看到那些銀子撲棱棱着小翅膀,飛了。
看着聽得喜滋滋的傻爹,賈瑚直捂臉,趕緊拉着賈赦回後院見他娘,他擔心再呆下去,他這傻爹真的會變成散財童子了。再多散幾個月的月錢就算了,萬一腦子突然一抽,來個見者有份怎麽辦?
“我的兒,你可回來了,可想死為娘了。”賈瑚一進後院,就被他娘一把摟進了懷裏,一個勁兒的揉搓着,不多時,那淚水就一滴滴的滴在他的小臉上。旁邊的丫鬟婆子也都陪着落淚。
賈瑚無語望天,他這一走就是這麽多年,的确是有點過份了哈,心裏也有點酸酸的,“娘,兒子也好想你呢。”輕拍顧氏的肩膀,賈瑚低聲的安慰她。
母子二人哭了一陣,顧氏的奶嬷嬷于嬷嬷這才擦幹眼淚,上前一步,勸道,“太太,莫哭壞了身子,大爺方才回來,旅途勞頓,該讓他好好洗去風塵不是?再則,大爺獨自在金陵那麽多年,吃的穿的,定是不如咱們府上的,老奴已經讓小廚房那兒炖了一只小母雞,火候也該足夠了,正好端上來給大爺補補。”
顧氏這才止住淚水,順着于嬷嬷的話産着賈瑚的手往院子走,“可不是,瞧我,一見到瑚兒,高興的什麽似的,怎的反倒哭了起來了,瑚哥兒回來,原該高興才是。快快,帶着你們大爺去洗梳一番。”
翠蘭和清荷立即上前應着,帶着賈瑚回屋去。
再次回到屋裏,就見賈赦正抱着八歲的賈琏坐在那裏。幾年不見,賈琏已經長開了,再不是當年軟綿綿的白胖包子了。白白嫩嫩的,一團孩氣。那相貌和賈瑚倒有七八分相似,尤其那對桃花眼,勾人得很,将來不知會迷倒多少女孩哦。
見到賈瑚進來,賈琏小包子就跳下賈赦的腿,恭恭敬敬的給賈瑚行禮,“大哥。”
賈瑚對他的表現很滿意,不妄他這些年來的教導,總算沒被二房那些人給拐帶歪了。果然,早日和二房分家才是正确的選擇。
從袖子裏摸了一樣東西出來,遞給賈琏,“哥哥給你備了些禮,都讓清風送到你的院子去了,這個是我特意給你帶的,拿着玩吧。”
賈琏一臉驚喜,賈瑚走的時候,賈琏才兩歲,不到三歲,對于哥哥的記憶,都是從每個月的書信上了解一二。
而且賈瑚在整個賈氏宗族,一直是有如傳說中的人物似的,那些長輩們時常還會拿他來與自家小輩作對比,如今更不得了,誰讓人小小年紀就成了舉人老爺了呢?十歲的舉人,不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單只大齊立國至今,他這還是頭一份。
在他的想法裏,哥哥應該是個嚴厲的人,不過今天一見,他才發現錯了,哥哥是個好哥哥!
“謝謝大哥。”
“爹,娘。”賈瑚走到賈赦和顧氏的面前,規規矩矩的行了大禮。
“快起來,讓娘好好看看你。瞧這孩子,都瘦了,跟着你的那些丫鬟婆子怎的都沒有盡心!”顧氏仔細端詳着捯饬幹淨的兒子,語氣有些不善。
剛才賈瑚風塵仆仆的樣子,她還沒注意呢,如今仔細看時,才發現寶貝兒子可是瘦多了。
賈瑚無奈,“娘,兒子這是長高了,抽條兒了,看着自然瘦了些,不信您瞧瞧,我身上的肉都結實着呢。翠蘭姐姐和清荷姐姐是您和老太太仔細給我挑的,哪裏有不盡心的?”
顧氏又細細的看了看,這才滿意了些,“也是太瘦了,今兒我讓人做了你愛吃的菜,等會兒可得多吃些。”
“當然,如今兒子一頓飯吃得可多了,到時候您可別吓到了。”半大小子,吃窮老子,賈瑚說的一點也不心虛。
“嗨,能吃是福,我們瑚哥兒吃得多,娘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麽會吓到。”賈瑚的話讓顧氏很受用,樂滋滋的吩咐人趕緊上菜。
丫鬟将飯食一一擺了上來,顧氏立即招呼那三個父子、兄弟趕緊過來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