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白澤怎麽也沒有想到,他這輩子唯一一次能被全網推送通報的日子,竟然是在他自殺的那天。
2018年3月16日,一則“夏日娛樂傳媒藝人白澤疑因抑郁症在家中燒炭自殺”的新聞被各媒體轉發傳播,他作為一個在演藝圈摸爬滾打七年卻始終查無此人的小透明,難得登上了新聞頭條——卻仍然不是娛樂板塊,而是法治新聞。
微博下,評論裏的吃瓜路人衆說紛壇,對死後的白澤評頭論足。
“白澤是誰啊?”
“好像是夏日傳媒的藝人?曾經被傳過是gay的那個。”
“娛樂圈賺錢那麽多,還不好好活着,真是想不開。”
“不是傳聞他被金主包養了?是金主給的生活費不夠了所以自殺了嗎?”
“這點心理承受能力混什麽娛樂圈?這麽不愛惜生命,死了也好!“
“你們是人說的話嗎?死者為大,能不能尊重死者?”
然而,這些外界的紛擾傳聞,白澤再也沒有機會聽到了。
他曾經二十歲就簽約夏日傳媒,懷揣夢想,鬥志滿滿,誓要在娛樂圈争取出自己的一席之地。那時的他風華正茂,是所有人看好的青年藝人,可之後接二連三的打擊……公司資源被搶、同行看不起、被爆出性取向不正常、甚至傳聞他和某娛樂圈大佬有染……這一系列的操作終于使他防爆成功,讓他在前仆後繼一屆又一屆新生代中,慢慢丢失了自己的姓名。
娛樂圈水深,他卻從未想過,水深的地方是能淹死人的。
白澤的死除了登上法治頭條,鼓勵他人關愛抑郁症、珍惜生命外,就像一顆石頭投入了湖中,除了激起表面絲絲漣漪,再沒了後續。他仿佛在娛樂圈中沒有一個朋友,居然連象征性蹭一下熱度悼念他的明星都沒有。
唯有看上去與他生平八竿子打不着關系的嘉宜傳媒當紅演員時予發了一條微博,寫了一句‘願天堂開滿你愛的花。’
剩下的,便淹沒在了‘啊啊啊時予發微博了!’‘時予好善良啊!你一定要健健康康的,讓我們這些愛你的人放心!’的評論裏。
三日後,白澤的屍骨被經紀人李晴安排火化,生前分明有一米八三大個子的白澤,死後卻被拘在一方小小的骨灰瓷瓶裏,埋葬在了京都後山的園陵之中。
Advertisement
那一日,天空中堆滿了陰沉沉的烏雲,天邊下起淅瀝小雨,滴答滴答地敲打在青石墓碑上,濺起小小的水花。
一名男子撐着黑傘,裹了一身黑漆漆的風衣,整個人肅穆異常,孤獨卻又優雅。他的臉上無悲無喜,唯有一雙充滿的漆黑眼眸不知何時竟被浸潤,他站在墓碑前注視了許久,最後才像想起什麽似的,把懷中抱了良久的風信子花束遞到了墓碑之前,仔細擺好。
李晴很會挑選照片,石碑上,那個男孩的笑容一如他初見時那般清朗甜美,仿佛世上什麽事都難不倒他。
男子輕微嘆了口氣,手不自覺地擡起,想去觸摸一下照片上的笑容,可剛一觸碰,卻仿佛觸電一般,慌忙抽了回去。
一陣風吹過,将男子的思念吹散在了風裏。
“我會永遠想你。”